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正>在现实中,有时会听到保密工作很麻烦、程序多、限制多的抱怨,有人认为保密管理是把简单的工作变烦琐了。关于保密工作的"繁"与"简",我想谈谈自己的理解。首先,保密工作离不开"繁"。一方面是工作流程的"繁",打印要审批、发传真要审批、发布新闻还要审批……凡是与涉密内容沾边的都要审批,来回签字跑手续时,难免引起大家抱怨;另一方面是保密工作内容的"繁",每个月自查、每个季度部门负责人检查、保密处不定期抽查、上级主管部门组织审查……此外,涉密载体的管理与使用、涉密档案资料的整理与销毁等,都需要投入大  相似文献   

2.
<正>在基层调研时,听到有的党员干部抱怨工作难干,埋怨群众不理解、不配合、不支持。怎样解决这个问题,让群众理解、配合、支持,把工作好做呢?抱怨和埋怨恐怕无济于事,甚至会起反作用;只有主动深入群众,耐心细致地做思想工作,才能达到目的。这其中的一个关键,就是处理好"听群众讲"与"讲给群众听"的关系。善于"听群众讲",对实际需求和实际情况的掌握就会更准确、更全面,工作的着眼点与着力点就会更明确,决策和举措就会更科学。当然,群众讲的有时可能是逆耳  相似文献   

3.
不少基层干部抱怨群众不理解政策不支持工作,总和自己"唱反调"。有时候往群众家里跑一个星期,解释得口干舌燥也未必能做通群众思想工作,这在涉及人民群众利益的工作中更为多见。对此,笔者认为,群众"唱反调",是对我们基层党员干部执行力和创新力的考验,也是锤炼和提高干部工作能力的"试金石"。当前,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同时带来一系列问题,百姓对我们的工作不认可,不是刁难我们,而是信任我  相似文献   

4.
基层领导干部有很多时候处于两难的境地.为什么?就是领导能力问题.身处基层的领导干部,有的是自己不把自己当"领导",有的是别人不把自己当"领导",有的是遇到急、难、险、重任务就逃避"领导",这都是缺乏领导能力的表现.  相似文献   

5.
基层领导干部有很多时候处于两难的境地.为什么?就是领导能力问题.身处基层的领导干部,有的是自己不把自己当"领导",有的是别人不把自己当"领导",有的是遇到急、难、险、重任务就逃避"领导",这都是缺乏领导能力的表现.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改革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不断深入和全面推进.有越来越多的"单位人"成为"社会人"。目前社区的绝大多数党员的表现是健康向上的,但面对新的形势,不少生活在城市社区的离退休、下岗失业党员感到无所适从,有的产生"退休万事休"的想法,整天沉溺于"菜篮子、抱孙子、摸牌子、串门子";有的因生活出现困难,对前途心灰意冷,牢骚多、抱怨多;还有的"只扫自己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不热心党组织布置的任务和公益活动。  相似文献   

7.
正近日和一些基层朋友谈心,有的干部坦言自己产生了"逃离基层"的想法,"连轴转,太累了","感觉自己处在社会‘最底层’的位置,家里人也不太支持"。产生这种无力的"底层感",有着现实的原因。众所周知,基层干部很辛苦,大冬天上山防火,暴雨天下河防洪防汛,那是家常便饭;又很"心苦",在承受任务紧、人手少等工作压力的情况下,还要面临各种问责的压力;同时他们还很"清苦",在基层工作多年,工资待遇仍然不高。  相似文献   

8.
<正>狠刹"四风"起到了正风肃纪、固本清源的效果。然而,一些干部面对"新常态"表现出明显的不适应,或是感叹"为官不易",或是抱怨"官不聊生"。有的甚至以"多干多错"为借口玩起"大撒把",以"束手束脚"为理由赌气"撂挑子",不敢担当、不肯负责、不愿碰硬等"为官不为"现象有所抬头,严重影响党和政府的形象,亟需治理。一、"为官不为"现象的症状表现"为官不为"是个老问题。面对驰而不息的作风建设、清风劲吹的政治生态,少数干部又给"为官不  相似文献   

9.
给您提醒     
<正>遵规守纪最安全当前,还有一些领导干部贪心不改、心存侥幸。这些人在当前全面从严治党的高压态势下,不收手、不收敛,想方设法、挖空心思在贪腐方式上"做文章""搞变通",妄想寻求最"安全"的手段瞒天过海捞钱。比如,已被查处的一些领导干部,有的演绎"前门当官、后门开店"的贪腐闹剧,家人成为其权力"代言人",自己不抛头露面却挣个盆满钵满;有的大搞"期权腐败",在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一些部门和单位的民主生活会流于形式,质量不高.有的党员认为民主生活会是"强迫"性的,解决不了实际问题,只需要出个场就行;有的党员把民主生活会与一般会议混为一谈,认为就是随便发发言、表表态、述述职而已;有的党员查摆问题只是泛泛谈一下工作,放不开情面,甘愿当"老好人",畏首畏尾,患得患失,讲些无关紧要、不痛不痒的话,对触及思想、涉及责任的问题避而不谈.那么,怎样才能开好民主生活会呢?  相似文献   

