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韶山毛泽东图书馆是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项目之一,它主要收藏毛泽东各种文稿、各个时期国内外各种毛泽东著作版本、国内外研究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文章、专著,以及毛泽东生前阅读并批注过的书报期刊,目的是为全国和全世界学者和人民学习、宣传、研究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提供一个资料中心。总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计划藏书40—50万册。目前已征集图书近10万册。主楼面积3086平方米,1993年12月20日破土动工,1995年12月20日竣工。与之配套的第二期工程,正在施工之中。该馆拟于今年12月20日开馆。韶山毛泽东图书馆位于韶山章旭冲  相似文献   

2.
韶山灌区是引来湘江支流涟河水灌溉湘中丘陵盆地的湖南省第一大水利工程。1965年7月动工兴建,包括有发电、航运设施的蓄、引水枢纽,长约1600公里的干渠和艾渠,渠道上有26座渡槽和共长约12.5公里的10处隧洞,以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的党外朋友在韶山刘新文周世钊(左四)在韶山张国基(前排左六)在韶山山清水秀的韶山,以孕育一代伟人毛泽东而享誉中外。自1950年以来,这个质朴美丽的山村先后接待了三千多万观众。其中不少毛泽东生前的党外朋友专程到此,对一代伟人表达了一份特殊的敬爱、...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故乡韶山自1950年对外开放以来,已接待了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2万余国际友人。众多的外国朋友,不远千万里来到韶山,追寻伟人的足迹,饱览绮丽风光。在这里,他们用不同的形式、不同的语言和文字,表达对毛泽东的景仰,对毛泽东思想的赞颂及对韶山这块光荣土地的深情厚意。  相似文献   

5.
"欲溯河源到星宿,韶山风物耐人思."毛泽东主席的故乡韶山,属南岳衡山山脉之第七十一峰,海拔519米,是"楚南一名山也".相传舜帝南巡至此,命宫娥使女奏<韶乐>,"音召凤至",故名韶山.近人亦有诗云:"韶乐已停尚有村,群林始染吊英魂,巍然勋业兼文彩,功过千秋有定论."韶山自1950年开放以来,共接待参观者3000万人次,其中来自世界五大洲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友人、华侨与同胞15万多人.本文主要介绍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四任中央领导人到韶山的有关情况.  相似文献   

6.
1995年2月7日至8日,在中共湖南省委副秘书长周玉真等陪同下,毛泽东的孙子毛新宇随母亲邵华回到韶山,参观了毛泽东同志故居、毛泽东铜像、毛泽东之路景园、毛泽东同志纪念馆、滴水洞、毛泽东诗词碑林、韶峰、毛氏宗祠、毛泽东家世展和毛泽东同志遗物展。 7日上午10时许,当韶山管理局和韶山市委的同志在韶山宾馆迎候  相似文献   

7.
《奋斗》2017,(2)
<正>巴彦县位于松花江中游北岸,松嫩平原腹地,面积3137.7平方公里。全县辖10镇8乡116个行政村,总人口70.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6.5万人。县域耕地面积344.3万亩,其中水田50万亩,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生态示范县。有蜿蜒的松花江穿境而过,巴彦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曾是沿岸著名的鱼米之乡。但沿江灌区水利工程年久失修,  相似文献   

8.
正巴彦淖尔位于黄河"几"字湾顶端,土地丰饶,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可谓是因水而生、因水而兴、因水而富。巴彦淖尔引黄灌溉历史悠久,黄灌区农业基础雄厚,现有引黄灌溉面积近1000万亩,年均引黄水量50亿立方米左右,是全国三个特大型灌区之一和亚洲最大的一首制灌区。河套灌区拥有各级灌排渠道(沟道)10.36万条、6.4公里,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七级灌排配套体系,为全市农业生产提供了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9.
在湖南韶山,诞生了伟大领袖毛泽东,这是人所共知的;在湖南韶山还出现了一个湖湘文化世家——韶山毛氏,这却是鲜为人知的。文韬武略毛兰芳湖湘文化世家韶山毛氏,指的是毛兰芳一支。毛兰芳,派名祖基,一名遇顺,字兰芳,号春谷,别号韶山懒道人、韶山主人。他生于清道光六年(1826年)正  相似文献   

10.
一九二七年 1月4日开始考察湖南农民运动。离开长沙抵湘潭。 1月5日自湘潭到韶山。 1月10日离开韶山到湘乡。 1月15日从湘乡到衡山。 1月21日山衡山返回长沙。 1月27日又从长沙去醴陵。  相似文献   

11.
“欲溯河源到星宿,韶山风物耐人思”,叶剑英参观韶山时写下的这两句诗,恰当地表达了到过韶山参观者的心情。韶山确以其特有的人文和自然景观吸引着国内外的参观者,给人们留下美好的记忆。韶山自1952年正式对外开放以来,已接  相似文献   

12.
《理论建设》2014,(5):F0004-F0004
<正>淠史杭灌区兴建子1958年,是新中国兴建的全国最大灌区,2013年实灌面积1056万亩,居全国灌区之首。这一宏大的工程体系以大别山区六大水库为主水源,由三大渠、2.5万公里渠道、1200多座中小型水库、20多万座塘库堰坝组成的长藤结瓜式的灌溉体系,设计灌溉面积1198万亩,润泽皖豫2省4市17个县(区)的1330万人口,是以防洪、灌溉为主,兼有城市供水、水力发电、水利旅游等综合功能的特大型水利工程。淠史杭灌区始终以造福民生、服务区域经济社会  相似文献   

