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廖秋忠离开我和孩子们已经四年了。四年来我尽量少去想他,因为想起过去的事是很痛苦的。我的女儿也从不在我的面前提起她父亲。有一次我问女儿:“你想爸爸吗?”她眼泪顺着脸颊流下来,她说我想。我又问她为什么从来也不  相似文献   

2.
正父亲离开人世已15年,在准备祭奠他时,我忽然想了解他在亲友中留下了多少印象,因而开始了这一轮的询问,没有想到回应非常积极,让我十分感动。下面根据大家和我的回忆简单谈谈他的百年人生。父亲出生于1897年,晚年他常说,他一生经历了五个"朝代",指的是满清末年、辛亥革命后的中华民国、北洋政府、国民党时代和1949年成立的新中国,他很敏锐地意识到每段时期的差异。他喜欢历史,有很强的历史感。父亲好友的女儿王容对我说,"伯父  相似文献   

3.
《中国保安》2013,(18):80-80
编辑老师: 我从去年开始离开家乡外出打工,当了一名保安员,也开始接触、学习一些法律知识。近期家里遇到一个让我很困惑的问题。2009年5月18日,我父亲的一位朋友张某向他借了5万元.当时他写了一张欠条给我父亲,约定在一年内还清借款。  相似文献   

4.
感念父亲     
看着我的父亲与我的儿子逗乐儿,我心里总有一种说不出的味儿。 父亲有两个女儿,在我下面还有一个小妹。我知道,父亲这一生的遗憾就是没有一个儿子。换在以前,换在农村,无子是一件挺没面子的大事儿。虽然我的父亲在他很年轻的时候就离开了农村,虽然我的个性像极了他且成长过程中从不让他多操半点心,虽然父亲表面上也没说什么,而且母亲也没有因为生女儿便在家中没有她的地位。但,确切地说,我们这个家族的姓氏最终到我们这一代便止住了,  相似文献   

5.
燕子     
初中的时候,学会了那一首《送别》的歌,常常爱唱: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有一个下午,父亲忽然叫住我,要我从头再唱一遍,很少被父亲这样注意过的我,心里觉得很兴奋,赶快再从头来好好地唱一次: “长亭外,古道边……” 刚开了头,就被父亲打断了,他问我:“怎么是长亭外?怎么不是长城外呢?”我一直以为是长城外啊! 我把音乐课本拿出来,想要向父亲证明他的错误。可是父亲并不要看,他只是很懊丧地对我说:“好可惜!我一直以为是长城外,以为写的是我们老家,所以第一次听这首歌时就特别的感动,并且一直没有忘记,想不到竟然这  相似文献   

6.
胡健 《公民导刊》2006,(12):55-55
有一次吃饭,一位朋友问我:“你辛辛苦苦写一年文章,能挣多少稿费?”我说:“没有多少。”他一笑说:“还是去买房吧。我在北京买了一套房,买的时候,每平方米8000元,刚过了两年,就涨到了1万元。我什么劲也没有费,两年就净赚了20万,等于你写10年的文章。”有一次开会,与北京的一位同行住在  相似文献   

7.
从云贵高原的最高峰到层层大山旮旯下的边疆阿佤山小村寨,沿途要经过无数个城市,无数条小河流,无数个小村庄。一路走来,不知多少次路过普洱了,可每次都是来去匆匆的,并没有真正停下脚步,在普洱待过多长时间。这两年频繁来往于普洱,吃在普洱,住在普洱,行走在普洱,对普洱的印象已很深了。最近的一次,是带着父亲到普洱看病。父亲在老家常年有喝普洱茶的习惯,父亲常问我,这几年的普洱城是不是到处茶庄了?中国茶城,世界茶源是什么样子?父亲还说,他最近一次到普洱来,应该是10多年以前的事情了,那时才听说要在普洱城里建一座高高的孔明像,以此纪念他对普洱茶的贡献。父亲朴实的描述,总是给我带来无穷的乐趣,也让我下决心要陪父亲去普洱走走。  相似文献   

8.
我是一个父亲,一个在北京做保安的父亲。因为儿子有一个做保安的父亲,所以他见到他父亲的时间还不如他每天早晨喝牛奶的时间多。因为“非典”的缘故,今年六月份的休假泡汤了。儿子在电话里说:“我想你。”一下子把我激动得眼泪汪汪。等我回过神,才有点明白,我想儿子是真的,儿子想我,怕是“别有用心”。儿子是很现实的,在他的眼里只有一个叫“叔叔”的爸爸对他不错。“叔叔”每年的六月份到家里一次,会给他带好吃的好玩的。叫“叔叔”的爸爸会抱着他出去玩儿,而且肯为他花钱。更重要的是,当妈妈向他动手挥舞鸡毛掸子的时候,这个人会很及时地…  相似文献   

