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数字     
《今日上海》2011,(4):60-61
233户“世博人家”变身“上海人家” 曾为世博旅游接待做出巨大贡献的“世博人(农)家”变身为“上海人(农)家”,今年3月10日,市旅游局、妇联、农委为沪上255户家庭颁发了“上海人(农)家”铭牌,继续接待海内外游客。  相似文献   

2.
“成功、精彩、难忘”的2010上海世博盛会,终于圆满落幕。大幕虽落,但充满异国风情的备国场馆,洋溢现代气息的世博园区,绚烂夺目的高科技展示,多姿多彩的音乐舞蹈,还有世博园内众多的“小白菜”,无数为世博默默奉献的各行各业的上海人:交警、  相似文献   

3.
2010年上海世博会召开期间,预计将接待游客7000万人次。对于外国游客来说,除了参观世博园区的场馆和展品,入住“世博人家”无疑是亲近世博、体验上海人生活的独特方式。  相似文献   

4.
曹琪 《今日上海》2010,(7):24-25
184天时间,预计7000万人次的参观人流,长度跨越逾半年的世博会不仅为上海带来了近乎爆棚的人气以及由此产生的各种商机,更是给上海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接待压力。普陀区曹杨新村,曾经是上海的“第一工人新村”,首批入住居民是千余户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如今作为区内力推的世博接待点,其所创办的“做一天上海人”的活动成为世博期间民间交流的亮点。  相似文献   

5.
《今日上海》2009,(5):2-2
各类有关世博的展览,是上海筹博期间继续深入宣传世博的重要举措之一。这些展览中间,有一个展览因与众不同而给人的印象十分深刻,这个展览的名称叫“世博遗珍”。  相似文献   

6.
无论经济冷暖,旅游热度不减。 国家旅游局将2010年确定为“中国世博旅游年”,元旦这天,世博旅游年启动仪式在上海隆重举行;而此前,在美联社对西方游客发布的“2010年旅游热点指南”中,世博会举办城市中国上海已赫然在列。  相似文献   

7.
《今日上海》2010,(2):12-12
“2010中国世博旅游年”启动仪式已在上海隆重举行,接下来,国家旅游局将组织上海、浙江、江苏三省市旅游局组成大篷车队,分南北两线前往全国近二十个省市自治区的主要城市和乡镇巡回宣传推广世博旅游。而两年多来,长三角已遴选出了96个“世博主题体验之旅”示范点,  相似文献   

8.
《上海支部生活》2010,(5):15-15
举办一届成功、精彩、难忘的世博会,不仅承载了千千万万上海人的梦想,全国各地也对其给予了大力支持。从构筑安保体系到提供世博配套服务,从积极开发世博旅游产品到力保世博空气质量,全国各地的支持与配合使得人们深刻体会到这是一次属于全国人民的世博盛会。  相似文献   

9.
“2010年上海世博会”这一名词意味着举世瞩目的世博盛会第一次在发展中国家——中国举办,上海承办。当全世界用“无与伦比”来形容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之后,一届“成功、精彩、难忘”的世博盛会,在上海翩然而至。  相似文献   

10.
2009年8月26日,对我而言,这是极具意义的一天。就从这天开始,我正式调至上海局世博办工作。上海局世博办全称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世博园区办事处,顾名思义,就是上海局特地成立的一支专为世博物资提供检验检疫服务的队伍。这支队伍由各分支机构的业务骨干及各方面的检验检疫专家组建而成,旨在为世博物资开辟专用绿色通道.提供“一站式”服务,全力保障世博。  相似文献   

11.
傅宁军 《两岸关系》2010,(10):69-69
每一个走进上海世博会的观众,在领到一份场馆导览图的同时,也会领到一份演出时刻表,当日新鲜出炉,内容各有不同。如火如荼的世博开展期间,中外演出精彩节目多达2万多场,可谓世博史上之最。我们采访上海世博时高兴地看到,台湾著名艺人与文艺团体并没有错失良机,而是带着参与世博的一腔热忱,用展示久经锤炼的“原汁原味”的真减打动当今城市人“精神末梢”,让观众享受视觉盛宴的同时体味城市生活的真谛。  相似文献   

