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种族隔离制度结束后的6年时间里 ,南非由非洲的经济大国成为非洲的政治大国。作为不结盟运动主席国、英联邦首脑会议主席国、联合国贸发会议主席国 ,南非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成为维护地区和平的一支重要力量。近百年来 ,非洲大陆职多灾多难 ,创伤累累 ,先后经历了殖民统治、民族独立、民主化风潮等大的历史事变。冷战结束后 ,西方大国企图从非洲脱身 ,对非洲的战乱和贫困采取了近乎隔岸观火的态度。非洲国家强烈要求依靠自己力量解决自身问题 ,希望有一支属于本地区并能代表非洲人民利益的政治力量 ,在地区和国…  相似文献   

2.
面对东南亚金融危机对世界金融和全球经济的冲击,许多有识之士把非洲当成了经济领域的最后一片飞地,各国政府在探求21世纪可持续发展战略时,也把非洲视为未来发展的动力源之一。那么,长期以来被西方新闻媒介描绘成饥荒、灾难和战乱之地的非洲在经济上到底有何种优势...  相似文献   

3.
去年3月克林顿在南非会发表演讲在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日盛的潮流中,拥有丰富资源和潜在市场的非洲大陆正越来越受到西方大国的重视。特别是美、法、英、日等国出于其21世纪可持续发展和全球战略考虑,纷纷调整对非洲的政策,力图巩固和扩大它们在非洲的利益和影响...  相似文献   

4.
非洲多数国家获得独立已有二三十年的历史,现都处于新的历史变革时期,不少国家开始了民主化的进程。在外交方面,由于国内政治、经济上的需要和当前国际局势趋向缓和,也处于调整和变化之中。 非洲国家多数是在50年代和60年代东西方关系极度紧张的时候独立的。70年代后,美苏争霸世界斗争更加激烈。非洲国家在摆脱旧的殖民统治后,不愿再套上新的殖民枷锁,同时又担心“大象打架,草地遭殃”,因此它们独立后普遍奉行积极中立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拒绝与大国结盟或参加大国军事集团。  相似文献   

5.
房建国 《学理论》2012,(31):143-144
冷战前期美国对非洲事务进行干涉的目的是在维护地区稳定的基础上阻止苏联势力的渗透,但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美国没有排挤英法等欧洲殖民大国的传统势力并取而代之。美国对阿尔及利亚的政策表明,冷战前期美国对非洲政策的实质,是在保持非洲大陆的稳定的基础上,力求英法等欧洲殖民国家能够维持其在非洲已独立国家和未独立殖民地的传统利益和势力范围,一来可以阻止苏联对非洲的渗透,二来确保非洲国家在东西方两大阵营之间保持意识形态上的中立。  相似文献   

6.
非洲不是西方的政治实验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洲不是西方的政治实验场●本刊特约记者陈启民内罗毕专电非洲,这个摆脱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统治不到1/3世纪的古老大陆,曾几何时,又从冷战角斗场变为西方的政治实验场。进入90年代,冷战的尘埃尚未落定,西方就向非洲发起了“民主”攻势。它们组织了一个什么“非...  相似文献   

7.
任洁  冯静 《理论视野》2010,(3):56-58
近年来,随着中非之间政治、经济、文化、安全等全方位合作与交流的展开,西方一些国家散播中国掠夺非洲资源、抢占非洲就业机会、摧毁非洲传统经济的“新殖民主义”论调,反映了西方国家对中非关系发展的忧虑和担心。西方诬蔑“中国在非洲搞殖民主义”既不符合中非关系历史,也不符合中非交往的现实,更不符合国际关系民主化发展的趋势。中非关系体现了发展中国家共同谋求生存和发展的新型关系和南南合作的特殊价值。  相似文献   

8.
非洲是当今世界上局部动乱和武装冲突的高发地区。今年年初,一度沉寂的塞拉利昂内战狼烟又起,这使非洲发生战乱和卷入军事冲突的主要国家达14个之多,占非洲国家总数的1/4强。无怪乎西方报刊认为,非洲大陆的战争有“烈火燎原之势”,非洲“正在被战火吞没”和“进入战争状态”,近年来非洲的战乱和冲突呈现出覆盖面广及邻国武装干预的新特点。冲车爆发占不局限干一冈一耶.而果散布于非洲之角、中部非洲、南部非洲和西非地区。邻国对冲突地区的武装干预也日益经常化。如1998年非洲爆发的4起新战乱中,除埃厄冲突外,另3场战乱均导致了邻…  相似文献   

