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裴毅然 《党史文苑》2014,(10):55-56
1949年解放军进城,全国青年学生唱起《延安颂》,延安在全国青年心目中既神秘又圣洁.令他们无限向往。1949年以后,“延安出身”成为新社会的“入门券”.“延安一代”成为新中国知识界的主导群体。  相似文献   

2.
抗战爆发后,延安成为全国千百万先进青年一心向往的革命圣地。为了培养青年工作干部,1940年,党中央在延安原安吴青年训练班的基础上,创办了泽东青年干部学校,校长陈云,副校长冯文彬,校址设在延安青年路。1940年5月3日,该校在中央大礼堂举行开学典  相似文献   

3.
五四",是青年的"五四"。我们不仅仰慕"五四"青年,更要做弘扬"五四"精神的当代青年。"五四"永远是青年的"五四"。因为五四运动是由北京大学的爱国青年率先发起进而推向全国的民族救亡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和中国青年运动的伟大开端。毛泽东同志说:"在中国的民主革命中,知识分子是首先觉悟的成分。"五四时期英勇地出现于运动前面的则有数十万学生。"青年学生作为这场运动的发起者、组织者和先锋队,最大程度地实现和发挥了他们的价值。五四运动必将以其青年性的特征永远地彪炳史册。1935年中国青年联合会在延安成立的时候,提出把…  相似文献   

4.
《党课》2008,(9):17-18
1940年,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回国考察延安,一踏上延安的土地就立即感到民主气息如春风拂面。他深深为共产党人所开辟的一代民主新风所打动,并预言“假如更多的人像他们那样刻苦耐劳、埋头苦干,我们中国一定可以成为世界第一强国。”  相似文献   

5.
延安,中国革命的圣地。1935年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中共中央以延安为革命大本营.在陕北这片黄土地上,开辟了一个新世界,孕育出新中国的雏型。延安以其“模范的抗战堡垒”的独特魅力,成为全国最进步的地方,为大后方青年所向往。同时,延安也因其不同于大后方的新姿,为世界瞩目,成为外国新闻界采访的热点地区,斯诺、史沫特莱、贝特兰、斯特朗、爱泼斯坦、斯坦因、福尔曼……,先后踏上这块贫瘠的土地。在对延安进行实地采访后,他们共同的感受是:“到中国不到延安看不到新中国。”叩开延安的大门,斯诺采访到他“一生中在亚洲所…  相似文献   

6.
我作为四川青年的代表,1938年11月从成都经西安八路军办事处转赴延安,月底参加了由中共中央青委领导的全国性会议——西北青年救国会第二次代表大会。会场设在延安北郊一所用大木架搭成的临时礼堂里,代表们(抗日根据地和大后方派来的数百名代表)住在附近连绵数里的小平房和山间窑洞中。 当时延安是热血抗日青年最集中、最自由、最活跃的地方,是全国青年仰望的民主圣地。在简朴而艰苦的衣、食、住、行条件下,他们为民族和人民而学习、工作,也享受着同志间的爱和高尚质朴  相似文献   

7.
延安,这个中国革命的圣地,在烽火连天的 8年全民族抗战中,像一块巨大的磁石,强烈吸引着全国各地的青年。他们历尽艰险,奔赴圣地,毅然为民族解放贡献自己的热血和青春。正如毛泽东所说的:“全国各地,远至海外的华侨中间,大批的革命青年都来延安求学。”地处湖南抗日前线的湘北岳阳地区,先后也有大批青年分 5批奔赴延安抗日圣地,学习杀敌本领。而尤以华容“东山中学”的赴延救亡旅行团行程悲壮、感人至深。   东山中学是早期中共党员朱婴奉董必武的指示于 1938年 3月在华容创办的一所培育抗日人才的学校。   朱婴 (1894── …  相似文献   

8.
《共产党人》2013,(9):66-69
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一代代中国人不懈奋战,需要一代代青年接续奋斗。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宁夏广大青年朝气蓬勃,茁壮成长,各条战线的青年典型层出不穷,他们以当代宁夏青年热爱家乡、报效祖国的爱国情怀,立足岗位、崇尚科学的创新精神,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不畏艰难、自强不息的坚韧品格,恪尽职守、夙夜在公的实干作风,把"我的梦"融入"中国梦"之中,敢于追梦,努力圆梦,让青春在建设和谐富裕新宁夏、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焕发出绚丽的光彩。  相似文献   

9.
红色,象征光明,凝聚力量,引领未来。瑞金、井冈山、遵义、延安、西柏坡……无一例外地因为"红色"而典藏了历史,穿越了时空,成为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心中永久的向往和神圣的殿堂。  相似文献   

