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海在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浦东开发、开放,国营大中型企业大批进入改革序列,上海股市与国际股市的接轨;上海的动作全国瞩目。为加强对上海改革开放进程的跟踪,将新态势、新经验、新发展以及新思路及时传达给广大读者,本刊从这期开始进行“改革开放看上海”系列报道。  相似文献   

2.
关注指数期货长牛效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美国经济的发展带动了股市的繁荣 ,而股市的繁荣又刺激着经济的持续增长。这一股市效应传导机制是怎样形成的?股市繁荣及其刺激经济的关键因素何在?经济带动股市上涨的关键因素又何在?我们是否也可以借他山之石达到股市繁荣刺激经济的目的?指数期货带来“长牛效应”有人认为 ,美国股市效应传导机制的形成 ,首先是因经济的增长带动了股市的上涨 ,然后股市的上涨又推动了经济的增长。他们认为上市公司的效益是股市上涨的原动力 ;美国的经济属效益型经济 ,正是这种效益的增长、推动着美国股市10多年来持续走牛。而我国的经济增长的…  相似文献   

3.
在“全民炒股”的投机热潮鼓舞下,中国股市再演“笨钱”斗“牛”的大戏沪综指数经过14天的连续上涨,终于在4月5日“攻陷”了3300点的整数关口。期间,一季度股市数据陆续出台,不断鼓动着中国证券市场强势上冲高位。比如,一季度A股新增开户数高达501万户,超过了去年全年308.35万的开户数;一季度沪深两市成交金额达到8.63万亿元,接近去年全年的9.25万亿元;一季度以来,个股股价平均涨幅超过40%,ST板块涨幅更是高达80%。  相似文献   

4.
1992年中国股市,几经沉浮,时热时冷。中国股民们因此初尝“市态炎凉”:5月间,上海证券交易所指数一路上扬,升到1150多点;8月后,却又直线惨跌到380多点;11月份,3天内突兀徒升200多点,后又突破800点大关。许多行家称之为“投机牲反弹”。他们并预料,上海股市也可能很快网落,在进入1993年后会回复到早先出现的态势。也就是说,回到与现阶段中国股份经济、分配和消费、市畅水平相对应的位子上去。在这以后,中国股市将进入一个较为漫长的盘整期。  相似文献   

5.
牧惠 《瞭望》1992,(50)
数字不过是一个符号,但是,说不清什么原因,这简简单单的“一、二、三、四”却从古到今蒙上一层神秘的色彩,上海公开拍卖电话号码,大概“0”谐音“灵”,“0000”卖到21000元;“2222”音同乐音“来来来来”,卖到37000元;而“8”更是交关受欢迎,“8888”卖价是46000元,据说这是粤语中“8”与发财的“发”谐音的缘故;上海对“8”都那么入迷,香港、广州更不在话下,车牌、电话  相似文献   

6.
言理 《瞭望》1992,(40)
上海股市走势起起伏伏,由此带来的“无处不说股,无人不知股”的“股票现象”,令人喜忧参半。 据称在上海1300万人口中,正式股民约有30万,而参与股海弄潮的不下100万。16种上市股票外加炙手可热的股票认购证,就如“台风眼”,围绕它们的是席卷一切的狂风暴雨。有人说这是“初级阶段”,也有人说这是“现代神话”。但股市发展的必然趋势逼迫着人们从狂热走向理智。如此而言,“股票现象”给开放后的上海人带来的不啻是一出人间悲喜剧,更是一堂社会启蒙课!  相似文献   

7.
一、储蓄存款大动荡。银行储蓄历来占首位,可近年来出现“滑坡”,但随着人民银行两次提高利率,储蓄额又稳步上升了,目前,国人存款数已达12000亿元之巨。二、全民告“集”债券热。全国居民至少有3000亿元存款转化为股票和各类有价证券。仅社会集资总量就达500亿元。三、高风险高收入的股市。1992年全国共发行股票14亿元,股票成交额935亿元。目前7000多个证券网点微遍全国各地,一个从事金融投资的阶层正在形成,“炒股大户”已不下千计。上海一地就有股民10o多万,深圳股民也达60多万。四、投资房地产。1992年全国商品房平均售价10503…  相似文献   

8.
大量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的大股东,曾被人们称为股市的“提款机”。最近,上海一家权威证券研究机构研究发现,当前,上市公司大股东及其关联方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的现象仍十分普遍,股市“提款机”仍在“提”个不休。  相似文献   

9.
大市场建设以来,老上海处处有新话题。股市升跌,汇率波动,以及各类市场细微末节的变化,现代化大市场的建设,正在使上海抹去“大工业”的单一色彩。“金融中心”初露端倪进入九十年代,上海的“身份”有了变化。过去,人们说上海,往往津津乐道于这个城市产值、利税的贡献,以及“上海货”的质优、新颖。如今,到上海“发财”的人越来越多。上海所以能成为如此巨大的“磁力场”,是因为初露端倪的金融中心,正展示出  相似文献   

