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正奎 《中国减灾》2012,(17):18-19
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开始大规模地向城市或发达地区流动。国家人口计生委2012年发布的《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2》显示,2011年我国流动人口总量近2.3亿,其中绝大部分是进城务工的农村人口。在进入城市和发达  相似文献   

2.
国家卫生与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去年9月发布的《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3》显示,2012年全年我国流动人口达2.36亿,流动人口大多流入发达地区的大中城市。长期以来,这些流动人口一直作为城市的“二等公民”,无法真正融人当地城市,出现了所谓的“半城镇化”“浅层城镇化”,甚至是“伪城镇化”现象,使我国的城镇化质量大打折扣,新型城镇化建设面临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3.
徐祖荣 《人权》2009,(1):54-57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生活的迅速变化,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怀着改善生活的强烈愿望与对城市生活的美好向往;中破户籍制度的束缚,不顾流动过程中的经济成本、心理成本和制度成本,源源不断地涌入城市或经济发达地区,人口流动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早在2000年,中国流动人口总数就达1.4亿,  相似文献   

4.
正在中国的媒体和学界,农村流动人口问题素来被分割为两部分来讨论:即流动和留守。这当然与中国社会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体制及其生活空间的分隔有关。在上个世纪90年代人口大规模流动的初期,人们更加关注的是流动这一面,而留守这一面通常很少被论及。所谓农村"三留守"问题的提出,最初的着眼点也仅仅在于讨论农民进城务工导致的劳动力流失对于农村和农业本身可能带来的冲击  相似文献   

5.
<正>新生代农民工一般是指年龄较轻(如80后等)进城务工的农村青年。这些农民工正在逐渐成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城市农民工的主要部分。他们的社会融合问题已引起政府重视,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随着农民工队伍的代际转换"将流动人口管理服务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促进流动人口融入城市生活"已经成为我国政府的重要工作内容,对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有着深远的影  相似文献   

6.
罗蓉  成萍 《人民论坛》2010,(7):222-223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劳动力从农村向城市、农业向工业、经济欠发达地区向经济发达地区快速转移,农村社区被逐渐空壳化为儿童、妇女和老人的居住地。农村传统家庭养老模式功能日趋弱化,留守老人的生存状况成为新农村建设中社会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7.
说到留守儿童问题,人们都耳熟能详,也会自然而然想到“农村留守儿童”。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工进城务工和中国城镇化两拨浪潮的兴起,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走人城市,在广大农村也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农村留守儿童”。其实,现实世界里还有一个目前仍被忽视的特殊群体——“都市留守儿童”。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劳动力从农村向城市、农业向工业、经济欠发达地区向经济发达地区快速转移,农村社区被逐渐空壳化为儿童、妇女和老人的居住地。农村传统家庭养老模式功能日趋弱化,留守老人的生存状况成为新农村建设中社会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9.
《群众》1998,(2)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入城镇和经济发达地区。常州市作为经济较发达的地区之一,暂住人口达43.6万人。进城民工为常州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也带来如何教育和管理的难题。随着城市就业矛盾的日益突出,引发的问题越来越多。如何对待进城民工,如何加强进城民工的思想道德建设,成为一个新的重大社会课题。我们从端正思想认识入手,提出要以宽阔的胸襟善待民工,以务实的态度帮助民工,着重讲明三  相似文献   

10.
我国现有8000多万流动人口,其中35岁以下的青年约有6500万人。这些农村青年走出家门,到城市和发达地区务工经商,用辛勤的劳动为这些城市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市场繁荣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1996岁末,共青团中央、公安部、劳动部、建设部、中央社会治  相似文献   

11.
正正月一过,进城打工的人们又踏上征程,备受关注的"留守儿童"又将面对与父母分离的煎熬。据全国妇联2013年发布的报告显示,我国共有18岁以下农村留守儿童6103万人,每3个农村儿童中就有1个留守儿童。在返乡就业与随迁进城短期内都还无法实现的情况下,民生科技或许能成为缓解问题的选择。一、"随迁进城"与"返乡就业",短期内难以实行有研究表明,在安全方面,留守儿童遭遇烫伤、车祸、溺水、触电等意外伤害的比例均高于非留守儿童;在心理方面,留守儿童的消极心态(烦乱度和迷茫度)更为强烈,孤独感、自卑感和心理性格缺陷问题较  相似文献   

