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设服务型政府,是体现国家性质的必然要求,是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需要,关系到执政党地位的巩固,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建设服务型政府必须树立“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服务型政府管理理念,以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
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和主要内容。建设服务型政府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必然要求,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内在要求。建设服务型政府,应当确立以民为本的服务理念,转变政府职能,推行政务公开,实施绩效评估,改善工作作风。  相似文献   

3.
建设服务型政府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设服务型政府既是由执政党的地位和宗旨所决定的,也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我国的服务型政府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完善和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建设服务型政府,要强化政府公共服务的职能,从基本国情出发,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相似文献   

4.
刘仕博 《工会论坛》2008,14(1):29-30
提高政府公信力不仅对于政府执政能力建设,而且对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都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在政府公信力建设的过程中,要深化政府公信力建设战略的理念基础,充分利用政府公信力建设战略的动力支持,合理构建政府公信力建设战略的制度安排,积极践行政府公信力建设战略的路径选择,进而提高政府公信力。  相似文献   

5.
政府创新是促进政府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是政府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中国政府创新内涵界定必须符合中国国情。中国政府创新有着深刻的现实动因和需求,是经济全球化和治理国际化的客观要求,是提升政府能力的必然。中国政府创新是一个体系,分为两个方面和三个层次。大力推进政府创新,需要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府理论、形成并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府体制、拓展并革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府治理工具。  相似文献   

6.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必须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构筑全社会的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 ,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灵魂。发展教学和科学 ,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  相似文献   

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里程碑,也是推进依法治国方略的新起点。我省各级政府及其部门工作人员要充分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对政府工  相似文献   

8.
英、美、法三国决策纠错系统构成不仅是我们深入了解西方发达国家政府决策纠错制度及其运行的窗口,也为我们提供了启示.在我国决策纠错制度建设中,要始终坚持党在决策纠错体系中的领导核心地位,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纠错价值理念,不断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政府建设,不断加强大数据+多元纠错主体格局建设,只有这样,才能不断促进中国特色政府行政决策纠错系统的完善.  相似文献   

9.
政府职能,是政府机构在一定时期内为实现国家利益和满足社会发展需要所具有的职责与功能.政府机构又是政府体制的组织基础和构成要素.然而,建设高效廉洁的服务型政府,既是我们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具体体现,又是政府工作适应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0.
解放思想是一个哲学命题,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哲学属性。解放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并以实践为指归。胡锦涛总书记在总结我国改革开放经验的基础上,作出了"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大法宝的"论断。建设服务型政府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解放思想也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一大法宝。改革开放以来几次重大的机构改革都是解放思想的结果,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过程也是解放思想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我国语境下政府雇员制内涵和基本特征的分析,揭示了在我国行政生态环境下政府雇员制面临着非规范性、角色冲突等现实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从政府雇员制的法律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建设、配套措施的改革等方面突破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略论政府和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和谐社会是一个多层面的大系统,政治和谐是和谐社会的一个子系统。政府和谐是政治和谐进而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谐社会决定政府和谐,政府和谐又能动地反作用于和谐社会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成败取决于政府和谐及其程度。政府和谐包括政府外部和谐和政府内部和谐及其互动,通过内外政府和谐的互动,实现政府美的形象和可持续发展。能否构建政府和谐,取决于政府建设、政府自觉、政府自主、政府自律及其程度。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是指与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法律制度和相关政策相适应,全体公民恪守具备时代性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在日常生活和工作过程中坚持持有并遵循,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备前提和重要基础,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进程中的灵魂和核心.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对推进社会法治化进程、构建和谐社会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与普法教育目的具有一致性.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当前我国还存在着一些影响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进程的主要障碍,我们迫切需要加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宣传与教育、强化普法宣传教育、着力构建以公平正义为核心的法治价值体系,从而形成全社会普遍关注法治文化建设与发展的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14.
关注狭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构建具有重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文章在评析原有狭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础上,遵循“四大基本原则”,发展了狭义科学社会主义体系构建。  相似文献   

15.
法制是指国家的法律与制度,是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的统一,其中心环节是依法办事。加强法制教育,并以此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是加强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径之一。只有加强法制建设,才能做到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思想道德建设和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6.
政府职能转变的条件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是中国入世和建立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当前我国各级政府实现政府职能转变的条件包括 :培育强大、完善的社会中介组织和提升社区自治能力 ,创建有中国特色的城乡社区 ;提升政府的公共政策能力和切实加强政风建设  相似文献   

17.
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新世纪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有着深厚的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论基础,又有着反映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求的丰富内涵;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体现了对社会发展阶段的正确判断和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也反映了对社会发展中存在问题的清醒认识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宏大的系统工程,要从确立社会目标、进行利益分析、实施制度安排、着手意识培育等四个方面着手,正确处理好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道德理论从两个文明建设的相互关系入手,阐发了道德建设的重要作用、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原则、公德规范和理想道德人格,构成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道德学说的崭新形态。  相似文献   

19.
论公民的政府信息知情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民的政府信息知情权,不仅是政治上的权利,也是法律上的权利,具有法律权利的一切属性和基本要求.政府信息知情权,以政府信息为对象,是独立存在的法律权利,它有相应的请求权、救济权要求,在实现公民知情权方面,也有制度、条件、经费、责任与救济的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