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半塔集保卫战胜利结束后,皖东形势趋于缓和。中原局、江北指挥部部迁移到半塔集。刘少奇一方面夜以继日地领导军民放手创建抗日民主根据地,一方面精心思考如何开辟苏北的问题。中央一再明确指出:蒋介石企图切断新四军与八路军的联系,孤立新四军,进而消灭新四军。在此种情况下,“我八路军有抽调足够力最南下华中增援新四军、打退反动进攻、消灭投降反共势力、建立新的伟人抗日根据地之任务。此根据地、以淮河以北、淮南铁路以东、K江以优、人海以西为范围”。这就是说,仆辟苏北,发展华中,是中央的战略决策.L是新IJL]军发展的本…  相似文献   

2.
抗日战争时期,淮南抗日根据 地是中国共产党在华中地区创建的 第一块抗日民主根据地,又称皖东 抗日根据地。因津浦铁路从皖东境 内穿过,日军占领津浦铁路后,皖 东被分割为路东、路西两个地区。 邓子恢是开创淮南抗日根据地 的主要领导人之一。1934年4月,邓 子恢随同新四军军长叶挺渡过长江, 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成立新四军江 北指挥部,为将来建立淮南抗日根 据地、发展华中抗日武装力量做好 准备。  相似文献   

3.
<正>我军一代名将张震,在抗战全面爆发后,先后任新四军游击支队、新四军第六支队、八路军第四纵队、新四军第四师参谋长和四师第十一旅旅长,相继辅佐彭雪枫、张爱萍驰骋淮北敌后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参与了党领导的敌后19块抗日根据地之一的淮北抗日根据地的创建。解放战争时期,他曾任华中野战军第九纵队司令员兼政委,华东野战军第二纵队副司令员、副参谋长和第三野战军参谋长,协助刘伯承、邓小平、陈毅、粟裕、谭震林挥戈华东战场,参与指挥了从宿北战役、开封战役、济南战役到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一系列  相似文献   

4.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进一步推进新四军历史研究,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决定2013年下半年召开主题为"新四军与上海"的学术研讨会。为此,特面向全国举办征文活动。征文选题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自选):一、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建设研究(1)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党的建设(2)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政权建设(3)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经济建设  相似文献   

5.
略述淮北二地委的减租减息运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44年8月,彭雪枫、邓子恢领导的新四军四师,积极响应党中央毛主席的号召,向豫皖苏边区挺进,打通被日本侵略军隔断的豫皖苏抗日根据地与华北、陕北抗日根据地间的联系,恢复扩大淮北抗日根据地。我四师两个主力旅挥师从路东西征,取得了小朱庆、八里庄、保安山等一系列战斗的胜利,歼灭日伪顽军13000余人,进而重新恢复了原豫皖苏边区抗日根据地。是年11月,经淮北边区党委批准,下辖永城、萧县、宿蒙、宿怀、宿西、永涡、永商毫、夏邑等8个县的淮北路西抗日民主政权组成,并组建了中共淮北二地委、二专署、二分区。  相似文献   

6.
曾被毛泽东、朱德誉为“共产党人好榜样”的彭雪枫,是我党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1938年春夏之交,徐州、开封相继失守,豫东皖北沦陷,日军打通了津浦线,并控制了三条交通线。党中央、毛主席及时提出了向鄂豫苏皖四省敌后发展的战略方针。在这种情况下,彭雪枫奉命组建新四军游击支队(后改为六支队、新四军第四师),从河南竹沟开赴豫东皖北,进行敌后游击战争,为创建豫皖苏边区抗日民主根据地和淮北抗日根据地作  相似文献   

7.
在抗日根据地初创时期,共产党领导的游击武装就已经在华中部分地区征收田赋和田亩捐。随着抗日民主政权的建立,田赋征收在华中抗日根据地全面展开。在田赋征收过程中,各根据地较好地贯彻了"量能纳税"的原则。令人关注的是,抗日民主政府还采取了田赋征粮、清查田亩、废除册书制度、整顿征收秩序等重要举措,实现了华中田赋征收史上的重大变革。华中根据地田赋征收取得了良好的业绩,为新四军坚持华中抗战提供了稳定的经费来源。  相似文献   

