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雷锋同志逝世至今已经半个世纪,他仍然活在亿万中国人民心中。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仍然要学习雷锋。学习雷锋,更需要把眼光放到本地区、本单位,发现和弘扬成千上万活着的雷锋。他们是新时代的雷锋,是亿万群众亲眼所见、亲身接触的雷锋。  相似文献   

2.
46年前的3月5日,毛泽东为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46年来,雷锋的事迹几乎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然而,慧眼识雷锋的伯乐却鲜为人知。笔者在遐迩闻名的大连红军村采访了老红军王良太老将军,他讲述了当年自己发现和培养雷锋的难忘经历。  相似文献   

3.
<正>“接过雷锋的枪,我们都学习他的榜样;接过雷锋的枪,千万个雷锋在成长……”辽宁抚顺,雷锋当兵的地方,雷锋的许多故事曾发生在这里。这里是雷锋精神的发源地,这里有个以“雷锋”名字命名的派出所——辽宁省抚顺市公安局望花分局雷锋派出所。雷锋派出所倍加珍视雷锋精神,自觉践行雷锋精神,把对崇高信仰和道德品质的不懈追求融进血脉,历久弥坚;把事关人民群众安危冷暖的大事小情做得更深更实更细更贴心,  相似文献   

4.
<正>1960年4月,雷锋所在部队到抚顺支援钢厂建设。运输连的驻地,距离辽宁省抚顺市公安局望花分局雷锋派出所(原址)不到百米。当时,派出所多位民警与他相熟。民警沈德贵,曾与雷锋一道运送砖瓦,一起支援国家建设;户口内勤梁金英,曾经手办理了雷锋生前最大的一笔捐款;民警王世复曾与雷锋同期担任本溪路小学校外辅导员……自那时起,雷锋火种便永远留在了雷锋派出所。  相似文献   

5.
自从1963年3月5日,首都各报在头版显著位置刊登毛泽东为雷锋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在全国掀起群众性的学习雷锋活动的高潮后,到2003年3月这项活动开展已历时40周年。在这40年中,虽然活动的开展是起起伏伏,不时也会出现对雷锋的些许微词,但是在大多数中国老百姓的心目中,对雷锋本人和学习雷锋活动还是认可的,最起码都会认为雷锋是一位可敬的好人,学雷锋是一件善事、好事。也正是基于这个最基本的出发点,雷锋精神才能深入民心,学雷锋活动才能够历久不衰,在青年乃至全国人民中具有巨大的感召力。为了能够清楚地说…  相似文献   

6.
雷锋为什么成为一个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世人学习的榜样,答案会有多种多样:学领袖教诲,学全国人民,学英雄模范……这些答案当然都没错,但还有一个答案:雷锋学的是他的领导。近读《雷锋的故事》、《雷锋日记》等书籍,深感雷锋的领导言传身教,对雷锋成长进步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雷锋在县政府当公务员时,经常跟县委张光玉书记下乡。一次,在路上雷锋看见一颗螺丝钉,上去踢了一脚就走开了。张书记却不声不响地走过去,弯下身子把螺丝钉捡起来,抹去尘土装进口袋里。雷锋当时觉得很奇怪:一个县委书记捡颗螺丝钉干什么?过了几天,…  相似文献   

7.
1965年3月5日,《人民日报》发表毛泽东的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从此,每年的3月5日成为全国人民纪念雷锋、学习雷锋的日子。随着时间流逝,向雷锋学习的氛围越来越淡,甚至流于形式。民间有戏言称:“雷锋叔叔没户口,三月来了四月走。”  相似文献   

8.
<正>他像春风一样温暖,凝聚着无限正能量。他的名字是——雷锋。60年前,毛泽东主席题词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从此,学习雷锋活动在祖国大地蔚然成风。60年来,雷锋的名字家喻户晓,雷锋的事迹深入人心,雷锋精神滋养着一代代中华儿女的心灵,凝聚着社会进步的正能量,绽放出璀璨的光芒。  相似文献   

9.
他们来自于百姓中间,他们有个共同的名字叫“雷锋”。3月3日,辽宁省抚顺市“百姓雷锋”2009年度人物评选颁奖典礼隆重举行,10名“百姓雷锋”脱颖而出。  相似文献   

