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有企业是主力军.新阶段新形势下,国资国企地位日益重要、使命更加光荣.特别是现代化和共同富裕示范区为国企发展打开了新天地,数字化改革赋能国企发展新空间.全省国有企业要再接再厉再上台阶,为全局大局多作贡献.  相似文献   

2.
国有企业是主力军.新阶段新形势下,国资国企地位日益重要、使命更加光荣.特别是现代化和共同富裕示范区为国企发展打开了新天地,数字化改革赋能国企发展新空间.全省国有企业要再接再厉再上台阶,为全局大局多作贡献.  相似文献   

3.
一、国企改革的利益主体问题 国有企业改革,多年来都在放权让利、利改税、承包制的改革中一步步走向困境,原因何在?根本原因就是在国企改革中忽视了把国企职工和经营者塑造成真正的利益主体,我们可以回想一下,放权让利,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十多年来国有企业的十四项自主权究竟落实了多少?其实百  相似文献   

4.
国企亏损,困扰着各级政府。如何恰到好处地解决国企的债务负担及其职工的社会保障问题?怎样才能使飘雨中的国有企业剥开云雾,头顶一片湛蓝的天?《解开国企亏损之“魔结”》展现出了新的视野。  相似文献   

5.
《小康》2016,(14)
正资本是"唯利是图"的,当市场走弱,资本跑得比谁都快。那么,改革的钱从哪里来?这是国企上市公司必须面临的难题。当下,说国有企业遇到一些"危机",这已成为全社会共识:产能过剩大部分在国企,产业结构调整重担在国企,供给侧改革也先要向国企"开刀"。上市国企如何突围?突围之道还是在于要利用好资本市场。但资本也是"唯利是图"的,当市场走弱,资本跑得比  相似文献   

6.
职工有“三怕” 一怕改制“换汤不换药”。有一些单位职工反映,国有企业改革有近二十年了,在“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中,先后进行了一包三改、破“三铁”、下岗分流等一系列改革,但都没有发展壮大起来,这次公司改制,就真能发展起来吗?一些职工说:“现在社会上一些企业名为改制,  相似文献   

7.
杨承训 《人民论坛》2012,(15):16-18
不能说国有企业目前发生的腐败行为同国有企业的制度有什么必然联系。国企全民所有制的本质决定了同化公为私的腐败行为格格不入争议一:国企是否必然腐败?关注度:☆☆☆☆☆☆争议焦点:频频发生的国企高管腐败事例,使一些人认为国企的存在是中国滋生腐败的根源,甚至有专家提出了"公有制是滋生腐败的最佳制度"。但也有专家认为应当把国有企  相似文献   

8.
国有企业改革:对成本与效率几方面问题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维持国有企业和实现国有企业转制,国有商业银行承担巨大代价形成巨额不良贷款,与之伴随的还有,作为国企“主人”的职工遭遇下岗命运,以及盈利增长后行业问和企业间职工收入差距持续扩大造成收入分配的不公平。国有企业资产既然属于全民所有,就必须承担对全民社会保障的义务。国有企业改革最终结局并不是要形成垄断性国有企业、挤压竞争、与民争利。如果忽视进一步的改革,国企暂时的繁荣或将导致体制的复归,降低国民经济运行效率和全民福利。  相似文献   

9.
顾山 《政策》2000,(1):24-25
2000年是新旧世纪的交替之年,具有承前启后的重大意义。在新世纪将要来临之际,中国的百姓最关心什么呢? 国企三年改革与脱困目标能实现吗? 用三年左右时间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摆脱困境,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2000年是国有企业三年改革与脱困的最后一年。也是关键一年。为了努力实现这一目标,十五届四中全会作出了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实施了债转股等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国有企业已经向良性循环方向迈进。据有关方面负责人说,国家1997年确定的亏损企业,至少有一半在1999年底扭亏为盈。 但是,目前世界经济不确定因素较多,随着我国加入WTO进程的加快,国内的经济环境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图企改革和发展必然会面临许多新的矛盾和挑战。那么,按时实现目标有多大把握?针对  相似文献   

10.
刘波 《前进》2009,(9):37-38
近年来,国有企业人事制度改革已经成为深化国企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如何选准人、用好人、激励人,一直是国企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焦点所在,也是难点所在。深化国有企业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关键是要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要,明确选人用人的标准和方法,真正使有本事、能干事、不出事的干部能够脱颖而出,这是国有企业深化干部人事制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长期以来,在企业干部考核体系构建上,一直是借鉴党政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11.
致力于国有企业总体脱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有企业的改革已进入了关键阶段,但目前大部分国有企业仍面临着困境,国企的“脱困”于是成了一个热门话题。 不能仅仅着眼于盈利与否判断国有企业脱困 “脱困”是“用三年左右的时间,通过改革、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摆脱困境”的简略说法。  相似文献   