9.
1992年,台湾作家张至璋第一次到大陆,满怀希望地寻找失散43年的父亲。但当他站在南京新街口汹涌的人潮中时,他感到有些恍惚——“回头看看这黑压压的一片,爹真的在里面吗?十二亿人里,像我这种遭遇的,又有多少呢?有人调查过吗?有人统计过吗?”  相似文献   

10.
他长得并不出众,矮矮的个子,胖胖的脸,说话慢条斯理的,走路也是慢慢腾腾的。但我这人有时相信第一感觉,他给我的第一个印象是忠厚和实在。我认识他也并不久,是在1993年北京市政协八届一次全会上。有一次开会时我俩坐得很近,我是新委员,多少有些拘束,他主动探过身子小声问我:“您怎么称呼?”我说了自己的名字,并相互交换了名片,于是我知道他是中央音乐学院的教授,叫刘明源。我虽然喜欢民乐,但并不真懂,听得不多,和民乐界人士的接触也少。因此刘明源这个名字当时并没有引起我的震动。第一次听他在  相似文献   

11.
正家风,这个词语在我普通的小家庭里甚少被严肃地提及。家族家风是什么?回望我所仅知的家族四代短暂历史中,诸多记忆琐事浮现眼前。午饭桌上,我第一次郑重地提起家风这个词语,希望从父亲那里知道更多这个家族的故事。父亲一下子来了精神,滔滔不绝地给我讲起了祖父的点点滴滴。祖父高寿,活到90岁,无疾而终。在我的记忆里,他总是那么平静,少言寡语,仿佛这就是他一生的诠释。祖父是一位党龄近60年的老共产党员,解放后入党,他们这一代人记录着中国发展的历史,从革命战争年代到全国解  相似文献   

12.
去年农历腊月廿七日,一位94岁高龄的老台胞,在她儿子高震东先生陪同下,像当年挂帅出征的老太君一样带领全家四代八口,从海峡的彼岸风尘仆仆地回到了她阔别63载的故乡——潍坊.难忘故乡梦对高老太太来说,这漫长的63年中,有多少个春夏秋冬,多少个日日月月,又有多少个难以忘怀的梦啊!1930年,高震东先生还不满周岁的时候,母亲便抱着他离开故土潍坊,来到在河北沧县任职的父亲身边.后来父亲去世,母亲带着他于1946年随友人去了台湾.可谁知,两岸隔绝这么多年.故乡潍坊留给高震东先生的只是一个模糊的梦,可在他幼小的心灵中却刻下了深深的烙  相似文献   

13.
想起了父亲     
前不久中央电视台的“青年歌手大奖赛”伴我度过了这个炎炎夏日的多个夜晚。说实话,五种类型的唱法一场场赛下来,没有记住多少歌曲和歌手,唯一让我动情的是民族唱法选手刘和刚和他演唱的一曲《父亲》,让我记住了他和《父亲》这首歌,他也将这首参赛歌曲作为了决赛歌曲,压了历时三个月“青年歌手大奖赛”的大轴,最终获得了民族唱法金奖。一句“这辈子做你的儿女,我没有做够,央求你呀下辈子还做我的父亲”的歌词。让我想起了自己只能来世再见的老父亲.一任泪水滚滚……  相似文献   

14.
我是一个单亲家庭里的孩子,听隔壁的邻居说,母亲生下我不久便去世了。而父亲对于我母亲的事总是只字不提。在我的印象中,父亲是一个很冷漠的人,他从不跟我多说话,可在生活和学习上对我的要求却很严格。父亲有一家公司,在我们这个小镇上算是一个富有的人,但我的零花钱从来没有我的同学们那样多。这还不算,他每天开车去公司时,都会经过我们学校,可是无论我怎样央求,他从来不肯让我搭他的便车,我总是坐公共汽车或者地铁去上学。为此,我在心里很瞧不起父亲,有时甚至恨得咬牙切齿。我将母亲的病逝全部怪罪在了父亲的头上,母亲肯定是受不了父亲的…  相似文献   