12.
《上海机关动态》2010,(5):21-21
近日,上海海事法院举行“迎世博庆五四”中、英文双语演讲会,8位青年干警围绕“唱响世博的青春乐章”主题和“坚持能动司法,全力服务世博”要求,他们表示服务世博重在行动,要再接再厉,扎实工作,为上海世博会成功举办提供坚强有力的司法保障。  相似文献   

13.
邓子庆 《创造》2010,(2):111-111
近日,笔者看了一篇关于上海世博会的文章,《21世纪经济报道》的《世博这本账》。文章称,我们投资4000亿,将办一个史上最贵世博会。我不知道4000亿这个数据准确与否,也暂不想去探究“最贵”之用意何在。单单是上海世博还没开幕,就放出“有可能亏本”的暗示,让人难以接受。  相似文献   

14.
唐卉庆 《今日上海》2008,(11):32-33
“打造‘世博之旅’目的地城市”——这不仅仅是松江人一句漂亮的13号。上海华侨城、天马山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等各大项目纷纷加紧上马,泰晤士小镇国际艺术区规划亮相,轨道交通9号线站点综合开发井然有序……这一切都预示着,这个曾经“落乡”的远郊地区,将不再只是“鱼米之乡,衣被天下”,而将抓住“世博”机遇,展开一幅第三产业飞速发展的美妙图景。  相似文献   

15.
5月1日,第42届世博会在上海开幕。 作为济南本土知名民营企业家、“2009齐鲁十大新锐鲁商”的唐一林,也把目光投向了蕴含着巨大商机的世博会。“我决心以世博为契机,使健康糖的理念为更多人理解和接受。”作为世博山东馆区唯一一家入驻的民营企业圣泉集团的掌门人,长袖善舞的唐一林试图把“糖革命”的星星之火燃成燎原之势。  相似文献   

16.
铁警六人行     
上海世博安保战正酣,面对世博会180余天“大考”,面对更多的挑战,上海铁警必将全力以赴。  相似文献   

17.
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广大离退休老同志以实际行动主动对接世博、热情参与世博、真诚服务世博。3月下旬以来,老同志们采取各种力所能及的方式,积极投身平安世博建设。集中居住在商检、密三小区的老同志率先向全局离退休职工发出倡议,以“世博,我为你行动”为主题,开展“看家护院”——“整洁家园、护卫家园、管理家园”等各种志愿者活动。  相似文献   

18.
2010年上海世博会落幕已两年有余。展览那时节,天蓝、水清,一派多元文化、多种文明全球交融的美好画卷,举世赞誉。“后世博”时代开启,中国也拉开了“十二五”建设的序幕。上海世博不应只是184天“成功、精彩、难忘”的历史镜头。世博理念须传承,世博成果要推广,“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要真正落到实处。据介绍,“上海后世博研究中心”正有效地开展着这方面的工作。本期专稿栏,我们特邀两位作者对此做专题报道。  相似文献   

19.
《上海机关动态》2010,(6):15-16
在世博的前沿阵地上,市级机关系统的女公务员以“聪慧时尚、自信坚韧、创新进取”的上海女性时代精神,展示了巾帼不让须眉的风采。精彩世博、巾帼先行,她们在参与世博、服务世博、奉献世博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靳慧  乔礼 《上海人大月刊》2009,(4):15-15,18
“金融危机背景下,世博会是否会受到影响?”“世博临近,各项筹办工作进展是否顺利?”3月3日下午,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海代表团驻地京西宾馆的三楼会议室里暖意融融,气氛热烈。一场旨在倾听民声、反映民意、汇聚民智,推动上海办好2010年世博会的“全国人大代表话世博”与网友互动活动正在这里举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