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课》2013,(24):75-78
做父母的大都知道溺爱孩子有害,但很多人却分不清什么是溺爱,在不知不觉中就“溺爱”了孩子。“溺”,即“淹没”的意思,如果父母的爱横溢泛滥起来,也会“淹没”孩子,这就是溺爱。以下十种溺爱,你有没有?  相似文献   

2.
学什么才好     
《理论与当代》2013,(7):56-57
叶兆言在第5期的《意林·原创版》上撰文指出:"学什么才好呢?"常常有人问这样的问题。最简单的回答莫过于想学什么学什么,喜欢什么学什么,然而凡事看似简单,其实却不简单。事实上无论大人还是孩子,往往不知道自己想学什么,也不知道究竟爱什么。学什么难免和流行有关,100多年前,新学兴起,有些想法的家庭,通常都让孩子去学习路矿,为什么呢,因为学路矿有前途。  相似文献   

3.
生活百叶窗     
孩子希望父母——父母在家里适当谈谈自己的工作许多孩子说,他们很想知道工作到底是怎么回事,因此,父母在家里应适当谈谈自己的工作,使孩子知道父母一天到晚在外忙什么。如可能,父母可偶尔带孩子去单位,让他们感受一下工作是怎么回事。  相似文献   

4.
许多人说,美国是“自由社会”。我觉得,说这话的人一定不知道什么叫自由。我是说,与我们中国比起来,美国一点也不自由。我们来看一些事实。第一,在美国,父母不能随便打孩子。可在我们中国人眼里,孩子是父母生的,想打就打,想骂就骂,打不打孩子,是做父母的自由。但这自由一到美国就没了,你说它自由个什么。  相似文献   

5.
撒亲与杀熟     
对待陌生人非常的谦和,可以接受对方的缺点,然而对于自己最亲近的人,便会对对方的行事做人有更高的要求,有时候甚至说话非常刺耳,但实际内心却不相符。结果,把最糟糕的感情给了父母、爱人和孩子。你我都时常犯这样的错。我们常常看见,一个儿子跟父母说话就控制不住脾气,容易不耐烦,说各种狠话,态度比在家门外恶劣几倍,而父母稍微有些怨言和批评,他都不能容忍。  相似文献   

6.
曾经有一个女孩子跟我说,妈妈死后,她才知道做家务是多么辛苦。妈妈活着的日子里,她连衣服都不用洗。我们有所爱的人,有爱我们的人,有父母的爱,兄弟姐妹、朋友和情人的爱,这是多么难能可贵!有健康的身体,可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吃自己喜欢的东西,这是多么的幸福!我们有睡觉的地方。每天早晨醒来,可以呼吸一口新鲜的空气,可以看到蔚蓝的天空、朝露、晚霞和月光,这一切,原来不是应得的。我们有一颗乐观的心灵,有自己喜欢的性格和外表,有自己的梦想,可以听自己喜欢的歌,这一切,都是恩赐。当我们拥有时,我们总是埋怨自己没有,当我们失去时,我们却…  相似文献   

7.
在生活中,我们一直都在接受着恩惠。为此我们要学会感恩。其实,感恩并不是什么难事,有时只是心灵上的一点点感动,行为上的一点点表示,但这些需要我们用心去做,用爱报答。我们要常常心怀感恩:感激父母,他们给了我们最  相似文献   

8.
《党课》2020,(5):106-107
“亲爱的,刚接到医院通知,要去支援湖北,马上就要出发,家里父母和孩子就全靠你自己了。你也知道湖北疫情较重,作为一名医生能够参与救治,也是我的荣耀。你放心,我会平安回来,我爱你!”  相似文献   

9.
《党课》2014,(11):121-121
每个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不但身体健康,而且心理健康。然而在培养孩子健康心理的过程中,家长的做法是否正确、得法,就很难说了。“三T公司”育儿专家为你提供一些这方面的常识,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于丹 《当代贵州》2014,(6):65-65
正真正的教育是每个人在为未来做准备,而这首先是父母之心,包括我们如何以父母之心对待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面对今日诸多有违父母初心的社会问题,这就要求我们重视重建中国家教与门风。让孩子懂得明辨是非有人说要让人的本心回到小学阶段,但我认为应该回到幼儿园时期,幼儿园是培养常识的重要阶段。幼儿园的孩子最遵守秩序,他们做什么事情都会排队,他们都很懂礼貌,见到大人都会打招呼。但是慢慢地我们会发现孩子不打招呼了,这是因为大人总是不理他们;后来又变得不讲规矩了,是因为他们开始了解社会了。一个民族不能数典忘祖,一个人永远不要笑话自己的童年,因为童年学的是做人的规矩。  相似文献   

