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罗永东 《当代广西》2010,(10):47-47
<正>近年来,荔浦县紧紧围绕"打造广西经济大县、一流县城,建设广西综合实力强县"的奋斗目标,克服自然条件、资源等缺陷,全面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实现了工业经济快速发展。2009年,全县工业总产值完成69.8亿元,同比增长16.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46.53亿元,同比  相似文献   

2.
<正>都昌县围绕"建设鄱阳湖区生态经济强县和打造滨湖亲水生态田园中等城市"的工作目标,坚定不移地以项目带动推进强工兴城、统筹发展,县域经济呈现赶超发展的良好态势。今年以来,面对"宏观经济困难、微观运行艰难"的复杂形势,该县坚定不移强工兴城,着力攻招商、抓项目、扩固投,县域经济继续保持稳健增长态势。今年上半年,全县完成生产总值26.17亿元,增长10.2%;实现农民现金收入2001元,增长12.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5亿元,增长10.5%。1~8月,完成财政收入6.8亿元,增长23.4%;完成固投33.3亿,增长24.1%。完成工业主营业务收入79.7亿元,增长19.81%;工业增加值18.5亿元,增长15%;利税总额6.15亿元,增长16%:实现工业  相似文献   

3.
<正>去年以来,面对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冲击,我县紧紧围绕"四保"中心任务,多措并举、迎难而上,努力化危为机,工业经济实现逆势上扬,促进了经济平稳较快增长。2009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销售收入、利税增幅均在20%以上;完成工业投入66.3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63.2%,增长50.1%;工业用电量增幅达到20%。  相似文献   

4.
金宗志  黎江 《当代广西》2013,(23):14-15
今年,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形势下,南宁市工业经济仍持续、健康、较快发展,1-9月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1743.68亿元,同比增长22.9%。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2.6%,工业经济已成为经济增长的首要支撑。过去,南宁市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只有20%多,工业成绩单一直拿不出手。如何补足"短板"——"南宁市经济发展的关键在工业、潜力在工业、希望在工业。"自治区党委常委、南宁市委书记余远辉提出,要以"蚂蟥精神"抓招商、抓工业,全面提升现代工业总量和  相似文献   

5.
<正>今年是进入新世纪以来经济发展最艰难的一年,环江县党委、政府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按照"五大工程提升年""全市工业园区建设突围年"活动以及抓好"高果游园"、推动创新发展的要求,强力推进特色产业园区建设,有效推进了"工业富县"战略的实施。2015年上半年,"河池·环江工业园区"完成征地316亩,完成工业总产值7.06亿元,工业增加值1.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4%和5.6%;林产加工、茧丝绸加工、食品加工、建材等四大特色主导产业实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们牢固树立抓住了工业化就是抓住了经济工作的"牛鼻子"的思想,在全市进行了"大办工业、办大工业"的总动员,加大了对工业经济的领导、扶持力度,使工业经济的运行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去年,我市全部工业完成增加值23.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  相似文献   

7.
<正>本刊讯为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我市紧紧围绕推进工业经济提质升级的发展目标,积极创新企业服务理念,完善服务企业机制,改进服务企业方式,加快推进全市工业经济平稳健康发展。1-8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实现增加值549亿元,同比增长9.7%。研究编制"十三五"发展规划,在吃透现状、预测趋势、找准问题的基础上,编制完成好《南阳市"十三五"工业转型升级规划》和《南阳市"十三五"信息化发展规划》,真正发挥规划的引领作用。强化运行监测调度,通过强化目标控制、建立企业问题台账、健全运行例会制度、做好经济发展调研、搭建政企  相似文献   

8.
地区传真     
<正>2016年南宁工业发展稳中提质2016年12月27日,南宁市工信委发布消息称,2016年1-11月,全市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139.11亿元,同比增长10.1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913.81亿元,同比增长5.5%;工业投资838.43亿元,同比增长3.3%;技术改造投资677.17亿元,同比增长16.5%。2016年,南宁市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巨大的严峻形势,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围绕做好"园区建设、产业发展、企  相似文献   

9.
《今日浙江》2014,(16):66-67
正稠江街道地处义乌市区西南,人文荟萃,风景秀美,地理位置优越。2013年以来,街道紧紧围绕义乌市委提出的"五提升、三突破、五转型"决策部署,以加强工业经济、"三改一拆"、"五水共治"、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为重点,努力争创"实力型镇街"。2013年完成地方财政收入5.44亿元,同比增长31.6%;工业总产值239.1亿元,同比增长8%;工业销售产值228.4亿元。抓工业重根基稠江街道以"保总量优结构、夯基础利长远、惠民生促和谐"为思路,狠抓有效投入,全年落实各类投  相似文献   

