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几年来,济阳县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指导下,围绕强县、富民、发展、稳定的总体目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环境创新为先导,以外引内联为重点,积极抢抓机遇,全县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持续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2000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0.6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完成2.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518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3亿元,与1995年相比,分别年均递增14.4%、38.6%、10%和18.6%。一、优化结构,发展高效农业。济阳素有“农业大县”之称,耕地面积100万亩,农业…  相似文献   

2.
《求是》2000,(24)
改革开放以来,惠东县社会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1979年,惠东开始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当年就获得了粮食丰收。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由于坚持用好、用足、用活政策,全县的乡镇企业、三资企业蓬勃发展,由此推动惠东步入了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快车道。据统计,改革开放以来20年,惠东累计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23.10亿元,其中1998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51.9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426元,职工人均年工资收入6445元。1999年,惠东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79亿元,全县职工人均年工资收入733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560元。 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惠东所取得的建设成就,惠东人得出一个基本的结论:“致富思源”,“源”于邓小平理论的指导,“源”于党的  相似文献   

3.
《当代党员》2011,(12):F0002-F0002
近年来,垫江县紧紧围绕建设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示范县和坚持走好民生导向发展之路,抢抓机遇,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2010年,全县实现GDPI13.9亿元,同比增长16%;地方财政收入15.3亿元,同比增长104.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15821元和5662元,同比增长11.5%、18.8%。  相似文献   

4.
厦门经济特区在建设实践中,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认真贯彻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各项战略部署,大胆探索,开拓进取,努力处理好经济、社会、人口、资源和环境之间的关系,逐步走上了可持续发展之路。1997年,厦门的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70.3亿元,比1980年增长20.16倍,特别是“八五”计划以来,GDP年均增幅达25%左右,居全国大中城市的前列;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84万元,亦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与此同时,厦门的环境、资源得到很好的保护,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互助县结合本县实际,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揽全局,科学安排,求真务实,真抓实干,有力地推动了全县经济社会的发展。固定资产投资逐年加大,基础设施日益完善,生态环境显著改善,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设迈出新步伐。2003年,全县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4.61亿元,地方财政收入为4959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5841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727元。  相似文献   

6.
厦门市原是海防前线,改革开放以来由对敌斗争第一线变成改革开放第一线,尤其是自1981年10月被国家确定为经济特区以来,对外贸易迅速发展,从封闭的小旧城发展为初具规模的现代风景城市,国内生产总值2001年为556.4亿元,人均国民生产总值4.21万元;工业总产值881.5亿元,财政收入为110.5亿元。经济综合实力跃居全国十佳行列,精神文明建设起到排头兵作用,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贵德县委、县政府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在大力发展县域经济的同时,狠抓精神文明建设,使两个文明建设取得了可喜成绩。2002年,全县国民生产总值3.04亿元,农牧民人均  相似文献   

8.
望城是雷锋的故乡。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把学雷锋的政治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我们坚持以雷锋精神育人.用科学发展观兴县,把弘扬雷锋新的时代精神,构建和谐望城作为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来实施。2005年全县实现GDP93亿元.人均GDP达13200元,财政收入7.7亿元,人均财政收入1110元,综合排名跻身全省三强县,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京山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不断深化对县情的认识.深化对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和发展机遇的认识.积极探索“两型社会”建设之路.放大生态资源优势.唱响生态旋律.初步创建出了一条符合京山县情、具有京山特色的生态型经济发展模式.促进了县域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2008年.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05.1亿元.可比增长17.5%;实现地方财政收入5.1亿元,增长23%;全社会阎定资产投资48.22亿元,增长51.3%;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9589元.增长19%;农民人均纯收入5362元.增长15.3%;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6%,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同比分别下降5.4%和2%。  相似文献   

10.
蒋又一 《当代党员》2007,(10):72-75
开县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县委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带领全县党员和干部群众一手抓移民扶贫攻坚,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全县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提前一年实现了“十五”计划。2006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5.13亿元,比2002年增长62.2%;完成地方财政收入3.02亿元,比2002年同口径增长1.7倍。  相似文献   