11.
<正>党员干部作为社会中的一员,不会孤立存在。党员干部的工作对象主要是人民群众,正常的交往是维系群众的纽带,也是工作的主渠道。然而,少数党员干部存在的一些不正当交往现象应引起高度警觉。有的交往"庸俗化",爱与溜须拍马的人交朋友;有的交往"市侩化",爱与对己有用的人交朋友;有的交往"物质化",爱与大款富人交朋友;有的交往"江湖化",喜欢"江湖义气",爱结"圈子"。从近年发生的违纪违法案件看,脱离普通群众、交友不慎是腐败蜕变的加速  相似文献   

12.
在美国,普通党员和国会议员"不听党的话"是常有的事,"叛党"虽不是司空见惯,却也常有发生。入党时没人管你,投票时自作主张事实上,美国人入党,不需要申请,也不需要党组织批准,只要自己决定就可以了。什么时候"入的党",组织也不知道。因  相似文献   

13.
《实践》2015,(10)
<正>俗话说"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工作苦活、累活、急活多,加班加点是常事。对此,一些基层同志多有抱怨,抱怨周末上班、晚上加班;抱怨工作节奏快、任务重;抱怨经济上没甜头、政治上没奔头……总之,着手开展工作前要先抱怨一通。这在年轻干部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此种"报怨心态"的存在,不仅影响工作,也影响年轻同志的成长进步,需注意加以克服。首先,要端正态度,带着感情去工作。对待工作的态度直接影响人的情绪和意识,关系着工作状  相似文献   

14.
正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健全干部管理体制、从严管理监督干部"要求,需要从监督范围、监督重点、监督方式等方面,多管齐下,相互补充,形成合力。当前,领导干部监督工作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是监督管理意识不强。少数领导干部认为监督是对自己的不信任和干工作的"绊脚石",听不进批评和反对意见;个别单位监督职能部门主动开展监督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领导干部监督工作面临"上级监督太远、同级监督太软、下级监督太难"的"监督困局"。二是监督制度不到位。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有的监督制度过于原则和笼统,缺乏全面性、规范性和系统性;对  相似文献   

15.
政治工作条例规定:"士官党员较多的单位,应有一名士官党员参加支部委员会。"但在实践中,我们看到,士官支委在履职尽责,如何发挥作用上,还存在一些模糊认识。有的把自己当成摆设,觉得自己人微言轻,工作放不开手脚;有的给局部利益当代表,说话办事倾向性太强;还有的对支部决议"评头论足"、"跑风漏气",不但没  相似文献   

16.
正综观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案例,有很大部分原因是"心存侥幸":有的认为吃点喝点是"小事",慢慢地自身防线就被撕开了口子;有的认为收点拿点别人的"土特产""小礼物"是正常人情往来,逐渐地由"小"到"大",什么都敢收、敢要了;有的认为自身越轨越线的事做得"天衣无缝",殊不知"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对于党员干部来讲,侥幸心理要不得。  相似文献   

17.
正防止"带病提拔"永远是选人用人工作需要直面的一个课题。然而,过去少数"带病提拔"问题却反映出"三露"现象:有的干部"深藏不露",想尽一切招数掩盖自己的腐败行为,欺上瞒下,蒙混过关,出现"边腐边升"的"怪象";有的"露而难查",个别人到处拉关系,搞"小圈子",编织"人情网",千方百计为个人晋升创造最佳条件;  相似文献   

18.
当前,在基层党的先进性建设中,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模糊认识:一是有的认为长效机制已经建立,今后按制度去做就行了,用不着像建立长效机制那样下功夫;二是有的认为落实长效机制是领导的事、上级的事,存在"与己无关"思想,只要自己按部就班做好工作就行了;三是有的认为  相似文献   

19.
正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反腐倡廉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尤其是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重拳反腐,"打虎""拍蝇""猎狐",成绩有目共睹。然而,对于中国共产党能不能在与腐败的较量中最终取胜,当下有些人还是持怀疑态度:有的认为反腐攻势再猛也挡不住中国腐败的严重,甚至声称会越反越腐;有的认为一党执政反腐不可能成功,中国共产党反腐注定要失败;还有的"预测"重拳反腐将"昙花一现",腐败必将卷土重来。果真如此吗?中国共产党到底能不能管住腐败?  相似文献   

20.
<正>江苏文艺出版社2015-6世界再大,你唯一始终拥有的也只是自己,你既是原点,也是终点。因此,我们所需要的,并不是换一个地方,而是换一种更适合自己的有趣的活法。作者认为,之所以有的人会活得那么累,陷入付出与回报不对等的困境,不是因为不够"拼",反而是因为"太拼"。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