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5年6月0日晚,位于九龙尖沙咀的香港洲际酒店大礼堂,群贤毕至,嘉宾云集,欢声阵阵,喜庆祥和。享誉海内外的香港九龙潮州公会,正在此举行该社团成立57周年纪念大会暨第25届会董就职典礼,该会荣誉会长,中国八百联副主席庄世平老先生亲临主礼,  相似文献   

2.
段天顺先生所著《竹枝斋诗稿》已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段天顺先生现为北京诗词学会会长,年近八旬,仍不辍诗词创作,尤倡导力行竹枝词的写作,在诗坛具有影响。已出版的著作有《燕水古今谈》、《燕水竹枝词》、  相似文献   

3.
香港有今日的繁荣,是百多年来港人发奋图强、艰苦奋斗创造出来的。一部香港的发展史,其实就是一部港人的奋斗史。这中间,饱含了无数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白手兴业、造福社会的感人故事,谱写了一曲曲创业者之歌。现任香港青年工业家协会会长、香港钟表工业协会主席。得利集团有限公司主席梁伟浩先生,就是其中的使校者。一部辉煌的创业史现年45岁的梁伟浩,身材魁梧,年富力强。早生的华发和额头上深深的皱纹.为其几十年奋斗的艰辛留下了岁月的痕迹。梁伟浩1949年出生于香港一个普通家庭。童年时期的他顽皮好动,无心向学。读完小学课程…  相似文献   

4.
四合院由来已久北京是举世闻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从周口店“北京人”燃起古人类文明的火炬,三千多年前燕、蓟古城的兴建,至辽、金、元、明、清五代在此建都,文明之火从未熄灭,经久不衰。中国自古以来在住宅上就有自己的特色,从考古资料得知,西周时代已经有了布局完备的四合院。四合院的居住方式,与中国人的家族观念与传统社会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王国维在《明堂庙寝通考》一文中说:“我国家族之制古矣!一家之中有父子、有兄弟,而父子兄弟又各有匹偶焉。即就一男子而言,其贵者有一妻焉,有若干妾焉。一家之人,断非一室所能容,而堂与房又非可居之…  相似文献   

5.
去年,听说我要去香港,中国作协的领导为我介绍了曾敏之先生,并说曾敏之先生是华人文化圈内的知名人士,他在全球的文化圈内都有相当大的知名度,他不但是香港作家联会的会长,还是加拿大加华作家协会顾问,华侨大学名誉教授,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顾问,广东社会科学院文学院研究所客座研究员,等等,到了香港,有些事情是可以帮助解决的,而更重要的是,他的人品极好,究竟好到什么程度,作协的同志让我自己去做一个体验。到香港第二天,给曾敏之先生打了一个电话,从电话的印象里,曾先生仿佛是不怎么热情,他只是对我说,在晚上九点钟…  相似文献   

6.
1994年9月28日,由原全国政协委员、香港“维他奶”国际集团公司创始人、董事局主席、梅州市荣誉市民罗桂祥先生捐资600万元人民币,在梅州市区嘉应大桥西兴建的一所多功能的学校——梅县第一职业学校竣工交付使用。这一喜讯,迅速传遍了梅州城乡、传到了海内外各地的客家乡亲,令人为之雀跃。  相似文献   

7.
日照三绝记     
彦之 《海内与海外》2006,(12):39-39
我有日照之游,盘桓数日,主人请留以字,题曰:“日出一隅临沧海,莲花五峰祥瑞生。”辞不甚工,惜无佳句也,赴青岛车中,赋诗三绝,盖咏日照令人赞叹者有三绝也。何为三绝?一曰森林公园。日照有地名大沙洼,六十年代为沿海之荒滩,地势低洼,不惟不毛之地,且海雾屡起,沙随风扑,禾苗蔫萎,一九六O年始植树造林,数十年来,蔚成万亩,固沙驱雾,功莫大焉。余游之,惟见黑松绵延,涛声与海浪谐鸣;白沙映树,鸟语与蓝天共处。丁肇中氏日照人也,尝盛赞沙滩为“夏威夷所不及也”。但如无森林,沙滩则焉附之?尤引种之水杉,挺拔奇秀,令人叹止。此活化石也,亿年沉沦,而…  相似文献   

