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2 毫秒
1.
密云县积极落实"绿色北京行动计划",以"世界北京,生态密云;绿色出行,密云先行"为主题,把"绿色出行"作为绿色密云行动的开篇,大力倡导节约能源、提高效能、减少污染、有益健康、兼顾效率的绿色出行方式,县委县政府号召全县人民弘扬生态文明理念,保护生态环境;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科学发展;倡导绿色生活,树立健康文明风尚,共建共享绿色家园,让城市生活更清新.县政协积极支持参与绿色出行行动.  相似文献   

2.
李扬 《群众》2022,(6):20-21
<正>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气候雄心峰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大力倡导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从绿色发展中寻找发展的机遇和动力。其后不久,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提出,要倡导绿色低碳生活,反对奢侈浪费,鼓励绿色出行,营造绿色低碳生活新时尚。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不仅需要国家攻坚克难的决心,也需要我们每个人脚踏实地的行动。要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从身边事平凡事日常事做起,践行简约适度的科学生活方式,让低碳理念融入衣、食、住、行、游等方面,树立起绿色低碳生活新时尚。  相似文献   

3.
4月20日上午,在北京市朝阳区将府家园社区里,"垃圾分类行动,共筑绿色生活长城公益活动",拉开了绿色之星环保人合作组织执行总干事王自新绿色环保行动的序幕.这场由市市政市容委大力支持,中国气象频道、绿色之星环保人合作组织共同主办的以倡导"生活垃圾零废弃"为宗旨的行动,是2010年春天北京开展的"做文明有礼的北京人,垃圾减量、垃圾分类从我做起"主题活动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4.
<正>绿色寓意生机、活力、希望,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生命之色。可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人们日常生活中一些不良生活方式和消费行为所造成的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越来越严重。在这样严峻的情势下,我区积极倡导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推动人们消费理念和生活方式绿色化。  相似文献   

5.
《群众》2016,(5)
正要使绿色发展之树在江苏大地根深叶茂,必须坚持从生产和生活两头入手,矢志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从生产这头入手加快推进生产方式的绿色化转型。绿色发展呼唤行动自觉。从盐城的探索来看,推进生产方式的"绿色化转型",首先,要大力推进能源革命,加快能源技术创新,逐步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也就是要尽快  相似文献   

6.
绿色生活是新时代美好生活的题中应有之义,是延续"好生活"的必要前提,是实现"美生活"的主旨意蕴。在对绿色生活方式的理解中不能脱离两个维度——"绿色维度"和"人的维度",由此决定"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统筹兼顾"是绿色生活方式的实践原则。绿色生活方式的全面形成需要从多个方面协调推进:坚持绿色消费理念是核心,提升个人自律能力是基础,坚持全民行动是关键,绿色生产方式是根本,制定绿色生活方式的政策导向是推动力,建立完善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律制度是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7.
<正>密云县积极落实"绿色北京行动计划",以"世界北京,生态密云;绿色出行,密云先行"为主题,把"绿色出行"作为绿色密云行动的开篇,大力倡导节约能源、提高效能、减少污染、有益健康、兼顾效率的绿色出行方式,县委县政府号召全  相似文献   

8.
消费是事关民生的大事,其供给的实质是一种权利和利益的转移和再分配,其目标是满足社会共同需要。城乡统筹背景下的绿色消费应以合宜性为核心,在内涵上包含以政府服务民生为宗旨,发挥"守夜人"角色;促进消费服务城乡均等化,社会福利最大化;发展健康消费生活方式;形成科学有效的绿色消费行动体系。此内涵又必须融生态性、公平性、人本性、城乡一体性、社会建构性、制度化等特征于一体。  相似文献   

9.
周绪梅 《新东方》2012,(5):34-36,37
推进"绿化宝岛"大行动,是秉承绿色发展理念、夯实宝岛生态环境基础的长远大计,是改善人居环境、打造幸福家园的现实需求。"绿化宝岛"大行动要提升绿化景观、促进绿色增长、增加森林碳汇、维护生态安全。笔者从"绿化宝岛"大行动的重要作用、战略部署和健康发展三方面全面阐述海南生态建设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0.
赵继平 《群众》2017,(21):65-66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开展创建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和绿色出行等行动.把绿色生活纳入实现美丽中国的范畴,既指明了方向和目标,也为实现绿色生活绘制了“施工图”和“验收表”.  相似文献   

