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统筹城乡经济发展是“五个统筹”的重要组成部分。城乡收入差距拉大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十五”前三年,我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00年的5894元增加到7042元,年均增长6.1%;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0年的1915元增加到2230元,年均增长5.2%。其年均增长率相差近1个百分点,相对增长速度相差近20%。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由1:3.08上升为1:3.16,并呈继续拉大之势。如果我省城乡收入差距拉大的趋势得不到有效的遏制和扭转,我省就不能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就不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突出地位纠正偏…  相似文献   

2.
敖旭鹏 《实践》2010,(7):18-19
<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要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把改善农村民生作为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重要内容,把扩大农村需求作为拉动内需的关键举措,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任务,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推进城镇化作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按照稳粮保供给、增收惠民生、改革促统筹、强基增后劲的基本思路,大力发展现代农牧业,全面解决农村牧区经济发展,增加农牧民收入,改善农牧民的社会环境和提高农牧民的生活水平,这是加快农村牧区现代化的根本问题。  相似文献   

3.
马亚栋 《实践》2006,(8):30-30
改革开放以来,农牧区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农牧民收入大幅攀升,但距小康社会目标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的要求差距仍然很大。因此,在现阶段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三农”发展方针、政策,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统筹城乡经济发展,采取多方面的有效措施,增加农牧民收入。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盟坚持“城乡统筹、三化互动”,把“两转双赢”作为农村牧区工作的重点,通过加快转移农村牧区人口、着力转变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努力改善草原生态环境、增加农牧民收入,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一、我区城乡统筹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区城乡经济社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促进农牧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尚未真正形成,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尚未根本破除.尤其是农村牧区科技、文化、卫生、教育等社会事业、公共服务以及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等远远落后于城市,城乡居民在收入水平、生活水平和质量上的差距仍较明显,甚至还有扩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结合贵州省情,全面建设贵州小康社会,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是关键。———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尽快缩小贵州较为突出的城乡差距。贵州78%的人口生活在农村,2001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2366.40元,为全国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6859.60元的34.5%;而贵州农民人均纯收入1411.73元,仅为贵州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451.91元的25.9%。悬殊过大的城乡差距,不利…  相似文献   

7.
《实践》2016,(5)
正"十个全覆盖"工程是自治区为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作出的一项重要战略决策,是统筹城乡发展、全力改善民生,为农牧民群众谋福祉的惠民工程,同时也是自治区成立以来第一次全面系统大规模投资农村牧区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综合性民生工程。"十个全覆盖"工程实施以来,我区农村牧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也形成了大量珍贵的文件、图片和影像资料。"十个全覆盖"工  相似文献   

8.
李丽 《实践》2007,(5):28-29
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是彻底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政府的作用无可替代。政府正确引导、积极推动我区农村牧区剩余劳动力有序流动,是增加广大农牧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同时对于推进我区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也有着重要  相似文献   

9.
内蒙古农牧民收入还存在着总体水平低、收入增长速度落后于经济发展速度、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和内部收入差距拉大等问题。要进一步提高农牧民收入水平,必须按照城乡统筹的思路进行制度创新,推进农业和农村牧区经济结构的调整,加快农牧业产业化进程,提高城镇化水平,加强农牧业科技推广工作。  相似文献   

10.
《实践》2015,(11)
<正>当前,在我区农村牧区全面实施的"十个全覆盖"工程是自治区党委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是我区缩小城乡差距、统筹城乡发展的必要举措,也是打造祖国北疆亮丽风景线的重要部署。实施"十个全覆盖"工程以来,全区各级干部改进作风,真抓实干,深入基层一线,与广大农牧民携手共建。这是提升各级干部自身素质的过程,是对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我区城镇居民收入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由1980年的307.12元,增长到1996年的3101.73元。但从1989年以来,我区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已连续7年处于全国最低水平。为解决城镇居民增收问题。1996年自治区出台了一些政策和增资措施,使全区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达到3101.73元,比上年增长19.9%,增速位居全国第二位,但比全国平均水平仍然相差1275.50元,与东南沿海地区相比,差距达到2418.70元,与全国的差距继续扩大的趋势仍未得到有效遏制。这已引起我区党政领导及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同时还应该清醒地看到,到本…  相似文献   

