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如何预防和减少大学生犯罪已成为当前研究大学生犯罪的首要任务。大学生犯罪的原因是多种因素在特定环境下的有机结合,主要有社会客观原因、大学生自身的主观因素、家庭因素的影响、学校教育与管理上存在一定的薄弱环节等各种原因。通过对大学生违法犯罪原因进行深刻地剖析,对预防、减少大学生违法犯罪,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促使高等教育正常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法制教育工作中,研究大学生被害人问题非常重要。本文针对大学生被害人中的女大学生被害人问题,以性犯罪研究为视角,深入分析了在性犯罪中女大学生被害人的过错类型问题:对错误的价值观追求、不良的放荡行为作风、主观上的过失、"性招引"心理导致被害的四类过错类型。在此基础上,针对相应的过错类型提出了相应的预防对策,以利于减少此类犯罪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大学生网络犯罪问题日益突出,发案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犯罪后果极其严重,给政治、经济、社会带来了严重影响,从而给和谐社会主义的构建带来了严重障碍。因而,研究、分析我国大学生网络犯罪心理对于预防大学生网络犯罪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杨明 《法制与社会》2010,(4):219-220
近年来由于社会对大学生的供求关系产生明显逆转,使他们不再拥有昔日"天之骄子"的头衔,许多大学生的自我预期值开始下降,部分大学生容易产生消极颓废心理,直至滑向犯罪的深渊。大学生犯罪数量逐年增加,犯罪手段和动机也日趋多样化,预防大学生犯罪已成为学校、家庭甚至社会迫在眉睫的需要。同生理上的成熟相比,大学生的心理水平发育相对滞后,因此对大学生的潜在犯罪心理进行疏导作为预防大学生犯罪的重要手段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5.
当前,高校学生犯罪现象日益严重,犯罪率持续增长,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严重社会问题。本文指出从犯罪学和社会学角度对青年学生的犯罪特征进行理性分析,探寻其实施犯罪的客观与主观原因,有针对性地建立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参与的综合预防系统,是预防和减少大学生犯罪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是社会的栋梁、祖国的希望.然而,面对愈演愈烈的大学生恶性犯罪现象,全社会都为之震动.本文分析了犯罪大学生的主要特点,着重研究了高校教育中的某些缺陷对大学生犯罪的影响,并提出高校预防大学生犯罪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犯罪率上升,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预防大学生犯罪对人才的保留、社会的进步和稳定尤为重要,本文简要分析了大学生犯罪的现状,成因及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8.
本社会调查报告主要基于本次调查问卷的数据统计、武汉市某区检察院的数据和经验总结以及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等三个方面结合完成.简述当前大学生犯罪的现状,结合某区检察院的资料举例说明大学生犯罪特征及其典型案例,在此基础上分析调查问卷的相关数据并探索大学生犯罪的原因,从而提出具有针对性、科学性的预防大学生犯罪建议.  相似文献   

9.
开心(QQ)农场“偷菜”是当前广受大学生青睐的网络游戏.各大网站上有关农场偷菜游戏对青少年成长产生负面影响的报道屡见不鲜。当前,我国青少年犯罪率居高不下,成为影响我国社会安定团结的重要社会问题之一。本丈通过实证调查,并运用犯罪学中的社会控制理论,对偷菜游戏是否会诱发大学生实施犯罪进行深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就如何防范青少年犯罪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当前大学生犯罪特征、诱因分析及学校预防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大学生违法犯罪的案件呈上升态势,大学生犯罪特征多样化,造成大学生违法犯罪的诱因较多,本文对当前大学生犯罪的特征及诱因进行了分析,以此提出了学校探求有效预防大学生犯罪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当前大学生激情犯罪较为突出,在大学生犯罪中所占的比例较大,对社会的危害很大。大学生心理尚不定型,具有很大的变动性和可塑性,通过及时的有针对性的思想道德教育,大学生激情犯罪行为是可以预防及矫正的。心理素质差、教育的不足是大学生激情犯罪的形成的主要内因与外因。因而从内部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注重能力培养,到外部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注重环境的优化是预防大学生激情犯罪的重要形式及途径。  相似文献   

12.
岳峰  张雪 《法制与社会》2010,(15):73-74
当前,随着高校校园由封闭式向开放型进一步转化,校园已不再是“象牙塔”,俨然成为一个小社会,安全状况也更加复杂,社会上的各类犯罪现象几乎在大学生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反映。如何去解决这些问题,达到防惠于未然,成了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从现象入手,列拳大学生犯罪的典型心理特征,着重探讨和分析了大学生这些导致违法甚至犯罪的心理的深层次原因,并思考了建立预防大学生犯罪的防控体系。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妇女在社会和家庭中的地位不断提高,在各方面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然而,也出现了另一种不容忽视的问题,即女性犯罪呈上升趋势。上世纪七十至八十年代,全国女性犯罪占整个犯罪的7%-8%,现在占10%-20%。青海省女性犯罪比例虽然略低,但近五年来每年都在递增。2003年检察机关共批捕女性犯罪嫌疑人133名,到2007年上升为155人。根据当前形势,积极剖析犯罪的特点和原因,预防女性犯罪,维护与保障女性合法权益,不但是当前构建和谐社会重要内容,更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相似文献   

14.
女性不仅是家庭的纽带,还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些年,女性犯罪率不断增长,女性犯罪问题日益严重,极大地破坏了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探寻女性犯罪的心理特征,并针对其心理特征制定有效的预防和矫正措施对减少女性犯罪,维护社会稳定是十分必要的.文章综述了女性犯罪的特征和独特的心理特征,并针对女性犯罪提出了预防和矫治对策,以充分认识和减少女性犯罪.  相似文献   

15.
孙倩 《法制与社会》2014,(16):242-243
当代大学生的数量不断增多,大学生犯罪成为一种新的社会现象有愈演愈烈的趋势。本文通过对当代大学生犯罪特征的研究,从多方面分析大学生犯罪现象的形成原因,并未预防和阻止犯罪的发生提出了几点建议。只有通过社会多方面的努力才能减少大学生犯罪现象的发生,才能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使其成为社会所需的人才。  相似文献   

16.
对当代大学生犯罪现象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犯罪现象日益严重,给自身、家庭、学校和社会都造成了严重危害。如何预防和减少大学生犯罪,已成为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高校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本文从当代大学生犯罪现象和特点着手,试分析了大学生犯罪的成因,从而探寻减少大学生犯罪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窦鳕邈 《法制与社会》2012,(30):181-183
当我们社会在高速发展,经济、社会、文化建设取得极大进步的同时,一个不得不令全社会反思的问题出现了——大学生的犯罪。大学生的犯罪情况多样复杂,本文从大学生犯罪的现状、出现的问题、及其犯罪的原因、特点分析,从而寻求预防大学生犯罪的措施和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问题日益突出,反复性强,重新犯罪率高,对当前社会的稳定构成了严重威胁,这已经成为当前刑事犯罪活动中的热点问题。未成年人犯罪与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司法环境等环境因素都有着密切关系,因此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是社会、学校、家庭及司法方面的综合治理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就目前而言,大学生犯罪是一个崭新而又富有挑战的课题。本文欲从法律文化的视角对大学生犯罪这种社会现象进行剖析,并主张通过文化手段来调试大学生行为方式以期为预防和减少大学生犯罪提供治本之策。  相似文献   

20.
赵红 《法制与社会》2014,(11):286-287
当代大学生犯罪率逐年上升,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大学生犯罪呈现出新特点。本文从个体与环境因素入手,分析当代大学生犯罪的具体原因,并且针对如何预防大学生犯罪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