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正由于工作需要,前段时间我和几位同事去日本待了两个月。归来后与同仁小聚,酒酣耳热之际,不免要介绍一下异域的见闻和感触。从饮食物产到人文景致,日本确有很多令人赞叹之处,而其中给我留下最为深刻印象的是各方面服务人员的责任心。对比我30余年国内生活的体验,内心不禁由衷地感慨。到日本后没几天,我和同事老王  相似文献   

2.
不久以前,我们到日本考察了三菱、日立、东芝、横河和丰田公司。这些公司在组织与管理方面,颇有值得我们借鉴之处。发展横向经济联合组建企业集团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原有的财阀解散了。随着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日本大  相似文献   

3.
钟广 《党课》2010,(22):22-23
如今,中国的经济大蛋糕越做越大,今年GDP总量超过日本也基本成为定局。日本有一点与中国很不同,就是在每个大都市里面都看不见“农民工”独特的身影。笔者经常听到日本人说:“在日本,没有城乡差别。”日本化解“农民工”问题的经验对中国有不少可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4.
不久前,我受组织指派赴日参加了由国家科委组织,日本JICA(Japan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Agency)主办的“中国企业经营管理研修团”为期40天的考察学习,在日本大阪市听取了学术报告,与当地学术界、企业界人士进行了广泛的接触交流,实地参观了丰田汽车、夏普电器、住友金属等著名企业.我注意到,在这个当代经济十分发达的邻国,已经形成了一套独特有效的日本现代经营模式.这种模式,固然有其适应现代社会和本国国情的独创性,但这种独创性又与他们在借鉴欧美企业成功经验的同时,很大程度上融进东方传统文化.主要的是来自我国传统文化之精华,加以消化吸收、改造有关、可以说,他们企业经营成功之处,正是把传统文化和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有效地结合起来.这一点,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根据我个人的考察和学习,觉得日本在用东方传统文化,改进企业经营管理上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当代贵州》2011,(9):58-59
在制度和理性无法到达之处,唯有文化能够凝聚人心。文化与公司究竟有着怎样的渊源?日本如何一步步形成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1951年,日本商人松下幸之助第一次踏上了美国土地。  相似文献   

6.
一位曾出使古巴的日本大使感叹道,"古巴是世界上最罕见的平等社会,在这个社会里,一般国民并不对党和政府领导人感到嫉恨和抱怨"。这话或许有夸大之处,但一个发展中的小国,何以能实现令世界赞叹的全民教育和医疗制度,的确有值得深思之处。  相似文献   

7.
李海波 《世纪桥》2010,(21):67-69
冷战结束后,在国际、国内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下,日本逐渐形成了"普通国家化"战略。日本"普通国家化"战略的核心,就是强调要把日本的不够"普通"之处——"不能发挥对外军事作用"的限制加以改变。面对日本的"普通国家化"趋势,中国应努力使"普通国家化"的日本对自身的国家利益的影响降到最低。中国应充分利用中日关系回暖的机遇和美日关系的矛盾,利用美国在美日同盟中对日本的控制和影响力,使日本实现政治大国的愿望延滞,从而保持在国际政治中对日本的优势。  相似文献   

8.
徐渭 《党史文汇》2006,(4):52-53
青少年们倾心于日本动漫,甚至把某些超人气的动漫人物奉为偶像的重要原因之一是,觉得其中蕴涵着非常积极的进取精神.这正是青涩少年的单纯可爱之处.其实动漫中日本民族的"进取精神"远不止这么简单--在很大程度上那是"武士道"的现代流行版.  相似文献   

9.
日本走笔     
<正>有机会到了日本,在这里与大家聊聊在日本的一点肤浅见闻。交通初到日本住在千叶县成田市,当晚参观兴胜寺。走小街小巷时,我只顾边走边看路边店铺经营的商品,同行拉了拉我,示意我再靠边走一点。我回头一看,有辆车跟随我后面  相似文献   

10.
中日邦交实现正常化以来,友好关系不断发展,两国在各个领域的合作日益加深。但是两国关系中尚存在着不尽如人意之处和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这其中的历史问题,即日本国内一部分人如何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对中国侵略的问题,仍是影响两国关系发展的症结之一。解决好历史问题,对发展当前中日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马九器 《求贤》2007,(11):27-27
从1945年到2007年,在一些人眼里,日本军国主义之“可憎”实质上已经更多转变为国民素质上的“可怕”,我们可以轻而易举地对“可憎”井喷我们的口水,但对“可怕”,除了自省别无他路。自省不意味着忘记,而是为了让悲剧永不重演。那么日本国民的“可怕”之处在哪里?  相似文献   

