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久加诺夫的“俄罗斯社会主义”,主张把马克思主义与俄罗斯的民族特性、历史经验与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优秀成果结合起来。这一理论的出发点是“俄罗斯问题”。俄罗斯地缘政治学,特别是泛斯拉夫主义和欧亚主义是其重要思想来源。“俄罗斯思想”是其基础。“俄罗斯社会主义”寻找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俄国走向社会主义之路,这是值得肯定的。但关键在于如何正确地、科学地总结历史经验,对俄罗斯的历史和现状作出符合实际的判断并提出正确的政策主张。  相似文献   

2.
意见与媒体     
俄罗斯正处于其数百年来最困难的一个历史时期。大概这是俄罗斯近200—3OO年来首次真正面,临沦为世界二流国家,抑或三流国家的危险。 ——面对眼前的俄罗斯,前不久普京曾如此说,他想从彼得大帝继承两旬名言:第一.“我不生气”;第二,“给我20年.我还给你一个奇迹般的俄罗斯”。  相似文献   

3.
为海军节锦上添花 在圣彼得堡海军节举办前后,即6月18日和25日,印度海军相继接收了向俄罗斯订购的具有隐身设计的克里瓦克Ⅲ级护卫舰“塔尔瓦”号和“特里苏尔”号,而最后一艘“塔巴尔”号也将在今年稍晚些时候交付印度海军。双方在圣彼得堡波罗的海造船厂专用码头举行隆重的交接仪式,俄海军司令库罗耶多夫上将表示:“我  相似文献   

4.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大国地位丧失,俄罗斯人危机感增强,其民族主义有所发展,近年来这种民族主义有向极端化发展的趋势。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与俄罗斯人对其国家国际地位降低不满、政府打击排外和种族主义不力以及俄罗斯民族的历史与民族性有关。  相似文献   

5.
2007年8月3日,“俄罗斯新闻网”(РИА Новости)发表了该网站专家委员会成员根纳季.博尔久戈夫(Геннадий Бордюгов)撰写的《大恐怖:民族范畴》一文,介绍分析了苏联在上世纪30年代“大清洗”运动中与民族范畴有关的情况,认为不能出于政治目的片面夸大“大清洗”中的种族、民族因素。作者所披露的“大清洗”中的死亡人数不同于西方流行说法使用的数据。现将该文翻译如下,供读者参考。70年前的1937年8月5日,在苏联开始了大规模的镇压活动,旨在最终解决国家的内部敌人问题,也就是说,在战争即将爆发的形势下进行预防性的…  相似文献   

6.
2005年11月26日,“统一俄罗斯”党在俄国西伯利亚地区的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市召开了第六次代表大会。该党目前是俄国最大的政党,得到普京总统的全力支持,因此社会舆论十分关注这次大会的召开。参加“统一俄罗斯”党第六次代表大会的有561名代表和400位嘉宾。乌克兰、哈萨克斯坦、意大利、爱沙尼亚、立陶宛、亚美尼亚等国的一些政党以及中国共产党的代表出席会议。普京总统专门向大会发来贺词,希望这次大会“使党得到进一步加强,扩大党的社会影响,吸引新的拥护者”①。“统一俄罗斯”党主席、国家杜马主席格雷兹洛夫在会上作了题为《从稳定走向发展:“统一俄罗斯”党的政治方针》的主题报告。现把大会涉及的主要问题简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施莱弗尔和特雷斯曼在《外交事务》上发表的文章《一个正常的国家》为施莱弗尔、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指出的俄罗斯的发展道路作了辩护。该文作者的主要论点是,俄罗斯已经成功地变成了一个正常的“中等收入的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的传统特征是,工业家雇用工人生产商品并按一定的利润销售它们。这就是马克思所说的剩余价值。雇用工人是为了剥削工人,在这个过程中创造经济剩余。但是当我1995年向一个杜马委员会询问相关问题时,我发现俄罗斯人根本不用担心美国人或者国内的寡头会用这种方式来剥削俄罗斯工人。私有化者想做的是得到俄…  相似文献   

8.
互动     
上海钱楚声:国际空间站难产,俄罗斯又有人提出要建“和平”2号,请介绍一下有关情况。编辑部:根据美联社的报道,俄罗斯有可能通过吸引外资来建造“和平”2号空间站。其实早在2001年“和平”号坠毁在南太平洋“太空坟场”之前,俄罗斯的许多官员和太空科研人员就提出了建造“和平”2号的设想。俄罗斯航天局局长科普杰夫认为,“和平”2号仅核心  相似文献   

9.
虽然人们习惯于把俄罗斯外交概括为“双头鹰外交”或“大国外交”,但事实上,在俄罗斯至今仍没有一个一致、明确和完整的外交战略。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在于:第一,俄罗斯还没有完全搞清楚自己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角色,无法确定自己在21世纪国内和国际事务方面的战略目标;第二,频繁的政府人事更迭、持续恶化的经济形势、此起彼伏的政治风波等内部因素严重妨碍了对  相似文献   

10.
首奖奖给谁?     
在“假如我是广州市长”提建议活动第一期颁奖会上,当市长们向获奖者颁发了纪念证书和奖金之后,叶选平市长忽然问:“这个提建议活动首先是谁提出的?应该首先奖励提这个建议的同志。”这时坐在我旁边的羊城晚报记者刘婉玲问我:“是你吗?”我回答:“是集体创作。”散会后,在电梯上,杨资元副市长又问:“这个活动是谁建议的?”我说:“原来《南风窗》设了个“假如我是市长”的专栏,后来市委宣传部一位同志建议开展“每月一计”活动,两者合二而一,就成了这个活动。”  相似文献   