12.
正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的光荣传统,也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更是我国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目前,我省国企国资改革进入施工高峰,形成了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推进的工作格局。越是改革转型的关键时期,越要毫不动摇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越要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党的建设,推动国企国资改革和转型发展取得更大突破。一、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党对国有企业领导重大政治原则,确保改革发展正确方向  相似文献   

13.
张祖忠委员就加快国有企业增资减债减负的步伐问题发言:解决国有企业资本金不足、负债率过高和社会负担重的问题,是国企改革和攻坚的重点之一。省委、省政府对解决这个问题确实很重视。但有些地方因这样或那样原因,因这样或那样困难,对减轻国有企业负担的重视程度和解决力度不够。为此,提出如下几点建议:一、加强领导,统筹安排,逐步实施,层层落实。必须制定计划,统筹安排,明确目标、进度和要求,进一步量化、具体化,按轻重缓急逐步实施。二、在党政机关营造一个了解国企、理解国企、支持国企、帮助国企的氛围。三、把解决国有企业增资、减债、减负与深化国有企业内部改革相结合,着眼于新体制、新机制、新发展。四、要广泛深入地宣传国有企业改革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要防止认识上的片面性、简单化、绝对化,避免发生那种“一包就灵“、“一股就灵“的工作思路,防止把一种改革措施推向极端,而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以致影响人们对改革的认识和信心。  相似文献   

14.
国有企业:必须根治腐败──著名法学家于宪访谈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有企业:必须根治腐败──著名法学家于宪访谈录本刊特约记者于清一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刻,政府下决心改革国营企业,使其走上良性循环之路。在辽宁省率先试点民主选举厂长的当口,记者就如何真正改革国企的顽疾,采访了辽宁省地方立法中心副秘书长、辽宁大学法律系副主...  相似文献   

15.
<正> 记:刚刚闭幕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全面研究、布署了国企改革一系列重大问题。您能不能谈谈对这次全会实践背景的看法?王:国有企业改革二十年了。中央提出三年脱困的目标,98年是脱困的第一年,效果不如人意,亏损企业的面还在扩大。为什么我们的改革总是在很多地方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确实需要总结。我们的思路、大政策都已很明确,现在主要在于落实。这次四中全会,就是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一是国有企业要实现三年脱困的目标;再一个是国有企业改革这么多年,包括各级政府和国企的同志,要树立信心,要  相似文献   

16.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指出:"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我国国有企业的光荣传统,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是我国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政工干部是党的理论在国企中的宣传者,同时也是党的建设在国企内的实践者,是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化解矛盾、攻坚克难,调动广大干部职工凝心聚力推动企业改革发展的重要力量。强化新形势下国企政工队伍建设,对于加强国有企业党的  相似文献   

17.
金航 《创造》2015,(12):52-53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纪委十八届五中全会上强调指出"要着力完善国有企业监管制度,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加强对国企领导班子的监督".2015年以来,随着中央巡视组对中管国有重要骨干企业巡视的全覆盖、以央企为代表的国企正在成为继党政机关之后反腐的"第二战场".特别是2015年8月3日,党中央印发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后,国有企业巡视工作越来越成为加强国有企业反腐倡廉工作、强化对企业领导班子及领导干部监督的一种有效形式,如何使巡视工作真正成为国有企业规范健康发展的助推器,为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扫除体制、机制上的障碍,既是当前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的薄弱环节,也是考验纪检监察监督水平和能力的重要方面,那么如何扎实开展国企巡视工作,不断构建国有企业以巡视工作促进党风廉政建设长效机制是当前一项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18.
政策信息     
《政策》2012,(2):95-96
国企将分公益性竞争性"十二五"时期,国企改革将走向何方?国务院国资委有关负责人表示,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国有经济布局结构调整的路径日渐清晰,国有企业正在向两个方向集中,并逐渐形成两种类型不同的国有企业。一种是功能定位于为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提  相似文献   

19.
信息荟萃     
董辅礽:国有企业如何脱困? 著名经济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董辅礽教授在《改革》杂志撰文针对国企如何“脱困”,提出“先行定位、再定对策”创新之见。董先生认为,为了使国有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摆脱困境,应先按国有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功能对其作出恰当的定位,然后根据这种定位对其布局作出总体的战略性的调整。公益性的行业(为政府调节经济和实施政策提供物质条件的企业、为满足居民共同需要提供保障的企业、关系国家和社会安全的企业)和自然垄断性行业(城市供电企业、邮政企业等)的国有企业应保留并发展,在竞争性  相似文献   

20.
赵振华 《人民论坛》2012,(15):28-29
中国改革的成功之处在于,国有企业有了巨大活力,民营企业也突飞猛进发展争议五:国企是在与"民"争利吗?关注度:☆☆☆☆☆争议焦点:"国企凭借垄断优势和政策优惠挤占民营企业发展空间"已成为流行观点,因此有舆论主张国企应退出所有竞争性领域,为民营企业的发展壮大提供空间。调查提示:在"您最关注以下哪些国企争议"调查中,与"民"争利得票率为53.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