11.
牛学有 《奋斗》2006,(9):38-38
近年来,抚远县委在加快构建“和谐抚远”进程中,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努力提高执政能力,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2005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实现6.02亿元,同比增长41.5%。自2001年以来,在佳木斯市目标责任制管理考评工作中,连续5年被评为“一类单位”,是全市唯一一个连续5年获此荣誉的县份。  相似文献   

12.
《当代党员》2008,(5):74-75
改革开放30年,从传统到现代,从封闭到开放,璧山大地日新月异,万象更新。 璧山的国内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8360万元增加到2007年的90.5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156元增加到17583元;辖区内财政总收入从864万元增加到14.83亿元;工业总产值从4443万元增加到200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22元增加到4602元……。璧山,在跨越式地发展着。  相似文献   

13.
2003年以来,宁阳县委、县政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以及省委工作会议精神,解放思想,干事创业,继往开来,跨越发展,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新的成就。2003年,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57亿元,同比增长16.8%,其中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完成14.03亿元、24.06亿元和18.89亿元,分别增长7.6%、20.5%和15.8%;实现地方财政收入2.39亿元,同比增长20%,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7.6亿元,同比增长49%;在岗职工平均工资达到7702元,增长8.6%;农民人均纯收入3176元,增长6%。  相似文献   

14.
金育辉 《新长征》2006,(2):16-17
“十五”期间,扶余县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坚持“工业立县”战略不动摇,以大投入上大项目,带动经济社会大发展。2005年,全县GDP完成58亿元,年均增长11.7%;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实现7572元,年均增长12.1%;全口径财政收入剔除农业税首次突破亿元大关,实现1.02亿元,年均增长10.9%;地方财政收入实现7915万元,年均增长9.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实现11.5亿元,年均增长29.3%;  相似文献   

15.
惟旗誓夺,有先必争。自2001年以来,临邑县连续四年在德州市七项经济指标综合考评中夺得第一名,实现了“四连冠”。2004年提出了“争创全省经济30强县”的奋斗目标,经过拼搏努力,当年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74.2亿元,财政总收入4.4 亿元,地方财政收入3.0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537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5.8%、24.9%、 40.1%和12.3%。  相似文献   

16.
一丁 《党建文汇》2001,(9):35-35
衡量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首先要看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据世界银行统计,1999年,美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为87088.7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30600美元;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为9912:03亿美元,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780美元。据美国商务部统计,2000年美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9万亿美元;  相似文献   

17.
聂耕寰 《奋斗》2006,(12):14-15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撑点,是承上启下的关键区域。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切入点。是推进全面小康建设的重要任务。近年来。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从肇东实际出发。紧紧抓住新一轮加快发展机遇,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推动市域经济跨越攀升。2005年,肇东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5.6亿元、财政收入6+07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2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801元,分别增长16.2%、10.3%、9.1%和6.9%,  相似文献   

18.
《共产党人》2007,(24):25-26,32
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宁县立足县情,把民营经济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突破口,走出了一条以民营经济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的道路。2006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7.3亿元,与2001年相比增长96%;实现地方财政收入1.3亿元,与2001年相比增长86.6%;农民人均纯收入3570元,与2001年相比增长31.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800元,与2001年相比增长56%。2006年,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13.9亿元,比2001年增加了2.01倍,占全县地区生产总值的51.6%;实现利税7708万元,比2001年增长11.7倍,民营经济对地方财政的贡献率达74.5%。民营经济成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力军。  相似文献   

19.
内蒙古和林格尔,曾是个出了名的穷县。直到1997年底,全县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等几项主要经济指标均居呼市九个旗县区倒数第一位。而从1999年以来,和林县通过兴建盛乐经济园区,扩大招商引资,实施开放带动战略,实现了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全县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分别从1998年底的4.7亿元和2645万元猛增至2002年底的17.8亿元和1.56亿元,分别增长278.7%和489.8%。  相似文献   

20.
《共产党人》2009,(23):60-61
板桥乡总面积30.68平方公里,总人口30109人,下辖11个行政村、78个村民小组,15个党支部。2009年,乡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工作全局,以城乡一体化建设为主线,以招商引资、争取项目资金为突破口,加快推进城市化、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建设进程,不断推进全乡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全乡社会总产值13.5亿元,增长12%;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316元,人均增加495元;新增固定资产投资1.8亿元。先后荣获吴忠市“文明单位”、“五好乡镇党委”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