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隐喻作为一种语言现象,不仅仅是一种修辞手段,更是一种认知手段和思维方式,并体现于具体的语言使用层面。作为认知和语言的纽带,隐喻在词汇的形成和演变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从隐喻的认知视角学习、掌握和理解词汇符合学习者的认知规律。词汇学习必须重视学习者隐喻认知和隐喻思维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2.
曾凤英 《各界》2007,(6):62,67
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看,隐喻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重要的它是人类的一种认知现象。文章从文化认知的角度来解读英语隐喻,并提出英语隐喻的翻译策略,认为:英汉存在文化交织的隐喻应采取异化翻译;英汉存在文化鸿沟的隐喻应考虑归化翻译与异化翻译相结合;英汉存在文化冲突的隐喻应采取归化翻译。  相似文献   

3.
《学理论》2014,(36)
科技进步的时代,互联网成为人与人交流沟通的"桥梁",它传达着大量信息。而伴随着互联网的逐渐普及,网络语言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者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主要从隐喻的认知角度出发,以Lakoff和Johnson的认知隐喻理论为基础,对网络语言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隐喻是网络语言生成的一种方式,从隐喻角度对网络语言的分析无疑为认知在语言中的功能研究进一步的指导。  相似文献   

4.
"大地"是海德格尔对于他的"存在"的一种隐喻性道说.大地不仅形象地再现了存在的诗意性,而且深刻地隐喻着存在之于人的底蕴性.如果说传统哲学的存在是一个静止的抽离了一切杂多的理想而圆满的"一",那么由大地表征着的这个存在却是永远走在路上的无限丰富而又充满缺失的"多".人沉入大地,就是进入自己的本质性生存,就是走进自己生命的魂根.人之于大地,不是消极地去体验,而是积极地去生成.天空是人沉入大地的必要通道.大地与天空的关系既是生和死的关系,也是有和无的关系.进入天空可以让我们更真实地回归大地.  相似文献   

5.
严军 《学理论》2012,(9):73-74
生于没落贵族家庭的张爱玲是20世纪四十年代文学的另类"传奇"。她以女性特有细腻和自我生活经历观照社会,书写世俗婚姻爱情,写"物化"的婚姻、扭曲变态的爱情和无望夭折的爱情,以自己的悲剧意识构建了一个世俗而又深刻的婚恋世界,形成独特的庸俗化、去理想化的爱情婚姻书写模式。  相似文献   

6.
隐喻是一种重要的认知模式,动物词语文化意义的产生源自人类的认知机制.在与动物的频繁接触中,人类认知了动物的不同种属特性,这些特性因为与其他事物或概念有关联性或相似性而联系起来,通过隐喻或转喻模型,映射到其他事物的种属特性中,使动物词语转指、表达其他事物或概念.因为长期频繁的联系,这些表达意义得以习惯化、概念化、词汇化,从而产生动物词语的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依法治校理念的逐步形成,大学生谈恋爱已不再是一种时尚,逐渐成为大学生的一项基本权利.学会正确的恋爱行为方式,即学会怎样施爱、怎样被爱、怎样区分友谊与爱情;又要学会怎样处理好恋爱与学习、恋爱与交往、恋爱与性和恋爱与人生的关系.这就需要一整套全新的连环机制共同来起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别从<红楼梦>中贾宝玉的"意淫"、爱情观、女儿观、生死观等情感世界的几个层面进行剖析,提示了贾宝玉对人生精神价值的最高追求是"情","情"显示了贾宝玉对真善美理想的追求,而他的广博而又彻骨的感情体验,实际上是一种真人生真感情真体验.曹雪芹苦心塑造的贾宝玉这个艺术典型,不仅深广地开拓了"儿女真情"的境界,还远远超越了男女爱情的狭小天地,显示了以情待人的人道主义的浓郁的理想色彩.  相似文献   

9.
隐喻作为一种表现手法,传统的修辞学把它看成一种能使语言形象生动、栩栩如生的修辞手法。然而隐喻不仅具有语言简洁、形象生动的功能,还具有各种特殊功能。束定芳在《隐喻学研究中》把隐喻的功能分为修辞功能、语言学功能、诗歌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和文字游戏功能。通过对《红楼梦》作品中隐喻表现的分析,归纳了《红楼梦》的隐喻功能并对其表现形式进行分类。  相似文献   

