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董福财,男,汉族,1953年5月出生,1993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3年起,先后任阜新市彰武县阿尔乡镇北甸子村村民组组长、村治保主任、村委会副主任、村委会主任、村党支部书记。2015年3月21日因病去世,享年62岁。董福财生前曾被评为彰武县造林先进个人、阜新市防沙治沙先进个人、阜新市党员"双带头"标兵。去世后,被追授"辽宁好人·时代楷模"等荣誉称号。2015年"七一"前夕,中共辽宁省委  相似文献   

2.
跟我种树去     
<正>董福财,辽宁省阜新市彰武县阿尔乡镇北甸子村党支部书记,率领村民治沙40年,顶住了科尔沁沙漠的南移,被誉为"治沙书记"。因积劳成疾,于今年3月21日病逝。他先后荣获"辽宁好人·时代楷模""辽宁省道德模范""阜新市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七一"前夕,中共辽宁省委追授董福财同志"优  相似文献   

3.
跟我种树去     
董福财,辽宁省阜新市彰武县阿尔乡镇北甸子村党支部书记,率领村民治沙40年,顶住了科尔沁沙漠的南移,被誉为“治沙书记”。因积劳成疾,于今年3月21日病逝。他先后荣获“辽宁好人·时代楷模”“辽宁省道德模范”“阜新市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七一”前夕,  相似文献   

4.
正接到组织上指派我参加彰武县阿尔乡镇北甸子村定点帮扶工作组的通知后,我无比激动,也倍感荣幸。作为一名"80后",我从小在辽西小城的农村长大,后到大学读书,如今在省直机关工作。算起来,从千禧年奔赴大连读书开始至今已离开农村十几年,经过现代都市文化生活的熏陶和洗礼,我早已习惯了夏日午后坐在咖啡厅品尝着"拿铁",回味着舌尖上的温暖惬意;也早已喜欢上在体育馆拍打着篮球,享受着奔跑中的挥汗如雨;习惯于坐在电脑前敲打键盘,凝视着屏幕上字符  相似文献   

5.
正"老百姓家的炕头最热,老百姓家的水最甜。工作队来到贫困户家中,听的是民情,连的是民心。也只有身在群众之中,才能了解最真实的民意……"这是我在微信朋友圈中的一段留言,也算是自己的生活日记。两年多来,我已把自己深深植入这片沙土地,深深爱着彰武县阿尔乡北甸子村这个大漠边缘的小村落。把老百姓的炕头坐热,才能知民意2014年8月,辽宁省直属机关工委驻村扶贫工作队来到北甸子村。我既是驻村工作队队长,又担任村"第一书记"。刚来时,看到老百姓房前屋后都有细沙,田  相似文献   

6.
<正>天空湛蓝,白雪耀目。站在村子西南侧的树林里,抚摸着自己亲手种下的树,董福才眼中闪现着喜悦的神采,和初次见面时躺在炕上的他判若两人。请他来这里,可是很费了一番周折。接到采访任务后做功课,却发现和他相关的材料都是只言片语,而在采访阿尔乡镇干部、北甸子村干部和村民后,很多事情也只有轮廓,细节需要通过董福才本人核实。但带着无限期待登门后,却被告知因身体不适,他无法接受采访。我不由心急火燎地拉着阿尔乡镇组织委员郭吉来到  相似文献   

7.
义务邮递员     
2005年6月14日。锦州市黑山县薛家屯乡北甸子村。昨儿一场大雨刚过,今儿又洒起了小雨。这雨,叫田里的庄稼欢唱不已,却让一位老人颇感闹心。老人姓杨名念义,今年62岁,家住隶属北甸子村的后黑自然屯。作为庄户人,怎有见雨闹心的理?原来,老人是《民间传奇故事》的铁杆读者,每次杂志  相似文献   

8.
正"咱村软弱涣散党组织的‘帽子’终于摘掉了,这回可以轻装上阵了!"2018年2月1日,桦南县明义乡北合发村党支部书记于德新在党员大会上郑重宣布,经过县委组织部的考核,北合发村就此告别"后进"行列。时间倒回至2017年6月18日,北合发村村部门口挂上了一块新牌子:明义乡第五基层党建工作指导站。这不起眼的挂牌之举,却成了日后北合发村党支部摘掉"后进帽子"的关键一步。北合发村"挂牌"和"摘帽"之间有什么联系?这还得从"基层党建工作指导站"的建立说起。  相似文献   

9.
《新长征》2007,(10)
孙文友是通化县二密镇北甸子村的一位普通农民,刚过不惑之年的他,血气方刚,头脑灵活,勤劳肯干。他从小就牢记着党的恩情,走正路,讲诚信,不忘本。近几年来,在党组织的精心培养下,他靠种植人参、加工销售人参走上了富裕路,还帮助带动村民致富,成了村里很有名气的经纪能人。  相似文献   

10.
<正>张旭,男,汉族,1968年4月出生,2006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8年3月参加工作,彰武县兴隆山镇老虎村农民,先后获得"全国劳动模范""辽宁省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如果"安于天命",张旭这辈子也许会一直过着"土里刨食"的日子。如此,彰武县兴隆山镇老虎村便会少了一个谈笑风生的农民企业家,也会少了一家年经济效益1600万元、辐射周边14个乡镇的肉牛饲养合作社,更会少了一条引领百姓脱贫致富的门路……为了想要的生活,张旭咬牙打拼了近20年。时运不  相似文献   

