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你想当官?拿关系来换!拿钱来买!"五千元钱站站队,一万元钱上上会,两万三万才到位",这是流传在山西省长治县的一句顺口溜。调整、提拔干部,在当地成了县委书记王虎林等人吃请受礼捞钱的手段。封官加爵如同儿戏许多单位出现有官无兵怪现象调整、提拔干部,本是干部使用中一件重要的事,有严格的程序、规定。然而在山西省长治县,这件本应该非常严肃的大事却如同儿戏,原县委书记王虎林,在离任前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突击调  相似文献   

2.
让会唱戏的人演主角□刘占春在农村,常能听到这样一句顺口溜:“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党员瞧着党支部。”老百姓总结出来的这句顺口溜可不是一点道理没有。多年的实践证明,凡是注重农村基层党的建设、整顿软弱涣散领导班子、选拔任用清正廉洁、有头脑的人任村党...  相似文献   

3.
张维军 《当代贵州》2014,(21):52-53
正"抬头离天三尺三,出门走路腰半弯;下山买盐八九里,爬坡上坎腿打颤;光棍帽子一大摞,半夜愁醒母心寒。"三年前,这首流行在岑巩县注溪镇周坪村一带的顺口溜,是周坪人祖祖辈辈艰苦生活的真实写照。如今,周坪人对这句顺口溜仍记忆犹新,但他们居住的家园已经改天换地。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帮扶下,短短三年,周坪村不仅摘除了"光棍村"的帽子,还树起了"美丽乡村"的牌子,过上了幸福美满的日子。  相似文献   

4.
杨维波 《当代贵州》2014,(21):60-61
正"走近巴结乡,先听八音昂。欲知八音底,得问梁秀江。"为传承"八音坐唱"技艺,梁秀江(中)倾其家底、尽其精力。对他而言,这句在当地广为流传的顺口溜就是最大的满足。有一条江,日夜奔腾,驰骋万里,它叫南盘江。有一个人,痴迷"八音",一生追寻,他叫梁秀江。南盘江畔,布依古寨,"八音坐唱"的说唱艺术千年传承。梁秀江生长于斯,沉醉于此,他把传承传统  相似文献   

5.
俺毛集是淮河边上的小镇。谈到小康,要说的话真多,多得不知从何说起。俺这个人好说顺口溜,江泽民主席来毛集视察时,俺用顺口溜向他汇过3次报。今儿,也顺口溜几句。毛集人真不沾,光棍汉子堆成山;一天到晚累半死,一个劳日一角三。这是说的毛集的过去。俺毛集人穷啊,自打记事以来,俺20年没有一天吃过三顿饱饭,最穷的时候夫妻俩同穿一条裤子。为治穷病,有一年俺赊了头猪,没猪圈人畜同住一个屋。缺医少料小猪瘦得皮包骨,还没长大便一命呜呼。病死的猪肉没法卖,心疼得俺只想哭。穷日子,无尽期,对天长叹俺把话提:人若倒霉时运…  相似文献   

6.
正我们常说的一些为人处世原则,乍一听来容易做到,但其实很难。或者说,不少原则对君子可能有效,对常人则几乎无用。比如那句常挂嘴边的"对事不对人"。"对事不对人"这话有其特殊的语境。如果是夸赞一个人,就会找各种事实来证明,这时人和事是一致的,就算事说得不准确也无伤大雅。如果是批评一个人,那么为了不引起无谓的争论,一方就会提前声明:我这是就事论事,对事不对人。然而,事情总是人做出来的,你在批评一件  相似文献   

7.
"不怕苦,不怕难,就怕纪委一张单"。这是最近一个时期在北海市干部中流传的一句顺口溜。"纪委一张单"是什么东西?为什么会让机关干部如此敬畏?  相似文献   

8.
《求是》2010,(13)
<正>"土坯墙,茅草顶,毛边纸的窗棂棂,屋里黑洞洞,地上空得四旮旯,炕上挤得人要命。"这是我为过去自家茅屋编的顺口溜,也是当时一穷二白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9.
近日,在石楼县农村采访,听到不少由群众自编的顺口溜,从这些顺口溜里感受到的是农民面对农村产业大发展的喜悦心情,对幸福生活的真情描摹。"绿色食品销路俏,二三产业前景妙。"这是石楼县和合村支部书记编的一句顺口溜。和合村是一个传统农业村,近几年发展小杂粮特色种植,村民走上了致富路。石楼县经常组织农技人员到田间地头,为农民举办各种科技咨询讲座。和合村的不  相似文献   

