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瞭望》1998,(25)
改革开放二十年中国电子百强企业经济功勋人物上海中晶电脑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杨剑辉上海电子计算机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缪根龙经营业绩:积极依靠产品质量优势,坚持贯彻“一业为主,多种经营”的方针,在经营业绩上取得了逐年递增的好形势。1997年完成产值7...  相似文献   

2.
“帕索控”(Pasokon)一词是目前日本社会上流行的一个新名词,它来自美国的Personal Computer,意为“个人用小型电子计算机”。日本人为了方便,简称为“帕索控”。日本已生产出各种类型的“帕索控”。一种最新的超小型携带式“帕索控”已打入美国市场。在日本国内,“帕索控”的使用正在向着各个领  相似文献   

3.
在美国轰动一时的电子计算机“病毒”感染案终于结束,被誉为“计算机奇才”的罪犯罗伯特·莫里斯被纽约锡拉科斯联邦法院宣判有罪,判处5年监禁,罚款25万美元。他是1986年美国公布《计算机欺骗和滥用法》以来,第一个被送上法庭并被判刑的人。  相似文献   

4.
《瞭望》1984,(4)
一九八二年秋十月,在庄严的人民大会堂里,一千五百名党的“十二大”代表投票选举新的中央委员会。十分钟以后,国产电子计算机准确无误地报告了选举结果。人们高兴地说:党的“七大”、“八大”召开时,还是骑毛驴子的时代,现在用上电子计算机了!  相似文献   

5.
沼气发展曾两度起落的广东农村,近几年再次出现“沼气热”。到底当不当“热”?如果当“热”,又如何使之不“冷”下来?这是一个带全国性的问题。 世人都道沼气好,为何 “热”起又“凉”了 提起办沼气,没人说不好;对于它保护森林资  相似文献   

6.
“银河”电子计算机是我国自行研究、设计、制造成功的每秒钟运算一亿次以上的巨型电子计算机。当世界第一台亿次巨型计算机在美国研制成功时,“银河”计算机的研制单位——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只研制过百万次的计算机。从百万次到一亿次,是大跨度的飞跃,使我国进入世界研制巨型计算机的行列。  相似文献   

7.
小桥 《瞭望》1984,(42)
苏联电子计算机(包括微电子技术)水平如何,西方国家长期以来众说纷纭,褒者有之,贬者有之,莫衷一是。总的看,它们对苏联电子计算机水平是不看好的,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认为,苏联的水平与西方相比“有巨大的差距”,苏联“越来越面临被抛在一旁的危险”。有些西方人士干脆讲,苏联只能靠偷窃西方技术制造计算机。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复杂,大致是:一、苏联把本国电子计算机技术列为高级机密,对有关情况严加封锁;二、苏联片面追求在军事上赶上西方,对电子计算机在国民经济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没有给予足够重视,致使军用和民用机水平之间出  相似文献   

8.
一周大事记     
《瞭望》1984,(28)
国务院最近发出通知,要求全国各地城市大力开展节约用水工作。中央军委最近发布命令,给成功研制我国第一台“银河”亿次巨型电子计算机的国防科技大学电子计算机研究所记集体一等功。  相似文献   

9.
“一九八二年,电脑象一股小小的清泉,带着短促和清脆的嘟嘟声流入美国的办公室、学校和家庭。未来主义者所预言的信息革命时代,终于到来了。” 这是今年一月三日美国《时代》周刊上一篇专题报道的开场白。这家周刊每年都要在风云变幻的国际事件中选择一个重要人物作为第一期的封面,并冠以“年度人物”之称。而今年这位“人物”却是“小型电脑”(小型电子计算机)。  相似文献   

10.
漫画家对生活的观察,真是入木三分。请看这幅漫画:一对打扮入时的青年情侣,对一处挂着“小神仙”招牌的卦摊儿不屑一顾,说,“别理会这迷信货色”!可转过身去,那位女郎却拽着男士一溜小跑,奔向一个用电子计算机“科学算命”的卦摊儿,并且得意地说,“咱们相信科学”! 小小一幅漫画,深刻地揭示了这样一  相似文献   