12.
30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华夏大地。30年来,循化。这个全国唯一的撒拉族自治县。随着民族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人民收入迅速增加。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广大农村牧区,无论是衣、食、住、行、用.还是社会公益事业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从1985年的168.92元增加到2007年的2730元.22年增长16.2倍。年均增长13.5%。  相似文献   

13.
自治区第七次党代会以后,特别是去年以来,全区各级党委、政府把推进农牧业产业化作为统筹城乡发展,实施“三化“发展战略,调整优化农村牧区经济结构,增加农牧民收入的主要途径和突破口来抓,全区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取得了明显的成效.龙头企业迅速崛起,带动作用显著;基地建设力度加大,生产能力明显提高;服务体系不断加强,保障功能逐步完善;产业拉动作用显现,结构调整取得突破;产业效益不断提高,农牧民增收步伐加快;政策措施明确有力,发展环境日益优化.……  相似文献   

14.
自治区第七次党代会以后,特别是去年以来,全区各级党委、政府把推进农牧业产业化作为统筹城乡发展,实施“三化“发展战略,调整优化农村牧区经济结构,增加农牧民收入的主要途径和突破口来抓,全区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取得了明显的成效.龙头企业迅速崛起,带动作用显著;基地建设力度加大,生产能力明显提高;服务体系不断加强,保障功能逐步完善;产业拉动作用显现,结构调整取得突破;产业效益不断提高,农牧民增收步伐加快;政策措施明确有力,发展环境日益优化.……  相似文献   

15.
明锐 《实践》2007,(9):41-42
我区农村牧区文化工作成绩很大,但困难和问题也不容忽视,表现在: 一是城乡之间、地区之间文化发展不平衡。由于受长期以来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影响,农村牧区文化发展基础差、底子薄、欠账多,与城市文化差距日益拉大,农牧民文化生活贫乏、活动形式单一,农牧民文化权益得不到应有保障。由于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经济相对发达地区与贫困地区之间文化发展的不平衡问题也很突出。  相似文献   

16.
任亚平 《实践》2010,(8):4-6
加强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建设,是建设新农村新牧区的重要内容和持久动力,也是统筹城乡发展的迫切要求。现在,我区同全同一样,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正处在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  相似文献   

17.
缩小城乡差距问题的关键是加快广大农村牧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步伐,切实提高农牧民的收入水平,即怎样解决好“三农”问题或“三牧”问题。“三农”问题、“三牧”问题既是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也是摆在各级政府面前的难点问题。因为与城市居民相比,农牧民收入不仅低微而且增长缓慢,甚至个别地方还有不同程度减少的趋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越拉越大,已经成为制约自治区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因此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农牧民增收,缩小城乡差距,既是当前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切实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8.
乌兰县委、县政府遵循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理念。将新型农村牧区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作为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一项重要内容和加快农村牧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作为新形势下切实解决。三农”问题.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来办:作为解决广大农牧民最关注、最迫切的养老问题的一项。惠民工程”来干。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全力保障新型农村牧区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在乌兰县的全面实施.为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城乡差距,加快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工作进程做出积极的努力。  相似文献   

19.
加强农村牧区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四届六中全会以来,我区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建设.紧紧围绕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个根本,以推动农牧民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走向市场.快速致富达小康为目标,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牧区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伊盟达旗解放滩乡在抓精神文明建设方面思路新、措施硬,他们的成功经验对全区广大农村牧区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作用。一、始终把提高农牧民素质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乡党委一班人认识到,要使农牧民尽快掌握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必须提…  相似文献   

20.
农村牧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由于中央高度重视、要求明确、指导有力,各级党委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到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的目的。通过实践,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开展学习教育活动是夯实执政之基的重大举措。一、推动了农村牧区经济结构调整,切实增加农牧民收入。学习教育活动开展以来,我们把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农村牧区经济发展放在突出的位置上,千方百计增加农牧民收入。各级干部深入农牧民家中,共同研究制定脱贫致富的项目、措施和规划。有些地区向农牧民印发了“明白纸”,帮助农牧民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