10.
不妨慢一点     
胡丽莉  贺振宇 《实践》2014,(2):41-41
慢是一种祝福,华语文化的语境最是如此。请人吃饭是慢慢吃,送人别离是慢慢走,听人倾诉是慢慢说,凡此种种,皆以“慢”字当头。 成都人有句顺口溜:不要慌,不要忙,哪个忙人得下场?一个忙人是韩信,一个忙人楚霸王。霸王忙来乌江丧,韩信忙来丧未央……对成都人而言,有慢且闲,并非是不思进取伤及颜面的事,反倒有几分自在豪气拌在其中。于是,成都人工作之余便散到江畔公园数不胜数的茶馆,享受着“杯中乾坤大,茶中日月长”的悠闲时光,将快乐的平民“慢生活”演绎得真切到位。  相似文献   

11.
正在利通区大地上,以王兰花牵头成立的"兰花志愿者服务工作室"已经成为一个助人为乐、奉献社会的响亮品牌。8年来,王兰花与她的"热心小组"始终以服务群众为宗旨,帮助社区群众解决暖气不热、贫困孩子大病医疗救助、下岗女工再就业、调解邻里纠纷、清理街道卫生等各类生活实事1300多件,有效解决了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成为维护社区和谐稳定的最前沿的力量,得到了广大干部群众的一致认可和好评。她本人先后获得"全国优秀社区工作者""全国社区优秀志愿者""全国三八红旗手"  相似文献   

12.
"爱民书记朱忠岗,装着群众心向党。百姓生活都关注,送来锦旗是奖赏。"这是社区群众颂扬辽阳市白塔区襄平街道党工委书记朱忠岗的几句顺口溜。字句浅白平直,朴实无华,却表达出百姓对一位爱民书记的信赖、爱戴和深情厚谊。  相似文献   

13.
正"有时候,一句不经意的‘玩笑话’,可能就隐含着重要线索。"湖北省委第一巡视组在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巡视期间,听到当地一句顺口溜:"我们这里穷,什么都没有,只有‘五大官员富豪’。"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巡视组就此进行重点关注,深查细究原因,查出1名厅级干部、3名处级干部的问题线索。这名厅级干  相似文献   

14.
毕节农村过去曾流行着一句顺口溜:"公章腰间挂,办公露天坝,党员开大会,雨天支书家,晴天大树下."这是全区2000年以前村级党组织无活动阵地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15.
马毛姐 安徽省原合肥市服装鞋帽工业公司副经理 王书茂 海南省琼海市潭门镇潭门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潭门海上民兵连副连长,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王占山 河南省安阳军分区原副师职顾问,第四、五届全国人大代表 王兰花 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利通区金星镇王兰花热心小组党支部书记、王兰花热心小组慈善协会会长  相似文献   

16.
“规划规划,赶不上领导的变化”,这是全国人大代表纪尽善带来的流传于基层农村的一句顺口溜。类似的顺口溜在“两会”上层出不穷。最广为人知的是政协委员杨  相似文献   

17.
"对上以敬,对下以慈,对人以诚,对事以真",这是我的一位挚友、台湾高僧惟觉法师的"四句箴言"。其实,真善美总是相通的。在我的另一位挚友、一位共产党的领导干部、我的"上司"丁廷模的身上,就体现着这"四句箴言"。  相似文献   

18.
正在丹东凤城市,有一个家喻户晓的共产党员,名叫王坤峰,他是凤城市房地产管理处的一名下水道维修工。他20多年如一日从事着城市中最脏最辛苦的工作,冬夏不得闲为群众解决棘手难题,赢得了人们的爱戴和尊敬,被称为凤城"徐虎"。有人说他"傻",还有人嫌他干的活儿脏,可在他看来:"只要千家万户的日子过得舒服,我‘傻’点脏点无所谓!"维修下水道是个又脏又累的工作,没有固定的工作时间,没有固定的工作地点,更没有固定的工作对象。一般人不愿干也干不了,可王坤峰却干一行爱一  相似文献   

19.
<正>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高素质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这句流传在农村的顺口溜,说明了村干部在群众中所起的作用。近年来,平谷区委坚持以提高素质、增强能力、规范运行、强化监管、激发活力为重点,着力走好"勤培养"、"严管  相似文献   

20.
山乡年味浓     
过年,正规的称呼应该叫过春节,但民间还是叫过年,叫得亲切。有一句俗话:"高兴得像过年似的。"过年,对于中国人来说,的确是一件大事,一件高兴的事,一件热闹的事,一件喜庆的事,一件团圆的事。春节,每年都过。但每年的春节,却都是那样地令人期待,令人盼望。孩子如此,大人也是如此;在家的人如此,在外的人更是如此。春节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一种文化,成为溶化在中国人血液中的一种浓浓的情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