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在21世纪的起始阶段,世界的政治版图正在重新整合。冷战时期形成的两极世界正向多极化世界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大国特别是美国出于经济和所谓安全的需要,极欲争当国际事务的主角。作为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经济总量最大的欧亚大陆,已经成为国际上各种政治势力角逐的中心舞台。而欧亚大陆地理上的中心则是刚刚获得独立并具有很大经济发展潜力、又有错综复杂的民族宗教问题,同时拥有丰富战略资源的中亚国家、阿富汗和  相似文献   

3.
与我国相邻的中亚地区,有5 700万人口,100多个民族,历史上其人口的迁徙和流动很频繁,对欧亚大陆腹地的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播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曾影响到中国与中亚地区的交往.由于中亚地区人口的结构与布局经常发生变化,对其当前的总体状况和未来趋势进行研究,一方面作为基础研究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它很重要;另一方面作为需要详细、可靠的统计数据来支撑,同时又要使用多种学科的研究方法,它又很难.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所的吴宏伟博士经过3年多的艰苦努力,完成了这样一部在国内仅见的专题研究成果--<中亚人口问题研究>,其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都是比较高的.  相似文献   

4.
2007年3月,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北京大学法学博士、辽宁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李淑云教授的专著<地缘政治与中亚五国民族问题>①.这是李教授长期潜心研究中亚问题的劳动结晶,也是一部既具有学术价值又具有应用价值的力作.  相似文献   

5.
孙壮志博士继出版<中亚五国对外关系>之后最近又推出第二部专著<中亚新格局与地区安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7月版).通读全书,笔者认为这部专著的特点是:选题新颖,内容丰富,论述明晰.  相似文献   

6.
近读由赵常庆教授等 6位中国学者历时两年完成的中国社会科学院 A类重点项目《中亚五国与中国西部大开发》,颇感新颖 ,令人振奋 ,因为这是自 1 999年中央做出西部大开发的决定以来 ,在国内出版的数十部有关中国西部大开发的专著中 ,少有从中国邻国与中国西部地区的关系角度探讨  相似文献   

7.
8.
《反腐败政策》①一书,由俄罗斯著名学者T.A.萨塔罗夫主编,我院学者郭家申译。全书共七章,三十二万余字。作者围绕腐败这一特殊的社会现象,从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法学、管理学的多维角度进行实证剖析和理论总结,用量化的方法提出了腐败的国际指数,从政治经济学制度设计的角度并运用微观经济学模型剖析了腐败的成因和治理依据。  相似文献   

9.
中东民族与宗教问题新动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东素来是全球民族、宗教矛盾与问题最突出、最集中的地区。错综复杂的民族、宗教纷争与矛盾不仅是中东地区乱象丛生的主要表象,也是该地区长期动荡不宁的重要根源。"9.11事件"后、尤其是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以来,中东民族、宗教问题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诸多特点,并给中东地缘政治和安全格局带来重大影响,不仅造成该地区局势动荡、地缘政治重组,也给美国的中东政策带来严重挑战。  相似文献   

10.
近日获得徐州师范大学历史系张文德博士的新作<中亚苏非主义史>①,乘兴通读一番,有颇多感受和启发,愿与兴趣相同者交流一二.  相似文献   

11.
简述中亚五国独立10年来的成就与问题,指出政治基本稳定,体制转轨平稳,但也存在不稳定的因素.坚定社会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但改革中问题不少.经济最困难时期已经度过,但仍未完全摆脱危机.社会明显转型,问题较多,处理不好会影响政治稳定.外交成绩卓著.本文还对中亚五国发展前景作了预测.  相似文献   

