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差距,这个战略决策为加快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一个十分有利的重要条件。云南民族山区地区将在产业发展、重大建设项目安排、资金等方面得到政策倾斜。然而,云南民族山区地区,其内部生产要素组合机制欠佳,又将会大大降低中央倾斜政策所带来的效应。生产要素中最致命的是人才、技术的奇缺,劳动者素质低下。而人才、技术的奇缺,关键又在于教育发展的滞后。人才、技术不足,资金流向难以保证,即使国家把资金重点投向了云南民族山区地区,其中相当部分也仍免不…  相似文献   

2.
西部地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部地区有效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重要意义已经得到了人们的认可,甚至进入政府决策层面,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导致链上企业分工不明确,重复建设严重等,反而阻碍了西部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西部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中既不能依赖国家的特殊优惠政策,也不能奢求东部发达地区帮扶援助,只能是立足本地资源与区位优势,遵循产业结构演进规律,促进转移产业与原有产业的整合,鼓励产业内企业间的有效协作,以寻求区域内生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3.
正西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的资源基地,同时也是少数民族聚居地与边疆贫困山区的叠加区。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推进,西部地区成为了我国水电资源开发的重要阵地。西部地区经济相对落后,能源需求较少。东部地区经济相对发达,但缺乏能源,二者之间形成了一种能源供给与需求的不平衡局面。为解决东、西部之间这种失衡的供需,同时充分利用西部地区水电  相似文献   

4.
正如根据交易对象的不同,贸易可以分为国际贸易和区际贸易一样,一国内部某个特定区域的开放,也会面临两个层面的选择:一个层面是对国外(际)的开放,另一个层面是对国内其他地区的开放。本文将后者称为对内开放,并将重庆围绕国内其他地区开展的资本流动、贸易往来、市场开放、产业分工、人才技术信息交流、政府间沟通与协作以及促进跨行政区经济圈的形成等,定义为对内开放的主要内容。并将对内开放范畴的区域间资本流动和区域经济合作两大部分作为研究对象。从引起区域资本从东部向西部流动的动因来看,主要表现为:一是中央政府通过赋税吸收一部分东部发达地区的资金,以转移支付的形式投向西部;二是中央再贷款向西部倾斜,引起银行资金从东部向西部流动;三是西部上市公司通过资本市场获得资本分配;四是受利益驱动,企业(个人)跨地区直接投资;五是西部地区劳务输出引起的货币资金由东部发达地区向西部回流。其中,本文所指的企业跨地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西部地区的国民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从总的趋势看,其发展速度赶不上全国的步伐,同发达的东部、中部相比,生产力还很落后,文化、教育也不发达,相当一部分人至今尚未解决温饱问题。西部地区的现状可以概括为“四个优势与劣势并存”,即自然资源丰富与自然资源闲置,浪费并存;劳动力资源丰富与人口素质差并存;土地广袤与耕地稀少并存;高科技人才聚集与民众普遍科技水平低并存;“三个突出矛盾”,即资金需求旺盛与资金使  相似文献   

6.
<正>如今,农民工返乡创业已成为推动区域经济特别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农民工返乡创业,会促使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从发达地区流向落后的农  相似文献   

7.
黄泰岩简介随着我国经济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或从短缺经济向相对过剩市场的转变,经济运行的主要矛盾也随之从供给不足转向有效需求不足,这就要求经济政策也要随之从扩张供给转向刺激有效需求,以保证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和快速发展。一、启动需求的关键是启动国内消费...  相似文献   

8.
信息平台     
农业资本积累呈不平衡趋势《中国经济时报》报道,中国目前正在经历一个农业资本积累的重要阶段,并呈现地区不平衡趋势。当前农业资本积累集中在大城市周围和东部沿海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而西部缺少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城市,有限的资金和人才又大量流向东部,造成就业机会更加短缺,而且西部农产品的成本和价格还要超过东部发达地区。在农业资本加快积累的时期,这种不平衡使中西部地区和东部农业发展差距进一步扩大。中部的出路是“东联西拓”目前,在加入WTO和西部大开发的形势下,西部很热、东部很忙、中部很茫然。中部的出路是“东联西…  相似文献   

9.
众所周知,西部地区对人才的聚集力和吸引力还比较弱,随着西部人力资源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同时,也分流了很多优秀人才,而东部地区的一些人才转向西部谋求发展则往往需要以项目开发为媒介。因此,多方面的原因造成西部人才总量和质量远未能满足西部大开发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阎革 《桂海论丛》2001,17(3):45-48
资金问题是制约西部地区开发的重要因素。文章从西部地区内部资金自我积累能力低和从外部引入资金条件差两个方面 ,对西部地区发展水平落后的原因进行分析。文章从西部地区实际情况出发 ,认为在近期内解决西部开发的资金供给 ,应以外部资金流入为主 ,同时注意提高内部资金积累能力 ,为此提出扩大西部开发资金供给的若干措施。  相似文献   

