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武春 《人大研究》2011,(4):40-41
人大常委会听取和审议“一府两院”专项工作报告后,都要形成并下发对专项工作报告的审议意见。不少地方的人大常委会下发的审议意见,标题或内容都有类似“人大常委会对某项工作报告的审议意见”这种提法,笔者认为欠妥。正确的提法应多加上“组成人员”四个字,类似“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对某项工作报告的审议意见”。实际上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审议意见和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也不完全是一回事,其理由如下:  相似文献   

2.
各级人大常委会在听取和审议一府两院的专项工作报告后,是形成“审议意见”还是形成“决议”或者“决定”?笔者认为,从辩证关系来看,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方面,审议意见是地方人大常委会举行会议期间,对一府两院工作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的书面文本,是人大常委会集体意志的集中体现,是人大常委会会议之后对一府两院改进工作的具体要求,也是人大常委会对一府两院工作监督和督促落实的重要依据。“审议意见”的形成、督办和反馈,是人大常委会行使监督职权的重要方面。而“决议”或者“决定”是一种命令式的,只要一旦形成,一府两院按照其中的精神和要求执行就可以了。  相似文献   

3.
将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审议结果进行书面表达的规范性文书,就是近几年地方人大常委会推行的“审议意见书”(也为“审议意见”)。审议意见书是常委会督办审议意见和“一府两院”整改答复的文字依据,必须准确归纳、反复推敲、字斟句酌、严格行文。  相似文献   

4.
审议意见是人大常委会在听取和审议“一府两院”专项工作报告后,对“一府两院”工作提出的评价、意见和建议而形成并交由“一府两院”研究处理的规范性文件。它既是人大常委会依法对“一府两院”进行监督的重要形式和制度,也是人大常委会履行监督职责的载体和表现。随着监督法的深入贯彻实施,运用好审议意见,对于增强监督工作实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此,辽阳县人大常委会在新年伊始,再次就如何写好审议意见进行理论研讨。  相似文献   

5.
武春 《新疆人大》2014,(4):38-38
各级人大常委会在听取和审议一府两院的专项工作报告后,依法要形成“审议意见”。对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的审议意见,有些地方进行归纳整理后,由人大常委会会议表决通过,以“审议意见”的形式印发相关部门。有人认为,人大常委会表决的过程就是做出决定的过程,经过表决的“审议意见”不应称为“审议意见”,应称之为“决议”或“决定”;有人则认为,表决通过后的“审议意见”当然还是“审议意见”。本刊现选择了不同观点的文章,供您参考。  相似文献   

6.
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是法律赋予人大常委会的一项重要权力,但是,审议监督也是人大实际工作的一个“软肋”。一些地方人大常委会的审议,往往是“审了就了”,“只见楼梯响,不见人下来”。  相似文献   

7.
听取和审议县级“一府两院”的工作,是法律赋予县级人大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也是县级人大常委会对县级“一府两院”工作实施监督的有效形式。近几年来。各地在提高县级人大常委会的审议质量方面作了不少探索,取得了很多经验,笔者认为。要提高县级人大常委会的审议质量,关键在于“三个抓好”。  相似文献   

8.
《人大研究》2014,(2):46-47
马昌华:注重“五个环节”提高审议质量湖北省枝江市人大常委会马昌华撰文说,听取和审议“一府两院”工作报告是人大常委会会议的主要内容,也是人大常委会行使监督职权中最经常、最普遍的形式。本文结合当前人大工作实际,就如何提高人大常委会审议质量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陈霖 《云南人大》2009,(9):16-17
人大常委会听取和审议“一府两院”专项工作报告,并形成常委会会议审议意见送“一府两院”办理,是当前人大常委会行使监督权的重要形式。但在这一过程中存在常委会会议的审议意见质量不够高、办理力度和督办力度还不够、办理工作流于形式、  相似文献   

10.
张光旭 《云南人大》2008,(9):37-37,39
人大常委会是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的常设机构,常委会的权力最主要、最集中体现在常委会议上。听取和审议“一府两院”的工作报告,是人大常委会对“一府两院”工作监督的基本形式,在常委会工作中占很大比重。开好人大常委会议,审议好“一府两院”工作报告,是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工作中需要不断研究、探索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高彤 《中国人大》2010,(10):54-54
江西瑞昌市人大常委会把督办审议意见到位情况,作为提高人大监督实效的落脚点和着力点。在督办审议意见工作中,具体做法就是,把握好审议意见提出、督办、问效“三关”。现在,瑞昌市人大常委会办事机构工作人员说,“我们督办审议意见有章可循。”政府部门负责人说,“我们研究处理审议意见有压力,更有动力。”  相似文献   