10.
<正>一组数字见证了北海市海城区30年来发展的生动实践:2013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25.78亿元,占全市总量40.9%,是1985年的815倍,总量跃入广西县区前十名;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558.8亿元,占全市总量43%。2014年,预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60亿元,同比增长16%;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761.3亿元,同比增长35.8%,预计两项指标总量及增速均排北海第一。北海经济呈现"速度快、质量好、结构优、后劲足"的鲜明特点在海城区得到了充分体现。  相似文献   

11.
许克振 《政策》2013,(2):10-17
<正>工业经济是实体经济的主体,发展不够、大而不强是湖北工业发展的最大实际。加快推动工业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实现我省由工业大省向工业强省跨越,是落实经济工作"竞进提质"总要求、建设"五个湖北"总任务、加快构建战略支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和政治责任。  相似文献   

12.
欧阳万坤 《政策》2011,(7):56-59
省委九届九次全会、省委工作会议暨全省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把跨越式发展写在湖北"十二五"发展的旗帜上,极大地激发了全省上下思跨越、谋跨越、推进跨越的激情。回顾"十一五",湖北"工业兴省"战略取得了巨大成就,为"十二五"调整升级和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2010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6136.5亿元,是2005年的3倍;经济效益综合指数由2005年的166.1点提高到2010年11月份的272.8点;工业内部轻重工业结构由27∶73调  相似文献   

13.
地区传真     
正柳州上半年企业技改投资排名全区第一今年1月至6月,柳州市累计完成企业技术改造投资485.86亿元,同比增长12.6%,投资完成数排名全区第一;完成工业投资439.25亿元,同比增长7.4%。在工业经济面对下行压力的情况下,全市工业经济转型升级步伐加快,总体呈现发展平稳、稳中提  相似文献   

14.
《政策瞭望》2012,(7):59-59
为巩固工业在实体经济中的支柱地位,山东深入实施"双轮驱动"战略,一手抓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一手抓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发展。工业调整振兴三年规划目标已基本完成,力促山东工业实体  相似文献   

15.
李忠 《政策》2011,(7):63-65
近年来,武汉市蔡甸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实施"工业强区"战略,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工业倍增"计划和"千亿产业、百亿企业"计划,以优势资源和优势产业为依托,以扩大投资、调优结构、加快企业发展为重点,不断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壮大优势产业集群,实现了全区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2010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264.9亿元,增长31.8%;完成工业增加值85.5亿元,增长29.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54%,比上年提高4.8个百分点。全区工业企业发展到2015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181家,增长19.1%。  相似文献   

16.
<正>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1—10月份,全市主要经济指标均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经济总体向好态势逐步趋稳。工业经济整体向好。1-10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1031.8亿元,同比增长14.1%;完成主营业务收入3767.1亿元,同比增长21.5%;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来,重庆市荣昌区按照城市发展新区的要求,合力推进新兴工业城市、国家现代畜牧业示范核心区、川渝合作共赢先行区"一城两区建设",更加突出工业经济在区域经济中的支撑作用,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全区工业经济稳步增长。2014年,全区实现工业总产值657.5亿元,增长16.4%;工业增加值155.3亿元,占全区GDP的51.7%,增长13.1%,工业已占据荣昌经济的"半壁江山"。  相似文献   

18.
毛立波 《今日浙江》2014,(13):48-49
正当一些地方仍陷于经济低迷的困局时,新昌工业经济今年却逆风飞扬。1—5月,新昌规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230.16亿元,同比增长14.7%;完成工业性投资24.59亿元,增长18.5%。在浙江工业经济转型突围的当下,新昌的发展路径无疑具有标杆性意义。向高端化转型升级"新昌县2013年年初就明确了实施‘产业高端化、城市品质化、区域协调化、社会和谐化’战略,把新昌建设成‘现代产业之城、山水品质之城、生态休  相似文献   

19.
2008年,慈溪面对前所未有的诸多不利因素,广大企业不为定势所困、不为成绩所累,积极进取、再创新业,党委政府"托、拉、扶、挺"多措并举,以优质针对性服务分门别类开展指导,力所能及地帮助企业排忧解难,工业经济结构调整成效初显.全市完成工业产值2005亿元,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全市工业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的增长势头.  相似文献   

20.
兰建平 《今日浙江》2014,(20):29-29
正"工业是增长的强引擎、转型的大平台、创新的主战场。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工业依然是浙江经济的主体,没有工业的持续稳定增长,就难有浙江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没有工业的转型升级,就难以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没有工业的现代化,就没有经济的现代化"。这是近期浙江省委常委会专题研究如何进一步落实创新驱动这一重大战略时所做出的重要论断,对于指导当前我省区域经济朝着"保稳定、调结构、促转型、惠民生"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