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正>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失利。危急时刻,他果断放弃原定会攻长沙的军事计划,转而向萍乡退却。9月20日,毛泽东在文家市里仁学校向战士们宣布前敌委员会关于不攻打长沙而转兵向南的决定时,指出:秋收暴动,原计划要去打长沙,大家也都想进长沙。长沙好不好呢?长沙好。可是长沙打不下来,目前长沙那样的大城市,还不是我们蹲的地方,那就不要去了。  相似文献   

2.
吴楚婴 《党史文汇》2013,(11):14-18
1911年春节后,18岁的毛泽东前往长沙,顺利地考入了湘乡驻省中学。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新成立的湖北军政府要求湖南革命党人立即举义响应,并派军队支援。毛泽东决定投笔从戎,随即加入长沙革命军。革命形势发展很快,清朝皇帝宣布退位,毛泽东也觉得自己参军的目的已经实现,决定退出军队,继续求学。他一共当了半年兵。  相似文献   

3.
秋收起义前 虎口巧脱险1927年8月30日,毛泽东从板仓来到长沙,参加了湖南省常委会议,当晚乘车从长沙出发到达江西安源。他向这里的负责人传达了党的“八七”会议精神和湖南省委改组的经过以及关于准备发动秋收起义的情况,宣布了省委关于建立前敌委员会和行动委员会的决定。9月初,毛泽东在安源张家湾组织召开了部署秋收起义军事行动的紧急会议。会上,毛泽东决定将部队改编  相似文献   

4.
1974年7月至1975年4月,毛泽东最后一次离开北京,先后在武汉、长沙、南昌、杭州停留270天。在此期间,特别是在长沙停留的114天,毛泽东作出了决定中国未来命运的重大决策——推出邓小平担任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第一副总理、中央军委副主席兼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取代中共十  相似文献   

5.
薛庆超 《党史博览》2003,(12):19-25
1974年7月至1975年4月,毛泽东最后一次离开北京,先后在武汉、长沙、南昌、杭州停留270天。在此期间,特别是在长沙停留的114天,毛泽东作出了决定中国未来命运的重大决策———推出邓小平担任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第一副总理、中央军委副主席兼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取代在中共十大上当选为中共中央副主席的王洪文,主持中央工作。本文将详细讲述毛泽东最后一次离开北京、作出这一重大决策的来龙去脉。  相似文献   

6.
1958年元旦后,杭州会议一结束,毛泽东就离开了杭州,乘专机经长沙,于1月6日来到南宁。他决定在南宁召开一个范围比杭州会议更大一点的中央工作会议。在毛泽东亲笔写的通知里,父亲刘建勋和韦国清均名列其中。  相似文献   

7.
正遂川是当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核心组成部分。1927年9月17日,毛泽东命令秋收起义部队迅速到浏阳文家市集中,19日,在文家市主持召开前敌委员会会议,对中共中央攻打长沙的指示进行了深刻反思,决定工农革命军放弃攻打长沙,向南转移到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山区去。  相似文献   

8.
1974年7月至1975年4月,毛泽东最后一次离开北京,先后在武汉、长沙、南昌、杭州停留270天。在此期间,特别是在长沙停留的114天.毛泽东作出了决定中国未来命运的重大决策——推出邓小平担任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第一副总理、中央军委副主席兼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取代中共十大刚刚当选为中共中央副主席的王洪文,主持中央工作。这一重大决策的出台,有着鲜为人知的曲折背景。  相似文献   

9.
<正>奔赴铜鼓策划秋暴1927年8月,根据党的八七会议精神,毛泽东以中央特派员的身份回到长沙改组湖南省委,策划秋收暴动。8月30日,中共湖南省委接到中共安源市委关于湘赣边界工农武装力量情况的报告,即于当晚在长沙近郊的沈家大屋召开省委常委会议,又一次讨论确定暴动的计划。会议最后决定成立以毛泽东为书记的前敌委员会和易礼容为书记的行动委员会,并决  相似文献   

10.
《湘潮》1987,(1)
总前委在作出“再打长沙”的决定时,是有过一番争论的。徐彦刚同志(时任红一军团红六军第三纵队队长——摘者注)在同我的一次谈话中说:最近几天,总前委几乎每天都在开会研究打不打长沙的问题。有的赞成打,有的不赞成打。毛泽东同志认为我军不具备打长沙的条件,因为长沙守敌有十万人,而且城内并无工人、士兵运动作内  相似文献   

11.
《党史天地》2007,(8):12-13
进军井冈山韩伟领路 陈浩、宛希先首战茶陵获胜 毛泽东指示宛希先在士兵中发展党员。 在秋收起义前,毛泽东在安源时,安源煤矿的王兴亚曾对他说:“万一攻打长沙失利,我们怎么应变时,提出兵进井冈山。”自收到汪泽楷来信后,毛泽东曾指示前委召开会议,又经过一番争论,前委书记毛泽东决定执行江西省委指示,准备带领队伍进军井冈山。  相似文献   

