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8 毫秒
1.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是实现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领导地位的政治思想保证。在新的国际国内形势下,必须始终坚持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全党,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占据统治地位。  相似文献   

2.
和谐社会建设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社会建设理论,实际上就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的理论为指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一、加强思想理论引导,打牢共同思想基础 实现社会的稳定和谐,最根本的是要有统一的指导思想和共同的理想信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然要求把马克思主义作为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思想基础。打牢这个思想基础,离不开强有力的宣传思想工作。当前,要围绕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深入推进理论武装工作。  相似文献   

4.
根据中央和自治区的总体工作部署, 2007年自治区宣传思想工作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大战略思想。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着力。一是深入学习宣传贯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打牢全区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把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紧密结合起来,坚持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努力在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上下功夫。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切实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相似文献   

5.
江泽民同志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 ,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 ,最根本的是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不能在指导思想上搞多元化。这一指示意义十分重大。一、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了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首先 ,我国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 ,要求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意识形态作为上层建筑 ,历来都是由经济基础决定并为特定的社会经济基础服务的。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 ,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要求作为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6.
思想政治工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思想保证、价值观念、舆论环境和文化条件。当前,如何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进一步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不断提高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能力,已成为思想政治工作者应该深入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贯彻六中全会精神 推进和谐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连生 《政策》2006,(11):43-45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和谐社会需要和谐文化和谐文化与和谐社会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建设和谐文化,对于加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和谐文化是在社会发展中形成的以和谐为思想内核和价值取向,融思想观念、理…  相似文献   

8.
李长春强调,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素质为核心,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扎实做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要坚持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结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更加深入地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要大力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没工程.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要深入贯彻中央精神和部署,建立和完善长效工作机制.把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继续抓紧抓实.抓出更大成效。  相似文献   

9.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明确指出,宣传思想工作的根本任务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这一论断,不但表明我们党在意识形态领域一贯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坚定立场和决心,同时也昭示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的命运。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命运和中国梦的实现近代中国,面对空前深重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中  相似文献   

10.
林峰 《长江论坛》2013,(6):70-73
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既是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中国化创新成果,又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构建和谐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一种意识形态性政治产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实践中,要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纳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之中,并且只有通过加强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教育,才能引导社会成员深化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内在精神实质。  相似文献   

11.
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是增加我国文化的国际竞争力、提升国家软实力的客观需要,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和谐文化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它是传承性与创新性的统一,先进性与普适性的统一,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建设和谐文化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必须坚持党的"双百"方针,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最大限度地形成思想共识.  相似文献   

12.
为什么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而不能搞指导思想的多元化.是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事关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事关继续深化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对广大官兵进行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教育.是着力解决新形势下我军思想政治建设“三个确保”时代课题的必然要求.部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紧密联系官兵思想实际.深入回答这个问题.确保全军官兵旗帜鲜明、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  相似文献   

14.
李云馨 《青年论坛》2008,3(3):10-1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这是由我国社会制度决定的,也是我国当前社会发展和改革的必然要求。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既要体现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作用,又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而不是搞清一色。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才能在最终目标上达成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和谐和共识。  相似文献   

15.
2005年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总的要求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以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素质为核心,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着眼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着眼于服务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和全党全国工作大局,着眼于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坚持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不断深化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扎实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  相似文献   

16.
关德军 《传承》2009,(12):8-9
毛泽东和谐社会思想是毛泽东思想体系中重要的内容。毛泽东科学地运用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批判地继承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对中国社会的深刻观察和思考的基础上,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思想。毛泽东以马克思唯物史观为指导,在宏伟的中国革命和伟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过程中,形成了内涵丰富的和谐社会思想。深入研究毛泽东和谐社会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当前中国共产党的重要战略任务,大学生公民素质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占有重要地位。信仰素质是大学生公民素质的灵魂,提升信仰素质是当前对大学生进行公民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引导大学生确立并坚持“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提升信仰素质的基本路径是:学习与理解相结合——真正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价值、主旨和灵魂;坚持与发展相结合——用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相似文献   

18.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以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为中心环节,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19.
王克群 《当代广西》2007,(20):40-41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这些思想是新形势下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新总结,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在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之际,探讨十六大以来党的创新理论成果,对于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适用矛盾规律的辩证运动过程。正确认识我国社会的基本矛盾、准确理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与唯物辩证法矛盾学说的关系,关涉到能否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指导和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问题。唯物辩证法矛盾学说应该指导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