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4 毫秒
1.
袁成武 《当代贵州》2013,(12):57-57
普安州(今盘县)在贵州单独开科设考之前无进士。明世宗嘉靖十六年(1537),贵州单独开科设考,普安州蒋宗鲁即考中举人,次年他又考中进士,成为普安州有史以来中进士的第一人。"开科取士"是中国古代选拔  相似文献   

2.
正2017年3月27日,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室机关党委组织室机关和省革命历史纪念馆党员干部职工12人,到"福建省廉政教育基地"——福安市溪潭镇廉村参观见学,接受廉政教育。廉村被誉为"开闽进士第一村",是福建省历史上第一位进士——薛令之的家乡。薛令之是唐玄宗太  相似文献   

3.
正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图书馆馆藏一批中国科考试卷,数量达500份之多。其中贵州籍进士的考卷占比最多,达67份,为研究贵州历史提供了珍贵的材料。明清两代,贵州出过"六千举人、七百进士"。"贵州文化老人"陈福桐曾著《六千举人七百进士》一文,一扫历来"贵州无人"的偏见。贵州人民出版社曾出版《明清贵州七百进士》《明清贵州六千举人》两书,填补了贵州人才史方面的空白,遗憾的是鲜有人见过这些贵州人在考场上留下的真迹。  相似文献   

4.
《党建》2016,(5)
正北宋著名政治家、改革家、文学家王安石已经离开我们900多年,但他勇于担当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他"苏世独立,横而不流"的铮铮傲骨,他果断推行社会变革所取得的巨大成果,都彪炳史册而成为永久的历史记忆。他不爱官,不爱财,不爱色,冰清玉洁的官德更具有永远的榜样力量,让一切蝇营狗苟,投机取巧,沽名钓誉,巧取豪夺,庸俗不堪者,相形见绌而一文不值。六上札子坚决辞相王安石终生不贪位恋栈。中进士后,其他人都在京师中到处奔  相似文献   

5.
晋江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是全国著名侨乡、历史上18个千人进士县(市)之一,历朝历代人才辈出,文化积淀深厚,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先后荣获"全国文化先进县(市)"、"全国文物工作先进县"、"中国民间戏剧之乡","现代民间绘画之乡"、"中国民间特色(书法)艺术之乡"等多项国家级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6.
正"只有从我这里才能听到"的故事1975年10月1日,是毛泽东度过的最后一个国庆节。这一天,病床上的毛泽东艰难地支撑着身体,对身边陪伴着他的护士追念起建立新中国所经历的革命往事,他首先讲到的就是1927年的秋收起义。对很多人来说,有关秋收起义,多是暴动如何激奋昂扬,战斗如何胜利辉煌,最后又是如何满怀豪情地奔上井冈山……直到从毛泽东本人口中讲出秋收起义,让我们看到了另一个角度的历史。"这故事,你只有从我这里才能听到,  相似文献   

7.
张学良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位声威显赫、充满传奇色彩的英雄人物,在他多姿多彩的政治生涯中,最令世人津津乐道的就数"西安事变"了.这一事变,后被著名史学家唐德刚盛誉为"张学良政治生涯中最后一记扭转中国历史、改变世界历史的‘杀手锏'".在"西安事变'前,张学良与周恩来有幸相识并相见恨晚,彼此欣赏.  相似文献   

8.
黄禹康 《党史纵横》2012,(11):20-22
潘汉年早年参加革命,参与过中国现代史上许多重大事件。他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忠实执行并多次出色地完成党交给的任务,对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特别是在开展对敌隐蔽斗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建国后,他历任中共中央华东局和中共上海市委社会部长、统战部长、上海市委常委、副书记、上海市副市长等职。1955年4月,他突然以"内奸"罪名遭逮捕,并被判刑、开除党籍,成为共和国历史上的一大冤案。1982年,中共中央为潘汉年平反昭雪,恢复名誉。  相似文献   

9.
<正>陈叔通一生经历传奇,跨越晚清、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三个时期,从清末进士、翰林院编修最后到抗战前后著名的爱国民主人士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的领导人。在将近73岁时,他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投身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毛泽东曾高度赞扬陈叔通过去不事权贵的高风亮节,称其是"出淤泥而不染",是"共产党的一名诤友"。一1876年8月7日,陈叔通出生在浙江省杭州府仁和县(今杭州市),名敬第,字叔通。他自幼秉承家学,特别是在古文诗词上独具慧根,因此在早年立志功名。1902年,年仅  相似文献   

10.
正广东海康(今属雷州市)人陈瑸,在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中进士,后来被安排到福建古田县做县令。他疏议废加耗、惩贪官、崇节俭、兴书院、饬武备,很快得以升官,后任福建巡抚、闽浙总督等。他在外面做"裸官"20多年,从未携带家属。儿子想去探望,苦于路途遥远缺少路费,最后也没去成。陈瑸没有请师爷,只有一两个仆从,以瓜果蔬菜为食,史称"官厨惟进瓜蔬"。他与海瑞、丘浚齐名,号称"岭南三大清官"之一,他清廉卓绝,康熙称赞他为"苦行老僧"。"苦行"二字,实在是对陈瑸人  相似文献   