12.
听取和审议“一府两院”专项工作报告,是区级人大常委会依法行使监督职权的主要形式。浦东新区建政以来,区人大常委会积极实践,努力探索,认真听取和审议“一府两院”专项工作报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13.
杨蔓宇 《云南人大》2007,(9):24-24,25,26
监督法规定,人大常委会每年选择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和群众切身利益、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有计划地安排和审议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专项工作报告,这是人大常委会加强监督工作,实施经常性监督工作的有效途径。人大常委会审议“一府两院”专项工作报告,是集体行使职权的主要形式之一。笔者认为,提高人大常委会审议质量,对贯彻实施悔督法、对人大常委会依法履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本刊讯 2008年底,福州市台江区人大常委会制定出台了《福州市台江区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审议意见的形成和处理办法》,对常委会组成人员审议“一府两院”专项工作报告、执法检查报告时所提出的意见和建议的形成和研究处理程序、时限作了明确界定。常委会组成人员的审议意见由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在常务委员会会议结束后十日内,以正式文件经常委会主任签发后送交“一府两院”研究处理。“一府两院”在收到审议意见后,应当在七十天内将审议意见研究处理情况报告送交区人大常委会有关工作委员会征求意见。  相似文献   

15.
听取和审议“一府两院”的工作报告,是法律赋予各级人大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而人大常委会在审议中形成的“审议意见”,则是体现人大常委会对“一府两院”工作评判和要求的一种表达方式。但是,从有些地方人大常委会的“审议意见”来看,从行文到督办都缺乏应有的力度,效果不明  相似文献   

16.
“审议意见”,顾名思义,就是地方人大常委会在举行会议审议“一府两院”工作报告后形成的一种书面文字材料。多年来,“审议意见”作为地方人大常委会特有的会议成果载体,一直为各地所普遍运用。人们对“审议意见”性质、法律定位、产生程序以及功能效力等问题探究的很多,但对其必要性却很少提出疑问。笔者以为,随着民主法制建设的不断加强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逐步完善,“审议意见”作为地方人大常委会的一种监督形式,已无存在、使用的价值,完全可以取消。  相似文献   

17.
听取和审议“一府两院”工作报告,对“一府两院”工作开展情况适时进行审议监督,是人大常委会会议的重点内容,也是人大常委会对“一府两院”工作监督的重要手段。但会议形成的审议意见难落实,会议实际效果难尽人意,是多年困扰各级人大常委会的一大难题。监督工作是否有力,监督效果是最终检验标准。只有把程序性监督上升到实质性监督,变阶段性监督为全程性监督,才能强化监督职能,增强监督实效。  相似文献   

18.
昌图县人大常委会建立“审议建议书”制度□王宪昌图县人大常委会把解决常委会会议“议而不形成审议意见”的问题作为解决常委会会议“议而不决”问题的关键,从常委会形成审议意见作文章,建立了“审议建议书”制度。审议意见,一般由常委会有关办事机构,在初审报告和调...  相似文献   

19.
听取和审议“一府两院”的工作报告,是地方人大常委会会议的主要内容,也是地方人大常委会依法行使职权的重要形式和载体,常委会会议审议质量直接影响人大监督工作的实效。要提高常委会会议审议质量,就必须在抓好常委会会前准备、会中审议和会后督办上狠下功夫。  相似文献   

20.
一、做好会前准备按照宪法和地方组织法对人大常委会职权的规定,地方人大常委会审议议题的选择面是比较广的。应抓重点、抓大事,要抓住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和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要遵循“少而精”原则。为了选准审议议题,宜由办公室和各工委在听取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提出建议,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把关审定,然后提交人大常委会审议,不能草率从事。选定了议题之后,要围绕议题展开调查研究。特别是要在会前认真组织执法检查和视察活动。要深入群众,实地视察,视察后认真讨论分析,为人大常委会审议“一府两院”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