9.
冷战结束以来,非洲国家出现了急剧的政治变革,部族冲突,社会动荡,经济陷入困境,人民生活极度贫困。然而,非洲国家探求政治变革,力求和平解决冲突,谋求经济发展,已成为当前非洲比较一致的认识。 多党民主制引发社会动荡 进入90年代,由于苏联解体和东欧巨变的催化剂作用,以及西方大国的强大政治压力,非洲大陆掀起了“民主化”浪潮。许多国家力图实行“多党民主制”,进行总统和全国议会的选举。90年代以来,非洲大陆有40多个国家引进了“多党议会制”。在“民主化”浪潮的激烈冲击下,非洲国家的政权相继更迭,一批新的国家领导人登上了政治舞台,原领导人有的在反对派的“枪口威胁下”被迫下台,有的受军方压力被迫辞职,有的逃往国外,有的在选举中败北,仅有个别的维持了原有的地位,还有的甚至被暗杀。新的国家领导人相对比较年轻,有的是经济技术专家,有的从事法律事务,一般颇受西方赏识。由于非洲国家是在匆忙的条件下推行“多党议会制”的,缺乏物质和  相似文献   

10.
打开世界地图,可以看到非洲 大陆就好像被用刀子切过了 一般,分割成50多个部分。每个部分之间的分界线与美利坚合众国的州与州的界线有惊人的相似。它们不是地形、部落、宗教和语言的分界线,而是由西方殖民者凭借一己私利或实力强弱随意切割而成的政治版图和国家疆界。正是这一道道的分界线分割和切断了非洲的历史和文化纽带,使得非洲各国的成立缺乏民族一体化的历史和必要的国民意识。自从诞生之日起,非洲国家就面临着比世界其他国家更为严峻的生存挑战。 在去年9月举行的苏尔特非洲统一组织特别首脑会议上,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发…  相似文献   

11.
吴黎明 《党政论坛》2011,(22):58-58
如今,在西方大的经济体中,美国、英国等大国仍然在与衰退作斗争,而德国经济则被西方媒体称为“一枝独秀”,为何“德国模式”能抵抗全球金融危机和欧洲债务危机的双重打击,依然保持强劲发展势头呢?答案就是蕴藏在机器的沙沙声中——实体经济的胜利。  相似文献   

12.
为对付近两年国际金融形势恶l化对西方发达国家的严重挑战,西方大国陆续出台过一些国际金融体系改革方案。然而,综观国际金融体系改革进程,却呈现以下显著的特点:一是发达国家改革的声调由强变弱,尤其是今年第二季度以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纷纷收日,不再重弹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的高调;二是西方大国提出的改革措施虚多实少,实质性进展甚微。三是西方发达国家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援救贷款条件正确性的强调重新回潮_这与去秋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目前这场金融危机中暴露出薄弱之处”,“国际社会应为新世纪建)个新的布雷…  相似文献   

13.
魏德胜 《各界》2014,(10):32-32
南非是接受西方文化最为深远的一个非洲国家。甚至可以说,南非所接受的西方文化,恐怕比东方民主国家更到位一些。从南非传奇人物纳尔逊·曼德拉身上,我们看到了西方文化那浓重的影子。  相似文献   

14.
邓玮 《党政论坛》2005,(11):30-32
邓玮的“跨国公司的两重性影响”一文指出,一方面,跨国公司在发展中国家的存在促进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稳定。另一方面,跨国公司成为战略工具,对发展中国家的战略稳定也会造成不利影响。经济全球化强化了西方大国在世界经济中的主导地位。西方跨国公司的迅速扩张进一步增强了西方大国的实力,使世界经济力量对比进一步向美欧发达国家倾斜。而发展中国家的地位则进一步被弱化与边缘化。  相似文献   

