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正>武篆魁星楼是一座革命的红楼,她像井冈山的八角楼、延安的宝塔一样,与右江革命斗争、红七军紧密联系在一起。早在1922年韦拔群在东兰领导农民运动,就以魁星楼为农民自卫军指挥部。1923年,韦拔群组织领导东兰农民武装起义(史称"三打东兰城")又在此研究制订作战计划。1925年至1927年,东兰县农民协会和东兰县革命委员会也设在魁星楼。1930年春,红七军前委、东兰县苏维埃政府又设在这里。邓小平、张云逸、韦拔群、雷经天、陈洪  相似文献   

2.
韦礼夫 《传承》2011,(5):10-10
一、河池红色旅游现状分析 河池市是广西农民运动领袖、中国红军早期将领韦拔群的故乡,是右江农民运动的发祥地,是百色起义的策源地,是右江革命根据地的腹心地,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和邓小平、张云逸、韦拔群、李明瑞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战斗过的地方。受农民运动和红七军过境时进行革命宣传的影响,当地人民进行了的轰轰烈烈的革命斗争,其为劳苦大众争取解放的精神永远激励着后人。全市11个县(市、区)165个乡镇中,  相似文献   

3.
金宗志 《当代广西》2014,(23):16-16
正11月19日至20日,韦拔群同志诞辰120周年纪念活动在东兰县举行。自治区主席陈武出席活动并发表讲话。韦拔群同志1894年出生于东兰县武篆镇东里村一个壮族家庭。作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著名农民运动领袖和广西农民运动先驱,韦拔群同志参与领导百色起义,创建了红七军和右江革命根据地,是早年为党为国捐躯的人民军队杰出将领。2009年韦拔群同志被授予"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光荣称号。  相似文献   

4.
韦礼夫 《传承》2011,(13):10
一、河池红色旅游现状分析河池市是广西农民运动领袖、中国红军早期将领韦拔群的故乡,是右江农民运动的发祥地,是百色起义的策源地,是右江革命根据地的腹心地,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和邓小平、张云逸、韦拔群、李明瑞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战斗过的地方。受农民运动和红七军过境时进行革命宣传的影响,当地人民进行了的轰轰烈烈的革命斗争,其为劳苦大众争取解放的精神永远激励着后人。全市11个县(市、区)165个乡镇中,有11个县市区的100个乡镇被国务院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划为革命老区,各族人民为革命作出了伟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赵树球 《传承》2014,(11):34-35
黄书祥是果德县及右江下游早期农民运动领导人,他跟随着韦拔群等革命将领活动于广西东兰、巴马、凤山一带,积极开展革命运动,参加百色起义和红七军,坚持革命斗争直到牺牲。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诠释了革命人的先进和坚强,他的革命精神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相似文献   

6.
《传承》2014,(11):F0002-F0002
正2014年11月19日至20日,韦拔群同志诞辰120周年纪念活动在东兰县举行。自治区主席陈武出席活动并发表讲话。韦拔群同志1894年出生于东兰县武篆镇东里村一个壮族家庭,是中国农民运动的先驱,他参与领导百色起义、创建红七军和右江革命根据地,是早年为党为国捐躯的人民军队杰出将领。2009年,韦拔群同志被授予"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光荣称号。陈武在纪念韦拔群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回顾了韦拔群同志光辉战斗的一生。陈  相似文献   

7.
右江各族妇女对右江革命根据地的贡献梁韵玫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邓小平、张云逸、韦拔群领导右江各族人民举行了震撼祖国南疆的百色起义,缔造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和苏维埃政权,创建了包括东兰、凤山、百色、奉议。恩隆、思林、果德、隆安、向都、镇结、恩阳、凌云...  相似文献   

8.
韦拔群是我国农民运动领袖,人民军队的早期杰出将领,是百色起义、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和右江革命根据地的领导者和创始人之一,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执行委员。拔群为了民族的解放、实现共产主义事业的伟大理想,一生进行不屈不挠、坚韧不拔的斗争。正如邓小平在  相似文献   

9.
赵树球 《传承》2013,(7):24-25
在风起云涌、轰轰烈烈的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邓小平等领导百色起义、龙州起义,创建红七军、红八军和左右江革命根据地。期间,邓小平曾多次到果德县(今平果县)的果化镇检查指导工作,留下其光辉足迹。  相似文献   

10.
在上级党史部门的指导和中共东兰县委、县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经过东兰县委党史研究室编纂人员历时两年的辛勤劳动,《中共东兰党史人物传略》和《东兰革命斗争简史》于2003年5月正式出版。《中共东兰县党史人物传略》主要收录东兰籍当年在右江革命根据地和赤卫军、红七军担任区营级以上职务的干部;当年的职务尚不高,但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牺牲的担任团级以上职务的干部;新中国成立后担任省军级以上职务的原红七军老干部。编入该书的人物共94名,其中百色起义和红七军主要领导人(1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将领(5人)、省军级人物(2人)、革命英烈…  相似文献   

