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宋元时期,泉州刺桐港成为当时世界最大的海港之一,与埃及的亚历山大港并驾齐驱。如今的泉州,与国内其他大都市相比,显得秀气有余,豪迈不足。现在,我们既然以“海丝”为名申报“世遗”,就应该重振古泉州“东方第一大港”雄风,力求改变目前泉州城市规模偏小、功能不全、布局不合理、景点零散和内涵欠缺的状况。为此,大泉州城市的建设首先要明确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2.
正闽政文[2017]101号厦门、泉州、莆田市人民政府:根据国务院《关于已开放港口口岸新建码头启用等有关问题的批复》(国函[2002]120号)要求,省口岸办会同有关口岸查验主管单位,对厦门港口岸、泉州港口岸、莆田港口岸开放范围内新增外贸作业点进行了验收。经省政府研究,同意启用泉州港口岸围头湾港区围头作业区2#泊位,厦门港口岸海沧港区20#、21#泊位,莆田港口岸秀屿港区东吴作业区9#、10#泊位。  相似文献   

3.
《天津人大》2013,(11):F0003-F0004
天津中心渔港经济区位于汉沽区营城镇高家堡村旧址,北靠津汉快速路,西临中央大道,海滨大道穿港而过。规划面积18平方公里,规划为“一港一城”,陆域“一城”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主要为产业区和居住区,海域“一港”规划面积8平方公里,分为作业港区和休闲港湾区。  相似文献   

4.
泉州古港素有“千帆竞发刺桐港,百舸争游丝绸路”之称。如今的泉州港已是全国性大型港口,是泉州经济发展的“出海口”。  相似文献   

5.
《辽宁人大》2006,(11):F0002-F0002
营口港是我国东北地区对外开埠最早的口岸,也是东北及内蒙古东部地区最近的出海港,现辖营口和鲅鱼圆两个港区。营口港区位于辽河入少海口处,历史上曾以“东方贸易良港”而著称于世。们于营口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鲅鱼圆港区于1984年正式开工建设。20年来,特别是近几年来,营口港从提速发展到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6.
品读港里     
蔡维希 《政协天地》2010,(11):59-61
东海之滨,湄洲湾畔,贤良港内,屹立着一座千年渔村。她,就是神女妈祖的诞生地——福建省历史文化名村港里。千百年来,历史老人用如椽的巨笔,挥挥洒洒,在这美丽神奇的港湾,写下灿烂的篇章,辑成“妈祖故里”这部巨构。正如“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一样,走进历史文化名村港里,贴近她的肌肤,  相似文献   

7.
《天津人大》2014,(3):F0002-F0002,1
天津海港口岸是中国北方第一大口岸,现有对外开放水域面积470平方公里,国家批准对外开放岸线长47.9公里。天津海港口岸分为一港五区。东疆港区、南疆港区、北疆港区、大沽口港区、海河港区等5个港区口岸正式对外开放。  相似文献   

8.
尤东风 《政协天地》2010,(11):31-32
中央扶持海西港口的建设,对泉州及泉州港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泉州港要借助这一历史机遇,带动泉台两地交流,除了货源的相互交流,还会带动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交流。为此,必须扎实做好几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9.
1.汉堡港 汉堡是德国最大的城市和港口,港区面积100平方公里,码头全长65公里,共有500多个泊位,大小码头63个。该港港口设备现代化,泊港作业时间短,素有“快港”美称。2004年,该港实现集装箱吞吐量700万标准箱,在世界十大集装箱港口排名中居第九名。  相似文献   

10.
泉州南音     
泉州南音,又称“南曲”、“南乐”、“南管”、“弦管”,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乐种之一。它声韵婉转传情,扣人心弦,让人回味无穷,堪称中华文化瑰宝,千百年来经久不衰,被誉为“中国音乐的活化石”。泉州南音发祥于泉州,远播台、港、澳及东南亚地区。2009年,泉州南音成功入选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怎泰。那么,为什么说泉州南音是“中国音乐的活化石”呢?它有什么特色?它又是怎样传承与发展的呢?  相似文献   

11.
书讯     
《台声》2015,(4)
<正>《万里海疆第一湾》这是一部关于福建泉州湄洲湾开发的报告文学作品,2013年报告文学协会重点扶持项目。全书分为三个部分:上部写改革;中部写发展;下部写和谐。行文结构宏大缜密,主要人物和事件都离不开湄洲湾。编织这个"中国结",作者匠心独运地用了三条线索:一是福建省能源产业的发展历程;二是湄洲湾港口建设的百年梦想;三是从项南开始的历届福建省委、省政府领导班子开发湄洲湾的决策部署。  相似文献   

