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紧急状态下公民基本权利的限制与保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紧急状态下,国家必须行使紧急权力以维护公共利益,恢复社会秩序,因此紧急权力对公民基本权利作一定的限制是必要的,但由于国家权力的扩张性使然,必须同时对紧急权力加以限制,以使对公民基本权利的限制保持在合理限度内,这样才能真正使公民的权利得到保障.  相似文献   

2.
盘查权是警察权的一项主要内容,它在发现、预防、制止违法犯罪活动以及查缉犯罪嫌疑人、消除治安危害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同时,盘查权的行使又与公民的人身自由权、隐私权等基本权利密切相关,行使不当便有可能侵害到公民的合法权益。本文拟从警察盘查权的涵义、性质出发,针对在现有法律框架下警察行使盘查权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要从理论基础和具体制度两个方面对其进行制约.从而在行使盘查权的过程中实现警察盘查权与公民基本权利的“两权平衡”。  相似文献   

3.
紧急状态下采取的各种非常措施,均涉及对公民基本权利的限制。基本权利的限制,是国家公权力依法对公民基本权利的减损。我国现行法律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各种类型紧急状态下公民基本权利的限制已有初步的法律依据。即使是在紧急状态下,对公民基本权利的限制也应遵循合法、比例、救济等基本原则。我国应尽快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紧急状态法》,同时加强合法性和合宪性审查,确保紧急状态下对公民基本权利的各种限制均符合宪法精神。  相似文献   

4.
行政裁量的基本含义是政府在法律的框架内有自由选择的权力。在行政权不断扩充的当今社会中,一方面人们对公民基本权利保障的呼声越来越响,另一面政府权力不断渗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作为行政权中的行政裁量权,不论是设计还是行使,都应以公民基本权利为本位。这就是行政裁量和公民基本权利在宪法层面的共鸣点。  相似文献   

5.
紧急状态下公民权利克减与保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紧急状态下公民权利克减应遵循国际合作条约原则、法定原则、比例原则;应宣布进入紧急状态的条件、程序和决定宣布机构,给政府或社会授权,通过紧急状态法和其他有关法律确定政府行使紧急权力的条件和程序,保障公民在紧急状态下的权利。受到紧急处置措施羁束者有权向有管辖权的各级人民法院提出诉愿,对其采取处置措施予以司法审查。  相似文献   

6.
朱中 《广东民政》2009,(12):42-43
我国《宪法》赋予每个公民平等权、政治自由权、宗教信仰权、人身自由权、批评建议检举控告权。获取物质帮助权、社会经济权、文化教育权等多方面的基本权利,每个公民应该充分依法行使这些基本权利,党的组织和各级政府应该依法保障公民真正享有这些基本权利。要建立和谐的公民社会,有赖于每个社会成员公民意识尤其是公民权利意识的大提升。对于社会弱势群体而言,平等权和获取物质帮助(包括社会服务)权显得格外重要。当自己的某项基本权利受到他人(无论是政府部门、社会团体、企业单位,还是其他个人)不法侵害时,受害人应该勇敢地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郑州市民李兆宇的维权小故事或许对我们今后奋起维权时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7.
警察行使盘查权直接牵涉宪法规定的人身自由权、财产权、住宅权等公民基本权利。依循法治原则,我国当前盘查权的行使存在着制度缺失和行为失范两个方面的问题。盘查权走向规范化、法制化必须克服两个难点:一是行政强制与刑事侦查行为的界分,二是行使盘查权核心法律要件"合理怀疑"的相对确定化。改进和完善警察行使盘查权的路径在于:立法的精细化;告知理由、听取意见、搜查令、检察监督等程序规制的具体化;行政复议、行政诉讼、行政赔偿、行政补偿等多元化法律救济途径的构建。  相似文献   

8.
王俊霞 《前沿》2011,(9):78-81
《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加强了被征收人权益的保护,但对被征收人的救济途径规定仍不够完善。要从源头上杜绝非法征收和野蛮拆迁,除了要重申公民的物权神圣不可侵犯,更重要的是赋予被征收人在征收及拆迁过程中享有完善的救济权利。这既需要通过行政程序规范政府的公权力,赋予被征收人事前的知情权、听证权、异议权等参与权,保障公权力限制私权利的正当性。还应建立事中紧急公力救助机制,正确引导被征收人紧急情况下自力救济权的适用。应完善对被征收人的事后救济制度,明确补偿安置纠纷的民事性质,取消政府就补偿安置问题作出行政决定的权力,赋予被征收人就补偿安置问题提起民事诉讼或申请仲裁的权利。  相似文献   

9.
现行法规规定的行政强制拆迁已成为引发社会极端事件、侵犯公民合法权利的主要原因。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必须尊重和保障人权,因此,应明确界定公共利益,保障公民司法救济渠道的畅通,对城市拆迁中政府的强制行政行为进行有效控制,使其依法行使,依规范程序运作。  相似文献   

