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理论上讲,只要有足迹就有足迹的形象特征。有时只要能把握足迹的形象特征,就能认定留痕客体甚至直接破案,从而大大节省破案成本。  相似文献   

2.
足迹是案件现场出现率最高的物证,但其运用被不断弱化,原因主要在于现场足迹提取合格率不高、样本足迹制作不规范、鉴定方法未被广大技术员所掌握、足迹档案管理方式老化等方面。足迹检验鉴定如果能与压力分布系统、运动捕捉系统等科技有效结合,将使鉴定范围更宽广,结论更准确。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影响足迹变化的天气因素进行研究,可以总结出其影响足迹变化的规律,从而大致推断足迹的遗留时间。  相似文献   

4.
目的:犯罪现场遗留足迹的性别。方法:选取足迹长、足迹掌宽和足迹跟宽特征作为自变量,性别作为因变量,建立左、右足logistic回归模型。样本:410名男女左、右赤足迹样本(其中男性207名,女性203名),测量了足迹长、足迹掌宽和足迹跟宽等特征。结论:所获取的模型对左足赤足迹的性别预测正确率为88.8%,对右足赤足迹的性别预测正确率为90.0%,均具有较高的性别预测准确率。在一定条件下,所建立的数学模型可以为现场勘验人员对赤足迹的性别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在现场勘查中,很多技术人员往往忽视足迹在侦查破案中的作用,特别是在凶杀案的侦破中,对现场条件差、排查难度大的灰尘足迹更是不愿保护、显现和提取。而这种灰尘足迹很可能成为锁定犯罪嫌疑人,成功破案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6.
足迹是刑事案件现场中出现率最高的一种痕迹,对于案件的侦破工作而言具有重要利用价值。其中,残缺足迹和足迹现场平面分布图的利用对于正确分析案情,迅速查找犯罪嫌疑人,快速引导破案具有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足迹检验中,必须认识到足迹是一个"信息系统",充分理解并发挥足迹各子系统在检验中的作用,摒除单一或割裂的检验习惯,变一维式检验为多维式的系统检验,从而实现足迹检验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侦查人员依据发案现场所留足迹,对足迹进行鞋袜分析、人身特征分析以及案情分析,并利用足迹分析结果,分析案件性质、提供侦查线索、缩小侦查范围,进而发现、审查、认定犯罪嫌疑人。但是,由于足迹分析技术的起步较晚,理论薄弱、分析方法落后以及提取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造成足迹分析技术不能普及,应用甚微。对此笔者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以及解决意见。  相似文献   

9.
利用足迹自动识别系统对现场足迹进行图像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现场足迹的特点,在足迹自动识别系统原理的基础上,分析研究影响足迹图象质量的各种因素,并就这些不同原因,给出有效的足迹图象处理方法。结果表明,利用足迹自动识别系统对现场足迹进行处理,可以得到较高质量的足迹图象。同时,相比较其他图象处理方法,该方法简单、方便,具有较好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从而提高了现场足迹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0.
我国公安高等院校的痕迹检验教材中,有关足迹测量的某些概念不够科学、统一。现场足迹的分析检验,必须对足迹进行准确的测量,而足迹测量必须以足迹中心线为基准。所以应在统一足迹中心线的基础上,统一掌宽等定义。  相似文献   

11.
以赤足足迹足型整体特征为依据,选取7个长度、宽度特征为查询条件,运用MSVisual FoxPro软件编写了足迹查询系统,对足迹样本数据库进行检索。当误差阈值设定为3mm时,检索结果唯一的准确率达到95%以上,大大提高了利用足迹查找嫌疑人的效率,很大程度上缩小了排查的范围。  相似文献   

12.
刘慧  唐健 《外交评论》2010,27(3):123-132
文章以生态足迹理论为基础,通过说明发达国家的足迹转移来揭示世界体系的生态不平等交换。发达国家对全球生态系统恶化负有重要责任,生态状况的改善有赖于发达国家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的变革。与此同时,发展中国家应以可持续发展代替对发达国家发展模式的简单模仿,并且增强环保立法,提高发达国家足迹转移的代价。  相似文献   

13.
"捺·立·平"训练法,是指在训练足迹识别技能时,以在平面穿鞋足迹中识别出赤足的足型结构特征为目标,按照先训练捺印足迹识别、再训练立体足迹识别、最后训练平面足迹识别的步骤进行足迹识别训练的方法。在2019年度秋季刑事科学技术专业2016级1、2区队《足迹识别》课程的教学中,应用"捺·立·平"训练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证明该训练方法切实可行,能够让初学者在短期内掌握足迹识别技能并正确识别出足迹的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14.
犯罪现场足迹是刑事案件现场常见的犯罪痕迹之一,它是揭露和证实犯罪的重要证据。然而,目前在各类刑事案件勘查和检验鉴定中,由于足迹档案库管理机制不畅,刑事技术人员证据意识不强、素质不高、缺乏必要的仪器设备和量化检验手段等问题,导致犯罪现场足迹发现率、提取率和利用率偏低。为强化犯罪现场足迹的应用,应提高足迹检验技术基础理论研究、加强足迹检验技术标准化体系建设、加大足迹检验专业队伍建设、增强足迹检验设备的科技含量、加快足迹信息化建设。  相似文献   

15.
足迹检验在中国大致分为五个时期:自公元2世纪以前至今经历了足迹检验的趋形发展阶段、足迹榆验专业的创建阶段、足迹检验定性定量化检验相结合的阶段、足迹检验定量化检验的定性模式阶段.现代足迹检验将检验走向标准化、定性化与定量化检验相结合、自动化以及建立全国足迹数据库等五大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由于灰尘中主要成分CaCO3在水中水解后能使pH指示剂变色,进而使潜在灰尘平面足迹显色。基于此,本文介绍了利用pH指示剂溴甲酚蓝、溴甲酚绿显现潜在灰尘足迹的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17.
将直角座标系引入足迹测量是数学与刑事物证检验技术相结合的方法。一、确定足迹中心线;二、确定足迹在座标系中的位置;三、测量足迹各部位参数。  相似文献   

18.
该文指出了利用软胶底平面足迹推算身高所产生的误差的原因,提出了修改的方法,使推算更加接近实际。  相似文献   

19.
探索一种可在室内采集立体足迹石膏样本的新方法,通过对形成立体足迹地面材质最佳种类、最小体积以及立体足迹石膏样本一般尺寸等进行研究,将立体足迹石膏制模过程从室外引进室内,完全排除室外环境、地面条件等对石膏制模的限制,使得立体足迹石膏制模更加方便、简洁。  相似文献   

20.
随着犯罪形势的变化,足迹检验在侦查破案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越来越为公安和司法部门所重视,这是由足迹本身具有的重要证据作用特点所决定的。通过赤足足迹的检验鉴定可以直接认定人身。而足迹的检验鉴定也可以间接认定人身。但不能把足迹的鉴定结论绝对化而排除其他证据,只有把其鉴定结论摆在适当的位置,与其他证据相互呼应,才是科学的态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