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康》2008,(10):14-14
在飓风“艾克”袭击美国得克萨斯州之际,一场来势更加凶猛的金融“飓风”也登陆华尔街:美国银行与美国第三大投资银行美林公司达成收购协议,将以约440亿美元的总交易额收购美林证券公司;由于陷入严重的财务危机,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公司已宣布将申请破产保护;美国保险巨头美国国际集团为了维持运转,已向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寻求400亿美元的短期融资支持。  相似文献   

2.
赌博,是美国社会的一个痼疾,它远比吸毒问题严重,且影响深远。但美国人把它叫作“幸运事业”(TheLuckBusiNess)。据美国“有线电视”今年6月2日报道,美国人由于赌博仅5月份有342000人申请破产,一年内已有137万人申请破产。美国人一年投入赌博的钱令人咋舌。1993年统计,是4000亿美元,以后每年以15%的速度增长,到1995年已达5290亿美元,1997年达到7000亿美元,这个天文数字,相当于美国1997年的国民生产总值的十分之一,接近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单以美国今年5月开奖“六合彩”(Lottery)为例,由于自1992年以来无人中头奖,累…  相似文献   

3.
国际     
①美国当地媒体7月18日报道,素有“汽车之城”美誉的底特律市负债超过180亿美元,已正式申请破产保护,成为美国迄今为止申请破产保护的最大城市。图为名无家可归的男子披着毯子走在美国密歇根州底特律市一条街道上。  相似文献   

4.
上世纪80年代,曾有日本公司要买美国的一座大楼。美国人报价4亿多美元,可日本人坚持要付6.1亿美元,因为该公司老板在吉尼斯世界纪录里看到,历史上整座大楼出售的最高价是6亿美元,决心打破这个纪录。这是日本曾想“鲸吞”美国的一段旧梦,不过事实证明,这只是个噩梦罢了。  相似文献   

5.
最近,“破产效应”引起了美国企业界的极大震荡。去年10月中,品牌企业宝丽莱申请破产保护;12月初,美国十大公司之一的安危轰然倒下;今年1月22日,零售业巨商机玛特告衰;28日,环球电讯也接近传来恶讯。在短短3个多月的时间内,这些曾经叱咤风云的巨型企业一个个成了“倒下的多米诺骨牌”,安危和环球电讯分别创下了美国历史上第一和第四大破产纪录。动辄就是上百亿、数百亿美元血本无归,实在让美国人心惊肉跳,同时也引起了企业界的沉痛反思。  相似文献   

6.
宠物面面观     
宠物情结在美国,83%的宠物饲养者自称为宠物的“妈妈”或“爸爸”。在瑞典,约有57%的“宠主”为宠物买了养老保险;2004的12月23日,一只纯商业克隆猫在美国诞生,它是一家生物公司为一位因失去爱猫而伤心欲绝的妇女培育的。宠物“钱”景据美国宠物协会统计,全球宠物的数量超过4亿,每年仅宠物食品市场总量就有361亿美元。美国是世界第一宠物大国,2.8亿人口拥有1.5亿宠物。2004年美国人用于宠物的开销高达350亿美元,超过美国玩具销售额(200亿美元)和糖果销售额(240亿美元)。宠物对美国经济的贡献率占到GDP的4%。宠物政治包括现任总统小布什在…  相似文献   

7.
最新全球富豪排行榜上,长期占据世界首富位置的美国微软公司董事长比尔·盖茨风光不再,被美国百货连锁店“沃尔玛(Wal-Mart)”总裁罗伯森·沃尔顿一举超过。目前沃尔顿的财富高达453亿英镑,比盖茨足足多出80亿英镑。那么这位人们还不太熟悉的世界新首富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不喜欢显山露水 作为全球最大的零售商“沃尔玛”的老板,罗伯森·沃尔顿曾经慷慨捐出数亿美元给美国的五所大学。不过,人们发现在“沃尔玛”的网页上根本找不到沃尔顿  相似文献   

8.
子荷 《中国减灾》2005,(10):32-33
“卡特里娜”飓风走了,它留给美国的是重创:上千人死亡,著名工业城市新奥尔良几乎浸泡在海水中,城市瘫痪,百万人流离失所,经济损失超过250亿美元……这是美国历史上罕见的灾难。有人把这次飓风灾害与去年底发生的印度洋海啸相比,称之为“美国的海啸”,也有人说这是“天灾9·11”。  相似文献   

9.
经营之道     
风险投资造就硅谷神话硅谷神话——每星期诞生11家企业,每5天有一家公司的股票上市,每天能产生62位百万富翁,硅谷及其周围7000多家高技术公司的市场价值约为4500~5000亿美元,超过底特律汽车生产公司1000亿美元的市值,也超过具有4000亿美元市值的华尔街金融服务公司,成为美国乃至全球的第一财富中心。不论是研究硅谷神话的  相似文献   