10.
2004年宪法第四次修正案将“戒严”修改为“紧急状态”,标志着我国对紧急危机认识的深化和国家危机行政管理的发展。作为紧急突发事件危机多发国家,“紧急状态”概念在宪法中的使用,为我国紧急状态法律制度的建立和紧急状态行政制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将有力地推动政府公共危机应急管理能力的提升和社会危机应对事业的前进。  相似文献   

11.
李一行  李纪恩 《前沿》2012,(2):64-65
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中,行政紧急权的行使有其必要性。从法治的角度出发,唯有用尽现有法定措施和具有"更强理由"的条件下,方可行使行政紧急权。我国目前关于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法制现状对于我国未来的立法选择留有很大的空间,整合现有法律,充分调动现有法律的可用性,同时,在法律的衔接和制度设计上借鉴西方并修改完善,是行政紧急权合法性的要求和着力方向。  相似文献   

12.
"紧急状态"包括"戒严"又不限于"戒严",适用范围更宽。将宪法原第六十七条、第八十条和第八十九条中规定的"戒严"修改为"进入紧急状态"对完善我国紧急状态制度是具有重要意义的。首先,将紧急状态制度写进宪法,使我国现行宪法关于紧急状态制度的规定更加严密,为建立健全紧急状态制度提供了宪法依据。其次,将紧急状态制度写进宪法,有利于紧急状态制度立法的统一化、系统化和科学化。再次,将紧急状态制度写进宪法,有利于在进入紧急状态时坚持法制统一原则,有利于增强国家机关依法行使紧急权力的法律意识,有利于保护公民权利。在宪法中明确规定紧急状态制度,意味着在紧急状态期间,一切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都必须以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为依据,自觉地行使特殊的权力或者权利,履行特殊的职责或者义务,从而提  相似文献   

13.
论信访权的权利属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访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设计。人们对信访制度一直存在很大争议,使信访处于颇为尴尬的境地。如何看待信访,涉及对信访权利属性的认定。从公民基本权利的角度讲,信访权是公民不可缺少的一项基本权利,它不仅是国务院信访条例和地方性信访条例所确认的法定权利,也是我国公民反复行使的一项现实权利,并且有宪法第四十一条作为其根本的依据;信访权所包含的各项内容实际上可概括为监督权和救济权两种权利。  相似文献   

14.
2004年<宪法修正案>将"戒严"修改为"紧急状态",标志着我国对紧急危机认识的深化和国家危机行政管理水平的提升.作为一个危机多发的国家,"紧急状态"概念在宪法中的使用,为我国紧急状态法律制度的建立和紧急状态行政制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也将有力地推动政府公共危机应急管理能力的提升和社会危机应对事业的前进.  相似文献   

15.
现代社会是风险社会,国家应承担预防风险的义务。国家应承担保护权利主体在实现基本权利的过程中不受第三人侵害的义务。在紧急状态下,国家应对公民基本权利承担制度保障功能。这三层义务和功能层层递进,形成新时代国家对于公民基本权利保障的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16.
崔辉 《传承》2009,(6):152-153
当前,我国还未确定统一的行政补偿的原则和标准,行政机关自行制定补偿标准,严重侵犯相对人的利益。如何确立一个行政补偿的基本原则充分监控政府征收权的行使,是行政补偿制度研究的重要任务之一,行政补偿基本原则应包括实体原则和程序原则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还未确定统一的行政补偿的原则和标准,行政机关自行制定补偿标准,严重侵犯相对人的利益.如何确立一个行政补偿的基本原则充分监控政府征收权的行使,是行政补偿制度研究的重要任务之一,行政补偿基本原则应包括实体原则和程序原则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公民环境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在公民环境权受到侵害而无法得到有效及时的救济时,公民有权通过行使环境自卫权的途径和方式使其环境权益得以实现。我国宜出台相关司法解释,将环境自卫权纳入正当防卫权的范围;环境法中明确规定公民环境自卫权制度,使公民环境自卫权成为法律上认可、实践中可行的公民维护其合法权益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9.
●教学目的与要求知识方面了解我国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懂得我国公民的权利和自由是平等的、广泛的、真实的。明确公民必须依法行使权利,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能力方面运用实例说明公民的权利和自由是平等的、广泛的、真实的,公民要自觉依法行使权利,培养学生全面看问题的能力。觉悟方面引导学生珍惜自己的权利,尊重他人的权利,确立正确行使权利的公民意识。●教学重点与难点(略)●教学过程▲快速抢答1.公民有哪些权利?(学生查看课本目录,在第九、十、十一、十二、十三课中找出公民所享有的权…  相似文献   

20.
将公民养老权置于基本权利谱系之中,作为宪法权利,具有一种宣示与确认的意义。从基本权利谱系中认识公民养老权,尤其是从与公民养老权关系紧密的生存权、平等权、劳动权等权利视角审视公民养老权,能够有效地明晰确认与保障公民养老权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