15.
郭铭 《瞭望》1996,(47)
本世纪初,长期采访非洲腹地的英国文学家约瑟夫·康拉德曾写过一部描写西方殖民统治给昔日刚果(今日扎伊尔)播种罪恶的名著《黑暗的心脏》。世纪将临尾声的今天,扎伊尔这个中部非洲大国,一夜之间又成为一颗“爆炸的心脏”。作为殖民统治后遗症的部族冲突,正引发一幕百万难民大逃亡的惨剧,甚至可能导致这个黑非洲幅员最大国家走向分裂的深渊。 从10月下旬到11月初,居住在扎伊尔东部与卢旺达、布隆迪边境地区的一个名叫班亚姆伦加人的少数部族武装,一举攻克了乌维拉、  相似文献   

16.
冷战结束后,一些西方国家舆论认为,非洲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已经下降,非洲已日益走向“边缘化”。这种论调无视非洲的潜力和日益发展的现实。近年来的事实表明,非洲国家在经历了冷战后初期国际形热剧变所带来的震荡后,正在积极和认真地探索适合于本国国情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发展模式。非洲政局总体已趋于缓和,经济连续3年回升,联合自强、振兴非洲,把一个和平稳定和发展的非洲带入21世纪已成为所有非洲国家的共识。可以说,最困难的时期已渐成陈迹,非洲正在步入一个以谋求稳定和发展为主要特征的新时期。为帮助读者更全面地了解今日非洲,本刊组织了这组专题,从纳米比亚、乌干达、科特迪瓦和阿尔及利亚等国的发展历程,可以感受到非洲国家在选择自己发展道路的过程中所付出的艰辛。掌握了自己的命运、取得民族独立的非洲人民,只要有一个稳定的环境,又找到了一条符合自己国情的发展道路,制定出一套适当的政策,非洲各国的发展将令世界刮目相看。  相似文献   

17.
曾爱平 《瞭望》2018,(52):21-22
2018年,非洲整体形势趋稳向好,自主发展意识和能力明显提升。政治上,有关国家自主解决国内和地区政治危机的能力与智慧受到考验。非盟继续深化改革,积极推动非洲一体化进程。经济上,非洲国家谋发展的意愿强烈,积极招商引资,大力改善基础设施和投资环境。多边金融机构看好非洲发展前景,增大对非资金支持。外交上,全球主要大国更加重视非洲,加大对非合作力度,为非洲构建多元合作伙伴关系提供了更多选择。在安全领域,非洲局部动荡与热点问题有所降温,非洲自主可持续发展面临更多机遇。  相似文献   

18.
新华出版社即将出版的《非洲笔记》,汇集了新华社社长郭超人近15年多次访问非洲的笔记,用作者的话说,它们虽然不能像政治家那样对非洲问题发表权威的评论,也没有像文学家那样对非洲风情进行艺术的再现,但它们却真实地记录了一个中国记者对非洲所获得的感性认识。在书中,作者以特有的视角和准确、简洁、朴实而又颇见文采的笔法,向读者展现了非洲苍茫的热带草原、奇特的原始雨林、秀丽的海滨风光、奔放而激越的民族歌舞和灿烂的文明成果;用饱蘸泪水的凝重笔触,揭露了西方对非洲长达四百年的血腥的殖民统治给非洲带来的灾难和恶果;在对非洲倾注深切的同情和关怀的同时,作者又对非洲大陆和非洲人民寄予莫大的期望和祝福。我们从这本书中选取了作者自序和《莫伊总统的回答》两篇刊登,目的是想帮助读者真实地了解一个既多彩多姿、又多灾多难的非洲,理性地认识那里的自然环境、发展水平和历史遭遇,让更多的人在当今世界格局变动的背景下,关注那里众多的与我们一样同处发展之中的国家的会天和未来。  相似文献   

19.
民主和评论是现今西方国际关系研究领域盛行的理论,它是一些西方大国外交政策的主要理论依据之一,符合冷战后一些西方大国输出民主、干涉别国事务的霸权外交的需要,所以这一理论的兴起与发展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20.
在1989年以来席卷非洲的政治民主化浪潮中,非洲国家顶住了西方的政治经济压力,没有原封不动地照搬西方国家多党议会民主的政治模式,开始探索适合非洲国情的政治发展道路和政治模式。乌干达实行的“无党派体制”就是这方面有益的尝试。 乌干达自1962年10月独立以来,曾经长期实行多党制,结果,部族矛盾激化,党派斗争加剧,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