11.
《群众》2017,(1)
<正>谈到绿色发展,人们首先想到的是生产方式的绿色化,即生产的节能减排、低碳化、循环化等。李强书记在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中指出,"全省上下都要强化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观念,更大力度推进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绿色化转型,为子孙后代留下宝贵的生态财富,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这就提醒我们,绿色发展不仅要在生产方式上坚持绿色  相似文献   

12.
方波 《重庆行政》2017,(5):12-13
<正>重庆市忠县地处三峡库区腹心,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近年来,忠县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要求,始终坚持绿色发展新理念,深入开展"五大环保行动",全县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实现了新跨越,迈上了新台阶。一、党政高度重视,部门协同齐抓共管近年来,忠县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执政理念,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保护作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县第十四次  相似文献   

13.
绿色发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推动力。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制定绿色发展政策,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紧紧守住资源与环境的生命线;要倡导绿色生产方式,大力发展绿色产品,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要形成绿色生活方式,建设绿色宜居的生活环境,推动形成乡村生活新风尚。  相似文献   

14.
李文新 《政策》2013,(10):87-88
<正>在十堰市区域性发展"一核多支点"战略中,十堰市委、市政府授予竹溪县建设全市绿色崛起示范县。这对竹溪发展来说,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也具有里程碑的意义。通过认真学习,笔者认为,竹溪只有推进绿色发展、致力绿色崛起,走科学发展之路,才能真正完成肩负的历史使命。一、打造"绿色"山川建设绿色崛起示范县,要在巩固生态优势上下功夫,积极营造"青山、碧水、蓝天"的良好环境。一  相似文献   

15.
绿色     
正回忆我的人生经历,无时无刻都不与绿色相伴:故乡杭州是绿色的,大学生活在绿色森林的合肥,工作在绿色的北京,留学在绿色王国之称的加拿大,驻外在绿色原始草原的肯尼亚。在回忆这种绿色人生经历中,产生了触景生情、浮想联翩的心境,随笔记录下片言只语的感受,以抒发对绿色的爱与渴望。——作者"绿",青中带黄的颜色。"绿",在中国象形文字中,是由"丝"与卧着的"山"和"水"组  相似文献   

1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建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强国,需要探索一条生态优先的绿色发展新路。根据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绿色发展不只是解决资源环境生态问题,而是要用绿色发展理念统筹"五大建设",形成绿色发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目的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绿色生活的新需要。具体而言,就是要通过发展绿色生态满足人民优美生态环境与绿色生态生活需要,发展绿色经济满足人民美好物质生活与绿色物质生活需要,发展绿色文化满足人民美好文化生活与绿色精神生活需要,发展绿色社会满足人民美好社会生活与绿色社会生活需要,发展绿色政治满足人民美好政治生活与绿色政治生活需要。  相似文献   

17.
正从2009年哥本哈根的减排倡议到2012年的绿色契约行动,再到2014年发起的绿色供应链行动,阿拉善SEE的会员企业一直以来都积极参与到企业绿色行动的倡议中。从某种程度上说,阿拉善SEE生态协会在积极推动着我国绿色发展战略。而成立两年多的阿拉善SEE湖北项目中心,也在不断通过环保公益实践摸索另一条转型之路。作为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双重主体,越来越多的会员企业逐渐认识到,要想长远发展,不能再简单追求利  相似文献   

18.
坚持绿色发展是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选择和生态动力。合理、深入地推进绿色发展理念,要准确地把握绿色理念的科学规定性,避免理解上的误区:绿色理念的核心是以符合生态需要的方式改造外部自然而不是回归纯粹自然形成的生态状况,无论是从自然生态系统与人的生存需要之间的关系来说还是从人的存在方式来说,都不能把坚持绿色理念与人对自然的改造对立起来;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的根本立足点在于推动生产力发展,"绿色"是对具体发展方式的规定,"发展"则是践行绿色理念时必须要达到的目标;在生态建设与社会主义的关系上,绿色发展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要求,但不是社会主义独有的规定性,不能在社会主义本质规定的层次上来定位生态建设。  相似文献   

19.
任正 《群众》2022,(23):58-59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实施全面节约战略,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倡导绿色消费,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决定发展的成色。加快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是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是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全方位、革命性变革。  相似文献   

20.
美丽中国作为我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目标,是一场涉及思想观念与实践层面的深刻革命。绿色发展作为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途径,要以树立绿色发展理念为前提,从变革人类的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和人们的生活方式入手,以绿色生产方式推动绿色生活方式的形成,以绿色生活方式促进绿色生产方式的变革,切实将美丽中国建设化为人民的自觉行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