11.
一、一个引人注目的社会现象:“琼瑶热”敏锐地观察中国青年的人不难发现:书店、书摊曾大量销售琼瑶小说;青年人曾争先恐后地购买琼瑶小说;废寝忘食地阅读琼瑶小说;饶有兴味地谈论琼瑶小说……这种社会现象,我们称之为“琼瑶热”。“琼瑶热”是在近年来与台湾文化交流逐渐展开后,出现的一种社会现象。“琼瑶热”主要在青少年中流行;特别是女性青少年。琼瑶小说对大陆青年影响之广、之深,当代中国  相似文献   

12.
自从80年代中叶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之火由农村烧到城市以来,政府与企业的关系,一直是一个热点问题。这次“两会”,由于政府机构改革又一次提上日程,因而这个问题又一次引起与会者们关注。“该热的没有热起来。”这是“两会”期间,部分代表和委员针对企业转换经营机制进展迟缓提出的批评。  相似文献   

13.
北京海淀区的“电子一条街”上,民办高科技公司林立。论名气,用友电子财务技术有限公司算不得最显赫,但是,短短三年功夫,“用友”却从两个人的“小作坊”,发展成一个拥有100多名职工的“新秀”。 “用友”得以迅速发展的奥妙何在? 采访,是从几位“用友人”开始的。 李殿清:(用友公司驻南京办事处经理) “这两年,我走的是‘下坡路’,先在兵器部直属大厂干,再调到北  相似文献   

14.
翻开近来的报刊,一条条醒目的标题映入人们的眼帘:“美国工业不惜大量投资采用新技术”,“日决定大力发展电子计算机软件技术”,“日本钢铁业向新材料领域转移”,“科学家对仿生人的研究正在深入”,“机器人研究开发将进入成熟期”。这种种消  相似文献   

15.
对相当多的人来说,“汽车电子工业”还是一个陌生的概念。究其原因,在于我国的汽车电子工业还是一块“处女地”,亟待我们去开发,去耕耘。 当今,电子技术的应用已成为世界汽车制造业飞跃发展的重要标志。世界上各大电子公司都在与汽车制造业密切配合,对汽车电子技术进行了广泛的开  相似文献   

16.
石农  宋颂 《瞭望》1984,(39)
这是一篇以特写形式写的“中南海纪事”专栏文章。它用生动的文笔记述了一位电子计算机高级工程师给国务院总理赵紫阳上课的感人情景。  相似文献   

17.
大学校园就像是一个舞台,交替上演着一幕幕社会流行热,什么王朔热、毛泽东热、点歌热、电脑热、恋爱热等等,你方唱罢我登台,令人眼花撩乱,很是热闹。近年来,在大学生群体中,有一种热可以说是长盛不衰,始终红火,甚至有愈演愈烈之势,这就是校园的“同乡会热”。  相似文献   

18.
人们对于事物性质“软”和“硬”的认识,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而不断发展。特别是对事物的“软”的性质认识和研究,正在扩展新领域,例如在电子计算机方面,有“软件”或“软设备”的称谓;决策科学化,出现了“软科学”、“软专家”、“软技术”;商品化了的咨询事业被称之为“软商品”;靠人造天体控制速度、徐徐安全降  相似文献   

19.
1998年中国理论界炒作最热的新名词恐怕非“知识经济”莫属。在传媒上,中国的“知识经济热”远远热过“知识经济原产地”的欧美各国,似乎中国的知识经济要比欧美更“知识经济”。然而,笔者看来,除了更加强调知识对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之外,似并无多少新意,由此,生发出对“知识经济热”的几点冷思考。“知识经济”是一个科学的经济学范畴吗作为一个未经严格科学论证的名词,有关知识经济以及类似的提法,已有几十年的历史。比较专门的关于知识经济的研究,兴起于90年代。1990年,联合国研究机构正式提出了知识经济的概念,并明确这…  相似文献   

20.
当举世瞩目的亚运会离我们越来越近的时候,当由“亚运热”掀起的集资热、捐献热、宣传热、练兵热犹如一阵阵春潮扑面而来的时候,每个中国人或许都在想一个问题:“亚运会能给中国带来什么?” 是的,举办亚运会要花钱,要花25亿元巨款。在目前我国经济还存在暂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