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许光达(1908~1969)湖南长沙人,人民解放军的杰出将领之一。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实行军衔制。毛泽东根据许光达在革命战争年代的贡献和建设现代化人民军队的需要,亲自提议说:“许光达应评大将。”许光达得知消息后,心里很不安,经过几番思考,他给毛泽东和中央军委领导写了一份申  相似文献   

2.
问题的提出   1995年,我为了写一篇东西,翻阅《湖南资料手册》时,在“大事记”中看到,“ 1969年 11月 12日,毛主席来湘视察”一条,没有任何其他内容。我找《湖南近 150年史事日志》查对,却根本没有记载这个问题。   以后不久,我见到 1969年前后在湖南任省革命委员会主任、四十七军军长的黎原,提出这个问题向他请教。他想了好久,说没有什么印象。   1996年 5月,黎原来长沙,给我带来一份《毛主席视察湖南的指示》,是 1969年 6月 28日毛主席接见黎原、华国锋时所作指示的纪录稿。我看了以后,又翻阅《湖南资料手册》、《湖…  相似文献   

3.
《湘潮》2020,(7)
正许光达,原名许德华,19 08年11月出生在长沙县萝卜冲一个农民家庭。1925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考入黄埔军校,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少有的参加过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的战将。新中国成立后,他奉命组建装甲兵部队,被誉为"中国装甲兵之父"。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1969年6月3日在北京逝世,终年61岁。在长期的革命生涯中,许光达在特殊时刻的坚定选择,彰显了他对党的绝对忠诚。  相似文献   

4.
1955年秋.毛泽东提议许光达应授大将军衔。许光达听说后惶惶难安.夜不能寐。授衔命令公布以后,许光达在屋里转来转去.不言不语,似乎压力很大。他的夫人邹靖华问他是否有心事.许光达这才说:“我的军衔授得太高了,上面还有那么多人比我强,好多人性命都丢了啊!”  相似文献   

5.
我父亲李顺达早在1943年就响应毛主席“组织起来”的号召,创办了晋冀鲁豫边区第一个互助组,取得突出成绩,两次荣获太行区一等劳动英雄称号。他领导的互助组被誉为“边区农民的方向”。]949年冬,农业部组织农民代表赴大津参加工农业展览会。参观后,由20多个劳模组成的山西代表团返回北京。大家很想见见毛主席,就推选我父亲当代表,给毛卞席写信,信写好后转上去,很快传来消息,毛主席当天晚上要接见大家。当晚7点钟,山西代表团20多人在中南海丰泽园受到了毛主席的接见,我父亲代表山西农民给毛主席献旗,向毛市席问好。毛主席握着我…  相似文献   

6.
忆许光达大将二三事曹慕尧许光达大将,战争年代,他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戎马倥偬,东征西杀,枪林弹雨,驰骋疆场;新中国成立之后,他为了国防现代化建设,呕心沥血,贡献了自己的一切。他是我平生最敬仰的伟人之一。我认识许光达,是在1938年年初。那时,他刚从苏...  相似文献   

7.
在共和国的36位军事家中,在10位开国大将中,许光达都是最年轻的一位.1955年9月,得知党中央、中央军委决定授予他大将军衔的消息时,许光达对家人说:"几十年的风风雨雨,多年和我并肩作战的战友以及更多叫不出姓名的战友都牺牲了!我的这顶'乌纱帽'就是建立在他们流血牺牲基础之上的.我这个幸存者今天已经得到很高的荣誉了,真是'一将功成万骨枯'啊!  相似文献   

8.
共庆国宾宴与毛主席照像1958年和1959年王进喜先后见过几次毛主席,只是,那时都是相隔几十米,甚至几百米。1964年10月三日,王进喜作为大庆油田6万职工代表,光荣地参加北京国庆15周年观礼。在去往北京的路上,王进喜想,这次参加国庆观礼在天安门,靠的近一些,见到毛主席,也就是这一辈子最大的幸福了.要永远听党的话,听毛主席的话,把自己的一生献给祖国的石油事业,报答党和毛主席对我王进喜的思忆.到了北京,王进喜被当做贵宾,安排住进了人民大会堂.有一天晚上,工作人员拿了一个贴送给王进喜,他一看是毛主席、刘主席、周总理…  相似文献   

9.
许光达(1908-1969),湖南长沙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杰出的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创始人之一。1922年秋至1925年底,许光达求学于长沙县立师范(今长沙师范学院前身),在这里度过了4年多宝贵的青年时光。经过几年的在校学习生活,他不仅增长了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受到了反帝反封建、救国救民思想的影响和熏陶,通过阅读大量的革命书刊,懂得了革命的道理,并由此走上了革命道路,迈出了辉煌人生的重要一步。  相似文献   

