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一、创新建构企业家制度的动因 为什么在产权制度改革这一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胜利的情况下,国有企业的经营与管理仍不尽如人意?众所周知,这成国有企业效率低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在改革进入到现阶段,“企业家缺位”则是其中一个不容小视而又急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企业家缺位”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由于选拔任  相似文献   

2.
贾立政 《探索》2002,25(2):90-94
企业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灵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企业制度基本建立的情况下,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心应向纵深转移,积极创新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家制度等微观制度。本文在研究企业家制度的基础上,从多视角论证了创新建构企业家制度的必要性,揭示了企业家制度的创新建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发展的基本内容与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3.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企业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说,国企改革需要高素质的企业家队伍,企业发展创新需要高素质的企业家队伍,实现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需要高素质的企业家队伍。因此,培养高素质的企业家队伍既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长久之计,也是当前经济体制改革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4.
文章从政府与市场配置企业家资源的效率比较,以及推动创新和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迫切需要等方面,研究了构建企业家市场的迫切性和必要性.着重探讨了企业家市场的竞争机制、价格机制、激励与创新机制和制约机制等运行机制,认为企业家市场的运行机制决定了企业家市场能高效地配置企业家资源和推动技术、制度创新.探索了构建企业家市场的主要途径,即处理好政府、市场和企业之间的关系;建立企业家网络,普遍实行现代企业制度,从供给与需求两方面推动企业家市场的建设,加快资本(尤其是风险资本)、人才和信息等资源市场建设,等等.  相似文献   

5.
在世界各国,企业家都是一种稀缺资源。企业家职业化表明了企业家由企业管理官员向独立的、专职从事判断决策和管理的企业经营者角色的转变和取向,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制度发展的必然趋势。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实践证明,企业经营者的素质和才能对企业的生存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当前国企改革攻坚阶段,我们不仅要重视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和完善,更要重视企业家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十五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国有企业要适应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必须建设高素质的经营管理者队伍,培育…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经历了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三个阶段.与此相伴随,国企改革大体上也经历了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进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和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三个阶段.从党对经济体制理论探索的整个历程来看,关键问题是国有企业如何同市场经济相结合.党对经济体制改革理论的探索情况,直接影响或决定了国企改革的路径选择.反过来,国企改革的自身要求和生动实践,也促使我们党对经济体制改革的探索不断走向深入.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对国企改革与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比较研究,提出了业已在部分地方探索试验、以"确权"和"市场化"为主要目的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需要防范四大风险:一是产权改革过程中偏离产权主体利益的风险;二是改革过程中出现两极分化和农村社会阶层对立的风险;三是产权改革成本难以分解的风险;四是集体资产监管缺位的风险.由此提出防范风险的建议:改革必须坚持以诱致式制度变迁为主,保持制度变迁趋向与参与主体利益取向的一致性;必须建立和完善农村土地产权交易制度,促进农民以组织化的形式参与土地产权交易;必须努力构建农村制度变迁中的成本分解机制;必须实行行政与经济职能分离.建立有效的农村集体资产监管机制;必须坚持因时因地制宜原则.  相似文献   

8.
国企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自20世纪90年代初起,江泽民努力探索公有制同市场经济相结合的途径、形式等,领导发起了国企改革的攻坚战,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领导改革的过程中,江泽民积极把握驾驭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主动权,努力搞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同时他明确了现代企业制度的概念,确立了公有制与市场经济有机结合的重要途径。他还致力于推动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扫清国企改革攻坚战的思想和行动障碍。此外他还强调要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实现党的建设思想的与时俱进。纵观我国不断深化国企改革的历史进程,有三点思考:一是改革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和鲜明的问题导向;二是理论创新将为改革注入强大动力;三是改革成效的关键在于政策落地。  相似文献   

9.
《前线》1999,(9)
走出国企改革六大认识误区陈佳贵在1999年8月11日的《中国改革报》上指出,国企改革要走出六大认识误区:一是走出以分级管理代替分级所有的误区;将公有财产落实到各级政府所有,明析产权,解决国企所有者缺位问题,加速公司制改造,并根据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处理各级财产与利益关系。二是走出以上市筹资代替机制转换的误区;国企改革目的是建立市场经济机制,不是为了上市解决资金困难,否则就是"穿新鞋,走老路"。三是走出以国有独资公司代替多元化公司的误区;公司化改造必须实行所有者主体多元化和分散化。四是走出以经营者…  相似文献   

