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中央情报局(CIA)、联邦调查局(FBI)等机构为核心的美国情报机构一直是美国为之炫耀的资本,但是“9·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后,在“为什么遭受打击的偏偏是美国”的疑问声中,情报机构也成为人们指责和质疑的焦点。而在2003年伊拉克“情报门”事件中,人们对美情报机构的问责声也达到了顶点。  相似文献   

2.
二战后,曾经红极一时的日本情报机构随着军队的解散而土崩瓦解。1947年冷战全面爆发后,特别是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为对抗前苏联的扩张,重新武装日本,并帮助日本扩建情报机构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情报体系。自此,日本情报机构就如一枝静静地盛开在幽谷里的樱花一样对世人保持着神秘。2003年3月28日,日本将第一次发射间谍卫星,人们在密切关注日本情报界这一大“盛事”的同时,也把目光投向了日本神秘的情报  相似文献   

3.
"9·11"事件后,美国的"单边主义"表现得很猖獗.美国追求建立"单极世界",牵动世界"多极化"形势呈现出新特点,即:世界战略格局中几大"硬实力"与事件前相比并无大的变化,但因美国借反恐推行"单边主义",俄罗斯实行战略收缩,世界战略力量重新整合,使"多极化"形势一时呈现出有利于向美国"单极世界"倾斜的趋势.在新形势下应如何估价世界"多极化"的形势,"多极化"的历史总趋势是否会发生逆转,已成为人们关切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二战中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事件之一,是1941年12月7日(夏威夷当地时间)日本"偷袭珍珠港",并进攻东南亚诸国,自此,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参战,日本走上了不归之路.美国人一直将日本"偷袭珍珠港"视为自己的耻辱,原因之一是他们一直认为,珍珠港是自己的领土,"偷袭珍珠港"就是侵犯美国的领土.社会上也有许多关于此类的说法,比如珍珠港被空袭是"赤裸裸的对美国领土的攻击",但是美国却直到1959年才将夏威夷正式并入其版图,成为第五十州,这是怎么回事呢?  相似文献   

5.
随着美国<2004财年国防授权法案>的签署,成立于1996年10月的美国军事测绘部门--国家影像与绘图局(NIMA)正式更名为"国家地理空间情报局"(NGA),这也意味着该局已经有资格与美国赫赫有名的联邦调查局(FBI)、中央情报局(CIA)和国家安全局(NSA)等三个大牌机构平起平坐.同时,当人们揭开NGA的神秘面纱之后,美国的军事测绘保障工作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6.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印度的情报机构远不如美国的中央情报局、前苏联的克格勃、以色列的摩萨德以及英国的军情五处那样赫赫有名.  相似文献   

7.
美国新闻媒体的国际报道及其舆论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闻媒体是美国人了解外部世界的主要渠道①,也是影响美国政治的一支重要力量b无论在舆论的形成、传播,还是对舆论的控制、管理过程中,新闻媒体都发挥很大作用.因为现代新闻传媒并非仅仅传播信息,还向人们提供思维和行为模式,如通过创造"形象”暗示哪些是重要的、合乎道德规范的和可以接受的,哪些不是;媒体还提供重要的政治传播渠道,起到政治整合与同化作用.此外,在美国,传媒协助维护着一套政治准则并监督政府.对于那些人们不能亲历的事件,媒体塑造的故事和形象尤为重要.从这个角度讲,加强对美国媒体国际报道特点的认识并对其舆论影响做出进一步分析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美国军事情报机构的“旋转门”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大力推行军事和情报机构私有化改革,在持续缩减军队规模的同时,把大量原来隶属于军队的职能转化为商业合同,外包给私人军事和情报公司。“9·11”事件发生后,这种私有化改革更是发展到史无前例的地步,而且不再局限于军事部门,就连被视为私人禁区的情报部门也实行了大规模的私有化。  相似文献   

9.
1998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关于不同文明对话的决议,并将2001年确定为"联合国不同文明对话年",这一主张得到世界各国热爱和平的人们的广泛关注和支持.然而,就在开展对话活动之际,在美国发生了"9·11"恐怖暴力袭击事件,这使得"文明冲突论"沉渣泛起,一时间伊斯兰教徒成为恐怖分子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10.
美国中央情报局(CIA)是冷战的产物,是美国政府制订和执行冷战时期对外政策的重要工具。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秘密情报机构,美国中央情报局一直带着某种神秘的光环。美国首都华盛顿的众多政府机构办公大楼,包括国会大厦、白宫、五角大楼以及联邦调查局(FBI)大楼等等,都是向游人开放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