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东政权更迭中,传媒特别是西方传媒起了十分重要的催化作用。这给中国传媒带来如下的启示:坚持党管传媒不动摇;坚定、谨慎地推进新闻体制改革;坚持正面报道为主,并把坚持正面报道为主和坚持新闻真实性统一起来;警惕西方传媒和传媒资本的渗透。  相似文献   

2.
自中国和欧盟就中国加入WTO达成双边协议后,中国加入WTO进入了倒计时,人们愈加关注、揣度加入WTO将给中国经济带来多大范围、多大力度的影响。然而,当人们在关注WTO对中国经济领域起着重要作用的时候,却很少关注WTO对中国一些与经济非直接而又相关的行业。比如传媒就是在经济流通中一个举足轻重的信息载体。加入WTO,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充分接轨,经济全球化和贸易市场化推向深入,中国经济发展面临崭新的历史机遇和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这样一个受到WTO冲击下的中国传媒即将成为一个经济的晴雨表,在经济领域中的功能作用将显得更加突出。传媒将起“消息树”的作用 WTO于1995年1月1日建立。作为一个崭新的多边贸易体制,中国传媒一直关注着它的发展。传媒工具或称新闻工具,它的社会功能是多种多  相似文献   

3.
在“读图时代”的今天,新闻图片“一图胜千言”的优势使得新闻摄影这“一翼”已经成为新时期办报的指导思想和新闻传媒展开竞争的利器。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很多大报新兴类报纸特别是晚报、都市报都在岗位上专门设立了图片编辑。实践证明,设立了专职图片编辑的报纸在推动“图文并重,两翼齐飞”工作方面确实居于领先地位。但是,由于很多复杂原因,大多数中小型报纸至今还没有设立图片编辑。中小型报纸的新闻编辑在缺乏图片总监、图片编辑等制度刚性约束和规范的生态环境下要想当好“新闻图片发言人”, 就必须正视目前评价和选用的标准不专业, 新闻图片难出彩;忽视重大题材和突发性事件,新闻图片难出新;信息闭塞不通和缺乏协调,新闻图片难出“活”等问题,面对现实,尽可能地提高自己运用处理新闻图片的水平,迎接挑战,力争当好“新闻图片发言人”。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提高素质,深探图片信息在新闻传播过程中的规律性;重视策划,全面提高自己在图片信息传播方面的组织能力和沟通能力。  相似文献   

4.
试论新闻传媒核心竞争力的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评估了中国传媒业的竞争现状,认为目前已形成自己强有力的核心竞争力的媒体尚属少见,说明了开发核心竞争力对我国新闻传媒发展具有现实意义;同时结合我国传媒业的实践,阐述了新闻传媒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和基本特点;探讨了在传媒现有资源和能力中开发核心竞争力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5.
新闻界新闻     
2002年中国传媒报告推出新华传媒工场近日推出了《2002年中国传媒报告》,报告以国际通行的传媒行业标准研究整个传媒行业,从广告、报纸、杂志、电视、广播、互联网、图书、电影、音像以及传媒投资等方面入手,详细解说了2002年传媒行业的发展过程,并对2003年中国传媒业的发展状况进行了预测。黑龙江报刊业要做到“五个必须”黑龙江省部分报刊社总编、社长近日座谈学习十六大精神时认为,报刊业要迎头赶上,就要做到“五个必须”:报刊是载体,必须为中国特色社会  相似文献   

6.
1月12日,在“冰城”哈尔滨隆重举行的中国传媒大会·2011年会颁奖盛典上,《廉政嘹望》荣获“金长城传媒奖·2011中国十大期刊(时政类)”称号。中宣部、广电总局等有关领导出席颁奖盛典并为获奖单位颁奖。 金长城传媒奖,是中国传媒史上继“范长江新闻奖”、“邹韬奋新闻奖”之后,由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武汉大学、暨南大学等10所国内著名高校新闻学院与中国报业网等联合打造的国家级传媒奖项,被称为中国传媒界的“奥斯卡”。本次中国传媒大会汇聚了全国各大报社、期刊、电台、电视台、网站等主流媒体200余家。  相似文献   