10.
抗日战争时期,延安成为一块红色的圣地,吸引着一批又一批热血青年趋奔前往,以实践报效祖国的志愿。在这些青年中,有不少是学有专长的科技人员。他们到了延安后,积极发挥自己的  相似文献   

11.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党从创建时期起就高度重视青年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寄语上海青年党员"心有所信,方能行远"。中国的未来迫切需要"强国一代",上海的未来更需要"奋进一代"。在建党百年之际,上海要在"凝聚青年跟党走"方面创新探索、走在前列,使团结好凝聚好引领好青年成为上海各级党组织最出色的工作。  相似文献   

12.
位于西安城内七贤庄的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简称"八办")纪念馆,是我党1936年至1946年间设立在国民党管辖区的"秘密交通站",是连接延安与海内外的重要枢纽和桥梁。抗日战争时期,成千上万的青年从祖国各地和海外辗转来到作为延安南大门的"八办"又通过这座红色桥梁奔赴延安。如果说延安是培育国中革命人才的摇篮,那么"八办"就是指引人们投身革命的指路明灯。八百里山路奔延安走进纪念馆,首先看到两张照片和一份奔赴延安的爱国青年名单。一张照片上,在一条蜿蜒崎岖的山路上,几位青年在艰难跋涉;另一张照片是原全国人大  相似文献   

13.
张彦甫 《党史博采》2011,(7):52-52,58
党的七届一中全会选出的"五大书记"在历史上留下了辉煌的篇章,他们的丰功伟绩和精神面貌让人敬仰,教育了一代又一代干部和群众,成为我们党宝贵的精神财富。近日,笔者在延安枣园参观时,见到了一组反映五大书记精神风貌的雕塑。  相似文献   

14.
正抗战时期,奔赴延安的青年是一道独特风景线。诗人何其芳描述道:"延安的城门成天开着,成天有从各个方向走过来的青年,背着行李,燃烧着希望,走进这城门。学习,歌唱,过着紧张的快活的日子。"延安,像一块巨大的磁石,把许多追求进步、有理想有抱负的青年吸引来了。据任弼时1943年12月在中共中央书记处工作会议上的  相似文献   

15.
抗战时期,党中央总书记张闻天兼任中央宣传部长和马列学院院长.当时,延安已经成为全国抗日力量的中心,大批革命青年投奔到延安,给边区增加了大量的新鲜血液,同时也带来各种复杂的思想影响.张闻天请刘少奇给马列学院的学员  相似文献   

16.
随着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和国共第二次合作的正式形成,延安成为全国各地进步青年向往的革命圣地。1937年到1938年,韶山毛家子弟怀抱报国的赤诚和对毛泽东的敬仰,也分数批前往延安投身革命。第一批到达的有毛远耀、毛远翥、毛泽全、毛泽青等,第二批有毛远志、毛慎仪等,第三批有毛泽普、毛华初等,共10余人。  毛泽东听说家乡来了不少有志青年,感到十分高兴,他在一次聚会上风趣地说:“你们都来了,都是毛家人,那我来当这个族长吧。”鉴于特殊的地缘和亲缘关系,毛泽东为了勉励他们艰苦奋斗,锻炼成才,又严肃地告诫:“你们来了,我…  相似文献   

17.
初到延安1938年10月,我从"孤岛"上海千里迢迢来到革命圣地延安。我们这些来自天南地北的抗日青年跨进了大门口挂着"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横匾的大门,门两侧写着"团结、紧张、严肃、活泼"八个大字的校训。  相似文献   

18.
抗战时期中国出现了青年知识分子群体奔赴延安的潮流,他们到延安追求救国救民的真理,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为抗日战争取得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而陕甘宁边区建设及其取得的显著成效,有力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在政权和社会建设方面同样有能力有办法,这是吸引很多青年知识分子去延安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战士女作家     
夕阳辉耀看山头的塔影,月色映照着河边的流萤;春风吹遍了坦平的原野,群山结成了坚固的围屏。啊!延安你这庄严雄伟的古城到处传遍了抗战的歌声……当年,这首情感真挚、大气磅礴的《延安颂》,唱出了一代青年革命者的心声,得到毛泽东主  相似文献   

20.
<正>抗战爆发后,在中山军民同仇敌忾,投身轰轰烈烈的抗日救国运动之际,有一批中山籍青年带着共同的理想信念,从全国各地奔赴革命圣地延安。他们当中,或受党组织委派而去,或受进步思想和抗日洪流鼓舞自行前去;有的最终到达了目的地,有的则由于战局变化等各种原因最终没有到延安,而是在半途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