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事     
《今日海南》2012,(5):6-7
·焦点·部分事业单位将建立职业年金制度2012年4月1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由新华社受权公布。这是一份被称为关于事业单位改革的顶层设计文件,文件给出了事业单位改革的时间表:从2011年起至2015年,完成事业单位分类,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事业单位的改革基本完成,从事公益服务事业单位在人事管理、收入分配、社会保险、财税政策和机构编制等方面改革取  相似文献   

2.
我省的事业单位改革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对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探索进行得比较早。根据中央关于事业单位改革的有关精神,2001年,我省在深入调研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出台了《关于深化事业单位改革的意见》,确定了分类分级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原则,并进行了有效的探索和实践。深化事业单位改革,最基础的工作是要对事业单位进行合理的分类,这一点,从中央到地方,包括学术界都已达成共识。  相似文献   

3.
政策法规     
《时事报告》2012,(5):6
事业单位改革分类推进4月1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全文发布。按照社会功能将现有事业单位划分为承担行政职能、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和从事公益服务三个类别。对承担  相似文献   

4.
国办发[2011]37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中发[2011]5号)精神,切实做好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工作,经国务院同意,现将《关于事业单位分类的意见》等9个配套文件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相似文献   

5.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渝办发[2012]287号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中发(2011[5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配套文件的通知》(国办发《2011[37号)和《中共重庆市委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实施意见》(渝委发《2012]6号)精神,经市政府同意,现就加强和完善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提出如下意见。  相似文献   

6.
《浙江人事》2008,(3):32-33
事业单位分类工作是2007年我省事业单位改革的一项重点工作。在具体实施中,如何把握事业单位分类工作的难点,提高分类工作的质量,我们结合温州市事业单位分类工作的实践,谈几点粗浅的体会。  相似文献   

7.
王成东  刘刚 《前沿》2011,(22):121-123
改善事业单位的绩效,对于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适应中国经济发展目标,落实"以人为本"的发展观,都具有非常关键的意义。长期以来,我国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一些事业单位功能定位不清,政事不分、事企不分;有些事业单位对部门利益和个人利益的追求,偏离了公共服务这个公共机构的基本价值取向。因此,中国需要进行全面的、协调的事业单位改革。分类改革是全面实施事业单位改革的首要任务,而将主要从事生产经营的事业单位企业化,则是分类改革遇到的难点之一。  相似文献   

8.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最近正式公开发布,引起社会各界极大反响。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是继农村改革、国有企业改革和政府机构改革之后的又一项重大改革,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任务十分艰巨。积极稳妥推进这项改革,需要准确把握中央精神,深刻理解改革目的,不断凝聚各方共识。  相似文献   

9.
《中国机关后勤》2014,(5):26-27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将现有事业单位按照社会功能划分为承担行政职能、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和从事公益服务三个类别,并确定了三类事业单位的改革方向,即: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逐步将行政职能划归行政机构,或转为行政机构;公益服务类事业单位继续保留在事业单位序列;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要逐步转为企业或撤销.在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大背景下,如何确定不同的资产管理目标,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对于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有关要求、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浙江人事》2006,(1):34-35
杭州市事业单位改革起步于1998年,根据国家和省关于事业单位改革有关精神,主要开展了机构改革、人事制度改革和转企改制工作。2003年,杭州市下发了《关于市属事业单位实施分类管理的意见》,根据市属事业单位承担的职能和服务内容不同。对事业单位进行了初步分类,目前,533家市属事业单位中,有监督管理类90家,公益类243家。社会中介类24家,生产经营和后勤服务类70家。还有106家单位正在分类过程之中。经过近5年的改革,杭州市市属事业单位从2000年的706家减少到2004年底的533家,共减少事业单位173家;职工从2000年的40206人减少到2004年底的33048人。共减少7158人。  相似文献   

11.
2009年1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正式下发《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方案》后,试点省市山西、上海、浙江、广东和重庆均按照国务院有关要求起草了实施方案,但受多因素限制,目前各试点省市进展缓慢。综合来看,原因主要有以下三条:一是事业单位的分类改革没完成。按照规定,此次改革只适用于分类改革后的公益类  相似文献   

12.
1.资料显示,我国有126万个事业单位,共计3000多万正式职工,其中教育、卫生和农技服务从业人员三项相加,占总人数的3/4,教育系统人员即达到一半左右。2012年4月16日,这一关乎几千万人利益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一出台,马上引发多方关注。  相似文献   

13.
《浙江人事》2008,(5):30-31
2007年,衢州市把贯彻《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条例》、《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机构编制管理严格控制机构编制的通知》精神和开展事业单位分类有机结合,进行了市属事业单位机构编制整合规范和分类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14.
年前,杭州市出台了《关于清理规范市属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的通知》.以进一步加强事业单位机构编制规范化管理.为下一步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做好前期准备。此次清理规范工作.将围绕两个重点展开。  相似文献   

15.
正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是指提供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以依法独立运作、自我管理和承担职责,实现事业单位宗旨和职责为目标,各利益相关方共同参与治理的组织架构与运行机制等相关制度安排。2011年以来,中共中央、国务院和安徽省政府先后下发《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及其配套文件《安徽省建立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的试点意见》,要求统筹谋划,扎实推进法人治理结构试点工作。近年来,马鞍山市根据国家和省关于建立事  相似文献   

16.
蒋琼 《人民论坛》2011,(11):168-169
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正在进行试点,但效果却并不令人满意。事业单位的分类改革是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前提,如何对事业单位进行科学的分类,各地已经进行了有益的尝试。未来的改革模式,应该是把事业单位分为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和生产者,让提供者回归政府,让生产者回归非营利部门或企业,其养老保险自然就明确了。  相似文献   

17.
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正在进行试点,但效果却并不令人满意。事业单位的分类改革是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前提,如何对事业单位进行科学的分类,各地已经进行了有益的尝试。未来的改革模式,应该是把事业单位分为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和生产者,让提供者回归政府,让生产者回归非营利部门或企业,其养老保险自然就明确了。  相似文献   

18.
内蒙古作为西部经济欠发达的民族地区,其事业单位分类改革面临更多复杂的矛盾和问题。本文以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和包头市为例,比较系统和深入地分析和总结了内蒙古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中面临的深层次问题及其启示。本文的主要观点是,在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的新形势下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必须有新的视野和新的思考,尤其要在根本思考的基础上进行总体设计和全面推进。  相似文献   

19.
各州、市、县人民政府,各地区行政公署,省直各委、办、厅、局: 这次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国务院下发了国发[1993]79号文件《关于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制度改革问题的通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国办发[1993]85号文件《关于印发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三个实施办法的通知》。根据上述两个文件规定,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我省贯彻执行国务院《机关工作人员工资制度改革方案》、《机关工作人员工资制度改革实施办法》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制度改革方案》、《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制度改革实施办法》的两个实施意见,已报经国家人事部批准,请与上述两个文件一并贯彻执行。  相似文献   

20.
近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标志着长期以来我国事业单位社会保障方面的改革开始启动。这也是继2014年国务院实施《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以来,我国事业单位系列改革的又一重大举措和进展。回顾我国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发展进程,早在1992年,原人事部印发《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有关问题的通知》,重申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逐步改变养老金实行现收现付、全部由国家包下来的做法;2001年,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布《关于职工在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之间流动时社会保险关系处理意见的通知》,其中对职工在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之间流动时转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