7.
博弈论是一种经济理论,本文将其引入传媒研究,从中国政府与西方主流传媒、中国政府与欲进中国的西方传媒企业集团、中国政府与技术、中国政府与中国传媒四个层面分析了中国传媒业的走向,指出一场大变局即将在传媒业上演。  相似文献   

8.
《城市党报研究》2005,(3):41-42
我国首部传媒蓝皮书《2004-2005年: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在京发布。蓝皮书认为,未来几年,报刊、音像和网络游戏将是中国传媒业发展较快的领域。这部蓝皮书是由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联合国内学术界众多专家共同编撰的。蓝皮书提出,2005年,国家将在更广范围内,特别是在新闻传媒领域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传媒产业结构将有所调整,解决重复浪费、同质竞争问题,使优质资源向优势集团倾斜。主管部门将在整治不正之风、规范经营,整顿有偿新闻、虚假新闻、违法广告等方面加大力度。  相似文献   

9.
在当前竞争激烈的传媒之中,新闻策划往往最能体现媒体的创新思维、反映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同时也是展示报纸自身形象和提升报纸核心竞争力的有利武器。尤其是面对目前媒体之间的新闻大战,单靠独家新闻取胜已是越来越困难,此时,媒体的新闻策划就成为取胜的关键点。一个好的新闻策划,如果能运用好社会资源,就能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实现上级满意与社会满意的目标,以此来提升媒体自身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有人说,新闻报道策划是新闻出新的“魔棒”;有人说,新闻报道策划是新闻信息量新的“增长点”;还有人说,新闻报道策划是新闻报道的“又一次成熟”。这些话都从某个侧面说明了新闻报道策划对于充分利用新闻资源、提高新闻媒体竞争力的重要性。那么,新闻报道策划应该如何进行?它有哪些基本要求呢?  相似文献   

11.
一、普京政府的新闻理念及其管理举措普京的治国方略是“弘扬俄罗斯思想,加强强国意识、国家作用和社会团结”。其治国思想同样体现在传媒领域,普京提出了“媒体是国家服务者”的理念和“国家传媒”的概念,实施惩治传媒寡头的传媒政策,并以此为契机大力回收传媒的控制权。1.整顿传媒秩序,惩治传媒寡头。传媒寡头是上世纪90年代初期俄罗斯私有化的产物。在叶利钦执政时期,媒体寡头控制了国家的主要传媒资源,造成信息垄断和混乱。普京上台后,即着手开始整肃媒介市场,采取措施逐步瓦解媒介垄断集团和国际资本势力,力图收复对大众媒介的控制管理…  相似文献   

12.
《求贤》2011,(2)
“舆论监督”好理解.是指用公众的言论来监督社会成员的行为。舆论的监督作用通常要通过新闻传媒这一载体来实现。正因为舆论具有如此威力,一些人对它又恨又怕.所以.它反过来又成了监督的对象。对舆论的“监督”.集中体现在对某载体之一——新闻传媒的“监督”,尤其是对批评报道和言论的“监督”.  相似文献   

13.
一在从事报纸编辑工作的同中,不少人也许会认为,如何借鉴地方新闻专题的制作思维来制作国际新闻专题,突出其新闻价值,以期达到最佳宣传效果。但是,在现代科技日益发达的信息爆炸年代,地球已变成一个“村”了。于是,“村”里的人就越来越关心“村”里的事儿。既然国际新闻已是“村”里的事,就和我们本地新闻一样有了接近性。这一特点就决定了报人特别是作为一张市场化报纸的报人,要更多地思考怎样把自己“村”里的新闻报道好。为此,最近几年来,全国不少报纸在国际新闻的宣传报道中,特别是在国际新闻专题制作中,已取得了不少可取的经验。可以…  相似文献   

14.
文章着重探讨在市场化大背景下,报纸(特别是市场化报纸)如何嫁接现代企业经营理念,对“新闻”这种特殊商品进行经营、包装,从而赢得读者,赢得市场;同时甄别现代市场化报纸与传统报纸之分野,”经营新闻”与经营普通商品之分野,从而准确把握“经营新闻”新理念之内涵与外延。  相似文献   