11.
左右江革命根据地已经光荣地载人了中国革命的史册。邓小平、张云逸和李明瑞等同志当年领导的百色起义、龙州起义,建立的红七军和红八军,曾在这一地区给反动派以沉重的打击。在起义前后的艰难岁月里,左右江各族青年为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进行了艰苦英勇的斗争,以青春和热血甚至牺牲年轻的生命,表现了他们对党的无限忠诚!一、向封建和帝国主义势力冲击,开展农民运动和武装斗争青年人思想敏锐,最少保守思想。这个特点,决定了他们最容易接受新思想。1919年的五四爱国运动给追求进步的广西青年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他们从此开始追…  相似文献   

12.
黄好业 《当代广西》2009,(23):18-18
早在70多年前,我三哥黄书祥(时名黄焕云)与拔哥(韦拔群)就结成了深厚的情谊,成为患难与共、生死之交的亲密战友.在那腥风血雨的年代,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他们和许许多多的革命志士一起,率先在东兰点燃了右江地区农民运动的革命烈火。他们的革命思想和献身精神深深地教育和影响着我,也是他们把我引向了革命的道路。  相似文献   

13.
桂西山苍苍,左右江泱泱,烈士风范,山高水长。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之日,邓小平无限深情地写道:“永远铭记着:在过去长期艰难的岁月里,人民英雄们用自己的鲜血,才换得了今天的胜利”。我们永远铭记着:在大革命失败后的腥风血雨中,左右江地区的壮汉瑶苗等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高举武装斗争的旗帜,发动了奉议、东兰、凤山、凌云、镇结。思林、果德、都安、向都、墨宁、万承、龙茗、雷平、养利、左县、那马等一系列武装暴动,英勇反抗国民党桂系军阀的屠杀政策。中共广西特委委员、广西临时军政委员会常委兼右江农军第三…  相似文献   

14.
北海市委党史研究室党支部为了使全体党员干部更深入地了解党的历史,丰富党史知识,热爱党史工作,把党史工作做得更好,组织全体党员干部于7月13日至20日,到革命老区百色地区的平果、田东、百色和河池地区的巴马、东兰、河池、宜州等县市参观学习。我们沿着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的光辉足迹,先后参观了田东县的右江苏维埃政府旧址和百谷红军村;百色市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军部旧址和政治部旧址,百色起义纪念馆和百色起义烈士纪念碑等;东兰县的广西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中共红七军前委、东兰苏维埃政府旧址,韦拔群烈士故居和韦国清…  相似文献   

15.
一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邓小平领导右江地区各族人民举行了震撼南疆的百色起义,缔造了中国红军第七军和右江苏维埃政府,创建了当时全国瞩目的右江革命根据地。可以说,百色起义、龙州起义是邓小平理论(包括建党思想理论)的发祥。百色起义的胜利,红七军的诞生,苏维埃政权的建立,土地革  相似文献   

16.
建党时期(1921-1923年),中共中央高度肯定了农民阶级的伟大革命潜力和在国民革命中无产阶级同盟军的阶级地位。在以衙前农民运动和海丰农民运动为代表的早期农民运动实践中,中国共产党早期农民运动领导人不仅开始启发农民的阶级斗争意识,而且通过组织农民协会领导农民开展以减租为重点的经济斗争。这一切都为国民革命兴起后农民运动的蓬勃发展奠定下思想和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17.
蒋燕  陈菁 《当代广西》2004,(2):26-27
田东县是百色起义的策源地,1929年邓小平领导的工农武装在田东打响了百色起义第一枪,建立了右江苏维埃政府。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田东县在百色市委的直接指导下,积极借鉴革命战争时期创办农民运动讲习所的做法,建立起县、乡、村三级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讲习所(站、室),并以此为载体,全面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讲习活动。建立起了“干部经常受教育,群众长期得实惠”的长效机制,探索出了一条学习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8.
1927年夏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 ,白色恐怖遍布城乡 ,广西的革命运动遭到新桂系军阀的严重摧残。但是 ,广西的党组织和各族人民并没有被吓倒 ,农民武装斗争一直没有停止过。尤其是邕宁人民在中共广西省委的领导下 ,建立党组织 ,组织农民协会和农民武装 ,为百色起义和龙州起义提供了极其有利的条件。1928年初 ,中共广东省委派共产党员朱锡昂、雷经天回广西开展革命工作。同年2月 ,上级党组织派员到邕宁县吴圩乡了解农民运动和农民自卫军组织情况。在此期间 ,发展农运骨干唐光天、文树芝、王克宗、廖光华等人加入中国共产党 ,成…  相似文献   

19.
东兰大同革命老区与河池市金城江区、大化县相连接,是通往东兰西山、河池、都安、南丹的交通要道。在大革命和土地革命时期,大同区在白色恐怖下仍坚持开展公开顽强的武装斗争,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成为右江革命根据地的一面光辉旗帜。  相似文献   

20.
简华春 《传承》2010,(30):4-6
百色起义期间,右江党组织、红七军和苏维埃政府制定和执行了严格的法纪规定,并通过谱写朗朗上口的"右江红色歌谣",编写通俗易懂的《工农兵识字课本》等教材,刷写简明扼要的标语和口号,切实对军民进行遵纪守法精神的培育,为百色起义的胜利和红七军的创建、右江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巩固,以及红七军主力北上后右江革命红旗不倒,在少数民族地区高举武装割据的旗帜,坚持斗争长达20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