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析农村集体土地的产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一直是人们关注的核心问题。在当今社会转型时期,土地承载了前所未有的新内容,如何让农村实现快速发展,就在于如何看待由土地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找到诸多问题的根源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本文从关于土地问题的“公地悲剧”[1]和“反公地悲剧”[2]表象入手,逐步理清土地问题的根源,并对其趋势作一定的分析。  相似文献   

2.
刘建涛  贾凤姿 《前沿》2012,(1):11-14
环境问题不仅是中国而且也是世界面临的焦点问题。本文梳理了东西方对环境问题根源研究的系列成果:科技根源,人口根源,经济体制根源,道德根源,文化根源。这些研究成果对于我国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及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理论借鉴意义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透视农村地区宗教热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鲁帆  魏昌斌 《前沿》2003,3(4):78-80
随着科学和教育的发展 ,宗教不但没有走向灭亡 ,而且在一些农村地区掀起了宗教信仰热潮。对此 ,本文从宗教信仰热出现的根源 ,带来的问题和解决的对策三个方面 ,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20世纪中期以来,生态问题日益凸显,甚至已经危及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自然科学技术的误用、滥用是生态问题的直接根源;社会制度的重要缺陷,特别是资本追逐利润的逻辑,是造成生态问题的深层次根源;支配自然和“捕获”自然的哲学理念,是造成生态问题的意识形态根源。  相似文献   

5.
新时期农村宗教信仰的兴起:原因、影响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时期中国农村宗教的兴起具有深刻的社会根源.宗教成为农民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和对于未来美好向往的重要载体。对于宗教在农村的复兴和壮大.应该采取辩证态度.不能一味压制。解决农民面临的现实问题.规范宗教管理体系.方能兴利除弊.促进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6.
农村税费制度改革是当前农村改革的难点。特别是在近两年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负担依然过多、农村市场开拓不力的情况下,这项改革显得尤其急迫。最近,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农业部、国务院研究室和中国社科院农发所、财贸所的专家学者,联系当前农村实际,就农民负担的现状和问题、农村税费改革的难点等进行了研讨。 农村乱收费屡禁不止的根源何在? 对农村出现乱收费屡禁不止现象,从体制、制度的深层次分析,根源有二:其一,“政社合一”即政府和农民集体经济组织不分问题没有得到真正解决,这是导致农村收费现象泛滥的体制性根源。人民公社撤销以后,没有新的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机构代替,乡镇政府就替代人民公社执行起农民集体经济所有者职能和组织功能。在乡镇财政供给严重  相似文献   

7.
陈爱民 《人民论坛》2010,(10):156-157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由主体、内容和载体等内容所构成的活动过程。因此,探索大学生社会实践问题根源和提出的对策需要从主体、内容和载体三个方面展开。要从加强主体间沟通机制的建设、建立合理的大学生实践载体体系和健全大学生社会实践评价机制三个方面来解决大学生社会实践所面临的困境。  相似文献   

8.
后农业税时代的农村及农村社会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易钢  姜峰 《探索与争鸣》2006,(10):31-33
中国社会进入了后农业税时代,农村社会发展随之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一方面,农村、农业、农民问题的解决孕育着一个新的契机;另一方面,也出现了新的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如农村土地问题、农民负担问题、农村干群矛盾问题和乡镇机构改革问题等。对此,可以从三个方面加以阐释和分析。  相似文献   

9.
周芳苓  史昭乐 《前沿》2011,(14):117-120
从"两欠"地区的实际出发进行多视角分析,旨在揭示经济转轨、社会转型过程中农村"问题妇女"这一特定弱势人群的现状与特征、越轨与根源、影响与危害,并由此探讨其可行性的预防措施与治理对策。研究表明,"两欠"地区农村"问题妇女"呈现出年轻、"三不"、游离、穷困等本土化特征;从根源上看,经济贫困、政策歧视、流动性大是外因,而文化贫困、思想受蚀、观念畸变是内因;从影响上看,造成社会、家庭、心理等多重性危害。最后,提出自立化、人本化、同一化、一体化的治理模式及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0.
问题意识的培养是个难题,问题本身何尝不是?问题的哲学意蕴蕴藏于对问题的基本界定和问题的源始、延续根据、结构及运行机制中。问题是人类的一种独特的思维形式,更是一种奇异而深刻的思维方式;是人类的一种潜在的生活方式,更是一种具全人类之普遍性和进步性的生存方式。它蕴涵并体现着人类的意识、思维能力,展现着人类理性或非理性的光芒,彰显着人类认识的本性和精神,体现着人之所以为人的最深刻的根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