10.
正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灿若星辰的开国将军中,同时具有黄埔军校和留苏经历的并不多,许光达即其中一位且是1955年首次授衔时最年轻的大将(仅47岁)。许光达(1908—1969),湖南省长沙县人。在湘乡仕学甚浓的地域文化氛围中,出身贫寒的他设法进私塾读了几年书。1921年秋考上了长沙师范。此时的长沙革命思潮风行和革命活动相当活跃,毛泽东等已在此成立了中共  相似文献   

11.
许光达,湖南长沙人,1908年出生,解放后任装甲兵司令员、国防部副部长,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在他戎马一生中,有的人负伤后被他抬过,有的人被他骂过,有的人被他保过……无论是哪一种,我们都能看到一个真正共产党人的磊落胸怀。  相似文献   

12.
许光达是我军著名的将领之一。1955年8月1日,他在庆祝解放军建军28周年的宴会上,得知自己将被授予大将军衔的消息时,一连几天,他寝食不安,心事重重。妻子邹靖华看出他有心事,便再三追问,他才说出了为自己将被授予大将军衔而心神不安的事情。许光达语重心长地对妻子说道:“你不知我的心啊。几十年的风风雨雨,多少和我并肩战斗过的,像柳克明(直荀)、段德昌、周逸群、孙一中、李剑如以及那更多叫不出名字的年轻战士,他们把满腔热血洒在神圣的国土上,我这顶‘乌纱帽’是建立在我的多少战友、下级流血牺牲的基础上的,他们长眠在我们一起战斗过的…  相似文献   

13.
杨飞 《党课》2013,(18):74-77
许光达(1908—1969),原名许德华,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毛泽东亲点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第一任司令员,也是赫赫有名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十大大将之一。作为身经百战的“铁甲元勋”,许光达同样十分关心儿女的成长。在其严格要求和精心教育下,儿子许延滨最终成长为人民解放军灿烂将星中的一员,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于1966年6月来到故乡韶山的滴水洞便闭门不出,与世隔绝地住了11天。在这期间,他唯一的一次外出,仅走出洞口300米远,没有见过任何人。这11天,是毛主席思绪最复杂的11天,也是谜一般的11天。 曾在毛主席身边负责安全保卫工作40多年的张耀祠对毛主席在此的情况作了记述一  相似文献   

15.
赵军 《党史天地》2009,(10):22-25
1969年2月.不到17岁的我参军了.当上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海军。在那样一个狂热的年代,能够参军当上一名解放军战士是亿万青年梦寐以求的事情。经过二个多月的新兵训练,我被分到了东海的一个小岛上驻守。一到海港,看到码头上停泊的大大小小战舰,心情感到无比自豪,无比激动。正当我新奇、喜悦的心情还没有消失时,一个特大的喜讯又向我传来——我被挑选到建国20周年大庆受阅团,到伟大的首都北京接受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检阅,这对一个入伍还不到半年的我来说。  相似文献   

16.
孙勇 《党史博览》2010,(1):44-46
江青夸奖说:你和杨宝森合唱得好。毛主席说:我怎么能与四大须生相比? 1947年5月,我被抽调到毛主席身边工作,担任毛主席的警卫员、副卫士长等职长达20年。  相似文献   

17.
马宏骄 《湘潮》2006,(2):18-19
许光达与夫人邹靖华许光达在战场上运筹帷幄、叱咤风云,在生活中忠于爱情、充满激情,他与邹靖华的爱情故事,动人而浪漫。遇恩师懵懂少年定亲事1908年,许光达出生在湖南长沙一个农民家庭。7岁时,许光达成了一个放牛娃。当时,在距许光达家1公里远的棣塘,有一个叫邹希鲁的教书先生  相似文献   

18.
“中国装甲兵之父”许光达将军,195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为建立新中国他出生入死,南征北战,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当时,他与别的将军比感到心中有愧,便郑重地致信中共中央军委申请降衔,军委未准后,他又十分诚恳地请求把薪金降低了一级。  相似文献   

19.
李敏 《湘潮》2008,(11):16-19
许光达出生入死,金戈铁马,功勋卓著,从加入南昌起义部队到装甲兵司令员。国防部副部长,他始终忠于党,忠于人民。正如毛泽东所说,许光达是我们共产党人自身的明镜,2008年11月19日是许光达诞辰百周年。本刊特发此文,以表怀念之情。  相似文献   

20.
跟着毛主席从陕北到中南海李银桥1947年8月,正是转战陕北的紧张阶段,我被调到毛主席身边。从那以后,一直在主席身边担任警卫工作。跟着毛主席转战陕北党中央、毛主席撤出延安,转战陕北期间,形势很紧张,然而主席泰然自若、谈笑风生。他说:"我要亲自看看国民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