12.
闫五一 《乡音》2023,(7):11-12
<正>秦皇岛因海而生、依港而兴,港口与城市发展一脉相承,全力推动港口高质量发展是港地共同的责任。建议在“融”上下功夫,在“通”上求突破,在“聚”上做文章,全面建设国际知名旅游港和现代综合贸易港。在“融”上下功夫,高标准建设国际知名旅游港。立足秦皇岛国际一流旅游城市定位,坚定推进秦皇岛港西港区成为港航旅游经济综合体。建议加快推动《秦皇岛港总体规划》报批进程。深化港城对接合作,优化支持秦皇岛港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3.
万顷波涛拥抱着湄洲湾肖厝港。她以水深、港阔、避风、不冻、不淤而被誉为“中国不多、世界少有”的良港。伴随着潮起潮落、斗转星移,多少代人盼望将她开发,用于富国裕民。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还把对这里的开发,列入《建国方略》之中。  相似文献   

14.
泉州,在宋元时就有“东方第一大港”之美誉。长期的货物吞吐、文化交流成就了这座城市的包容与广博。当记者走进泉州,见到鲤城区委常委、统战部长上官春安时,迎面而来的是浓浓的人情味,眼前的这位部长谈吐之间透着谦逊、平和、儒雅。  相似文献   

15.
位于福建省东南部的安海镇,隶属于晋江市,与金门一水相隔,六公里多长的海岸线提供了良好的出海口。安海又是漳州、泉州以至闽、粤两省之间的陆上交通咽喉,发展海上贸易具有优越的陆上运输便利。正是由于这些地缘条件,安海在历史上曾一度成为泉州港的重要支港和厦门与泉州之间的重要中转港。新中国成立以后,海峡两岸政治、军事紧张对峙,安海作为“福建前线”的一部分,对外通商活动受到严重影响。曾经盛极一时的对外贸易在安海逐渐衰落,安海成为“死港”。八十年代初,由于两岸对峙局势的缓和,  相似文献   

16.
双周观察     
《今日浙江》2012,(16):6-6
日前从舟山市有关方面获悉,国务院最近批复舟山港口岸5个港区扩大开放,新增开放面积109平方公里。据悉,此次获批创造了近年来全国海港口岸一次性得到批复区域最广、项目最多的纪录。根据国务院批复,此次舟山港口岸扩大开放的港区共有5个,包括高亭、定海、老塘山、沈家门和泗礁港区。  相似文献   

17.
泉商印迹     
蓝蓝泉州湾,青青戴云山,开拓进取,不惜自强,这里的人民重新描绘着好山川……一首《蓝蓝泉州湾》,唱出了泉州人的心声。都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泉州南临台湾海峡,靠山面海,山地、丘陵居多,堪称“八山一水一分田”。然而,在这个当选中国首个“东亚文化之都”的泉州,爱拼敢赢的泉州人,却在改革开放大潮中迅速脱颖而出,创造了经济总量连续15年居福建首位的奇迹。泉州人将“泉州制造”带出国门,全球每5个人所穿的运动鞋中就有一双产自泉州,每百件夹克中就有12件来自泉籍商人,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泉商!  相似文献   

18.
李宇思 《福建通讯》2001,(10):12-13
在泉州湾与湄洲湾之间有一个突出半岛——惠安县崇武镇。这里过去由于地处海防前线,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极少,半岛上的居民长期过着“住房似碉堡、地瓜当粮草”的贫困生活。1978年全镇社会总产值只有1616万元、人均净收入仅85.57元。改革开放前的贫穷也带来落后、愚昧。当地包办婚姻和早婚陋习根深蒂固,有些女孩竟然轻生结伙自杀……  相似文献   

19.
曾阅 《福建乡土》2007,(2):12-16
学者对宋元泉州港“风樯鳞集”,“海上丝绸之路”繁荣景象赞叹有加,而对泉州陆路交通发达情况,未见著文。其实,海陆交通相辅相成的格局,才是泉州世界贸易市场崛起、昌盛的真实原貌。唐、宋、元、明、清,无数官宦、步哨、兵马、挑夫、商人、流客、囚徒……踏遍闽粤古道,驿站酒香,馆舍马饩,组成一支永远飘散不断的雄浑历史乐章。  相似文献   

20.
在福建省漫长的海岸线上,湄洲湾是一个自然条件优越的港湾,它距台北市72海里,是航海保护女神--妈祖的故乡,也是1912年中国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设想兴建东方大港的港址之一。湄洲湾的闻名于世与弘扬妈祖文化密切相关,这是妈祖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林文豪的见解。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