15.
当今社会报刊林立,竞争日趋白炽化。新闻策划就是媒体竞争派生的产物。“质量是报纸的生命”。报纸要满足不同层次读者的需求,要体现市场价值(买点),就必须培育竞争优势,创造品牌栏目,就必须高度重视新闻策划工作。新闻策划是大众媒体十分重要的业务工作。它包括报道主题的选择、角度的确定、采访对象的选择与把握;也包括报道时机的把握、规模的大小、采访的安排、记者的选择、版面的准备;还包括版面的安排,报道后信息的反馈以及追踪、连续报道等等。所以说,新闻策划是新闻单位掌握新闻报道的主动性,提高新闻报道的有序性和有效性的重要手段。新闻策划的运行规则所谓新闻策划,指的是新闻单位按照新闻特有的规律,对新闻报道的题材、报道的时机、报道的方式、传播手段诸环节的预先谋虑,是对报道什么和怎么报道的思考与设计。新闻策划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诸多环节与工序。策划的是重大的、带有方向性的报道  相似文献   

16.
“贴近生活 ,贴近实际 ,贴近群众”是党对新闻传媒的一贯要求。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 ,新闻传媒对“三贴近”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赋予新的内容。贴近生活 ,重点要贴近经济、政治、文化这一主体生活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 ,物质生活是基础 ,经济、政治、文化生活是主体。这一生活主体与新闻舆论紧密联系 ,是新闻宣传的重要内容。江泽民同志在视察人民日报社时指出 :“新闻舆论 ,作为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和优势 ,同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各个领域 ,都有密切的联系 ,都会产生广…  相似文献   

17.
舒炜 《廉政瞭望》2018,(10):13-13
5月20日,第十三届中周传媒大会存云南腾冲圆满落下帷幕,来自全国报纸、期刊、广播、电视、网络、广告、影视、新媒体等261家媒体、326位媒体专家与业界精英参加了大会。会上发布了2017年“金长城传媒奖”榜单,《廉政瞭望》喜获“金长城传媒奖·2017中国年度十大影响力期刊传媒”荣誉,《廉政嘹望》总编辑胡桂林获得“2017年中国传媒年度创新人物”荣誉。  相似文献   

18.
稍稍用心的读者就会发现,近几年,报纸变厚了,因为增加了越来越多的软新闻;新闻好读了,因为硬新闻变得越来越软了;版面更吸引人了,因为图片、标题越来越吸引眼球了。美国人为这种越来越“软”的新闻取了个专有的名字叫“Info-tainm ent”(这是一个新造的组合词)。在中国这一词被形象地译做“新闻娱乐化”。这就是当前全球新闻发展的新趋势。上个世纪80年代起,美国媒体“硬新闻”就开始走下坡路。根据托马斯·彼得森教授的报告,到2001年时,追求轰动效应的新闻从25%增加到40%;以灾难和犯罪为主题的新闻从8%增加到15%。这种全球化新闻变“软”…  相似文献   

19.
“三贴近”是个理论课题,更是个实践课题。从理论角度说,它是对市场竞争中新闻传播规律的精辟概括和科学总结,指明了新闻工作的正确方向,也是做好新闻工作的主要保证。从实践角度看,它又是传媒与生俱来的“必要过程”,并且无时无刻不在影响传媒竞争力。我们必须与时俱进地创新,坚持不懈地做到“三贴近”,做好“三贴近”,才能更好地生存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新闻策划已经成为各地新闻媒体提及频率较高的新闻术语,许多经过谋篇布局、精心策划出来的报道有深度、可读性强,有些还是受众茶余饭后议论的内容可见,很多精心策划之作掼得响,有冲击效应,对受众感染力大同时,新闻策划也是媒体竞争读者,观众、听众的新手段。顾名思义,新闻策划就是预先对一个报道题材或一个新闻事件进行计谋筹划、精心组织和安排采编的全过程,以期达到十分理想的报道效果,目的是要吸引广大受众关注那些新闻报道和媒体,增加它们在新闻市场中的“亮点”。新闻策划在新闻学中并不是新名词,只不过是过去不是经常性的被新闻从业人员广为采纳,而现在让编辑、记者们“叫卖”得比较时髦,把出彩的策划报道大量捧上报纸、电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