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正>表面上,吴浩杰是一个正经的书画商人,收藏艺术名家作品并经营字画买卖,背地里,却是恶势力犯罪集团的头目在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的地界,做艺术收藏品的都听过“杰哥”的名号。倒不是因为杰哥做的生意有多大,而是他在买卖字画上有自己的特殊手段。无所不用其极“杰哥”本名叫吴浩杰。2004年,他在越秀区开了一间艺术馆,从事书法绘画作品经营活动。和他共同经营这间艺术馆的还有韩飞、  相似文献   

2.
2012年9月18日,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纪检监察部门与上海市检察官文联,对应征最高人民检察院廉洁从检书画摄影展览的书画作品进行了评选,50件优秀书画作品将选送最高人民检察院。此前,经上海市人民检察院多番动员,从全市各级检察机关征集到书法绘画作品近180件。作品既有检察干警及离退休干部创作的,也有检察干警家属创作的。作品涵盖书法、篆刻、国画、油画等作品,生动展现了检察机关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成果,有效建立廉洁从检教育的新平台,打造检察廉政文化新品牌。  相似文献   

3.
《中国公证》2013,(8):59-59
为进一步推动全省公证行业文化建设.展现行业文化建设的风采和成果.促进和繁荣行业文化艺术,活跃会员业余文化生活.黑龙江省公证协会组织开展了全省公证行业“公证杯”书法绘画摄影比赛。省政协常委、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汇丰集团董事长夏富祥等专家对活动给予了大力支持。2013年6月17日前.29人的书法绘画作品由各地报送到省公证协会评审:6月21日至23日,32人采取现场采风方式参加了摄影项目的比赛。参赛人员热情高,参与性强,有团队意识。有竞争精神,较好地发挥了艺术水平。省公证协会邀请省摄影家协会、省书画家协会的领导、会员及公证行业有关专家组建评委会,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相似文献   

4.
朱熹 《检察风云》2013,(2):86-87
对于毛泽东的书法归属何体、伺门、伺派。众说纷纭。我们从现有问世的毛泽东墨迹中,选择有代表性的作品结合历史背景,将之分早期、中期和晚期加以赏析,就能清楚地看到毛泽东书法艺术的承脉关系、发展历程和独创的毛体形成途径。  相似文献   

5.
万峻池 《检察风云》2011,(16):86-87
在我三十余年的字画收藏、鉴赏生涯中,结识了很多海派绘画名宿健将,他们多姿多彩的艺术人生、精妙绝伦的绘画珍品以及坦荡豁达的个性魅力,都给我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相似文献   

6.
《法庭内外》2006,(4):62-62
法官:嘉环公司的一注册商标系我3年前创作的绘画作品,该绘画作品曾经收入绘画作品集。嘉环公司申请该商标注册时未经我的许可。直到今年初,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接触到该公司的产品,才发现我的作品竞然被注册为商标。我认为我的著作权受到侵害。如果想与嘉环公司进行交涉.我应该采取哪些做法?  相似文献   

7.
论异形转换是否构成复制——以“平面到立体”为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心全 《时代法学》2008,6(4):91-96,104
1991年的旧著作权法规定:“按照工程设计、产品设计图纸及其说明进行施工、生产工业品,不属于本法所称的复制。”而2001修正后的新著作权法则删除了此规定,从新法条文的表面文义看,复制是否扩展到“平面到立体”,并不十分明确,因而引发较大的争议。以两则案例为切入点,就上述问题从法律条文、海外经验、法理等方面进行论证分析,由此得出:对于“平面到立体”是否属于著作权法意义上的复制问题,不能一概而论,要视具体的著作权客体而定,可把著作分为两大类,一为美术作品,如绘画、书法、照片等;二为图形作品,如电路图、产品设计图纸等科技或工程设计图。在进行立体转换时,前者可认定构成著作权法意义上的复制,而后者则不构成。  相似文献   

8.
临摹作品合理使用的适用条件浅析——以杨德衡案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实践中,以“临摹作品的合理使用”作为著作权侵权纠纷诉讼案抗辩理由的很常见。但实际上,“临摹作品的合理使用”有着严格的适用条件:一、临摹作品创作时的临摹对象属于“设置或者陈列在室外社会公众活动处所的雕塑、绘画、书法等艺术作品”;二、临摹作品的使用方式符合《著作法权》第22条关于合理使用的法律规定。  相似文献   

9.
(一)什么是版权?版权保护的范围包括那些作品? 答:版权就是著作权。版权保护的范围包括:在图书、期刊或用其他形式发表的著作、译作;剧本、乐谱、舞谱;绘画、书法、照片;地图、设计图、示意图、科学图表等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版权只保护思想的表现形式,不保护思想本身。  相似文献   

10.
热点聚焦     
第五届全国法制宣传书画展征稿由全国普及法律常识办公室主办,司法部法制宣传司、法制日报社等单位承办的第五届全国法制宣传书画展活动已正式启动,现面向社会各界征集书画作品。这次活动的主题是弘扬法治文化构建和谐社会,形式有:美术为绘画作品,书法为手抄或自创作品,作品以体现社会主义法制观、道德观和荣辱观为宗旨。  相似文献   