10.
多次被市人民政府交通办公室授予文明单位称号的上海联谊集装箱储运公司,在抓好经济建设的同时,注重精神文明建设,以精神文明建设促经济建设,为企业的稳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保证和智力支持。“上海联谊”不仅把创建文明单位作为党支部的重要任务,也当作行政工作的中心环节。他们的具体做法:一是抓好经济建设,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基金。1995年,该公司营业收入1069.6万元,利润101万元,效益目标的实现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经济保障。二是美化外部环境,推动精神文明建设。近几年来,“上海联谊”投资170万元建设综合大楼…  相似文献   

11.
蛇年的证券市场跟庄家、机构和券商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被“政策市”奶大的“空手道”们竞栽倒在了“政策市”中,第一次站错了队、看错了风向,没有想到中国证监会年初请香港“铁碗”监管史美伦北上,是铁了心要整治市场。甚至在股市大辩论中也丧失了嗅觉,依然靠“惯性思维”玩“圈钱游戏”,一路将上证综合指数上攻到2245点的高位。还没来得及把钱撤回来,国有股减持方案就将其和大部分散户阻死在了1800点的高地上。 接着就是6月份以后股市连续半年多的狂泻,上指从2245点一直跌到了1300多点,跌幅逾40%,流通市值损失近5000亿,一大半股票进入10元区,两市市值蒸发近2万亿元,完成了1994年以来下挫幅度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行情。而且,至今仍深不见底。  相似文献   

12.
“两会”以后,伴随着“3.27”、“4·9”、“4·11”及“4·28”四波上涨行情,沉寂多时的股市大有一改一年多来疲惫的趋势。比如一季度9.9%的GDP增长,上市公司业绩和效益的提升,以及去年以来一系列市场化改革步入良性,都成为近期股市信心恢复、市场好转的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经济日益融入世界的今天, 全球经济走势对我国的影响愈加 明显,股市自然也莫能外。而随着近来股市大盘回暖,市场中人似乎忘记了中国经济亦在世界之中这一点,低估甚至漠视世界经济特别是美国经济增长放缓对我国经济和股市的影响。 其实,这种低估外部影响的错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时我们就犯过一次。1996年展开的长达一年半的大牛市,以上海市场涨三倍,深圳市场涨六倍而在1997年5月中旬结束,随后的1997年的7月,以泰国货  相似文献   

14.
浙江省象山县地处东海象山半岛,地少人多,交通不便,历史上是浙江的“第三世界”。然而,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年来,象山经济以两位数的速度持续快速发展,至2002年底,象山实现年GDP93亿元,财政收入逾8亿元人民币,跻身全国百强县之列,成为东海岸异军突起的一匹“黑马”。 象山县委书记肖培生认为,主动呼应大上海接轨大上海,依托长三角的资源与优势发展自己,是象山经济得以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张雷 《侨园》2001,(4):26-28
去年下半年以来,台湾经济低迷不振,房产股市一片惨绿,大批台商纷纷远走他乡,台商的上海之旅蔚为壮观  相似文献   

16.
“形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的基本框架;办好一届成功、精彩的世博会;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明显改善提高。”上海市长韩正在接受《瞭望新闻周刊》记者专访时,非常精炼地描述了上海“十一五”规划的主要目标和内容。  相似文献   

17.
上海的文化事业,在近几年国家拨款所占比例很小的情况下,文化的固定资产投入却越来越多。推动这一转化的是上海蓬勃发展的文化产业。 “六五”期间,上海的文化生存与发展主要依赖国家拨款。以固定资产投入为例,总投入400万元,财政拨款占95%。“七五”期间,这一面貌有了改观,总投入5.3亿元,财政拨款为80%。而“八五”期间,则彻底倒了个头,总投入升至52.6亿元,财政拨款只占到9%。预计“九五”期间,上海的文化投入基本实现完全自筹,达到92.75亿元。 与此同时,上海文化事业发展迅速。继上海博物馆  相似文献   

18.
用央企集中上市的“方子”给中国股市“下药”,有可能加剧市场结构失衡。一个健康的股市“生态系统”,必须与中国日益多元的所有制结构相适应11月3日,占沪市大盘权重近20%的超级航母工商银行收盘于3.36元,与中国石化、宝钢股份等央企大盘股带领沪综指又创出了1866点的五年新高。但站在财富证券阜城门营业厅里的股民刘萍,叹息着告诉《瞭望》新闻周刊。“全是大  相似文献   

19.
《党政论坛》2011,(3):33
到今年12月19日,中国股市已走过20年的历程。在这20年里,中国股市共实现融资3.7万亿元,为中国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1987年底,一吨山西大同煤运抵上海后售价85.81元;到今年上半年,上升到160元;进入四季度以后,涨到200至220元。在浙江台州地区,甚至卖到300至330元,个别品种的块煤甚至上涨到400多元。 煤价的暴涨,震荡了煤炭市场,煤市的动荡牵动了千千万万用户。煤炭价格,成了当今我国经济界的一个“热点”。 煤炭的“价格魔方”是怎么转动起来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