10.
国有企业运行低效率已经成为当前深化国企改革所面临的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从我国企业改革的实践看,搞活国有企业关键是企业家队伍的建设,尤其是在委托代理制中,经营者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在市场经济的转轨过程中,我国企业经营者已开始由厂长(经理)向企业家转变,并涌现出一批具有开拓、创新能力并取得重大业绩的企业家。但在调查中我们也发现,相当大一部分经营者对国  相似文献   

11.
国企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围绕国企改革所进行的制度创新可以概括为国企改革目标模式的选择和国企改革后新的运行模式的构建两个方面。国企改革的目标模式就是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在确定国企改革目标模式后,运行模式的构建以及相应的改革,就成为国企改革的主要任务。国企改革的运行模式的构建,需要紧紧抓住市场化、资本化、契约化这"三化",并围绕"三化"来考虑制度的设计安排和改革举措的实施。其中,市场化是国企改革不可动摇的根本方向,资本化是国企改革新的中心任务,契约化是构建国企新运行模式的基本方式。  相似文献   

12.
建立一支能够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宏大的企业家队伍,是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进行制度创新,建立和优化企业家成长机制,是培养和造就企业家队伍的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当代中国社会结构性的转变必然导致意识形态的冲突。作为具有浓厚传统文化意识的村支书,面对市场经济逐渐确立的新形势,难免常常徘徊在"理性自利的个人"与"为民请命的村官"的角色冲突之中。村支书的困惑反映了制度缺位下,传统集体主义的治理结构与日渐复苏的个人主义之间的张力。而解决之道则在于市场经济配套的一系列制度建设和相应观念转变。  相似文献   

14.
产权大变革     
正贵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计划"启动以产权制度建设为核心的国企改革拉开帷幕,把贵州省经济体制改革推向一个新的阶段。地区经济活力的提升,企业制度的合理安排与不断完善非常关键。在改革开放力度不断加大的时代背景下,为民营资本和国有资本"同台共舞"开拓更广阔空间,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贵州迈出了重要一步。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而企业家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具体执行者和操作者,是制度从理论到实践、从设想到现实转化的组织保证。因此,培养造就企业家队伍显得尤为迫切。 一、发展市场经济,对企业家队伍建设提出了新要求  相似文献   

16.
<正>淄博市:日前,淄博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咨询监督委员会(简称"咨询委")正式成立。市编办选聘28位来自法学、社会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企业家、媒体工作者、乡镇政府的"一把手"等担任咨询委委员,为全市行政审批制度工作建言献策。下一步,咨询委主要针对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过程中出现的监督缺位、行政审批事项的取消下放、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等工作,发挥好参谋咨询、社会监督和示范引导作用,集中社会各界力量打造"全省行  相似文献   

17.
女性创业是我国转型期出现的一个重要的现象.企业家是市场经济的伴生者和制度安排的结果.然而,人们的创业活动既是社会行为又是个人行为.本文通过对上海30位私营企业女性业主个案调查资料的分析,考察女企业家身后的动机因素和形成她们创业动机的动力基础,这将有利于促进更多女企业家的产生和推动对于影响这一过程的政策的探索.  相似文献   

18.
周新城 《学习论坛》2008,24(11):34-39
提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创造性发展.在我国,市场经济必须而且能够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相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不是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市场经济简单地"拼装"在一起,而是两者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计划手段和市场手段都不是万能的,二者缺一不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仍需要注意发挥计划与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  相似文献   

19.
企业家应该具备哪些素质郑东旭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正确选择,但制度创新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它需要做各方面的准备,其中提高企业家的素质是一个重要的条件。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一批有理想、有韬略、讲奉献、善经营的现代企业家。一、他们应...  相似文献   

20.
国企改革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和困难,主要是权利缺位造成的,这首先是由于过分注重效率而忽视权利和公平。改正的方法是树立以人为本、权利本位的观念,建立协调各方利益、程序公正公平公开的改革机制,最终实现"帕累托改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