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元月27日,由江西省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江西省委主委黄懋衡率领的九三学社江西省委直属文化支社一行11人,冒着凛冽的寒风来到上高县徐家渡镇,向该镇农民赠送2万元的图书。这是该支部第8次向农民赠书。九三学社江西省委向农民赠书@钟瑞文  相似文献   

2.
新农村建设中农民人格现代化的时代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烈琼  魏志耕 《求索》2007,(5):59-60
人格现代化就是由传统人格向现代人格的转变过程。我国农民中拥有乐观自信、开朗活泼、随和亲切、容易合作、坚韧坚强、勤奋勤劳等人格优势,但也存在着保守性、依附性、封闭性和压抑性等人格向缺陷,促进当代农民形成独立性、开放性、平等性和创新性等现代人格特征,实现由传统人格走向现代人格的转变,这是整个国家现代化的基础,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也是农民生活富裕幸福的前提。  相似文献   

3.
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是指农业增长方式由数量型向质量型、由外延型向内涵型、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是提高我国农业农村经济整体素质的关键,也是实现农民增收的重要措施。其转变的主要途径是:  相似文献   

4.
农民养老的社会网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铁明太 《求索》2007,(12):78-79
受格兰诺维特的“弱关系”和边燕杰的“强关系”的启发,借助于韦伯的理想类型法,农民养老的社会网络可以分为“弱网”和“强网”。前者是指由弱关系连接和维系的社会网络,后者是指由强关系连接和维系的社会网络。从强度、多元性和互换性对农民养老的社会网络进行了分析,认为当前我国农民养老的社会网络属于强网的范畴,从强网向弱网的过渡和转变是农民养老改革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5.
《山西政报》2010,(16):F0004-F0004
近年来,神池县在实施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建设的战略中,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草茂林丰、山川秀美、畜牧发达、农业高效、生态改善、农民富裕”的总目标,大力推进从种粮为主向种草为主转变、从种植业为主向畜牧业为主转变、从原料为主向加工业为主转变,实现了农业产业结构由适应性调整向战略性调整的重大转变。  相似文献   

6.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占绝大多数。限于国家财力,农民的养老保障主要靠土地、家庭和集体。2009年8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已经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新农保在支付结构上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的养老金两部分构成,而基础养老金由国家财政全部保证支付。也就是说,中国农民60岁以后都将享受到国家普惠式的养老金。这意味着,中国农民在“种地不交税、上学不付费、看病不太贵”之后,又向“养老不犯愁”的新梦想迈出了坚实一步。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市城中村改造的速度加快,城中村农民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资源。为了加快城中村村民由农民向股民、股民向市民的转变,做好培育城中村村民创业创新能力的工作尤为重要。为此我们建议:1、城中村村民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尽快同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接轨,农民医疗保险向城镇职工医疗  相似文献   

8.
范波涛 《前进》2009,(4):29-31
近年来,我们在实施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建设的战略中,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草茂林丰、山川秀美、畜牧发达、农业高效、生态改善、农民富裕”的总目标,大力推进从种粮为主向种草为主转变、从种植业为主向畜牧业为主转变、从原料为主向加工业为主转变,实现了农业产业结构由适应性调整向战略性调整的重大转变。  相似文献   

9.
普法教育,事关群众切身利益,事关新农村建设与和谐社会构建的大局。目前,我国已进行了四个五年普法教育,农民法制观念、维权意识发生了较大变化,过去遇事找党委、找政府,现在遇事找法院、找调委会、找律师已成为社会风尚,农村普法教育取得了较大成效。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普法教育工作逐步由低级向高级推进,由表面向实效转变,由狭隘形式向广泛形式实施。但我们在农村进行调查中,发现农民群众的法律意识仍然比较淡漠,不懂、不愿借助法律来保护自身权益,极易受到犯罪侵害或进行违法犯罪活动,不仅严重影响了农村的社会稳定,而且非常不利于新农村的建设。面对当前农村普法宣传的新环境,运用原来的老套路显然不能跟上形势需要,只有不断探索新途径、新方法,才能使农村普法教育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冯耀明 《前进》2000,(5):17-1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公认的伟大成就,农业生产经历了由人民公社的大锅饭到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转变,农业科学技术在生产领域中的应用取得了很大成绩,现代科技正在推进着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同时,农民素质的不适应,严重地制约着我国农业的进一步发展乃至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努力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势在必行.一、大力提高农民素质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内在要求三中全会缺定》指出:“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没有农村的稳定就没有全国的稳定,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二十年,湖北农村经济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快速发展,农民收入增加。199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首次突破二千元大关,达到2102元,比改革初期的1978年增长18倍,扣除价格因素的影响,实际增长2.4倍,年均递增6.6%。农民收入的增加有力地拉动了农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农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整体消费水平由改革前的温饱不足,达到目前的温饱有余,进而稳步向小康迈进,到本世纪末农民生活基本实现小康目标将能够变为现实。一、改革开放以来湖北农民生活消费变化的特点l、各项消费支出成倍增长,农民生活全面改善,整体消费已实现贫…  相似文献   