8.
他的传奇经历已融入中国人民的解放历程,他的闪光足迹伴随着共和国的求索与腾飞,他从不为自己与子女谋取任何私利,他的人格魅力与杰出贡献正竖起一座永远的丰碑———2005年1月7日,“二OO五全球华人竞争力品牌大会”主办机构———世界著名企业联盟执行主席、美中经贸投资总商会会长周茳钐钧一行,前往位于香港中环的南洋商业银行总部,就大会筹备事宜拜会此次大会荣誉主席庄世平先生。95岁高龄的庄世平先生,身着一袭中式暖袄,步履轻松,出门相迎。甫一落座,庄老即问及新近评出的中国中小企业五百强的相关情况,对中国开始全面关注民营企业的成…  相似文献   

9.
新世纪的第一个春节的第一个华灯初上时分,被誉为“艺海奇人”的著名艺术家罗军先生偕夫人到舍下小坐,特意带给我一部青汶、景秀合著并由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出版的长篇传记文学《龙马生涯》,嘱我读后写些评述性的文字。虽然我正忙于笔耕一部时限短促的长篇传记,又利用罅隙间刚刚校对完一部即将付梓的长篇小说,大脑还一片云里雾里,头绪纷纭,况且写评述性的文章之于我为一忌,从不敢妄加为文,但罗军先生是我的挚友,挚友交办的事情焉有不办之理?故夤夜捧读。谁知,一旦读起便立刻被书中主人公马观适先生那非同寻常的身世以及在群雄…  相似文献   

10.
甲午腊月廿九,至京郊昌平北七家造访李滨声先生。此乃李培禹兄所倡,意为拜早年也。距去岁春节前夕南城雅聚,已一年未见滨老。今见先生年及九十,神态矍铄,思维敏捷,谈吐幽默,则心甚欢愉。滨老谈锋甚健,谈及京华民俗掌故,滔滔不绝矣。同行者有毛佩琦教授、北京日报副刊部数位同仁。中午聚餐,众皆举杯祝滨老南山之高,福寿双期。我约滨老可绘京华民俗插图否?其欣然应允。大喜过望,或听人云:滨老已封笔不再,可见先  相似文献   

11.
由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发现并提名,经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批准,将国际编号为3609号的小行星命名为“李陆大星”,此后,李陆大这位海外华人慈善家的芳名,便与天地共存、与日月同辉了。李陆大先生是福建安溪的旅外乡亲,小行星的命名是一项崇高的荣誉,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的小行星,为什么会以李陆大的名字命名呢这里面有其缘由。祖籍福建省安溪县湖头镇的李陆大先生,1923年出生于家乡,1946年毕业于厦门大学,毕业后在安溪县蓝溪中学任教,50年代在集美财经学校任教。60年代初,李陆大先生定居香港,后移居海外,与…  相似文献   

12.
寿序     
盖闻“仁者寿”,然也。观乎世事,其非天锡,实乃仁归。夫天下事,不仁则不寿,其寿则必仁,辩证之理存焉。纽约潘力生先生学富五车,书联璧合。平素热心教育,为国争光,修身行事,善弥人间。自今年起,鬓发皤然转黑,皮肤黝然转红,祯祥之象,人瑞国瑞也。潘先生今年与夫人成应求女士同为九十高龄,举行九十双庆,海内外世交、文化人与亲朋好友,皆为文作诗或赠书画珍品以贺。夫“事赖文传,文赖事传”,吾不敏,与潘先生文字交,今逢其盛,盥手弹冠,为作寿序,其文曰:漪欣天降斯人,文宗其杰。潘先生籍隶湖南,与成应求女士同为湖南…  相似文献   