15.
30多年前的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从1975年1月13日开到1月18日,紧紧张张地开了五天,会议从内容到形式,尤其是保密之严格,都使代表们终生难忘。江苏省的全国人大代表团一百四十多人,是个大团。通知来得很急,指定由当时江苏省的第一把手彭冲同志负责通知、召集,按时到北京指定地点报到。彭冲把通知代表这件事交给了我。他说:“这件事很重要,很具体,也可能有点罗嗦,一定要保密。”说完对我笑了笑,补充一句:“对老婆也只能保密。”我拿着一份代表名单,一位省委组织部副部长拎着两大口袋代表档案材料,我们俩躲在办公室里,没日没夜地忙了三天四夜,…  相似文献   

16.
父亲的旱烟     
记得小时候家里很穷,那时的旱烟,对于父亲来说绝对是“奢侈品”,总是每逢过年时,父亲才称回几片烟叶,回家后用手搓成碎沫,然后用一块牛皮纸小心翼翼地包裹好,放到屋梁上。父亲平时很少抽烟,非得家中来了重要的客人,他才会把旱烟拿出来,陪着客人卷一支。印象中,父亲有几次抽烟抽得很凶。1986年春天,母亲得了阑尾炎,因为没有钱而上不了手术台,父亲就不停地抽着旱烟,最后,他撸起胳膊,卖血让母亲做了手术。另一次是1992年,大哥考上全县重点高中,入学时要交2000元的学费。看着通知书,本该高兴的一家人全都沉默不语,父亲又抽起了旱烟,几枝烟燃尽,…  相似文献   

17.
我的父亲     
父亲是累倒在岗位上的,是为了千万个家庭的安宁而倒下的,父亲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这足以让做儿女的感到骄傲。于是,我说服自己,不管前面的道路有多么艰难,都要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以告慰父亲。   1990年 11月 30日,是一个令我们全家终生难忘的日子。我的父亲——徐效典因工作极度劳累,倒在了他的工作岗位上,匆匆走完了 46年短暂的人生道路。   十年过去了,这 3000多个日日夜夜,父亲的音容笑貌无时不在。每天晚上躺在床上,总是回忆起与父亲相处的一点一滴,至今仍是那么真切。多少次梦中醒来,父亲慈善、宽厚…  相似文献   

18.
走好人生路     
第一次决定告别家门,是在三年前的一个天空下着大雨的傍晚?那天,父亲正蹲在门田用一个瓷碗一碗一碗地从屋里向外舀着雨水?望着简陋的四壁和不停淌着雨水的房顶,我心里不由得涩涩地难过?我轻轻地走到父亲的身后,小声地说:"爹,听说人才市场要为深圳一家保安服务公司招聘 一批保安,我很想去试一试,您看行吗?" 满脸皱纹的父亲慢慢回过头来看了我一眼,并没有说话?过了许久,他才微微地点了点头?其实,他不说我也知道,一定是父亲担心我在外面吃不了苦,干不了几天又回家来? 南下的列车带着风的呼啸,风驰电掣般驶过原野时,我的视野模糊了?再见了,我的…  相似文献   

19.
遍地英雄     
总有人问我崇拜谁,我回答说崇拜我的父母。有时候我会表达得准确些,回答说崇拜我的农民父母。我的回答多少让人有点意外,多数人会说爱他们的父母,但不至于崇拜,可我一直都是这么回答别人的,崇拜父母,从我小时候开始。我的父母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从我爷爷的爷爷开始,他们就居住在抚河边的一个小村子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在地里劳作。长年累月的脸朝黑土背朝天,使我父亲的性格也像他脚下的土地一样,这就是沉默。在我很小的时候,我总看见父亲扳着脸,几乎就没见他笑过。为此,我从小就很怕父亲。他从地里回来,我从不敢看他的脸,以至于有一段时间,…  相似文献   

20.
亲情     
我没有想到父亲会如此地眷恋着我。记忆中的父亲是一个表情严肃、沉着冷静的人,乡村教师的工作使他整天忙忙碌碌,很少顾及家庭和子女,也很少对我有过亲昵的举止或细致入微的照料,尽管我是家中最小的男孩子。将近而立之年的我,辗转来到惠民县保安服务公司工作,很快也有了温馨的家和漂亮可爱的女儿,父亲这时也到了退休的年龄。初始,闲居在家的父亲很是悠闲自在,一向空寂的院子里第一次有了啼鸣婉转的鸟叫声,角角落落也栽满了各种各样的花草。劳累大半生的父亲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闲暇时光。我回家小住时,暗自宽心,相信父亲会安排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