10.
6月16日,全国最大的海上石油和天然气生产商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简称“中海油”)宣布以每股67美元的价格、全现金方式竞购美国第九大石油天然气公司优尼科。此要价总值约合185亿美元,明显高于美国雪佛龙公司的出价,但终因美国的政治干预而落败。中海油这次竞购失利说明中国企业在实施“走出去”战略时对所面临的困难估计不足。  相似文献   

11.
1998年4月6日,美国两大金融巨头花旗公司(CityCorp)与旅行者集团(Traveler)宣布将合并组成花旗集团(CityC0rP),此兼并总额将高达700亿美元,今年底可望完成合并事宜。这是迄今世界最大的金融兼并案,震撼了全球金融界。花旗公司是一家银行控股公司,是花旗银行的母公司。花旗银行原为美国第一大银行,在1996年美国大通曼哈顿银行和化学银行合并后屈居次席。旅行者集团是一家老字号的保险金融公司,一直是道琼斯30种工业股票中的一员,近年大力开拓金融业务,触角伸向多个领域。合并后的花旗集团总资产近7000亿美元,年营业收入为…  相似文献   

12.
677亿美元的交易额,旅行者集团和花旗银行创下了美国兼并史之最。下一个兼并路上的“旅行者”会以怎样“疯狂”的代价来改写这一纪录?有人评说:美国经济开始展现出由中央计划控制的苏维埃经济的特点。分久必合,那么合久呢?利弊评说纷至沓来。  相似文献   

13.
“索尼买下了哥伦比亚公司。”1989年9月,日本著名的索尼公司向全世界公布了这一消息,该公司以34亿美元的高价买下了美国娱乐业巨头——哥伦比亚影片公司(不久后又将其更名为索尼影像娱乐公司)。消息一经传出,美国舆论界一片哗然,普通民众、新闻媒体乃至不少政府要员为此闹得沸沸扬扬。  相似文献   

14.
人物·声音     
《小康》2014,(1):14-14
巴菲特夺得全球金融股市值冠军 赶在2013年的最后一天,”股神”巴菲特再次“豪气”出手,以14亿美元股票换购美国石油公司Phillips66旗下一化工部门。此外.巴菲特还迎来一份新年大礼.  相似文献   

15.
1947年3月12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在一份国情咨文中,提出了一个在二战后培植新殖民主义的纲领。该纲领称:美国有领导“自由世界”、“援助”某些国家“复兴”的使命,以“防止共产主义的渗入”。该纲领同时要求美国国会拨款4亿美元,援助希腊和土耳其政府,帮助他们镇压人民革命运动。6月5日,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一次演讲中提出了“美国援助欧洲复兴”的计划,根据这个计划,美国将拨款100多亿美元“援助”西欧各国“复兴”战后经济。同时还规定,受援国必须购买一定数量的美国货,尽快撤除关税壁垒,保障美国私人投资与开发的权…  相似文献   

16.
韩啸 《时事报告》2011,(2):57-59
经济衰退令美国地方税收锐减,社会保障等支出却急升,资不抵债的风险飙升。由地方债务引发的新一轮危机被称为“美版欧债危机”。统计显示,美国州政府和市政府的债务总额已经高达2万亿美元。美国各州开销比税收多出近5000亿美元,而且还面临1万亿美元的福利基金缺口。  相似文献   

17.
近3年来,上海企业累计出资近2亿美元,在日本、美国,德国、韩国和香港等国家及地区,联合或独自实施了约10起并购,涉及印刷机械,机床、纺织、建筑、电池、汽车等行业。眼下正处于“收尾”阶段的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对韩国双龙汽车公司的收购,估价近5亿美元。  相似文献   

18.
金融危机以来。美国许多州、市地方政府面临着“破产”危机。加利福尼亚州前州长施瓦辛格曾计划出售圣昆廷监狱、前奥运会主场地洛杉矶纪念体育场等加州著名地产,以筹措现金,弥补巨额预算赤字。加州的财政状况是美国地方政府困境的一个缩影。白宫的数据显示,近年来.美国政府每花1美元就要借46美分,许多州、市地方政府面临着“破产”危机。  相似文献   

19.
2004年雅典奥运会临近,体育产业再度为社会各界所关注。一位体育厂商说,体育产业在我国已经由先前的“鸡肋”变成了“鸡腿”。而在一些国家,体育产业已成为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有显著地位的行业。无处不赚钱体育产业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成形,借助传媒机器和资本市场迅速席卷全球,形成了如今每年4000亿美元、年增幅20%的巨大市场。美国是体育产业最大,产值最高的国家。目前,体育产业涵盖范围有:1、健身娱乐业。美国的健身娱乐业的产值近300多亿美元,在美国体育产业中居首位。2、体育用品业。仅在美国就有1400多家体育用品生产厂家,4万多…  相似文献   

20.
盖鹏 《人大论坛》2009,(6):25-25
当面对财务危机的美国国际集团(AIG)决定利用政府援助资金给属下高管人员发1亿6500万美元的花红,尤其是给金融危机制造者——金融产品部门发放总额1亿多美元的奖金时,对金融高管限薪的呼声便此起彼伏,响彻世界。美国总统奥巴马称“事关美国价值观”,道出了巨额花红发放问题的实质——道德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