8.
本文探讨新四军暨华中抗日根据地为上海解放和接管作出的历史贡献。在解放上海战役中,新四军的老部队是重要攻坚力量,一大批优秀的新四军老战士和华中抗日根据地人员献出了宝贵生命;上海解放后,新四军暨华中抗日根据地培养的大批干部,在上海的接管和建设中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地开辟了以陕甘宁边区为中心的华北抗日根据地、华中抗日根据地和华南抗日根据地。其中华南根据地地处祖国南疆,远离八路军、新四军主力,孤悬敌后,其建立和发展经过重重困难。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对我党、我军能在华南坚持活动,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其中海外华侨特别是南洋华侨,对华南抗日根据地的创建和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华中抗日根据地统战工作是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新四军在建设华中抗日根据地的过程中开展的一项重要工作,为根据地建设、抗战胜利提供了重要保证。考察华中抗日根据地统战工作的历史发展脉络,有助于进一步对其系统研究,对做好新时期统战工作、建设和谐社会,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在纪念新四军成立66周年,抗日战争胜利58周年之际,由中国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研究会编辑(马洪武主编)、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华中抗日根据地史》与广大读者见面了。我们热烈祝贺这部史书问世!  相似文献   

12.
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共领导新四军奔赴苏南,到1939年底基本上形成以茅山为中心的苏南抗日根据地。苏南抗日根据地是华中抗日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制约日伪的重要基地,是新四军向北向东发展的阵地,到解放战争时期为解放军南下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华中抗日根据地统战工作是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新四军在建设华中抗日根据地的过程中开展的一项重要工作,为根据地建设﹑抗战胜利提供了重要保证。考察华中抗日根据地统战工作的历史发展脉络,有助于进一步对其系统研究,对做好新时期统战工作﹑建设和谐社会,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全面抗战时期,刘少奇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六届六中全会精神,根据"巩固华北,发展华中"的战略方针,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原则,着力加强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党的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强化党对军事斗争和政权建设的领导,为夺取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的抗战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一部南下,策应新四军一部北上,开辟苏北抗日根据地,是中共中央发展华中的一项英明战略决策。这一战略决策的实现,沟通了八路军和新四军的联系,打破了国民党顽固派消灭新四军和把八路军限死在华北的阴谋,对坚持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抗日战争爆发后,共产党派出一大批党员干部和一部分八路军主力部队到山东开展抗日游击战,巩固和发展抗日根据地,使山东成为八路军在华北的一个重要战略基地和联系华中新四军的战略枢纽。因此,我的家乡也成了有名的抗日根据地。1942年是根据地军民坚持抗战最为艰难的时期。记得那一年,我19岁刚从师范毕业,党领导的抗日民主区政府安排我在中心小学当校长,并担任抗日青年救国会会长。我一边教书,一边进行抗日宣传。随着日军的进攻,整个山东变成了战场,到处燃烧着仇恨的烈火,老百姓流离失所、四处逃难,其时的家乡已经安  相似文献   

17.
刘少奇,这是一个皖东人民多年来一直怀念着的伟大的名字。1939年11月底至1940年10月下旬,刘少奇肩负贯彻中共中央六届六中全会精神、领导创建华中抗日根据地的历史重任,从延安来到皖东敌后,主持中共中央中原局的工作。他坚定地执行党中央“巩固华北,发展华中”的战略方针,以皖东为发展华中的战略基地,领导江北新四军、八路军,坚决抗击日军,冲破国民党顽固派的限制,积极向苏北发展,建立了华中敌后抗日根据地,为夺取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8.
华中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和抗日民主政权的建立与发展基本上是同步的,回顾总结华中抗日根据地政权的建设的特点和经验,对今天的政权建设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抗日战争时期,刘少奇在领导建立和巩固华中抗日民主根据地,坚持华中敌后斗争的同时,积极创办华中党校,为培养大批干部,加强根据地的党的建设、政权建设、军队建设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一九四○年十月下旬,刘少奇从皖东抵达盐城。经中共中央批准,统帅新四军、八路军一部的华中总指挥部于十一月二十三日在盐城正式成立,陈毅任代总指挥(总指挥  相似文献   

20.
正抗战时期,建立抗日根据地之间,根据地与国统区、敌占区之间的战略兵站线,以进行必要的物资、人员和信息交流,是八路军、新四军等抗日人民军队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其中,建立陕甘宁边区与山西各敌后抗日根据地的联系,是战略兵站线建设的重中之重。山西一南一北,有两条战略兵站线,北方自晋西北往东至晋察冀,南方自晋西北往南至晋东南。由于八路军总部驻在晋东南,且通过晋东南,还可以和山东、华中等敌后抗日根据地建立战略联系,因此,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