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16年8月30日)沪府发[2016]69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现将《"中国制造2025"上海行动纲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中国制造2025"上海行动纲要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上海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建设"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重要支撑,为落实"中国制造2025",制定本行动纲要。一、指导思想和发展方针(一)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2.
<正>一、起草背景去年8月我市正式获批成为全国首个"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为推进"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建设工作,去年9月30日市委、市政府发布了《"中国制造2025"宁波行动纲要》(以下简称《行动纲要》)和《宁波市建设"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明确了我市推进建设"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的目标、任  相似文献   

3.
正(2016年6月30日)沪府发[2016]40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现将《上海市制造业转型升级"十三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上海市制造业转型升级"十三五"规划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本市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建设"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重要支撑,是上海落实国家制造强国战略、参与全球产业竞争的重要力量.根据《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为推进本市制造业转型升级,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制定本规划.一、充分认识攻坚突破的关键五年  相似文献   

4.
<正>甬政发[2017]12号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直及部省属驻甬各单位:为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全面推进"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建设,加快推进我市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制造业创新中心,特提出如下意见。一、着力打造新型产业体系(一)构建"3511"产业体系。重点发展以新材料、高端装备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代表的三大战略性产业,提升发展以汽车制造、绿色石化、时尚纺织服装、家用电器、清洁能源为代表  相似文献   

5.
《群众》2016,(9)
正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是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推动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指示精神,适应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积极践行国家制造强国战略,推动产业向中高端迈进,支撑"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作出的重大决策。面对世界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趋势,面对践行五大发展新理念、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要求,面对我省制造强省建设存在的中低端加工制造多、重大原创性技术少、产品国际影响力弱等短板问  相似文献   

6.
《群众》2021,(19)
正《江苏省"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提出,以先进制造业集群和产业链培育为引领,加快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构建以先进制造业集群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是江苏贯彻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是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的战略抉择。要持续推动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书写江苏制造强省新篇章。  相似文献   

7.
正宁波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办公室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服务型制造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现就与《实施意见》有关的政策问题解读如下:一、制定背景意义(一)国家战略要求。2015年《中国制造2025》白皮书中提出九大战略任务,其中第八条:积极发展服务型制造和生产性服务业;即"加快制造与服务的协同发展,推动商业模式创新和业态创新,促进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大力发展与制造业紧密相关的生产性服务业,推动服务功能区和服务平台建设"。  相似文献   

8.
正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国家发改委、科技部、财政部、国家质检总局、中国工程院等部门和单位,共同编制了《中国制造2025》,于2015年5月正式发布。这是第一次从国家战略层面描绘了建设制造强国的宏伟蓝图,确定了以强大的制造业为基础,支撑"两个一百年"目标顺利实现的战略思路。成渝地区的工业园区是成渝城市群制造业发展的主要载体,在成渝城市群中建设一批具有国际先进  相似文献   

9.
《政策瞭望》2020,(3):8-11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制造强国战略重要论述精神,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建设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现提出如下意见。一、坚定不移建设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1.总体要求。制造业是富民强省之本,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是实施"八八战略"题中之义。  相似文献   

10.
钱宁峰 《群众》2022,(6):49-50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行动指南,是引领法治中国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思想旗帜。近年来,江苏出台《法治江苏建设规划(2021—2025年)》《江苏省法治社会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江苏省贯彻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实施方案》(分别简称《法治江苏建设规划》《江苏省法治社会建设实施方案》《江苏省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构建起法治江苏建设的顶层设计格局。2021年11月,省委依法治省办印发《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推动更高水平法治江苏建设的意见》,明确建设更高水平法治江苏的总体要求、重点工作、支撑保障等。推动更高水平法治江苏建设,必须准确把握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要义和实践要求,以其总揽法治江苏建设全过程各领域各方面。  相似文献   

11.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自治区政府各部门、直属机构: 《宁东能源化工基地规划与建设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和《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工业产业发展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行规定》)已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纲要》是宁东能源化工基地规划与建设的纲领性文件,是完善规划体系、编制专项规划、推进产业发展和制定有关政策措施的重要依据。《暂  相似文献   

12.
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实施“中国制造2025”,坚持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加快从制造业大国转向制造强国.日前,国务院常务会议又部署加快推进实施“中国制造2025”,为中国制造业指明了转型方向. 面对“中国制造2025”,浙江如何抢抓机遇? 浙江是传统的制造业大省.但从自身来看,浙江制造业和中国制造业一样,也存在创新能力不足、产能过剩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
<正>京政发[2015]60号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市属机构:现将《中国制造2025北京行动纲要》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2015年12月5日《中国制造2025》北京行动纲要为深入贯彻《中国制造2025》,全面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持续推动本市制造业转型升级,加快构建高精尖经济结  相似文献   

14.
《群众》2021,(12)
正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关系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全局。江苏"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基本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江苏制造业在全国具有优势,但随着智能制造时代的到来,正面临发达国家抢占高端制造业和新兴发展中国家抢占制造业中低端市场的新竞争态势,如何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抢占制造业竞争制高点,成为我们必须认真思考和破解的课题。在新发展格局下,江苏制造业面临着更高的要求,需要作出更快的调整和转型,应以创新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5.
《小康》2021,(25)
正如何让法治政府建设既有力度,又有温度?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用6句话给出了温暖的回答。法治政府建设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点任务和主体工程,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支撑。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以下简称《纲要》),为今后5年持续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全面建设法治政府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6.
《台声》2015,(11)
<正>日前,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部署全面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这是中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科技创新的主战场,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当前,全球制造业发展格局和我国经济发展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必须紧紧抓住当前难得的战略机遇,突出创新驱动,优化政策环境,发挥制度优势,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  相似文献   

17.
《群众》2016,(9)
正近年来,南京市深入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围绕国际软件名城、中国智能制造名城建设,切实彰显南京产业发展的个性和特色,争当全省"一中心、一基地"建设的排头兵,力争体现江苏"高度"、形成江苏"标志",作出江苏"示范"。推进"两名城"建设,是南京产业质态提升的必然要求推进"两名城"建设,以全面创新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成长,是南京产业质态提升、向中高端迈进的必然要求。一是符合国家总体战略要求。"两名城"建设  相似文献   

18.
张二震 《群众》2021,(5):15-16
面向“十四五”,江苏省委提出要加快建设“一中心一基地一枢纽”,即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具有世界聚合力的双向开放枢纽。以“全球”“国际”“世界”为定语,无疑蕴含着通过推进高水平开放实现这一建设目标的战略思路,也是推动江苏开放型经济加快从“体量优势”向“质量优势”、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转变,建设开放强省的具体部署。  相似文献   

19.
《世纪行》2016,(11)
正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当制造业的发展环境和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和调整,我们该如何迎接这重大的机遇和挑战?9日,省政协十一届十六次常委会议协商讨论了"推进《中国制造2025》湖北行动"的有关问题,对推进制造业转型发展战略部署积极建言献策。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湖北作为中国近  相似文献   

20.
<正>一、政策制定的背景意义为贯彻落实上级政策,加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加快培养造就支撑我市更具国际影响力的制造业创新中心和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建设的能工巧匠和高素质技能人才队伍,打造技能强市,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市财政局出台了《中共宁波市委组织部宁波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宁波市财政局关于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