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车继雁 《世纪桥》2010,(7):147-148
模因论的核心是模因(Meme)。模因靠模仿复制而进行传播,在网络语言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从模因论的视角出发,对网络语言进行研究,并进一步分析网络语言快速传播的原因及其文化传承性。  相似文献   

2.
彭睿 《世纪桥》2008,(7):129-130
自然语言中的模因主要是从三个方面体现的:教育和知识传授、语言本身的运用和信息的交际和交流。模因论对语言教学,特别是外语教学颇有启发。  相似文献   

3.
自然语言中的模因主要是从三个方面体现的:教育和知识传授、语言本身的运用和信息的交际和交流。模因论对语言教学,特别是外语教学颇有启发。  相似文献   

4.
自然语言中的模因主要是从三个方面体现的:教育和知识传授、语言本身的运用和信息的交际和交流.模因论对语言教学,特别是外语教学颇有启发.  相似文献   

5.
唐向红 《世纪桥》2008,(11):86-87
在语言、文化、跨文化交际三者的关系中,语言反映文化,文化影响语言使用和发展;在以一种语言为媒介的跨文化交际中,交际者应遵守该语言的文化语用规则。但不难发现,当一种语言在各种困素的作用下被广泛传播到本土以外、为众多其他地域的人们使用时,语言与文化之间会呈现出一种颇为复杂的关系,而在以该语言为媒介所进行的跨文化交际中,交际双方遵守的语言使用规则也可能会有所不同。外语教学应转向外语教育,外语教育的核心应该是包含素质教育在内的跨文化教育,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6.
林亚军 《世纪桥》2008,(8):136-137
词是人类在认识客观世界过程中通过命名活动而给予特定事务或现象的语言标记。由于不同民族的思维模式、认知模式等文化因素的差异,词的文化内涵有很大的区别。颜色词,作为语言词汇中的一大类别,其体现出的文化差异尤为突出。文中论述了英汉颜色词联想意义的差异及产生的原因,提出正确理解这些差异有助于更好地从事跨文化交际和翻译工作。  相似文献   

7.
在语言、文化、跨文化交际三者的关系中,语言反映文化,文化影响语言使用和发展;在以一种语言为媒介的跨文化交际中,交际者应遵守该语言的文化语用规则.但不难发现,当一种语言在各种困素的作用下被广泛传播到本土以外、为众多其他地域的人们使用时,语言与文化之间会呈现出一种颇为复杂的关系,而在以该语言为媒介所进行的跨文化交际中,交际双方遵守的语言使用规则也可能会有所不同.外语教学应转向外语教育,外语教育的核心应该是包含素质教育在内的跨文化教育,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8.
在语言、文化、跨文化交际三者的关系中,语言反映文化,文化影响语言使用和发展;在以一种语言为媒介的跨文化交际中,交际者应遵守该语言的文化语用规则.但不难发现,当一种语言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被广泛传播到本土以外、为众多其他地域的人们使用时,语言与文化之间会呈现出一种颇为复杂的关系,而在以该语言为媒介所进行的跨文化交际中,交际双方遵守的语言使用规则也可能会有所不同.外语教学应转向外语教育,外语教育的核心应该是包含素质教育在内的跨文化教育,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9.
郑惠敏 《党课》2008,(3):56-58
语言是人类交际的工具,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珂说:“同样的教学方法,因为语言的不同,就可能相差20倍。”在现实中,我们可以发现,同样的一堂党倮、一个专题,有的因语言生动、情理交融,使人深受感染和启迪;有的则困语言贫乏、平铺直叙,使人深感枯燥和乏味。随着形势的发展和队伍素质的提高,党员干部对党课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相似文献   

10.
城市是人类文化的容器,在承载建筑、经济的同时,更承载了丰富多彩的文化。一座城市的发展演变过程,就是一种文化产生、形成、繁荣的演绎过程,并由此深刻地影响着这座城市的人民生活和经济水平。可以肯定说,城市因文化而生、因文化而立、因文化而兴,人类创造和发展的城市社会和都市生活,最终都要以文化的形式进行展现和延续,使之薪火相传、生生不息。因此,从文化角度来审视城市综合竞争力,实际上是从更科学、更全面、更系统的视野去认识和把握文化在城市发展进程中的作用和地位。  相似文献   