11.
经中共中央批准、由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中央统战部、民政部等11个部门联合组织评选的于2009年9月公布的"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中,广东被评上9人,杨殷是其中之一.他不愧为南粤骄子,民族精英.杨殷之所以成为精英人物,是因为他为中国革命立下了不朽的历史功勋.  相似文献   

12.
《湘潮》2017,(4)
正茶陵县地处湘赣边界、罗霄山脉西麓,因炎帝神农氏崩葬于"茶乡之尾"而得名"茶陵",又因铸造于南宋年间的镇城铁犀被称为"犀城",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以茶命名的行政县。全县总面积2500平方公里,辖12个乡镇、4个街道、2个办事处,总人口65万。历史文化名县。茶陵于汉高祖5年(公元前202年)置县,宋代为军,元、明、清为州。自古"农勤于耕、士勤于学",历代兴办书院38所,数量居湖南各州县之首;科举考试有进士127人,其中刘三吾、李东阳、  相似文献   

13.
气度与高度     
北宋时期的吕蒙正是历史上第一位平民出身的状元宰相。他有敢于顶撞皇上的胆量,也有唯才是举的气量。皇帝虽然生气,但还是舍不得弃之不用,这不仅是因为吕蒙正为官做人公正无私,更在于他心境豁达,气度非凡。吕蒙正有个同窗学友叫温仲舒,他俩幼年交情不错,又同一年考中了进士。温仲舒当官时出了案子,  相似文献   

14.
毛胜 《党的文献》2011,(4):119-121
梁启超,中国近代历史上一个非常特殊的人物,他和康有为等倡导的"戊戌变法"曾经推动了中国近代历史的进程。然而,"戊戌变法"失败后,历史在大踏步前进,他却仍站在原地呐喊,主张君主立宪制,沦为历史进步的绊脚石。历史属于他的时间很短,但他对中国近代历史的影响却不可小视。毛泽东对梁启超其人、其文、其事的阅读和评论,给我们留下了很多耐人寻味的细节,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近代中国思想演进的历程。  相似文献   

15.
司门前镇位于隆回县西北部距县城63公里,东西北三面高山矗立,南面丘陵起伏,林地广阔,是一座山青水秀、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民风淳朴的湘中古镇。明洪武五年(1372年),隆回巡检司设于司门前辖隆回八都,司门前为一都,巡检司衙署前视野之地,称司门前。自清代以来,司门前镇共出进士4人、举人19人,著名的当首推“文武二魏”,即文有魏源、武有魏光焘。魏源是清道光二十四年进士,先后做过江苏东台、兴化县令和高邮知州,是我国近代历史上著名的爱国主义思想家史学家和文学家,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批“睁眼看世界”的人物中最优秀代表。他的“师夷之长技以…  相似文献   

16.
来函照登     
《书城》编辑部:顷获阅贵刊二○○九年八月号,捧读再三,不忍释手。此号唐小兵先生的《写在〈大地〉边缘》,立意高远,闳中肆外,是一则好文。唯文中提到"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的江康湖教授",此人应是江亢虎。江亢虎为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复杂人物。他原名江绍铨,祖籍皖南旌德江村,生于江西弋阳,祖,父辈都是进士。早年组建中国社会党,后沦为汉奸。一八八三年出生,一九五四年死于监狱。唐文对江的生卒年介绍有误。  相似文献   

17.
李大钊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是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在1922年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前后,他关于"平民主义"和"工人政治"的论述,表达了一个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对于中国的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看法,尽管这些看法还带有历史的局限,对于我们今天理解如何把马克思主义科学地运用于中国的实际,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一尽管李大钊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前期是一个激进的民主主义者,但是他的"平民主义"思想,已经反映了他以批判的眼光接受西方民主思想同时非常重视中国历史上民主思  相似文献   

18.
正刘光第从小在艰难困苦中长大,个性强硬方刚,能吃寻常人不能吃之苦。同时,他对官场上的喧嚣浮华十分看不惯,更不愿意对高官做谄媚之态。刘光第是四川富顺人,戊戌六君子之一,但是对于他的经济状况,很少有人注意。光绪九年(1883年),他高中进士,授刑部候补主事,时年不过24岁,可谓少年得志。但是奇怪的是,中了进士之后,他却一  相似文献   

19.
正郑思远,1914年出生在山西襄陵县(今襄汾县)一个教师家庭。1937年投笔从戎参加革命。在数十年的革命生涯中有两个与"三"有缘的独特历史经历,成为他人生的重要传奇。他是国务院历史上唯一的在三位总理任职期间担任过副秘书长的人。他曾辅佐过周恩来、华国锋、赵紫阳三位共和国总理。从1943年到1982年,他参与了中共党史上三次重要的甄别平反冤假错案工作,并在其中担任重要工作职务。  相似文献   

20.
阿芝  阿圆 《党史纵横》2012,(12):15-17
当代中国历史上有一位传奇人物,毛泽东称他为"国际共产主义战士",华莱士说他是"唯一的美籍中国共产党党员",他亲历过多个重大历史事件,曾经两次蒙冤入狱,但始终对中国有特殊的感情,这个人就是李敦白。他有一位相濡以沫的中国妻子,全家都致力于中美文化经济的发展和交流……来到中国,一番真诚的交流过后,他们定下了终身大事李敦白,1921年出生于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的查尔斯顿市,父亲是当地著名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