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桑顶·多吉拉姆是西藏著名桑顶寺第十二世女活佛.1955年春,她参加“西藏参观团”到内地参观.在北京怀仁堂她见到了毛泽东主席.毛泽东笑着问她:“你多大年龄了?”她红着脸回答:“14岁了.”毛泽东又问:“你的寺庙在哪个地方?”“在浪子卡,羊卓地方,叫桑顶寺.”她刚说完,朱德问道:“是不是在羊卓雍湖边?” 多吉拉姆惊异了,住在北京的大领导对遥远的西藏竟是那么熟悉.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领导人还和她一起合影.佛教讲究福分.她感到莫大的幸福,觉得佛祖的授意,跟着共产党  相似文献   

2.
1947年8月的一天,李银桥被调到毛泽东身边担当卫士。见到李银桥,毛主席亲切地问:“怎么样,愿意到我这里工作吗?”银桥小声说:“不愿意。”空气顿时有些紧张。过了一会儿,主席说:“嗯,你能讲真话,这很好。我喜欢你讲真话。那么,你能不能告诉我,你为什么不愿意在我这里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喜欢释人名,常常因人、因地、因时即兴而发,娴熟自如,妙趣横生。早年,毛泽东刚认识贺子珍(原名自珍)时,曾问她的名字是谁取的。贺子珍说:“是我自己取的。”毛泽东笑道:“啊,自珍自重,自己珍重自己;这名字挺好,也挺厉害的呀!”30年代,毛泽东曾在江西宁都养病。一天,他问卫生所负责护理他的小战士:“你叫什么名字?”“钱昌鑫。”“是哪几个字?”“钱币的钱,日曰昌,三个金字的鑫。”毛泽东一听,笑了笑说:“哈,你姓钱还不够呀,还要那么多金子!小心打你的土豪啊!”平易近人的毛泽东,就是这样经常同身边的工作人员开开玩笑,调节气氛。后来…  相似文献   

4.
任你穷凶极恶狂轰滥炸 我自岿然不动但凭风浪起“哪个?”毛泽东惊醒,睁开眼坐了起来,朦朦地瞪着李银桥,好似问:“有什么情况?”阎长林不由分说地扶起毛泽东说:“主席,敌机来轰炸了,请主席赶快到那边防空洞里去。”聂荣臻赶到房里,也帮着催促毛  相似文献   

5.
一、毛泽东对纪登奎说:“现在你该到农村看看去了。” 1958年11月2日至10日,毛泽东在郑州召集部分中央领导人和大区负责人以及9个省委书记参加的工作会议(即第一次郑州会议),期间召见了纪登奎,纪登奎向毛泽东汇报了洛矿建设和投产的情况。毛泽东问:“你学习得怎么样啦?” 纪登奎说:“根据主席的指示,我基本学完了高中的文化,中等学校的课程。”毛泽东特别问道:“如  相似文献   

6.
博览之窗     
毛泽东四次 点将要陈龙 第一次是1945年8月,蒋介石请毛泽东到重庆谈判。为确保毛泽东赴渝谈判的人身安全,中央社会部部长康生和副部长李克农提出几个人请毛泽东选择,毛泽东问:“你们那里不是有个陈龙吗?”“有,就是这个同志的脾气不好。” 康生答。“听说他带兵打过仗?” 毛泽东又问。  相似文献   

7.
1953年2月,毛泽东视察安徽省安庆市后,乘“洛阳号”军舰驶往芜湖。途中,与陪同他的中共安庆地委书记傅大章等人聊天时,他突然问傅大章:“安徽有一位叫光升的老先生还在不在?在武汉革命政府时,我和他共过事。”“在啊!就在安庆。”很快,有关方面便安排毛泽东与之见面。  相似文献   

8.
《湘潮》1991,(3)
“法律是要每一个人都遵守的,你毛岸英、刘思齐也不能例外!”中央机关到达西柏坡以后,毛泽东住在西柏坡。毛岸英住在东柏坡,有一天,不知为什么,毛岸英竟赤着一双脚丫子,来到了毛泽东的院子里。毛泽东见他光着一双脚丫子,奇怪地问:“你为什么不穿鞋呢?”毛岸英对他说:“我没有鞋。”  相似文献   

9.
1958年3月,中共中央在成都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闲暇之时,毛泽东问当时的贵州省委书记周林:“你是贵州仁怀人,你说说,茅台酒是用什么神水搞的哟,那么香,那么美?”周林回答说:“主席,哪是什么神水?就是用您长征时四渡赤水的那个河里的水搞的。”赤水河发源于云南省镇雄县的芒部,流经威信、叙永、古蔺、毕节、金沙、仁怀、习水、赤水到四川合江汇入长江。据科学分析,赤水河水无色,无味,透明,爽口微甜。溶解物中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成分,而汞、铬、砷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未被检出。总硬度为9.46,PH值为7-7.8。正  相似文献   

