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琳 《长江论坛》2003,(4):11-14
以中等收入者为主体构成的中间阶层是社会政治、经济的稳定力量;从社会发展的长远战略看,扩大中等收入阶层将是未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因此,合理调整社会政策,努力扩大中等收入阶层,是我们今后一个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2.
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针对不同阶层的收入问题,提出了要“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这在党的文献中还是第一次。这就需要我们准确把握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的涵义,深刻认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在全面推进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所具有的重要意义,采取有效措施有步骤地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1.准确地把握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的涵义中等收入是一个相对而不是绝对的标准,它具有如下几个特征:第一,中等收入是相对于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高收入和低收入而言的,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不同国家和不同地区有不同的标准,发展中国家的中等收入…  相似文献   

3.
和谐阶层关系的构建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各阶层从多方面共同努力.本文从构建合理的现代社会阶层结构出发,深入探讨“阶层关系和谐”的政策建树和实践成效,认为收入分配制度深刻变革、户籍制度改革稳妥推进、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对于扩大中等收入者阶层、逐步形成以中等收入者阶层为主的“橄榄型”现代社会阶层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现代化过程中往往会伴随社会分层、利益分化、矛盾突出、社会摩擦增多等问题,而在这一过程中形成的中等收入阶层能够起到社会稳定器的作用。目前,我国中等收入者的雏形已经基本形成,但离和谐社会所应有的阶层结构还有差距,因此在我国现代化进程加快的同时一定要不断扩大中等收入者数量,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5.
中等收入阶层扩大与消费需求增长的社会良性互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完善,明显地形成了高、中、低收入阶层,不同的收入阶层有不同的消费行为和消费特征。数量不断增加的中等收入阶层是我国社会消费的重要群体,是消费的主力军。其消费需求和消费结构等方面呈现的特征与低收入阶层和高收入阶层相比有自己不同的特点。引导消费、拉动内需就要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作为突破口。  相似文献   

6.
史为磊 《新东方》2013,(2):51-55
中等收入阶层与中国梦具有深层次的内生逻辑:中国梦的重要目标是使中等收入者占多数,为中等收入阶层的扩大提供发展平台;中等收入阶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依靠力量,是社会正面价值观及社会规范的创建者、引导者。实现中国梦与扩大中等收入者阶层具有共生的内在关系和一致的实现过程,二者同步共进统一于同一历史进程当中。厘清中等收入阶层与中国梦之间内生逻辑,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我国中等收入阶层的形成和壮大,与我国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密切相关,特别是中等收入者的程度及其影响力,与经济体制改革的效率和整个社会的福利水平是一种正相关关系。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是对传统分配制度的一个新的注释。培植中等收入阶层的可能路径包括:通过降低国有企业分配制度的显性和隐性成本,加快国有企业分配制度创新;加强对城市化进程中进入城市的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通过完善最低工资制度等政策合理调整高收入者收入;关注弱势群体,强化社会保障,逐步提高弱势群体的收入水平。尊重私人财产权,保护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  相似文献   

8.
李连根 《求索》2005,(1):47-48
一中等收入者是一个动态概念,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因总体收入状况不同而有不同的标准和范围。从我国现阶段的情况看,中等收入者是按收入差距来分处于中等收入水平的社会成员。目前,我国中等收入者比重为20%,如果每年增加1个百分点,到2020年中等收入者比重将达到40%左右。培育和扩大中等收入者的具体目标,是逐步将城镇居民最低收入和中等偏下收入者由目前的64.15%降低到20%-25%左右,使高收入者、中等偏上收入者、中等收入者、中等偏下收入者及低收入者之间的比例,由7:9:20:32:32分布结构转为12:28:35:15:10分布格局;逐步使农村居民温饱型、小康…  相似文献   

9.
李俊丽  盖凯程 《前沿》2004,(11):214-216
党的十六大报告在深化分配体制改革中提出 :“以共同富裕为目标 ,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 ,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这一提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 ,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通过培育全面小康社会的主体 ,即目前尚未充分发展的中间阶层 ,使大多数人进入中间阶层 ,才能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松州》2014,(5)
<正>随着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消费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从经济层面看,中等收入者比低收入者可支配收入高,有较强的消费能力,中等收入群体的消费不仅可带动低收人群体消费,又可促进高收人群体消费。中等收入者群体越是庞大,消费需求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就越大。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需要不断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