11.
范莉娣 《世纪桥》2007,(9):145-146,150
人类交际是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的结合。非语言交际是整个交际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本文概述了非语言交际的信息内容、分析了非语言交际与语言交际的关系,阐述了非语言交际的交际功能,并就在英语课堂上教师该如何运用非英语交际行为来提高教学质量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人类在语言交际中总要遵循礼貌原则,外贸活动中来往的信函也是一种语言交际,同样应遵循礼貌原则。外贸信函以传播商务信息为主,但最终目的是达成合同并获取利润,因而外贸信函写作应有意识地使用礼貌原则,成功地传达交际信息,进而促进外贸活动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3.
李茜 《世纪桥》2009,(11):77-77,92
俄罗斯文化语言学是俄罗斯语言学中的显学,这门学科的发展经历了创立、继承、发展三个阶段,即语言国情学,关于言语交际的民族社会文化模式的研究阶段,个性的语言文化研究阶段。它的发展历程也印证了任何学术不是从零开始的,继承与创新是辩证的统一。  相似文献   

14.
一、言语交际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它的产生与发展,与人类社会生活休戚相关。语言自产生以来,就作为全民的交际工具为社会服务。语言作为一种交际工具,其功能是显而易见的。人类要生存,社会要发展,须臾离不开语言;离开语言,社会将是不堪想象的。人的一生(除聋哑人之外)。每时每刻都在运用语言去生活,去工作,去奋斗。人们在使用语言时。也在不断地发展着语言,使语言不断适应发展着的社会生活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世界一体化的进程加速,中国与西方跨文化的交流也随之不断扩展。这样的形势也就逐步凸显了汉英两种不同文化间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而作为跨文化交际主要途径的跨文化交际翻译应运而生产,以适应日益发达的跨文化交际的需要。在文化载体的语言方面,不同文化借由不同语言途径,实现跨文化间的信息传递。它既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又是一种异文化的认知过程。但不同文化间的差异则会导致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两种语言的不对等性,也即是在翻译时所存在的"不可译性"。在原文作者在创作时无意识省略的文化内容,在翻译时由于译文读者与原文读者文化的不对等性,进而产生了"文化缺省"。本文在探讨翻译中文化的重要性和关联性的基础之上,提出了跨文化交际翻译中由于文化的不对等性所产生的"不可译性"和"文化缺省"。并且以汉译英翻译实践《京剧:东方艺术璀璨的明珠》为例,来进一步验证含有丰富文化内涵的中文特有的京剧文化文本在汉英翻译中存在的颇多的不可译性和文化缺省现象,强调跨文化交际翻译中,准确把握原文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言内与言外)、以及文化缺省现象的难度所在,进而为进一步研究和提出适当的中文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办法和处理手段。  相似文献   

16.
文化是一个地域最可宝贵的资源。而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交际的工具,在跨文化的交际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闻名遐尔的阳朔西街以其中国最大的英语角吸引了无数的人前来学习英语。本文从文化与语言,语言学习的关系入手,分析了阳朔众多语言学校办学成功的外部环境及其内部因素,以及阳朔英语教育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理解语言必须了解文化。中西方文化存在差异,语言差异反映着本质上的文化差异。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英语教学的首要教学任务和目标。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要高度重视语言交际中的文化倾向,适时导入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帮助学生认识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本质,使学生正确地理解语言,灵活运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提高英语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孔子学院在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引发了一定的争议。但是,以孔子学院为载体的对外汉语教学,实则与其他跨文化语言传播一样,是全球化过程中的正常现象。文章从世界主义的视角,重新审视了全球化发展的本质内涵,并对泰国与中国、德国的交往现状以及泰国人学习汉语和德语的基本情况做了对比分析。在理论层面上,探讨了语言与沟通理性的关系以及包括汉语在内的跨文化语言传播在人类社会整体发展过程中的正当性价值。  相似文献   

19.
《世纪桥》2008,(12)
词是人类在认识客观世界过程中通过命名活动而给予特定事务或现象的语言标记。由于不同民族的思维模式、认知模式等文化因素的差异,词的文化内涵有很大的区别。颜色词,作为语言词汇中的一大类别,其体现出的文化差异尤为突出。文中论述了英汉颜色词联想意义的差异及产生的原因,提出正确理解这些差异有助于更好地从事跨文化交际和翻译工作。  相似文献   

20.
本文用众多事例说明语言是我们交际的工具,也是文化的载体,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语言是文化中一个颇为特殊的组成部分,语言是反映社会、科学、生产进步、提高和发展的一面镜子,是文化现实的反映,而且,语言的实践以文化为纽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