12.
发挥安理会重要作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首先,感谢阿登纳基金会邀请我出席此次研讨会。当今世界,老问题悬而未决,新问题层出不穷,人类和平与发展面临诸多挑战。世界的未来充满变数,究竟何去何从,这将取决于我们如何判断形势和应对挑战。此次会议为我们集思广益,共谋和平与发展大计提供了良好机会。我祝愿会议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13.
2021年是中亚国家独立三十周年的特殊年份。回顾中亚地区的治理历程可发现,该地区的治理模式大体经历了规则治理为主到关系治理为主的演进。中亚国家独立后的优先任务在于学习并接受国际规范与规则,提升自身的国际生存能力,而国际规则在很大程度上指引着中亚国家间的互动及其对国际事务的参与。这种态势,导致中亚地区治理具有浓郁的规范治理的特征。而“9·11”事件后,尤其是当2003~2005年间“颜色革命”波及后苏联空间时,中亚国家意识到处理好与域外大国的关系极为重要,因其直接影响到各国的政权生存,由此导致各国将实现对各种关系的大致平衡视为国家优先任务,这使中亚地区治理的关系治理特征凸显。中亚地区治理模式的转型,反映了参与中亚地区治理的行为体逐渐增多、地区治理议题日益繁杂、治理主体间关系日益复杂等现实。中亚地区治理模式的转型有多重影响,如中亚国家自主性得到显著提高,地区治理成效好坏参半,各国寻求关系平衡增大了大国主导中亚事务的难度,使中亚地区逐渐形成了后自由主义的地区秩序类型。  相似文献   

14.
2005年3月25~27日,中国俄罗斯东欧中亚学会在北京市昌平区九华山庄召开第六届理事会。会议主要内容:一是汇报学会第五届理事会的工作;二是选举第六届学会领导机构;三是学术讨论。参加这次会议的理事与特约代表共有150多人。3月26日上午,除了汇报学会工作和进行第六届学会领导机构选举之外,还请外交部部长助理李辉做了题为《当前国际形势与新时期的中俄关系》报告,受到了与会者的欢迎。会议还请有关学者做专题报告,并用半天的时间进行分组讨论。不论是专题报告还是分组讨论,涉及了俄罗斯东欧中亚政治、经济、外交、文学、历史、语言和教育等…  相似文献   

15.
(2005年3月26日通过)名誉会长:汪道涵顾问组:(按姓氏笔画排列)王洛林王荩卿王福祥刘克明李凤林李慎明陆南泉(组长)苗华寿赵明义徐葵高莽詹永杰会长:李静杰副会长:(按姓氏笔画排列)冯绍雷石南征刘利民曲伟邢广程何家成吴国华吴恩远李辉杨恕杨晖衣俊卿高凤仪程伟蒋明君蔡武常务理事:(按姓氏笔画排列)王世才王宪鹏王海运王跃生冯绍雷石泽石南征孙玉华刘文飞朱晓中许强邢广程关雪凌李永全李传勋李庆义李英男李春隆李静杰乔光汉杨恕陆南泉吴福环陈凤翔陈友谊陈军陈学惠陈新明周力季志业郑异凡郑羽郑体武姜长斌赵华胜赵桂莲赵常庆须同凯俱孟军郭连…  相似文献   

16.
中国俄罗斯东欧中亚学会自1982年成立以来(当时称中国苏联东欧学会),对推动我国对这一地区的研究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天,来自全国各地140位学者和专家云集在这里,举行第六届全国理事会,这标志我国的俄罗斯、东欧和中亚研究事业又有了新的长足发展。在此,请允许我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对中央和国务院各有关部委,对各位同志和朋友们多年来对学会工作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对中国俄罗斯东欧中亚学会第六届全国理事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俄罗斯、东欧和中亚,无论对世界,还是对我国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地区。这就决定了我国的俄罗斯、东欧和…  相似文献   

17.
2010年以来,中亚地区宗教极端势力趋于活跃:趁中亚部分国家政局动荡和社会危机加紧向政坛渗透;利用中亚地区新一轮伊斯兰化思潮加大极端思想宣传;完善组织体系和实施新的暴力恐怖活动。中亚地区宗教极端势力的活跃将对地区国家政治、经济建设、地区间国家关系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8.
19.
2008年俄罗斯东欧中亚形势研讨会观点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12月15~16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在北京市郊召开2008形势研讨会,就俄罗斯的政治治理、金融危机对俄罗斯经济的影响、俄格冲突后的俄罗斯外交形势及国际格局特点以及中亚、中东欧和乌克兰的形势等问题展开了深入的学术讨论.现将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尊敬的所长李静杰教授, 女士们,先生们! 亲爱的朋友们,同志们! 我认为,大使的工作与学者的工作有许多共同之处.大使要像一个学者那样,对所发生的事件进行仔细的观察、分析和研究,进行总结并得出正确的结论.外交领域里的失误是很危险的,因为失误会导致不可挽回的损失,不仅会影响两个国家之间的关系,还会影响两国人民的友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