11.
方亮 《南风窗》2013,(18):80-81
苏联解体是俄罗斯民族主动抛弃了其他民族以及这些民族传统居住的领土。今日俄罗斯人再次表现出这种苗头,这已经与国际舆论探讨多年的二次解体暗合。7月,俄罗斯三大舆论调查机构之一列瓦达中心给出一份调查结果:51%的俄罗斯人不反对车臣脱离俄联邦,只有10%认为应该使用各种手段阻止车臣独立。遥想两场车臣战争的年代,俄罗斯人对国家与本民族的认同达到苏联解体后的高峰,恐怖袭击带来的切肤之痛,以及经济困顿、社会失序带来的窘迫,都激发了俄罗斯人的民族主义情绪。  相似文献   

12.
庞大鹏 《当代世界》2008,(12):39-41
2008年11月5日,梅德韦杰夫首次发表总统国情咨文。国情咨文发表的背景既有俄格冲突和全球金融危机带来深刻影响的外部因素,也有俄罗斯最高权力更迭后如何解决发展道路继承性的内部因素。尤其让世人关注梅德韦杰夫首份国情咨文的原因在于:2007年国家杜马选举以来,俄罗斯形成的“普京计划”已经成为俄罗斯的治国理念与战略规划,从而使得当前俄罗斯发展的核心问题已经从发展道路的“继承性”转到全面执行“普京计划”上。那么,  相似文献   

13.
俄罗斯在中亚:政策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亚地缘政治格局正在经历复杂的变幻,俄罗斯是影响其演变趋势的一个关键角色。苏联解体15年来,俄罗斯对中亚的政策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的演变:在经济上“甩包袱”和在军事上谋求建立集体安全体系(1991年12月—1995年9月)、重返中亚(1995年9月—2001年9月)和谋求恢复在中亚的传统影响(2001年9月至今)。未来俄罗斯对中亚的政策仍将以双边为主,多边为辅。俄罗斯与中亚五国的关系将会获得程度不同的发展,同时将受到俄罗斯自身实力状况、美国因素和中亚各国内政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普京革命     
俄罗斯在普京主政下取得的外交成就缘于这个国家放弃了“主角”定位——长期以来令人畏惧的北极熊,将首次变得温和起来。 “俄罗斯西进”意味着与帝国遗产的最后告别。以后,我们谈得更多的,恐怕将会是俄罗斯的崛起。中国应充分重视“普京革命”对国际环境的影响,将此因素视为中国制定大国战略的新变量。  相似文献   

15.
这是一句俄罗斯谚语:“在一个人的尿布上就留下了这个民族的痕迹。”为了解释这句谚语,先请你看看下面几则虽属虚构却又耐人寻味的故事: A.一次,各国学者相聚一堂,拟以大象为题当场作文。结果,德国人写的是《论大象的思维》,法国人写的是《论大象的爱情》,俄国人写的是《论俄罗斯的大象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大象》,中国人写的是《论大象的伦理纲常》。  相似文献   

16.
"统一俄罗斯"党五大的若干重要决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 0 4年 1 1月 2 7日 ,“统一俄罗斯”党在莫斯科“宇宙”饭店召开了第五次代表大会。大会主要议程有 :党的组织和政治发展 ;修改党章 ,“统一俄罗斯”党议会党团 2 0 0 4年工作总结 ;研究党关于加强俄罗斯社会的统一和团结的纲领 ;讨论党在即将举行的地方选举中的任务。普京总统给大会发了贺信 ,对“统一俄罗斯”党的活动作了高度评价。他在信中说 :“你们的党在很短时间内成为国内主要的政治力量之一 ,赢得了俄罗斯公民的尊敬。”他还说 ,“统一俄罗斯”议会党团富有成效的立法倡议活动及其地区分部的积极工作为实现国家社会经济战略 ,促…  相似文献   

17.
在俄罗斯第七届总统选举前夕,普京从2012年1月16日开始在俄罗斯各家重要的全国性报纸上先后发表文章《俄罗斯在努力———我们要面对的挑战》、《俄罗斯:民族问题》、《我们的经济任务》、《民主与国家的本质》、《俄罗斯的社会政策:建设公正社会》、《强大是俄罗斯国家安全的保证》、《俄罗斯与变革中的世界》,分别就俄罗斯当前面临的形势、民族、经济、民主、社会、安全等方面问题进行了阐述。本刊分两期刊出,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8.
按照中俄双方达成的协议,今年在俄罗斯举办“中国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欧亚社会发展研究所常务副所长、俄罗斯问题专家李永全研究员认为,“中国年”将极大地加强中俄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传统友谊。下面是他与本刊记者的对话。记者:李先生,您多年研究俄罗斯,非常了解中俄关  相似文献   

19.
20 0 4年俄罗斯大选 ,普京以绝对优势当选俄罗斯总统 ,这表明普京在从“乱”向“治”的转折过程中 ,获得了较大成功。普京在的第二个任期中 ,将继续以振兴俄罗斯经济为主要方针 ,强化其社会基础 ,拓宽其战略空间 ,竭力推行以维护政局稳定保持社会和谐为基本目标的“可控民主”、以自由主义为主要倾向的可调节市场经济、以“平衡性”为指导原则的全方位外交 ,努力使俄罗斯走向复兴。  相似文献   

20.
于时语 《南风窗》2008,(17):83-84
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安危,可以看成是肢体之疾,而基辅罗斯故土的割离,以及圣弗拉基米尔的东正教遗产"分家",实在是俄罗斯的灵魂创伤。据《纽约时报》7月底报道:乌克兰总统尤先科新近借纪念斯拉夫民族皈依基督教1020周年之机,正式向前来乌克兰首都基辅参加庆典的东正教名义上的最高精神领袖——君士坦丁堡大公宗主教(Ecumenical Patriarch)巴尔多禄茂一世(Barthlomew I)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