11.
在否定人工智能绘画作品属性的情况下,侵犯著作权罪的适用存在行为构造异化、超行为化的归责评价和难以确定被害人的问题;在肯定人工智能绘画作品属性的情况下,无法规制利用人工智能绘画创作过程进行间接营利的过程性营利。应当肯定规范层面人工智能绘画的作品属性和权利取得,但由个案进行具体司法判断。对于人工智能绘画,应当明确侵犯著作权罪的保护法益是著作权和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不以具体的权利人确定为刑事规制的前提,通过著作权和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保护实现对作品和著作权人的间接保护,并根据保护法益的要求重新解释构成要件,确定归责视野,明确营利目的、复制发行和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的内涵。  相似文献   

12.
在精微之巅     
吴悦石 《法人》2008,(1):78-79
中国精微艺术集书法、绘画、雕刻于一体,巧夺天工,已成极致。中国微雕艺术在经历了一万多年漫长缓慢的发展演变后,至明代末期开始进入一个全盛的成熟时期。这个阶段是从明末一直到民国。微雕被称为“鬼工技”,上至帝王下至庶民无不喜爱备至。  相似文献   

13.
姜炳炎 《政府法制》2014,(33):49-49
作为大师,启功在绘画、书法、诗词等诸多领域造诣很深。在拒客方面,启功也是动了不少脑筋,具体说来他有三招。  相似文献   

14.
美术作品(Fine Arts),狭义仅指绘画,而作为“造型艺术作品”的另一种说法,还可以包括雕塑、建筑等。根据我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规定,为我国著作权法所保护的美术作品,是指绘画、书法、雕塑、建筑等以线条、色彩或者其他方式构成的有审美意义的平面或者立体的造型艺术作品。 由于美术作品的智力成果集中体现在原件上,权利与载体的联系非常紧密,因此产生了关于美术作品著作权与作品的有形物(载体)——原件的所有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老壬 《法治纵横》2013,(15):34-34
前段时间,到张家界旅游。头天在凤凰古城沈从文故居书屋里,买了本湘西本土作家梁波、李苑合著的《辰州符》。晚上无事,躺在宾馆床上随手翻翻。其中,看到了一页“杀鬼见血”的“大红袍”门子:“巫师在病人房中燃香念咒作法,手持宝剑在空中乱舞,然后用‘神仙一把抓’的方法从病人身上抓出‘疫鬼’,再扔在一个剪好的黄表纸人身上,  相似文献   

16.
张睿 《法制与社会》2012,(5):187-188,198
罗尔纯先生用他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绘画技法,把对乡土、对生活的热爱都融入了那震撼人心的作品中,他用恬然、淡定的神情注视着这个世界,用透明、朴实、温暖的心描绘着这个世界。罗尔纯先生一生淡泊名利。他扎根于本民族艺术的土壤中,如饥似渴的吸收着东西方绘画艺术的养料,长期潜心于艺术思考和绘画创作,造就了自己独特鲜明的艺术特色,逐步长成为艺术之林中一棵苍劲挺拔的松!他本身又是一位辛勤的园丁,在油画、中国画两块园地中默默地耕耘,经历数十年辛劳,收获颇丰。他将这些硕果毫无保留的奉献出来让人们共享,使我们从他的作品中,看到了纯洁的心灵、纯粹的思想、纯真的美感,感受到了生活的丰富多彩,领悟到了绘画艺术的魅力所在。他和他的绘画艺术都在闪烁着璀璨的光芒。  相似文献   

17.
张晓峰 《政府法制》2014,(33):27-27
我业余爱好书法,没事儿就在破报纸上练大字。练了几年,同事们都说挺像回事儿,鼓励我去参加一些书法比赛,提高点知名度。今年市里举办了一个书法征文比赛,我就抱着试试的态度,写了一幅作品寄了过去。  相似文献   

18.
王晓萍 《检察风云》2014,(18):91-93
20世纪的中国画坛,赖少其的名字无疑是应重重写上一笔的。他的书法、版画、国画无不达到很高的造诣,特别是在版画日渐式微的今天,赖老留下的作品更显弥足珍贵。追寻他出生、学习、工作在广东、上海、安徽留下的足迹,探究他的艺术成长的道路,不难看出,无论是戎马倥偬的战争年代还是公务繁忙的和平时期,以至晚年病魔缠身时,他凭借绘画的天赋、孜孜不倦的学习态度,始终不放下手中的刻刀和画笔的毅力,最终完成了大师级国画家、版画家、书法家、篆刻家、诗人的人生跨越。  相似文献   

19.
春光明媚的3月。我们来到河南省第1监狱采访服刑人员“习美、活动。在陈列服刑人员历届工艺美术作品的习美厅里。800余件书法、绘画、雕塑、剪纸、模型、篆刻以及各种手工艺品把百余平方米的展厅打扮成了文雅清新的艺术殿堂、真难以相信、这些曾被外宾、行家赞叹不已的艺术精品,全部出自服刑人员之手。39岁的王某,因犯盗窃罪被判处无期徒刑。王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曾在某师范学校任教。入狱后。监狱干警让他发挥特长,担任了监区犯人教员。他利用劳动、教学之余时的时间,刻苦钻研油画绘画技法。完成了一幅伟人邓小平的全身画像…  相似文献   

20.
我国著作权法对于何为"剽窃他人作品"的侵权行为没有具体规定.学界对此存在争议,实务中认定标准不一,尤其是书法、绘画、雕塑等美术作品相似是否构成"剽窃"则更加难以确定.若判断"剽窃"的标准不一、宽严不当,可能会影响作品的创作,继而会阻碍优秀作品的传播,与著作权制度的宗旨相悖.在著作权法中应明确规定"剽窃"的构成要件和判断标准,使"剽窃"行为的认定具有统一性和可操作性,以维护法律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