13.
唐春元 《学习导报》2013,(13):41-42
1925年初,毛泽东悄然回到了韶山,而且一住就是半年之久。在韶山的这半年多时间里,毛泽东最大的贡献是第一次在农村创建了党的基层组织——中共韶山特别支部。从此,韶山人民在中共韶山支部的带领下,向罪恶的旧制度宣战,向大自然宣战,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革命精神,使韶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韶山,原是一个平凡的山村,在中华神州,可以找出千万个同样的山村来;但她又是一个伟大的山村,因为她养育了一位顶天立地、叱咤风云的历史巨人和时代伟人——毛泽东.多少年来,不同肤色、不同民族的人们从地球上的各个角落,不约而同来到韶山,沿着伟人留下的足迹,参观领袖诞生的农舍、上学启蒙的私塾、学会游泳的池塘、劳动过的稻田菜地、放过牛打过滚的山岗草坡,寻觅思索,从中获取教益和启迪.“六亿神州呼万寿,五洲志士称导师.欲溯河源到星宿,韶山风物耐人思.”叶剑英元帅的这首访韶题诗,揭示了人们所以向往韶山的真正缘由.据不完全统计,1949年到1994年的45年中,韶山累计接待国内外客人超过3000万人次,其中有来自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客人13万多人次、10多位外国元首和政府首脑.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还有我们党和国家的80多位领导人,他们当中有毛泽东早年的老师,也有他的学生,还有他患难与共、并肩战斗过的战友们.毛泽东同志故居是一栋极为普通的农舍,大门上方匾额“毛泽东同志故居”七个镏金大字系由邓小平1983年4月2日亲笔题写的.屋后是茂密的松竹,前面两口水塘一字排开,延安五老之一的董必武参观故居后题诗:“门外双塘贮白水,宅旁层岭植青松,风和日丽春游快,土壁茅檐剑气冲.”1950年,这里被列为革命纪念  相似文献   

15.
湘江短波     
10月26日,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建馆3O周年纪念大会在韶山隆重召开。韶山纪念馆建馆3O年来,坚持不懈地做好毛主席故居、南岸、毛氏宗词、毛霞公词、毛鉴公何等革命旧址的保护工作;不断拓展纪念馆的陈列内容,利用文物宣传毛主席的丰功伟绩和毛泽东思想,共接待国内观众近3000万人次,接待外宾15万多人次;大力开展文物资料的征集工作和学术研究,已馆藏不少珍贵的毛泽东生平实物和丰富的文物资料,编研写作成果累累。韶山纪念馆和故居等革命旧址已成为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用利纳)炎陵县委狠抓干部理论学习,…  相似文献   

16.
心中的韶山     
韶山,我魂牵梦绕的韶山。三十年前,我作为一名部队的新闻工作者,随团前往韶山。那时的韶山还处在“文革”的喧嚣之中,韶山冲里到处是红色的海洋,人头攒动,红旗飘扬。我们手捧“红宝书”,对着故居三鞠躬,以表达一个革命战士对毛主席的崇敬之情。那次韶山之行可以说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这次,又要去寻访韶山。一晃三十年过去了,所有的一切都发生了太多太大的变化,而韶山在我心中的那份神圣感却依然如故。  相似文献   

17.
韶山是毛泽东的故乡,全国著名革命纪念地、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毛泽东生于韶山,长于韶山,他不仅属于韶山,而且属于中国,在某种意义上说,又属于世界。韶山因他的出现而闻名中外。多年来,无数的人民群众和外国友人以及党和国家领导人到韶山参观后,在思想上精神上获得的感受和启示是很重要的。1963年3月25日,叶剑英元帅来到韶山。他在参观完"毛泽东青少年时代陈列室"后,激动不已,挥笔写下了一首诗,其中有这样一句:"韶山风物耐人思"。  相似文献   

18.
<正>位于黄河"几"字弯顶端、坐拥河套核心区的巴彦淖尔市,是内蒙古乃至全国的重要农业产区。巴彦淖尔地处北纬40°农作物黄金种植带,黄河过境345公里,黄灌区面积1000多万亩,拥有各级灌排渠道(沟道)10.36万条、6.4万公里,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七级灌排配套体系,年均引水量约50亿立方米,是全国三个特大型灌区之一和亚洲最大的一首制灌区,可谓因水而生、因水而兴、因水而富。更兼四季分明、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水土光热组合优势全国少有,发展农牧业条件得天独厚。  相似文献   

19.
杨真平 《学习导报》2011,(18):22-23
今年5月26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周强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议,要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同志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抢抓机遇,把韶山建成社会管理、精神文明建设的示范区,实现韶山的率先发展、率先富裕。目前省委、省政府又专门发文,支持韶山加快发展,实现韶山率先富裕。推进韶山加快发展、率先富裕,必须抓好“红色韶山、富裕韶山、生态韶山、文明韶山、幸福韶山”建设。  相似文献   

20.
关东雪 《党史文汇》2002,(12):36-37
寒来暑往,年复一年,尽管毛泽东的十弟媳庞淑谊已安家东北50多年,但是,家乡韶山的山山水水仍时常出现在她的亦梦亦幻之中. 2001年10月1日国庆节这天,韶山毛泽东故居又一次敞开怀抱,迎接了这位"特殊观众":她身材瘦小,头发雪白,面容慈祥,穿一身朴素的蓝白裤褂.她虽已是79岁高龄,言谈举止却像孩子般地喜悦、兴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