12.
可罚的违法性理论最先在德国提出,后来在日本得到发展,可罚的违法性理论是以刑法的谦抑主义、违法相对论和实质的违法性为理论基础的.中国刑法也讲究刑法的谦抑性,认定犯罪时考虑社会危害性程度,这说明我国与日本刑法有许多共通之处,但我国刑法中对承担出罪功能的"但书"的规定不明确,而日本的可罚的违法性理论的判断标准则相对明确,可以为我国的"但书"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3.
访日札记     
我在日本所居住的地方离日本著名的靖国神社很近,经常因购买东西路过此地。这个神社之所以出名,是因为每年围绕靖国神社的参拜政治上都要掀起波浪,日本政治家每年在日本二战战败投降日参拜明治维新后战死的日本军人的亡灵,并借此机会发表一些谬论为二战日本军队侵略行为翻案,年年如此。我对此感到不解,在与日本朋友的交往中,屡屡请教这一问题:为什么日本政治家总是对历史早有定案的二战结果耿耿于怀,总是想翻案?有一些日本朋友告诉我:其实这一些政治家的想法也代表了相当一部分日本人的看法,只是他们不说出来,心里是这样想的。 我在日本滞留期间心里一直在思考这一问题,也常常与朋友讨论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4.
贾康 《前线》2016,(10):91-92
正回想上个世纪80年代,当年被称为"中青年研究工作者"的人们,现在都是老人了。我有幸成为曾产生重大后续影响和精神感召力的莫干山会议的参加者之一,现不时会有人向我问起对上个世纪80年代的看法。我倒是认为,把80年代列为"怀旧"对象似还为时过早,称为"不可复制"又说得过于极端和悲观了,但关于80年代波澜壮阔之中的"闪光之处"和"闪失之处"的认知与思考,对今天与未来,都确实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日本,鸠山家族无疑是一个声名显赫的名门望族。这样的家族在日本并不鲜见,但鸠山家族“可圈可点”之处却不少。一是就姓氏而言,鸠山家族是“独此一家。别无分店”。二是鸠山家族白曾祖父鸠山和夫起,鸠山一郎、鸠山威一郎,到鸠山由纪夫、鸠山邦夫兄弟,世代入阁拜相,均为朝廷“命官”、“权臣”。自19世纪末以来120年间所产生的60位日本内阁总理大臣(首相)中,  相似文献   

16.
祝灵君 《当代贵州》2014,(27):66-66
正2003年9月,我到日本研修,期间印象最深刻的是日本中小学教育。日本的小学生上学、放学几乎看不到家长接送。9月下旬的日本东北部天气已经很冷,满大街的学生依然穿着短裤,一点没有怕冷的感觉。而且,在电视节目中,经常播放中小学生组织各种体育比赛,一种以一个个班集体为单位的集体跑步的比赛让我印象深刻,赛后许多学生接受采访,无论输与赢都表现出坚强的意志和强烈的集体主义感。那时,我感觉到日本人很善于训练下一  相似文献   

17.
徐静 《当代贵州》2009,(8):51-51
<当代贵州>于我,有点像一个我越来越依恋的爱人,平淡中相识,认可中相知,依赖中难舍.常常是默默无言却又情意深长,而往往于细微之处体现丝丝真情.  相似文献   

18.
对于日本进步学者,这些年我有许多交往。这次日本铭心会对我的邀请又是与我合著书的姬田光义教授推荐的,而且到大阪最后集会时,姬田教授与我有分工而合作地从两个不同角度讲“三光”与“无人区”,而当年为我翻译论文的丸田孝志先生也赶来大阪看望我,我又请他为我的大会演讲再当一次翻译。日本朋友们为我们的巧遇与再次合作也倍感新奇,也更具  相似文献   

19.
近来,围绕中日关系问题出现了一系列引人注目的新观点。这些观点以所谓“对日关系新思维”自居,并试图以此“为中日关系求解”。其主要观点是:日本政要参拜靖国神社,就随他去,叫喊多了,没有什么效果;日本的富强是亚洲的骄傲;日本要成为政治和军事大国是正常的诉求,我们不必大惊小怪;向赵薇泼粪等事伴表明,中国存在着“极端民族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情绪;等等。对于上述观点,大有可质疑之处。  相似文献   

20.
“我爱樱花烂漫的日本,我更爱社会主义中国,我的心永远在中国!”一位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从日本来到中国的日本少女,历经半个多世纪的沧桑后,成了一位年逾古稀的中国老人。她的故事离奇曲折,催人泪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