10.
为纪念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发表50周年,首都文明委在中华世纪坛举办了“永远的雷锋”大型主题展览,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为进一步推动学雷锋活动的深入开展,推进学雷锋常态化建设,宣传“身边雷锋”榜样,首都文明委组织各区县举办了“永远的雷锋”主题展览基层巡展活动。巡展自4月22日开始至6月17日结束,巡展期间,全市共有18.8万余人到场参观,中央及市区等媒体到场采访报道354次,现场学雷锋志愿者报名15211人,观众留言15836条,全市再次掀起了学习雷锋、争做雷锋的热潮。此次基层巡展,具有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11.
朱定 《今日广西》2007,(9):77-79
夏鼎与简安娜老夫妇接到女儿夏秀兰从美国打来的越洋电话,说她要学习雷锋,叫他们寄有关雷锋的材料给她。老夫妇不禁相顾愕然:雷锋和美国注重物质利益的社会是截然相反的,学雷锋岂不影响进哈佛吗?妈妈一再问女儿说的是否是雷锋?还用英文拼了一遍,回答是肯定的。理由呢?女儿说了半天,要申请进哈佛必须有一定的社会活动、领导才能等,他们越听越糊涂,只能先答应下来。  相似文献   

12.
雷锋同志逝世至今已经半个世纪。但是他没有离开我们,他仍然活在亿万中国人民心中。而且,千千万万个雷锋、一代又一代雷锋在不断地成长。  相似文献   

13.
红树 《民主与法制》2014,(21):39-41
他叫张艺冬,是一个苦孩子,因父母离异离家,13岁的他带着两个弟弟一个妹妹靠捡破烂和乞讨度日。17岁时,他得了癌症,在快要死去时,是大庆的一群“雷锋”救活了他。 为回报“雷锋”们的救命之恩,他也成了“雷锋”。  相似文献   

14.
《精神文明导刊》2013,(4):27-27
今年以来,江苏省盐城市积极打造“续写雷锋日记,争做美德少年”这一活动品牌,教育帮助青少年认识雷锋、学习雷锋、争当雷锋,扎实推进学雷锋活动常态化。一、大力宣传雷锋精神,帮助未成年人知晓雷锋精神。市文明办、市关工委组织编写学雷锋宣讲材料,在市主要新闻媒体全文刊登,20万多份报纸全部发到基层关工委。组织各学校通过主题班会、专题板报、校园网站、电影展播、征文比赛等多种形式宣传雷锋精神,各个社区利用文明楼事牌、社区宣传栏等宣传阵地刊登雷锋日记中的经典名句。  相似文献   

15.
今年是雷锋同志逝世50周年,也是毛泽东同志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号召49周年。让我们重温雷锋语录。  相似文献   

16.
在今年3月的全国“两会”上,学雷锋、传承并把雷锋精神发扬光大,成为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众所周知,雷锋是解放军战士,以做好人好事闻名于世。殊不知,雷锋在1961年被选为抚顺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这是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人民给以充分信任并赋予重托的必然结果。在雷锋是人大代表的语境中,雷锋的形象因此更加鲜明,人大代表的形象更加亲切。  相似文献   

17.
这并不是一个凭空杜撰的话题,而是当前又一个学习雷锋精神的高潮掀起后与另一个时髦的名词“职工下岗”经新闻的结合而产生的思考。《雷锋战友下岗后》(见1998年3月8日(经济日报行版)一文报道:河南邓州市有560名曾“和雷锋一起Xi作、学习、生活,耳闻目睹雷锋先进事迹”的“雷锋战友”,陆续退伍后“处处事事以战友雷锋为榜样,传播实践雷锋精神”,被人们誉为“编外雷锋团”。在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他们中的一部分人也经历了下岗、失业。再就业,在考验面前,他们不失军人本色,无愧于“雷锋战友”这一称号。乍一看文,的确应理解为…  相似文献   

18.
有两幅雷锋的经典照片,曾给几代中国人留下深刻印象。一幅是雷锋在汽车驾驶室中学习《毛泽东选集》,另一幅是雷锋与战友乔安山一起学习《毛泽东选集》。  相似文献   

19.
“学习、宏扬雷锋精神,使之代代相传,比收集雷锋资料更有深远意义”,房冠龙如是说。今年3月份,在纪念毛主席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46周年的日子里,房冠龙又忙开了,他带着集藏品去中、小学和街道社区展出,还亲自担任讲解员,不遗余力地宣传雷锋的“奉献精神、钉子精神、螺丝钉精神、艰苦奋斗精神”等。  相似文献   

20.
雷锋精神,如同不灭的火种,洒播在每个人的心问。今年是雷锋同志牺牲50周年。雷锋虽然离开了我们50年,但雷锋精神须臾没有离开我们。人们忘不了雷锋这个普通而伟大的名字。每年3月5日,年年开展学雷锋活动,雷锋精神代代相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