11.
胡艳华  万江红 《理论月刊》2005,(10):184-187
为了解少数民族地区农民的资金借贷行为,促进当地农民收入的提高和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作者于2004年8月间对位于湖北省西部土家族地区的T村农民金融活动进行了问卷调查.分析发现该村农民资金借贷行为日益频繁,农村信用社资金供给日显不足;生产性借贷仍占相当大的比重;缺乏民间金融组织及相关法律规范.因此,该地区农村金融体制应进一步完善,以满足更广泛的农民需求.  相似文献   

12.
国家财政部长项怀诚在不久前曾谈到需要财政预算作出安排的几件“非办不可的大事”中,有一项叫转移支付,今年中央财政需要增加对地方税收返还56亿元,增加对民族地区、经济不发达地区的扶贫资金和转移支付22亿元。 转移支付,简单地说,就是通过财政的再分配职能,把一个地区(或一个人群)的钱转给另一个地区(或另一个人群)。 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的关系在国际上叫南北问题,在中国或可称东西关系。把发达的东部地区的钱转移支付给不发达的西部地区,如此大范围人群之  相似文献   

13.
浅议地区差距问题杜琼建国后,我国曾在经济发展战略上特别强调各地区的平衡发展,一度使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差距缩小许多。然而,这种片面追求区域间经济的平衡发展,使得资源和资金在分配上只能采取平均主义的做法。各种资金、资源、人才、技术等生产要素得...  相似文献   

14.
我国实行以需求管理为主要内容的积极财政政策和贷币政策来扩大内需 ,但效果不理想。目前我国宏观经济的症结是低水平的供给过剩 ,缺乏有效供给 ,而导致内需不旺。因此 ,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应实施需求管理和供给管理相结合的政策 ,以供给管理为主 ,用增加有效供给来解决有效需求不足问题。  相似文献   

15.
西部大开发战略启动以来,国家给予了西部大力的资金和政策支持,以推动人才引进和促进经济发展。然而,受西部地区经济条件和环境的限制,以及大学生自身的就业观念影响,毕业后的大学生仍将东部沿海地区作为首选目的地,愿意到西部就业的人数很少,导致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就业竞争压力大、就业市场饱和,而偏远的西部地区的大学生流入量则远低于实际需求。因此,在新形势下,如何加强毕业生的就业观教育,构建支持体系,提升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引导和鼓励大学生到西部就业是解决大学生就业和西部地区发展最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6.
报载,贵州省副省长马文骏就西部人才流失谈了几句情真意切的心里话:前些年,是“孔雀”东南飞,这几年,连“麻雀”都东南飞了。读了这段话,笔者的心里如同压着一块沉重的石头。马副省长所讲的“麻雀东南飞”,恐怕指的是那些进不了人才序列的普通劳动力的外流。在人力资源受到普遍重视的今天,无论是人才还是普通劳动力的外流,都是经济资源和生产要素的流失,对西部欠发达地区来说,无疑是一种重大的损失。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由于经济收入的巨大差别,西部欠发达地区的人才往发达地区流动,属于正常的现象。但是,到发达…  相似文献   

17.
赵峰 《前沿》2004,(7):49-51
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是地区投资,投资所需资金的来源,一靠财政,二靠金融。一般来说,一个地区金融业越发达越有利于该地区经济的发展。金融作为经济发展的“催化剂”,是地区投资和发展的重要条件和前提。随着金融业的发展和金融政策的不断完善,区域经济的健康、协调发展越离不开金融业的有力支持。我国正在进行西部大开发,更离不开西部金融业的发展和支持。一、西部地区金融业的现状1 西部地区金融机构储蓄资金来源匮乏,机构设置较少,融资规模较小。西部地区与东部相比,金融业总体不发达,资金相对短缺,与东部差距较大。2 0 0 0年末,西…  相似文献   

18.
搞好需求侧管理,是畅通供需循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一招。当前我国存在的内需潜力巨大与有效需求不足、需求结构失衡、需求质量效率不高等问题,既与部分短期政策措施有关,也受制度和体制机制等因素影响。要加快改革创新,把短期需求管理政策和中长期需求管理体制结合起来,把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需求侧管理结合起来,推动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19.
黄星亮  寻舸 《西部社会》2002,(11):10-12
瑞典经济学家迈达尔在1957年创立了循环累积因果理论,认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既存在着有利于发达地区发展的因素,如资金、人才向发达地区的流动,他称其为回波效应;也存在着有利于不发达地区的因素,如技术由发达地区向不发达地区的传播,发达地区经济扩张对不发达地区原料的购买等,他称这种作用为扩散效应。  相似文献   

20.
刘琦 《现代人事》2003,(12):32-33
西部地区是我国相对比较落后的地区,社会经济不发达,人才规模小、总量少、层次低、结构不合理、浪费严重、流失严重等,这些也是制约西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西部地区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快人才资源的开发,实现西部地区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