10.
前不久,河北省委书记程维高亲任主考官,抽调省统计局等部门的人员组成考察组,分赴各县考核县委书记。程书记出考题非常别致,可以说既简单又深刻。他问一名县委书记:“国民生产总值增长4个亿,那么,你县每年的固定资产投入需要多少?”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问:“怎么打倒了那么多干部?”1972年12月,风云变幻的北京。清查林彪集团刚刚结束,纠正“文革”初期造成的冤假错案、落实干部政策的工作终于提上了议事日程。中南海毛泽东书房,一次关系着千百万人命运的重要谈话正在进行。谈话中,毛泽东听了有关汇报后拍案而起:看来贺龙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的发展史上,陈毅两次取代毛泽东出任前敌委员会书记。延安整风和“文革”期间,陈毅曾多次被迫为之作深刻检查。那么,他出任前委书记的原因何在?过程又如何呢?  相似文献   

13.
解疑释惑     
《军队党的生活》2014,(8):61-61
问:既然要求党委(支部)书记要当好“班长”,那么能不能说副书记要当好“副班长”? 答:这样理解和套用不合适。多年来,“班长”这个词已成为对党委(支部)书记的习惯性称谓。对“班长”需要有一个正确的理解。毛泽东说得很明白:“党委书记要善于当‘班长’。党的委员会有一二十个人,像军队的一个班,书记好比是‘班长’。当然,书记和委员之间的关系是少数服从多数,  相似文献   

14.
城市风景     
戴珩 《廉政瞭望》2005,(11):43-43
海南省临高县委书记吴光华利用职务便利,严重违纪违法,并与多名女性有不正当两性关系,在社会上造成恶劣影响, 近日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这位“双开书记”的色、霸、匪,在临高县广为人知。据报道,有一次,一位包工头为找吴光华“联络”承包工程请他吃饭,饭后找来一位小姐陪侍。小姐被带到房间后,吴光华突然问小姐:“你认识我吗?“当对方回答“不认识”时,吴光华大为恼火:“连我都不认识?难道你不看电视吗?”官员嫖娼是党纪国法规定要严惩的行为,从社会道德层面  相似文献   

15.
“五毒”、“三害”、“打老虎”这些名词儿,对于今天的青年已经陌生。如果将其译成今天的流行语:“偷税漏税”、“贪污受贿”、“腐败分子”,相信你一定不会陌生。建国后的“三反”、“五反”运动,是一场不流血的内部战争。毛泽东甚至问他身边的工作人员:“你有贪污吗?”周恩来的老厨师也受到嫌疑。人们说:“杀了两个人,管了几十年。”它的警示作用一直延续到今天……  相似文献   

16.
因工作联系,有幸结识流通领域的一位书记。由于此前曾获悉该系统挖出了包括法人代表在内共20多条蛀虫,涉案金额达500万元之巨的一宗经济大案,而惟有那位书记所在的单位“巍然不动”,于是笔者饶有兴味地问书记:“这么多人下水了,你为何没湿脚?”这位有着20多年党龄的老同志没端出诸如党性党纪方面的大道理,而是坦言:“因为我是农民的儿子。”  相似文献   

17.
韩先楚“胆大包天”的故事,在民间说法很多。比如说,韩先楚的胆,有鸡蛋那么大。江青说:“军队有两霸,一是许世友,二是韩先楚。”有人问许世友,在中国众多将领中,你最钦佩的是谁?许世友道:韩先楚。再问为什么,回答是:他有勇有谋。  相似文献   

18.
寓言寓理     
在一个建筑工地,有位社会学专家对正在砌墙的3个工人进行了随机调查。专家问第一个砌墙的工人:“你在干什么?”他没好气地说:“没看见吗?我不是在砌墙吗?”专家又问第二个砌墙的工人:“你在干什么?”他抬起头,笑了笑说:“我在盖一幢高楼。”  相似文献   

19.
春秋时期,晋国国君晋平公问祁黄羊:“南阳缺了县令,你看谁可以去接任呢?”祁黄羊说:“解狐可以。”晋平公一愣:“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吗?你怎么推荐他?”祁黄羊笑道:“您问的是谁适宜当县令,不是问谁是我的仇人呀。”  相似文献   

20.
一个名垂青史的渡口选在了吴堡县的川口村。战士们只知道“旅长”要过河。“什么旅长那么大气派呀?”明知道是为了保密,调皮的战士偏要去问。 举目黄土地,毛泽东无限感慨:“陕北的小米吃了十三年,实在不愿意离开呀!”大青马仿佛知道主人的心思,跃入滔滔黄河,游回西岸。毛泽东却再也没有回到这里,尽管他一再想回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