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一九二七年四月三日,福建的国民党右派,秉承蒋介石的反革命意旨,在省会福州首先发动了反革命政变,继而推至全省,开始了屠杀共产党员、国民党左派和革命群众,镇压工农革命的“清党”运动。福州“四·三”反革命政变的发生不是偶然的,它发生于蒋介石在南昌、  相似文献   

2.
1967年1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公安六条。其中规定:凡是投寄反革命匿名信,秘密或公开张贴、散发反革命传单,写反革命标语,喊反革命口号,以攻击污蔑伟大领袖毛主席  相似文献   

3.
<正>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领导了大规模镇压反革命运动,使新中国人民政权得以巩固。历史证明,毛泽东当年作出的决策是正确的。新中国人民政权受到严重威胁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大陆上还暗藏着许多反革命分子。新中国刚刚成立时,他们还处于潜伏状态。因此,当时,中国共产党虽然也认识到存在一些反革命分子,但没有引起特别的重视。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蒋介石叫嚣要反攻大陆,并且加强了在东南沿海一带的军事活动。  相似文献   

4.
国共合作与大革命时期,工农革命运动与反革命势力的斗争十分尖锐激烈和紧张复杂。1927年国民党反动派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根据当时的形势和任务,我党在广东省海陆丰地区成立了“中共东江特别委员会”。在中共东江特委的组织策划领导下,海陆丰地  相似文献   

5.
论反革命罪     
我国刑法根据严肃与谨慎相结合的方针,不仅规定了各种具体的反革命罪的构成要件,而且还规定了反革命罪一般构成要件。刑法第九十条规定:“以推翻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为目的的、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行为,都是反革命罪”。根据这一规定,反革命罪的客体,反革命行为和反革命目的是反革命罪一般构成的基本要件。至于  相似文献   

6.
一九二七年,正当北伐战争胜利发展之际,代表民族资产阶级右翼的蒋介石,经过一系列的阴谋布置,在取得帝国主义的支持和买办资产阶级的经济援助之后,在上海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七月十五日,武汉汪精卫集团也发动了反革命政变,第一次国共合作彻底破裂,第一次国内革命  相似文献   

7.
"一打三反"运动源于1970年中央发出的三个文件,即<关于打击反革命破坏活动的指示>、<关于反对贪污盗窃、投机倒把的指示>和<关于反对铺张浪费的通知>.它是"文革"中深入"斗、批、改"的一个重要措施,打击了一些反革命分子和各类犯罪分子.但在当时"左"倾思想的指导下,在贯彻"公安六条"和许多地区一派掌权的情况下,也制造了不少冤假错案.  相似文献   

8.
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是在"文化大革命"中形成的。这两个反革命集团在"文化大革命"中的1968年,就围绕着起草九大政治报告问题,发生了一场明争暗斗。这场斗争,是林、江两个反革命集团之间的第一场较量,在较量中,也暴露了他们的真目的和真面目。  相似文献   

9.
霞飞 《世纪风采》2007,(5):11-16
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是在“文化大革命”中形成的。1968年,这两个反革命集团围绕着起草九大政治报告问题,展开了一场明争暗斗。这场斗争一直持续到1971年林彪反革命集团被粉碎。  相似文献   

10.
1927年5月21日,即我入党后才一个多月的时间,国民党反动军官许克祥就在长沙发动了反革命的“马日事变”,大肆搜捕、杀害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这是继蒋介石在上海发动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之后又一个严重的反革命事件。湖南工农大众奋起反抗。他们在中共湖南临时省委的领导下,纷纷拿起武器,武装保卫革命。长沙附近各县准备出动十万农民大军,把许克祥一千多名反动军队包围在长沙城内,一举全歼。当时有这样一首歌谣:  相似文献   

11.
<正>在"文化大革命"中,林彪和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制造了大量冤假错案。邓小平复出时面对着12件影响全局的冤假错案。后来,他为推动冤假错案的平反工作,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刘少奇案。"文革"中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副主席、国家主席的刘少奇在没有明确罢免其职务的情况下,被当做党内反革命修正主义集团的总头目和全国最大的走资派受到批斗。后被强加"叛徒、内奸、  相似文献   

12.
党史知识     
《湘潮》1992,(11)
类别——镇压反革命新中国成立初期,国民党反动派遗留在大陆的残余势力还相当大,他们进行各种捣乱和破坏活动。1950年,在新解放区被反革命分子杀害的干部和群众近4万人。针对反革命分子的猖狂活动,1950年10月10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镇压反革命活动的指示》,12月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大规模的镇反运动。镇反运动的重点是打击土匪、特务、恶霸、反动会道门头子和反动党团骨干分子。运动在党的领导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10个月后的1977年8月召开的。大会宣告了“文化大革命”的结束,在揭批江青反革命集团和动员全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方面起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1951年,为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全国掀起了轰轰烈烈的镇压反革命运动,一大批在不同历史时期对祖国和人民犯有罪行的反革命分子相继归案,并得到应有的惩罚。其中,早在中日甲午战争时即已投敌叛国的大连地区最大的汉奸刘雨田和张本政,是此次镇反运动中追溯最为久远的历史反革命。  相似文献   

15.
黄郛字膺白,浙江杭县人。人们熟知他在1933年5月任行政院北平政务整理委员会委员长期间,与日本侵略者达成丧权辱国的《塘沽协定》的史实。但是对他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中所扮演的角色鲜为人知。事实上他不仅参于了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的密谋过程,而且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他运用自已在北洋军阀政府中任职的社会关  相似文献   

16.
潘琦 《党史博览》2014,(5):10-13
正"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中共广东区委迁至香港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15日,国民党在广东发动反革命政变,白色恐怖笼罩广东全省。4月17日,中共广东区委秘书长赖玉润(赖先声)召集在广州的区委成员穆青、杨殷、冯  相似文献   

17.
1951年2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惩治反革命条例》,一场轰轰烈烈的镇反运动在全国展开。但是一些或明或暗的反革命分子不甘心就此灭亡,仍然向新生的人民政权做最后的反扑,  相似文献   

18.
重点转移1927年4月底,自中共闽南特委紧急会议以来,罗明已在闽西、闽南奔波了一个多月。厦门"四九"反革命事变,特别是蒋介石公开叛变革命,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福建反动派的气焰更加嚣张.  相似文献   

19.
京都反谍记     
新中国成立后,残存、潜伏着的特务、土匪、反动党团骨干分子和其他反革命分子,并不甘心失败,更加疯狂地进行破坏活动。为此,党中央在1950年3月18日发出了《严厉镇压反革命分子的指示》。不久,一场轰轰烈烈地镇压反革命分子运动在全国开展起来。这期间,由公安部和北京市公安局联合破获的国民党保密局北平潜伏电台的案子,揭开了这场运动的序幕。  相似文献   

20.
紧急收缩,纠偏防左 镇反运动于1950年10月发动,12月全面铺开,到1951年三四月形成全国性的高潮,纠正了对待反革命分子“宽大无边”的右倾偏向,广泛地发动群众,依法逮捕和处决了大批反革命分子,取得了很大的成绩。7个月镇压反革命运动的发展是正确的,也是健康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