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讲到文化自信。他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诞生于革命战争年代的革命文化处于承前启后、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始终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重要源头。  相似文献   

2.
《党建》2016,(10)
正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华文化和文化自信,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全党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四个自信"的提出,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丰富和发展,是重大理论创新。"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  相似文献   

3.
<正>党史文化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主体与核心,深刻改变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方向,成为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的光辉代表。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深刻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这一重要论述,突出强调了中  相似文献   

4.
《奋斗》2017,(19)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五千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如何让传统文化"活"起来,如何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如何使这些丰富的文化资源为今天所用,如何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以人们  相似文献   

5.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继党的十八大提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三个自信"之后,又将文化自信提升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第四个自信"。他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在五千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  相似文献   

6.
《新湘评论》2020,(3):4-6
一、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在五千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我们要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7.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系列关于文化自信的重要论述,展示了深邃的历史视野、浓厚的民族情怀、宽广的世界眼光、鲜明的时代特色。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  相似文献   

8.
《奋斗》2017,(3)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在五千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文化立世、文化兴邦。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是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9.
正2018年3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三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上深刻阐述了中国人民所具有的"伟大民族精神",并将其内涵概括为: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而在波澜壮阔的中华民族发展史中诞生、在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中孕育、在艰辛探索的革命建设年代中锻造的毛泽东诗词,正是中华民族伟大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10.
正共产国际执委会曾指出:"不要以为有一副万应灵药可以一律适用于共产国际各党的布尔什维克化过程""布尔什维克化就是把列宁主义的一般原则应用到特定国家的具体情况中去""这是一个长远而持续的过程。"在中国革命历程中"红船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结晶和实践典型,树立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精神坐标,为今后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实践提供了基本遵循。一、"红船精神"孕育中国革命的红色文化中国革命文化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实  相似文献   

11.
正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的结晶,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毛泽东一生深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他存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道路上,自觉肩负起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责任,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了大量的思想。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七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习近平总书记在系列重要讲话中,反复强调文化自信,这充分表达了他的文化战略思想。坚持"文化自信"是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充满热爱、坚信与固守。"文化自信"成为继"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之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第四个自信"。积极践行文化自信,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人们对红色文化的追求和挖掘力度也不断上升,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后,习近平先后多次对"红色文化"作出阐述。这些阐述既是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探究和领悟关于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改革、建设过程中所产生的红色文化,理解红色文化中所蕴含的革命精神和优良作风,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正山西对中国革命和建设产生过重要影响,战争年代,锻造了"太行精神""吕梁精神";建设年代,成长了"大寨精神";改革开放年代,培育了"右玉精神",成为共产党人精神链条上不可或缺的一环,为三晋儿女带来骄傲与荣光。太行精神和吕梁精神孕育于伟大的抗日战争年代,是革命先烈用鲜血浇灌而成的,是老区人民用奉献和牺牲凝结而成的在日本帝国主义全面发动侵华战争,使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生死关头,中  相似文献   

15.
《奋斗》2016,(8)
正近代以来的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每当面临重要转折关头,人们总是要对传统文化进行审视和反思。深入挖掘中华传统文化,揭示其与当代价值观念的内在联系,是习近平总书记文化建设思想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有重要的意义。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  相似文献   

16.
大力弘扬“八一精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八一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探索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同时所产生的。它既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一脉相承,是赣文化的丰富发展,又启始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和延安精神。它的内涵可以概括为"敢于斗争、勇于探索,艰苦奋斗、不怕牺牲,追求真理、坚定信仰"。"八一精神"虽然产生在中国革命的战争年代,但这一革命精神至今历久弥坚,对于今天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仍放射出灿烂的光芒。  相似文献   

17.
75年前,中国共产党领导红军将士完成了震惊世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伟大的长征孕育了伟大的长征精神。胡锦涛同志指出:长征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  相似文献   

18.
正太行精神,形成于中国共产党领导太行人民抗日救亡的历史时期和华北各敌后抗日战场百折不挠、艰苦奋斗的革命实践,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太行山位于晋冀交界地区,自古就有"天下之脊""东西之巨防"之称,是孕育华夏文明的摇篮。早在1万年前,  相似文献   

19.
井冈山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之源,是中华民族精神之魂。在革命斗争环境中孕育形成的井冈山精神,不因革命时代的终结而失去其存在意义。由于其深厚的政治伦理底蕴,决定了它在新时期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政治伦理、营造和谐政治关系的时代语境中,仍然具有不可忽视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20.
正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奠基石"。井冈山精神,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党政军民共同创立和践行的伟大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极艰难条件下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而培育和涵养的伟大精神,是充盈着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伟大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里程碑和毛泽东思想的伟大开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