13.
不群画选     
《海内与海外》2010,(3):F0003-F0003
不群,原名张东伟,师从李苦禅先生关门弟子邓锡良先生,专习大写意花鸟。后毕业于浙江美院,潜心研习八大、石涛、吴昌硕诸大家,颇有心得,所作不俗,则愈见其精湛云.  相似文献   

14.
万伯翱兄以写钓鱼散文著名,其著《元戎百姓共垂竿》驰誉域内,数次再版,成其成名之作。伯翱兄多次嘱我为其文赋诗填词,计有十数首矣。某日伯翱兄见示中州洛阳李振炎先生画作,皆为垂钓图,杂以市井人物,仕女草木;——毕现,风姿绰然。我未曾谋其面,据伯翱兄谈李氏已逾七十高龄,亦为钓者。  相似文献   

15.
李淑芬 《海内与海外》2002,(1):31-33,30
梅州市素有华侨之乡的美誉,旅居海外的华侨、华人及港澳同胞有300万人,遍布世界63个国家和地区。长期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至今,海外乡亲回乡探亲旅游、捐资办公益的人数逐年增加。据统计,改革开放至2000年底止,全市接受海外乡亲捐资兴办各项公益事业金额达19亿元。他们热爱桑样,造福乡民,只讲奉献,不图回报,默默地为家乡公益多作贡献。梅州市荣誉市民、香港人造革大王田家炳先生就是其中一位杰出的代表。多年来,为全国各地捐资兴办公益500多宗,田家炳先生热心公益,不分珍域,兴学育才,功德无量,其崇高的品德,…  相似文献   

16.
商会瞭望     
正林军主席率团赴台出席"第二届两岸侨商发展峰会"2014年4月30日下午,由中国侨商联合会、台湾侨商联合会等共同主办的第二届两岸侨商发展峰会在台北开幕。中国侨联主席、中国侨商联合会荣誉会长林军,台湾海基会董事长林中森,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侨联副主席、中国侨商联合会会长许荣茂,中国侨商联合会荣誉会长、马来西亚常青集  相似文献   

17.
王童 《海内与海外》2014,(6):57+56-56
正假日回包头,得知表弟连革竟也加入了摄迷的队伍,弄上了摄影。表弟持尼康机,上挎着专业的球型支架,颇有一副摄影家的派头。而在其亲家的墙壁上则赫然而见盈尺之长的胡服骑射照片。开始,以为是某招贴画。细问之,表弟带着颇为得意的神态曰:此乃吾作品也。这就更令我刮目相看了。照片上落日从赵武灵王跃  相似文献   

18.
大唐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正月,刑部侍郎韩愈左迁潮州刺史,于陕西蓝田偶遇侄孙韩湘子,挥毫写下千古名诗《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诗云:“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文起八代之衰”的韩文公至潮州后,上体古圣之心,“崇儒尚学,以正风教”,岭南文风为之一振,文脉绵延千年而不绝。近日,马介璋先生捐资一千万元于广东潮阳老家兴办现代化之“马介璋中学”,想来此中必寓深意焉,而韩文公亦将含笑于九原矣。  相似文献   

19.
正回首晚清,列强环伺,外患迭至内政不修;国势蜩螗,回天乏术,而大厦将倾。此时,孙中山先生高擎反清义旗,多次发动起义。袁世凯则纵横捭阖,逼诱清室,寻机窃国。保守派宗社党螳臂当车,力图保住清廷。革新派则鼓吹变法,取法西洋,实行新政。一时间波谲云诡,乱象环生。武昌首义,清廷慑于革命大潮浩浩荡荡,深感唯有顺应,方可使民族延续,赢得新生。为大势  相似文献   

20.
2009年,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12周年之际,叶树林博士及公子叶振国先生分别荣膺银紫荆星章SBS和荣誉勋章MH。在这次授勋仪式上,香港荣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叶树林博士继2002年荣获铜紫荆星章,2009年又获颁银紫荆星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