10.
隐喻和科学逻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喻和科学逻辑郭芙蓉,晁连成隐喻是比喻的一种形式。它本来是一种修辞方法或修辞技巧,但是它在当代科学新学科的建立和发展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引起了愈来愈多的科学家和哲学家的高度重视,并予以高度的评价,赋予隐喻以科学方法的地位,视为现代科学发展中不可缺少的...  相似文献   

11.
作为公共行政理论的两个重要隐喻,科学与艺术的隐喻对于公共行政的理论和实践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由于其难以克服的片面性与局限性,它们已经难以适应后工业社会复杂的社会现实及治理需要。为此,全钟燮教授在社会建构的思想框架下提出了"社会设计"隐喻。这为公共行政提供了一种理解后现代社会多样而复杂的现实,以及鼓励创新性处理问题和解决难题的概念框架,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表达公共行政更广泛意义和活动的普遍隐喻的替代选择。  相似文献   

12.
姚雪丽 《学理论》2009,(17):199-200
隐喻作为一种修辞方式和认知现象在语篇中尤其是政治语篇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政治隐喻通过对词语和结构的选择,可以起到衔接和连贯的作用;通过其框架功能以及其对民众的价值观和情感的掌控,政治隐喻还能起到游说的作用。本文以认知语言学的隐喻观为理论基础,尝试性的探讨隐喻在政治语篇这种特殊文体中的特殊语篇功能。  相似文献   

13.
程琛 《学理论》2013,(14):195-196
当代认知学家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而且反映了人类的认知规律,是一种认知现象。人类由近及远,由实体到抽象,有简单到复杂的认知规律决定了人体及其器官是人类认知世界的基础,因而人体隐喻是人类普遍存在的认知方式。英汉隐喻表达也存在一定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自然与地理环境差异;视点差异;语言文化差异;传统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戴维森关于隐喻的含义和理解的思想进行了探讨。戴维森否认有所谓的隐喻意义这种东西。他认为,隐喻是人们富有想象地使用语词和语句的产物;隐喻与普通言说的区别在于使用而非意义;理解一个隐喻就是在做出一个隐喻,对隐喻的解释如同对梦的解析一样,它既是对梦者一方的反映,也在同样程度上是对解释者一方的反映。  相似文献   

15.
艾丽丝·门罗是加拿大著名作家,作品早已蜚声世界文坛,获奖无数。《逃离》是门罗在中国最知名的作品集,由八个短篇小说组成,从不同角度讲述了一群女人为自己的感情而烦恼,被爱情所困惑,为激情而一时冲动。她们同样渴望爱情,寻觅真爱,但同时又不知所措,面对自我否定的命运选择了"逃离"。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分析了《逃离》中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与释放。  相似文献   

16.
《学理论》2013,(35)
高中毕业的学生,无比地怀念高中那时无忧无虑。由学习和爱情组成的简单却又苦涩甜蜜的生活,每一天都是新的一天,每一天都会有与众不同的精彩,让人期待。面对着学习考试的压力,高中生的爱情、亲情、友情都带有那个时期特有的懵懵懂懂。  相似文献   

17.
一、爱情的本质爱情是异性间的一种特殊感情。就其内容而言,是非常丰富的;它表示男女之间这么一种关系:在这种关系中,由于相互的倾慕,他们需要结合和亲近,他们志趣相投,目标一致,彼此自愿在物质和精神上相互提  相似文献   

18.
韩金华 《学理论》2009,(11):29-30
爱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人们一直在探索它的秘密。本文肯定了爱情是一种艺术,需要学习;爱情有它发展的自然阶段,也需要维护;最后阐述了性爱在爱情中的位置,旨在给现代人的爱情一点启发。  相似文献   

19.
廖文丽 《学理论》2009,(19):72-73
隐喻是一种普遍现象,是人类重要的认知方式,普遍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不仅以语言形式表现出来,而且在我们的思想和行为中都不乏隐喻的存在。在跨文化交际中,以本国文化的接受心理去调整或修饰异国文辞,难免会削足适履,导致文化冲突。本文从中西方文化差异着手,对其在隐喻理解中的作用试作探讨。  相似文献   

20.
杨蒙 《学理论》2013,(17):207-208
作为人类认知手段的转喻和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更是一种认知推理过程。英汉语中都有很多关于人体词的使用,其含义深刻,形象生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