12.
黄锦朝 《今日浙江》2008,(24):26-27
改革开放30年来,金华历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三农”工作,积极探索具有时代特征、浙江特点、金华特色的“三农”发展之路,促进了农村多种所有制经济充分发展,农村经济实现了由单一的农业经济向一二三产业全面发展的跨越,农民生活实现了从基本温饱向总体小康进而向全面小康的跨越。总体上看,金华农村经济进入“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13.
随着农业生产向商品化、专业化、社会化发展,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目的,已由主要满足自身消费转变成主要满足社会需求,这就要求县(市)涉农部门及乡(镇)及时转变职能,找准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结合点,把农产品推向大流通,把农民推向大市场。一、适应新形势,使更多...  相似文献   

14.
范波涛 《山西政报》2010,(16):33-33,39
近年来,我们在实施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建设的战略中,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草茂林丰、山川秀美、畜牧发达、农业高效、生态改善、农民富裕”的总目标,大力推进从种粮为主向种草为主转变、从种植业为主向畜牧业为主转变、从原料为主向加工业为主转变.实现了农业产业结构由适应性调整向战略性调整的重大转变。目前,全县人工种草达到30万亩,人均3亩;羊发展到49.5万只,  相似文献   

15.
一个西部贫困县的科学发展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军 《半月谈》2004,(13):42-44
没有向资源索取、没有向环境索取、没有向国家索取,内蒙古和林格尔县短短6年内.在资源贫乏、基础薄弱的基础上脱颖而出。GDP、财政收入和农民人均收入以惊人的速度增长。县综合实力排名由自治区101个旗县区市的90多位跃升至第6位,被经济界称为“和林格尔现象”。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市场经济的发展,不但冲击着农村几千年形成的保守、封闭、落后的生产方式,而且有力地促进了农民观念的更新。根据春节期间我们对云南省邱北县富裕、一般、贫困三个档次农户的随机抽样调查,我们发现,近年来,农民的观念有十大新变化,他们正以全新的面貌迎接新世纪的到来。价值观念由“无用”向“有用”转变。大多数农民认为,当农民不再“低人一等”,只要自己看得起自己,勤劳肯干,学科技用科技当农民照样有出息。很多种植、养殖专业户,一家人承包几十亩田地照顾不过来,于是城里的待业青年、下岗职工等纷纷…  相似文献   

17.
1996年3月5日,河南省唐河县毕店乡张延龄村99户农民集体向法院起诉,状告毕店乡政府违区国家有关规定.超标准向农民集资、提留和摊派,请求法院依法审理。唐河县法院受理此案后,抽调精干力量进行了细致调查。在掌握大量事实的基础上,一方面向毕店乡政府及张延龄计委严正指出了他们向农民超标准收取人身保险费。集资建校费等10多个项目的错误,另一方面又从稳定的大局出发,耐心做好99户农民的工作,避免矛盾激化、毕店乡政府认识到厂错误、主动退还了已多收农户的4000元现款.取消了乡政府原定而未收的12个超标项目的费用。99户农民打赢…  相似文献   

18.
劳动者是生产力诸要素中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劳动力的质量状况与发挥程度对发展社会生产力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种作用在新技术革命的今天显得更为突出。作为农村市场的主体──农民,如何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在市场经济中奔小康的需要,这是小康建设的基础工程,也是我们亟待研究的课题。一、农村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对农民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农民具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农民的收入不是根据对社会产出的贡献大小来决定,而是以平均主义分配来决定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制打破了收入分配上的平均主义,…  相似文献   

19.
深化供销改革强化服务功能祝宝贤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新旧体制的转换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农民的思想观念、生产和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国农业正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商品农业、市场农业转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为新时期供销合作社开展综合...  相似文献   

20.
於振南 《政协天地》2011,(12):47-47
现在是冬闲时节,苏北滨海县港口经济区许多种养大户、致富能手和经纪人并不闲,他们在家开起了“农民讲坛”,正忙于向当地农民讲解惠农政策、畜牧养殖知识等。这种主讲人是农民、听众是农民的“讲坛”,不失为提高农民技能的一个好办法,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