12.
《党史天地》2007,(8):24-24
中央派林育英赴湘,重建湖南省委 林育英肯定毛泽东的建党、建军和建设地方的思想 1928年4月,中共中央决定派林育英到长沙去帮助中共湖南省委和组建工会工作。  相似文献   

13.
1922年8月初,党中央应中共湘区委要求,派张秋人来湘。中共湘区委书记毛泽东,考虑衡阳省立三师因蒋先云等共产党员毕业班了校,三师党支部急需加强领导,遂决定将张秋人派往衡阳三师。8月7日上午,毛泽东写信给在长沙的欧阳振垣,曰:  相似文献   

14.
长沙,毛泽东81岁生日之夜,与周恩来再次长谈,不知东方既白。周恩来返京,毛泽东的“长沙决策”得到圆满实现12月26日,是毛泽东81岁诞辰。这一天晚上,毛泽东与周恩来单独进行了长谈,专门谈了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市场广告是市场经济运作中的重要手段。中国革命史上第一伟杰的毛泽东,是十分熟悉广告学问的。 (一) 在长沙求学时,毛泽东已经过了湘乡县的“非常新式的学堂”的读书生活,也经过了半年时间的军队生活,他决定再“回到书本子上去”。 进什么样的学校呢?读哪些书呢? 在当时社会里,广告已十分时兴。长沙这座大城市,已办了许多学校。各校竞争青少年去入学,纷纷通过报纸广告来招收新生。毛泽东就十分注意这些报纸与广告。 毛泽东最先看到的是一则警察学堂的广告。他先付了一元钱的报名费,接着办理报考手续。  相似文献   

16.
1927年10月12日,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上井冈山到了郊县(今炎陵县)十都。由于很久与外界消息不通,他急于要与上级党委取得联系。想到卫生队党代表何长工有一个堂兄在长沙教书,可以得到些帮助,并且何长工在长沙井过书,人熟情况也熟,毛泽东决定派他去长沙、衡阳向湖南省委和湘南特委汇报,同时打听南昌起义部队的下落。当时白色恐怖严重,民团关卡也很多,出境很不容易。化装成工人农民么?何长工是湘北口音,容易露出破绽;化装成教书先生么?他军帽戴大了,头上帽沿印痕很深。最后,毛泽东要他装成逃兵,拖着一支抢,按向导指点的…  相似文献   

17.
与胡志明在杭州不期而遇 1966年6月,毛泽东在杭州会见了老朋友、越南党和国家的领导人胡志明.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和胡志明经常见面、会谈,其中既有相互商讨和决定抗击帝国主义的战略性决策,也有轻松和随意的话题,如历史掌故、哲学观点等. 1965年5月,毛泽东离开北京重返江西,归途中因患病,在长沙作短暂的停留.此时,胡志明正在中国休假.  相似文献   

18.
《湘潮》2010,(9)
<正>八七会议后,临时中央政治局决定由彭公达任中共湖南省委书记,与中央特派员毛泽东回湘改组湖南省委,准备秋收起义。就在这时,8月底长沙市内再次发生了大批共产党人被捕事件,国民党长沙卫戍司令部和公安局对长沙的旅馆实施严厉搜查,8月26日在临检大观园安乐旅馆时,抓捕了一位自称王谦吉的住客,从其箱包中搜出共产党员  相似文献   

19.
何念选 《湘潮》2006,(2):56-56
《湖南日报》原名《新湖南报》,酝酿于1948年底,1949年三四月间,郭小川专程到北京胡乔木处,请他转请毛泽东为《新湖南报》题写报头。这一报头启用于1949年8月15日《新湖南报》第一期。13年之后,毛泽东又第二次为《新湖南报》题写报头。1964年7月29日,毛泽东提议《新湖南报》改为《湖南日报》,并题写了报头。10月1日,《新湖南报》改名为《湖南日报》。1960年7月,省委决定将理论刊物《学习导报》更名为《新湘评论》,请毛泽东题名,毛泽东欣然为《新湘评论》题写了刊名。1949年8月5日,长沙和平解放。9月11日,长沙军管会接管湖南大学。1949年12月…  相似文献   

20.
1903年,14岁的李振翩,从湖南娄底一个叫琉璃冲的小村步行到省城长沙读书。后来,他成了长沙学生运动领袖之一,并认识了在长沙主办《湘江评论》并且领导学生运动的毛泽东,从此结下深厚友谊。毛泽东亲切地称呼李振翩为‘水牛’,而李振翩则戏称毛泽东为‘水老倌’。 1925年,毛泽东回到湖南再次与他的老朋友李振翩联系共同革命,但是,李振翩正要离开长沙,他在临毕业于湘雅医学院之际,接受了闻名遐迩的北京协和医学院的邀请。他给毛泽东写信:‘革命之途何止一条。改变政治制度,其一也。然众皆亡于无为之疾,不得安其天年,虽新制有何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