11.
与人交往要把握"度" 我们在生活中常常有这样的困惑:父母对孩子关爱得无微不至,却常常招致孩子的反感;亲密无间的好朋友,却常常做出彼此伤害的事情来;有时费尽心机想和领导、同事拉近关系,却常常适得其反.  相似文献   

12.
《党课》2014,(9):113-114
父母的爱,对孩子来说至关重要。孩子一旦感受到父母的爱,会非常珍惜,并给以回报。孩子对父母爱的感知,决定了其心理情绪是开朗、愉快、乐观还是孤僻、胆怯、忧郁。父母的爱有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和性格独立。  相似文献   

13.
《学习导报》2013,(2):48
父母的"嗦"、"多事"其实都是对孩子的一种爱,作为子女,面对渐渐老去的父母,要用心理解,要尊重父母,要懂得感恩。以下是网友在帖子中列出不要对父母说的9句话:1.好了好了,我知道,真嗦;2.有事吗,没事我挂了(父母打电话,也许只想说说话,我们能否理解他们的用意,不要匆忙挂了电话);3.说了你也不懂,别问了;4.跟你说多少次不要你做,做又做不好(一些父母已经力不能及的事,我们因为关心而制止,但这样让他们觉得自己很无用);  相似文献   

14.
语丝     
马存行 《党建文汇》2014,(12):60-60
◎别把孩子跟洗澡水一起倒掉。 ◎爱就像一个婴儿,需要温柔对待。 ◎一个父亲能抚养七个孩子,但七个孩子却养不了一个父亲。  相似文献   

15.
服务快车     
依我看,你现在是不是感到压力太大了,脑子里的那根弦一直紧绷着,一会儿是工作,一会儿是家庭,这件事、那件事总是想个不停,整天心神不定。如果是这样的话,我对你有如下建议。 不要无端添忧。女人常常爱为很多事情操心:自己的工作,丈夫的事业,夫妻感情,孩子的成长,父母的健康,这些事情时常占据着女人的大脑。爱操心者还会担  相似文献   

16.
著名的漫画家蔡志忠先生在一次领奖会上说过这么一段话:“我感谢我的父母,感谢他们。感谢他们没有为我做什么.感谢他们没有让我继承他们的事业。”这番惊人之语,却给所有父母颇多启示。 我们中国的父母都有为孩子牺牲自己  相似文献   

17.
姥爷和姥姥     
<正>从小时候起,就最喜欢姥爷。不是因为他经常给我买零食或玩具,而是在他身边偶尔停留的时光,总是最温暖的。80后的孩子,兄弟姐妹很多,父母的爱分给几个孩子,到了"不打腰"的孩子,关心貌似就变得无关痛痒了。所以,我常常羡慕别人家的小孩子,可以在爸爸妈妈娇嗔的埋怨中安心地享  相似文献   

18.
新一代独生子女生活条件优越,加之教育方法欠妥,父母对孩子不是溺爱就是期望值过高。致使孩子表现出性格脆弱、任性,适应性差,意志力薄弱,受不住苦累等特征。诸多问题表现在孩子身上,但根子却源于家庭教育不当。那么父母如何做个称职的父母.怎样成为优秀的父母.笔者以为至少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9.
“国军和雪梅就像我自己的孩子一样.哺育两个孩子有什么值得表彰的……”2021年11月,山东省乳山市的94岁老人陈淑明获得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当选第八届山东省道德模范,当家人告知她这个好消息时,她却认为自己做的事情很平凡,不需要表彰。  相似文献   

20.
报载:目前我国大约有1.2亿农民进城务工经商,由此产生近2000万儿童留守农村,其中44.1%的孩子不愿意和父母进城生活,担心“城里上学太费钱”,“父母没有经济条件”。可怜天下孩子心!小小年纪就能体谅父母的难处,为父母分忧,说明他们很懂事。然而,这一事实又使人心情酸楚。四成之多的留守儿童忍受着和父母离别之苦,进城的父母不仅享受不到子女绕膝之乐,而且不能尽心地呵护孩子、抚慰孩子的心灵创伤。“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虽说是一种美德,但让本应在父母面前撒娇的孩子长时间地失去家庭之乐、父母之爱,窒息孩子们稚嫩的情感,显然不利于孩子们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