12.
及早关注第二代农村流动人口的成长与出路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第一代外出务工经商的农村流动人口的子女,而且曾经随进城务工的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在非户籍所在地接受过义务教育的13到18岁的第二代农村流动人口,目前已陆续进入城市的劳动力市场.他们的成长与出路问题已经迫在眉睫,需引起足够的重视与关注.  相似文献   

13.
宋文珍 《中国妇运》2010,(6):16-17,20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正经历着历史上前所未有的、规模最大的人口流动。目前,全国流动人口为1.5亿,其中,进城务工人员约为1.2亿。流动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家庭化迁移趋势的增强,使得社会出现了一个新的儿童群体——流动儿童,即随父母流入到城市的儿童。  相似文献   

14.
房呈军 《当代思潮》2012,(11):31-33
随着大量城市流动人口和进城务工农民工在异地工作时问的推移,其子女在流入地参加高考的问题日益迫切。2011年3月,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列席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时表示,教育部目前正在和上海、北京研究,逐步推进异地高考。2012年3月,袁贵仁在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开幕会上透露,  相似文献   

15.
云南少数民族的城市化特点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剑波 《今日民族》2005,(11):24-26
云南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边疆省份,全国56个民族在云南都有居住,其中人口在5000人以上的世居少数民族有25个,全国独有的少数民族有15个,少数民族人口达1415.9万,占全省总人口的1/3。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这其中也包括了在数量上为数不多、但又在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方面具有特殊性的少数民族群众。随着我国地区间、民族间交往日益频繁,农村的少数民族还将大量进入城市。他们与汉族流动人口有共同的地方,即大多来自农村的贫困地区,但又与汉族流动人口有不同的地方,即在语言、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方面与汉族迥然不同…  相似文献   

16.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农村城镇化步伐的逐渐加快,大批农民从赖以生存的土地源源不断地奔向城市,成为打工族的一员,他们的子女却因种种原因只能留在农村.特别是一些在大中城市打拼的农民工,其中大部分人长期与子女处于分离状态,由此产生了"留守儿童"问题.据市级有关部门统计,2012年重庆市有留守儿童107.41万人,其中两翼地区有农村留守儿童72.92万人,占全市留守儿童的67.89%.留守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是未来新农村建设的后继者,但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缺少来自父母的关心与照顾,大部分农村留守儿童面临着亲情的缺失和安全上的隐患,给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为了解留守儿童健康方面存在的问题,作者对两翼部分区县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情况进行走访,了解现状及成因并分析,拟提出解决两翼农村留守儿童身心健康问题的针对性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7.
以往研究较多从城乡或省域视角分析讨论农村青年流动,而缺少从城市群的视角来探讨农村青年城乡流动的空间分布及其居迁的影响因素。本研究基于2017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通过对农村青年流动路径、城市居迁意愿的空间分析与多层次二分类Logit模型的实证分析发现,跨城市群流动、城市群内部流动和从非城市群流入城市群是当前农村青年流动的主要空间路径,其中城市群内部流动的城市居留和迁户意愿显著高于其他空间尺度的流动;农村流动青年在城市的居留和迁户决策受到流出地和流入地因素的共同作用,是对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理性选择与平衡的结果。城市群的边界效应为农村流动人口政策的制定和中国新型城镇化空间布局提供了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国人口流动呈快速上升之势,流动人口从20世纪80年代初的不足200万,发展到2008年的超过2亿人。受人口流动影响的儿童数量也急剧增多。随父母流动的儿童达到2700多万,父母外出打工后,留守在农村由亲戚照顾或无人照顾的留守儿童达到5500万。  相似文献   

19.
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地向城市转移,这是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必然。但由于我国长期存在城乡二元结构以及制度改革的相对滞后,许多进城务工的农民不能将子女带进城里生活、上学,留守儿童现象由此产生。为了充分了解这些滞留在农村的留守儿童的状况,笔者在湖南涟源市做了大量的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在调查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在留守儿童诸多的问题当中,心理问题尤为严重。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认为,  相似文献   

20.
《群众》2012,(6):51-53
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在地区发展不平衡的情况下,我省苏北、苏中大批农村劳动力转移到经济发展较快的苏南和省外,父母离乡进城打工,子女留在农村现象增多,这就出现了苏北、苏中农村大批的留守儿童。对这些孩子的教育管理,特别是在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成了全社会关注、广大家长放心不下的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