11.
水更绿了、天更蓝了,告别了杂乱无章的柴草垛、"脏、乱、差",村庄旧貌换新颜。彰武县四合城镇的新变化犹如一股田园新风沁人心脾,而这一切的变化都发生在村"两委"换届之后。强化新的思想观念。为确保新当选的村"两委"成员能"起好步、开好头、服好务",四合城镇党委、政府组织村"两委"班子成员进行业务培训,为他们"充电"。通过采取专家授课、观看纪录片、讨论交流等形  相似文献   

12.
近日记者到温江区涌泉镇共耕村采访,村民们纷纷向记者夸赞村党支部书记饶先树.71岁的老大娘李学茹(见下图)动感情地说:"他是个好人!为了群众过上好日子,自己都累出了病,你看看我们住的新楼房就晓得了.这么好的支书,上哪里找哦!"  相似文献   

13.
正在彰武县大冷镇大冷村,有这样一个团队:他们走家访户,不顾风雨;他们脚踏泥土,触摸实际。他们就是驻大冷村的辽宁省林业厅帮扶工作队的队员。在盛夏酷暑时节,这些驻村干部顶着炎炎烈日活跃在村民家中、田间地头、抗旱一线。驻村扶贫送温暖2014年6月,为贯彻落实省委组织部和辽宁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联合下发的《关于向贫困村选派驻村工作队的实施意见》,省林业厅先后4次派人深入到所包村——彰武县大冷镇大冷村进行踩点,党组先后召开3次会议研究选派方案,发动党员干部踊跃报名。经过层层  相似文献   

14.
下甸子村变了贾廷举王殿才白山市八道江区六道江镇下甸子村是个小村子:1800亩耕地,8个社,420户人家,1760口人。你别看这个村子小,名气可一直很大。过去,这个村是因为穷和乱而出名。现在,这个村却是因为富裕和文明而出了名。下甸子村地处白山市最西端,...  相似文献   

15.
正"咱村的村部整修后真是大变样呀,党员志愿者把村里的大小角落收拾得特别整洁。村路两旁绿树成荫、花团锦簇……村屯环境变美了,全村人的心情更舒畅了,精气神陡增了不少,农民生活更有奔头了。"桓仁满族自治县五里甸子镇桦树甸子村党支部书记李光辉逢人便讲自己半年来的感受。  相似文献   

16.
正阿尔乡镇位于彰武县章古台的北面10余公里处,东西北三面与内蒙古接壤。章古台的名字是和"万亩樟松林"联系在一起的,"万亩樟松林"是辽宁的骄傲,是辽沈大地防护科尔沁沙漠侵袭的绿色屏障。我们驻村工作队来这里有一个多月了,白天坐在老乡的炕头上,与他们拉家常、话发展,晚上领略着乡村的宁静,写着民情日记。踩在阿尔乡这片坚实的沙土地上,我们既敬佩阿尔乡人防沙治沙的执着精神,又深感自己肩上的帮扶责任重大。  相似文献   

17.
正"打简易算盘"是岳池本地的方言,说的是做事不按规矩来,老是走捷径。50多岁的岳池县伏龙乡三夹沟村的李富华,去年换届由村文书当选村支书,工作态度就变了,做事就喜欢"打简易算盘":今年7月份,新一轮退耕还林申报中,各户退耕还林应该是多少亩,李富华采用的方式不是丈量,而是"估"。很快三夹沟村民把李富华举报到纪委,而另一边伏龙乡纪委也通过"惠民岳池大数据监察平台"也发现,三夹沟村退耕还林补贴异常情况。"我们这里每家土地都不多,但平  相似文献   

18.
心系西平村     
西平村地处彰武县后新秋镇南10公里的顶山下,全村176户,3068亩耕地分布在狭长5公里的山沟里,去年人均收入900元,是个贫困村,就是这个村,今年以来发生了显著变化。人们说:这应当给省工作队记头功。 去年末,辽宁省技术监督局驻彰武整顿农村基层组织工作队进驻这个村,工作队员是标准情报研究所副所长李  相似文献   

19.
正核心阅读清西陵保护区管委会驻易县紫荆关镇碾子沟村第一书记王文坡,是2018年上榜的河北好人,也是省"五个一"工程奖图书作者,他利用"独家责任"微信公众号,从驻村第一周起开始刊发《驻村日记》,并让律师刊发声明:所有读者的打赏款项全部用于贫困人口。  相似文献   

20.
程涛 《党建》2014,(7):51-51
正近年来"商丘好人"大量涌现,成为激发市民向上向善的"正能量"。截至今年3月,"商丘好人"库已经收集好人典型近9000名。其中,5位荣获全国、全省道德模范或提名奖,52位入选"中国好人榜"候选人,14位荣登"中国好人榜"。商丘市委宣传部探索完善五个"长效机制",确保"商丘好人"生发沃土越来越厚,群体规模越来越大,辐射影响越来越远。存储机制。各县(区)、市直各单位、民间团体、协会及个人推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